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理论界》2016,(4)
在《道德形而上学》中,康德将一种对于土地的源始获得作为自然状态下私人法权的起点,并认为源始获得的法权根据在于实践理性先天公设的演绎,但是先天公设仅仅保证了对外在之物的源始占有的可能性。所以我们必须再考察源始获得何以可能,以及这种来自单方面意志的暂时性的获得是否足够作为私人法权的起始点。源始获得有三个因素:经验性的占有;标明;意志上的归己。占有不需赘言。标明的可能性则在康德关于"通过时效的获得"一节中被否定了。归己需要我的自由与他人自由的共存,于是似乎成为了公共法权状态的获得,而康德在进入法权状态这点给予了他人反对的权力,因而归己不仅不能完成从可感占有到理知占有的跨越,反而仅仅具有暂时性,只能维持到另外一个任性的反对出现。由此看来,尽管康德反复强调源始获得不是经验意义上的初始获得,也无法清楚明晰地分清源始获得和初始获得的差别,更有可能的是,一种源始获得仅仅是经验性的源始占有,也就不足以成为自然状态的法权起点。  相似文献   

2.
正缘关系是中国古代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内容,而血缘关系中,兄弟关系又为重中之重。自春秋战国宗法制度解体以后,社会上又出现一种酷似血缘又非血缘的异姓兄弟关系,并在中国社会长期存在,影响深远。学者们对异姓兄弟关系进行了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研究。如李祥文《结拜风俗研究》[1]、谢元鲁《论中国古代社会的虚拟血缘关系》[2]、陈尚仁《盟约与结义——从春秋与〈三国〉谈起》[3]、岳德虎《我国古代"异姓兄弟结拜"之考论》[4]。然而,从礼与人际关系角度考察异姓兄弟关系似乎没有引起学者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政治伦理的视角对康德的《永久和平论》和罗尔斯的《万民法》这两篇重要的文本作了批评性的解读和比较,并得出了如下结论:即,只有平等的人权真正优先于民族-国家的政治权力,人类世界之正义的和平才有可能。就此而言,康德的《永久和平论》虽然过于理想化,却比罗尔斯的《万民法》更具有普世意义,因为后者对自由国家甚至是自由政体的过度偏执,妨碍了其对民族文化差异与国家政治差异的宽容。尽管罗尔斯本人宣称《万民法》仍然遵循着《永久和平论》的思想理路,实际上却是康德立场的退却。  相似文献   

4.
遗失物制度存在的前提是拾得人所拾得之物为他人之物.这个偏见为道德入法提供了可能.如果回到事情的本原,当拾得人面对一物时,他只能作出他人之物、无主物或者非我之物三种判断.遗失物仅仅是三种态度中的一种.大多数情况下拾得人并不能作出此物就是他人之物的断定,只能认定此物是非我之物,面对一个非我之物,拾得人并无法定义务交还,因此在未被证明为他人之物前可以占有,在不存在时效取得制度的前提下,可以通过确认无主物的方式取得所有权.基于此,遗失物制度才回到了真正的法律轨道.  相似文献   

5.
兄弟在最初的社会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并且具备界别族属的功能,因此被赋予共同应对外部环境和族群竞争的社会期待。随着婚姻与父权的产生,父子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主导。一方面父子相继、长子继承的继嗣方式取代了兄弟相及,另一方面原本族群间的对立竞争关系也转变为宗族间的合作共生关系。在这一亲属制度的变迁中,继嗣与姻亲的社会功能逐渐凌驾血缘之上并产生了兄弟易于不和的结构性因素。另外,兄弟界别族属的功能也转向以扩张性的拟血缘方式打消个体或群体间的界限,其社会期待转变为保持相互间的和睦进而敦亲睦族。周初制度建设对这一变迁作了充分考量,并在缓和这一结构性矛盾的基础上有效发挥了敦亲睦族的社会功能,由此奠定了礼乐文明对兄弟关系的定位。  相似文献   

