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若干经济理论的争论助推了我国理论经济学的创新.在理论经济学深刻变革的今天,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作为两大独立的理论体系并存于中国的理论经济学.究竟什么样的经济理论能够指导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中国经济学要向何处去?这是我国经济学界正在面临的困惑和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挖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背后的古典传统和新古典传统,并在两者对比的基础上指出以强调社会关系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基础、从总量和货币的角度构建的理论体系是中国理论经济学可能的出路.  相似文献   

2.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是指理论与实际的统一.理论从实际中来,并接受实践的检验.理论只有联系实际,才能从实际出发,指导革命实践;脱离实际,理论就会变成僵死的教条.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学习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做到:一认真读书学习,真正领会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二要深入了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经济学范式是以生产关系理论为中心的“生产关系范式”,改革开放后在我国经济理论界形成了以经济运行即资源配置理论为中心的“资源配置范式”,近些年来在我国经济学界出现了一种试图把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进行调和的“生产关系+资源配置”的折中范式.这三种范式在理论上都不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范式,在实践上都不适应当代中国的实际国情与发展要求.要科学构建中国经济学范式、正确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实践,就必须对这三种范式进行认真反思与批判,在此基础上按照科学行性、适应性与综合性原则构建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生产方式理论为中心的现代中国经济学范式.  相似文献   

4.
关于“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梁克同志在“理论与实践”今年第五期“坚持‘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学习原则”一文里肯定了它的正确性,这是对的。但是当论述到如何理解和如何贯彻这一原则时,梁克同志的一些见解却值得商榷了。在这里提出我们的看法,希望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理论学习的唯一正确的方法,就是理论  相似文献   

5.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富于科学态度和理论创新精神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近一个世纪的反复探索中深刻地认识到:任何科学的理论都来源于实践,又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接受检验,并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只有把科学的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我们的事业才能够从胜利走向胜利,理论的威力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如果离开了实践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创造的观点,用形而上学的态度来对待理论,那不管理论本身有多么科学,也会窒息理论的生机与活力,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历史的经验从正反两个方面都…  相似文献   

6.
收益递减理论,是经济学中一个久有争议又极其重要的理论问题。10余年来,对它的重新认识和评价,引起了我国经济学界的广泛兴趣,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人口经济学、经济学说史、政治经济学等学科领域的一个广泛研究、争论的重要问题。但这种研究还只是以论文的形式,从一个方面、一个角度、一个问题来立论,且这一问题的研究者们来自不同的学科领域,研究问题的角度、方法不  相似文献   

7.
王亚南首倡建立“中国经济学”并为其可能与必要作了精辟的阐述。《中国经济原论》就是他实践这一主张的代表作。该书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被誉为“旧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作”,即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理论经济学的代表,影响深远,是入选“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10本经济学著作”中唯一在解放前出版的经济学专著。王亚南在创建中国经济学中,就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如何正确对待资本主义和西方经济学等方面,都对当今重建中国理论经济学提供了不少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1、在大变革时代,哲学不仅面临自身更新和发展的重任,也负有为整个社会变革构建理论基础的历史使命.每一个清醒的唯物主义者都应当看到,八年改革使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和发展商品经济的实践探索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怎样消除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人为的种种对立,使社会主义建设与商品经济发展熔于一炉这个事关改革和发展命运的问题上,经济学还没有摆脱过去就存在的困惑.改革中或大或小的反复与波折,无不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理论的困惑,延迟着改革的实际进程,增加了实践探索的困难.要使经济学从这种困惑中解脱出来,不仅需要经济学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哲学的努力.社会主义建设与商品经济发展能在实践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建设正表现出越来越强烈的理论深层次切入要求。加速中国经济学的发展,从而更好地指导中国的经济实践,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如果说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应用科学的话,那么,中国经济学的发展首先要解决的是经济学理论与其应用的共同基础问题。因为经济...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中,如何把计划和市场有机结合,使之内在地统一起来,是经济学界长期困惑的理论难点之一。十年多来,经济学界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新经济运行机制“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提出,标志着这一讨论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是,这一提法是不是对新经济运行机制全面和准确的表述,则仍有待于探讨.  相似文献   

11.
当前经济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光靠实际工作者去研究,有些问题还不易说清楚。因此,需要理论工作者去研究实际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嘛,这是我们的方针。怎么样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来研究我们实际中的问题?去年在这里开了个座谈会,提出要理论联系实际。实际工作者消化不良,很多材料、很多重要问题怎样消化,怎样研究,没有时间;理论工作者营养不良,要想研究问题吸收不到营养,对实际东西了解得少。经过了一年,这个问题有很大改善,但并没有很好地解决。经济理论工作者和经济工作者怎么样结合起来,这个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搞经济理论的同志,想出点劲,但  相似文献   

12.
<正> 1995年第10期《经济研究》发表了樊纲先生的《苏联范式批判》。该文认为,中国传统的主流经济学来源于50年代在斯大林主持下编写的苏联版《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这种经济理论不能解释和指导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实践,甚至成为阻力,因而应当从根本上加以批判和抛弃。中国经济学界在某些重大经济理论问题的探索中已经开始突破和放弃“苏联范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迄今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原有范式,仍处在一种矛盾中。该文实际上提出了“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这样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因而分外引人注目,并且立即引起了经济学界的巨大反响。一、如何看待传统经济学一种观点认为,苏联版《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出版,“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主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初步形成的主要标志。”“我们需要探索的问题是如何完善和发展这一体系,并不存在重新构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问题。”多数学者赞成以上看法。这些学者承认传统经济学有严重缺陷,但并没有或不打算从根本上放弃既有范式,而是继续运用传统的范畴和方法,在传统体系框架内进行修补。  相似文献   

13.
城市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经济学科。在国外不过二三十年的历史,许多问题还在争论和探讨。在我国,最近几年开始注重城市经济问题的研究,但城市经济学还未建立起来。有关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体系、方法,以及同其他经济学科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经济学界正在探索和研究。本文想就城市经济学研究内容谈一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4.
(一)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由刘国光同志主编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一书,是我国经济学界近年来一项重要的研究成果。这部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围绕党的十二大提出的战略要求,总结我国三十多年来经济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并以某些外国的经验为借鉴,对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既  相似文献   

15.
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问题,一直是个争论很大的问题。早在马克思以前古典资产阶级经济学和庸俗资产阶级经济学就进行过激烈的论战。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马克思对这个问题很重视并集中作过专门论述。生产劳动理论是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然是中外经济学家们热烈争论的一个经济理论和经济实践问题。我国经济学界在六十年代初期到中期就开  相似文献   

16.
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学好用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根本学习方法