6.
荀子哲学中的"他人"思想主要体现在关于"分"的论述中。一方面,他通过"天人之分",将人从神秘化之"天"中分离出来,凸显了个体的独立存在与价值,在确保人类主体地位的同时,赋予"他人"以个体的独立性。"他人"对于"我"也是独立的,不能被同一化,因此,"我"与"他人"的关系自然成为荀子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荀子通过人类社会的"明分使群",超越孔孟儒学中"我"对"他人"道德伦理示范的单向维度,提出了具有现代"他人"思想内涵的"我"与"他人"各尽其职、和合相宜的伦理思想。荀子的"他人"思想对于消融当下社会矛盾与冲突、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人的生存际遇的关注是萨特从事哲学研究和文学创作的前提.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是人的本真性的存在方式.在早期萨特<存在与虚无>的思想中,"注视"是人与人之问的最根本的关系.在"注视"与"被注视"的关系中,人与人的关系不可能是共同主体性的关系,而只能是交互主客体的关系,一种否定的主体间性关系.因为在他人的注视下,我的自为存在的超越性被他人所超越,被对象化为客体,于是,主体性在我身上脱落.为了回避这种被对象化的危险,我要求颠倒凝视关系的方向.因此,主体之间的关系的本质就是对立、冲突与危险.这就是他所谓的主体间性的"麦杜莎"情结.萨特在出版了<存在与虚无>之后,紧接着创作的戏剧<禁闭>无疑是他的这一理论的最好注解.  相似文献   

8.
李海燕 《晋阳学刊》2008,(1):116-118
《韵语阳秋》中存有王勃的两首佚诗(或其片段):《自乡还虢》和《诫劫劝》。王勃共有兄弟十二三位之多,但有姓名可考的只有八位。王勃与诸位兄弟之间极其友爱,但根据这两首佚诗传达出的信息,王勃之弟劫、劝可能真如《韵语阳秋》的作者推测的那样曾经闹过矛盾。为了处理兄弟之间的矛盾,王勃以《倬彼我系》来宣扬家族精神;以《诫劫劝》直言劝告劫、劝;以《送劫赴太学序》号召兄弟们恪守儒家的伦理道德;最后以《自乡还虢》表达了兄弟们之间应该像花萼和花朵一样亲密相依。其增强兄弟关系,处理兄弟矛盾的方式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9.
腐败在人类社会中始终作为公共权力的伴生物而存在的,它与公共权力同生共长。在封建社会里,它摧毁所有的封建王朝的根基,社会的进步非但没有杜绝它的存在,反而使之愈演愈烈。在现代社会中,它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成为现代社会机体上的一个毒瘤,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一个顽症。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的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会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  相似文献   

10.
5.人民也需要充分认识载覆规律的巨大破坏性从几千年载覆规律的自发表现中,官民双方都应该充分吸取有益的教训,找到共同的语言和一致的步骤。这才是人类成熟的表现之一。就舟而言,水可载之,亦可覆之,因此不可逆水之规律而动;对水来说,它所承载的,既有官僚国家之舟,也有公共国家之舟,既有官宦名利之舟,也有人类文化宝藏之舟。根据官僚主义的寄生规律,人民更应该懂得投鼠忌器的道理,更应该首先考虑和平演进与逐步改良的实效。恩格斯在晚年的觉悟应该成为全体劳动人民宝贵的智慧财富。就舟而言,资产阶级政治家吸取了封建官僚政…  相似文献   

11.
如何建构和谐社会,是近来国内学术界讨论的热门话题.我认为传统思想文化中,"致中和"与"仇必和而解"两个命题,对自然、万物、以至人类社会的和谐,从学理上可以论证出公平、公正、双赢,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保证.本文拟按照这种思路,引古证今,对当前如何推进世界和平,似应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交互主体性(他人问题)”问题是晚期胡塞尔哲学所要着力解决的课题之一.胡塞尔所要探讨的他人不是作为绝对的他人,而是作为他我的他人.问题是胡塞尔为什么不直接把绝对他人看作问题去讨论,而把他人转换成他我并依此构建交互主体性理论.如此,我们还能不能说这一理论遵循了现象学所倡导的面向事实本身这一原则,并因此成为一门关于他人的现象学?或者这种转换的结果是真正堵塞了通向绝对他人的路途?惟有从胡塞尔内在思想出发,才会真正理解交互主体性理论的意义与限界所在.  相似文献   

13.
庄子认为,"自然而然"的事物,即便存在缺陷,或看起来"无用",也都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都有其相对的自足性和完满性。因此,庄子主张,在人际交往、乃至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们应守持"他人为尊"的"以鸟养养鸟"的立场,放弃以"己"为中心的"以己养养鸟"的态度,因为后者易于忽视他人的选择和意愿,从而有可能隐藏着某种危险。但是,庄子又认为,如果站在大"道"的立场,重新审视人们固守各自相对价值的问题,则这种固守还是显得狭隘,也难免无谓的纷争、冲突。有鉴于此,庄子进一步认为,欲消除无谓的纷争、冲突,必须超越相对价值。这种超越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颠覆传统"世界观",树立"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全新的"世界"理念,从以生存为主导的价值取向转向以审美为主导的价值取向,最终实现逍遥游的人生终极超越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作为注重精神追求的哲学家,方东美十分看重宗教与人生的关系。他把宗教理解为一种精神生活方式,这种精神生活方式所表达的,是人类对宇宙创化力的无限虔敬之心。人们保持了这种虔敬之心,便能与天地万物相和谐,与他人相友爱,并能参赞宇宙之化育。“作为一种崇高的精神生活方式,宗教乃是人类虔敬之心的表达,人藉着宗教可以发展三方面的关系——首先是与神明之‘内在融通’的关系,其次是与人类之‘互爱互助’的关系,第三是与世界之‘参赞化育’的关系。藉着神,我们得以存在于世、并且提升人性;在神之内,我们得知泛爱万有、尤其普爱…  相似文献   

15.
王锋 《学术论坛》2005,4(11):105-108
现代社会中家庭属于个人私密空间,他人和公共权力没有权利对之进行干预。然而,社会转型期的家庭也正在发生从传统家庭向现代家庭的根本性转变,相应地,家庭伦理关系也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迁。完整的家庭是与婚姻和性相联系的,因此,家庭、婚姻与性就成为我们考察家庭伦理关系变迁的三个必要层面。在社会学意义上,从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家庭关系的比照当中,我们能够看到,平等、自由、权利成为现代人所共享的基本价值。  相似文献   

16.
检察机关是国家机关,本身属于政治上层建筑的范畴。检察机关的基本职责是行使作为国家权力之一的检察权。因此,检察改革必然涉及检察职权的配置和调整的问题。从检察改革十年来走过的历程看,检察改革的绝大部分任务,都与检察职权的配置和行使有关。检察改革之所以始终是围绕着检察职权配置进行的,是因为优化检察职权配置是检察改革始终不变的目标。检察改革如果缺乏对检察职权配置系统清晰的认识,如果没有明确的方向,如果违背权力配置的基本规律,就会盲目进行,就难以达到党和人民满意的效果,甚至连检察机关自身的要求都不能满足,并且可能使今天的改革成果成为明天的改革对象。这样的改革,难免走上循环往复、无穷无尽的道路。本刊编辑部认为,在检察改革中,只有充分考虑检察职权配置的优化问题,科学合理地配置检察职权,才有可能保证这些职权的充分有效行使,才有可能通过检察改革推进检察工作的科学发展。为了充分探讨这一问题,本刊编辑部以"司法改革与检察权优化配置问题研究"为总标题进行专题研究,试图从国家权力的分配和优化,以及现代司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着手,就我国检察权优化配置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本着百家争鸣的态度,本刊对于受邀专家的来稿,只要符合通常的学术规范,不论其所表达的学术观点如何,均一律照登,所以,本专题所有观点均不必然代表本刊编辑部之立场。  相似文献   

17.
检察机关是国家机关,本身属于政治上层建筑的范畴。检察机关的基本职责是行使作为国家权力之一的检察权。因此,检察改革必然涉及检察职权的配置和调整的问题。从检察改革十年来走过的历程看,检察改革的绝大部分任务,都与检察职权的配置和行使有关。检察改革之所以始终是围绕着检察职权配置进行的,是因为优化检察职权配置是检察改革始终不变的目标。检察改革如果缺乏对检察职权配置系统清晰的认识,如果没有明确的方向,如果违背权力配置的基本规律,就会盲目进行,就难以达到党和人民满意的效果,甚至连检察机关自身的要求都不能满足,并且可能使今天的改革成果成为明天的改革对象。这样的改革,难免走上循环往复、无穷无尽的道路。本刊编辑部认为,在检察改革中,只有充分考虑检察职权配置的优化问题,科学合理地配置检察职权,才有可能保证这些职权的充分有效行使,才有可能通过检察改革推进检察工作的科学发展。为了充分探讨这一问题,本刊编辑部以"司法改革与检察权优化配置问题研究"为总标题进行专题研究,试图从国家权力的分配和优化,以及现代司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着手,就我国检察权优化配置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本着百家争鸣的态度,本刊对于受邀专家的来稿,只要符合通常的学术规范,不论其所表达的学术观点如何,均一律照登,所以,本专题所有观点均不必然代表本刊编辑部之立场。  相似文献   

18.
文学和图像关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但是语言并非文学的全部,这一观念使文学和图像的关系研究成为可能,而"语-图"关系则是其中的关键."一体"、"分体"与"合体"是语图关系的三大历史体态;与此相应,"以图言说"、"语图互仿"和"语图互文"是其各自的特点,其中包含并可能引出许多非常有价值的学术命题.特别是"语象"和"图像"的关系,作为语图之间的"统觉共享",当是文学和图像关系研究的平台.只有这些深入的学理分析,而不是止于情绪表达和表态,文学遭遇"图像时代"的困惑才有可能自然释解.  相似文献   

19.
占有的性质和涵义是"占有是什么"这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对此,主要有"事实说"和"权利说"两种观点。前者主要从"法律保护前的视角"考察占有;后者有从"法律保护前的视角"考察的,也有从"法律保护后的视角"考察的。从问题之间的联系来看,"法律保护前的视角"值得肯定。但是,从结论上看,它们都没有完全或正确地揭示占有究竟是什么。正确的看法应该是,占有是一种不依赖权利、仅表现为利益的事实;在本质上,占有是个人物质利益和作为和平秩序的社会利益的统一体;在形式上,占有是手段性占有和目的性占有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20.
检察机关是国家机关,本身属于政治上层建筑的范畴。检察机关的基本职责是行使作为国家权力之一的检察权。因此,检察改革必然涉及检察职权的配置和调整的问题。从检察改革十年来走过的历程看,检察改革的绝大部分任务,都与检察职权的配置和行使有关。检察改革之所以始终是围绕着检察职权配置进行的,是因为优化检察职权配置是检察改革始终不变的目标。检察改革如果缺乏对检察职权配置系统清晰的认识,如果没有明确的方向,如果违背权力配置的基本规律,就会盲目进行,就难以达到党和人民满意的效果,甚至连检察机关自身的要求都不能满足,并且可能使今天的改革成果成为明天的改革对象。这样的改革,难免走上循环往复、无穷无尽的道路。本刊编辑部认为,在检察改革中,只有充分考虑检察职权配置的优化问题,科学合理地配置检察职权,才有可能保证这些职权的充分有效行使,才有可能通过检察改革推进检察工作的科学发展。为了充分探讨这一问题,本刊编辑部以"司法改革与检察权优化配置问题研究"为总标题进行专题研究,试图从国家权力的分配和优化,以及现代司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着手,就我国检察权优化配置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本着百家争鸣的态度,本刊对于受邀专家的来稿,只要符合通常的学术规范,不论其所表达的学术观点如何,均一律照登,所以,本专题所有观点均不必然代表本刊编辑部之立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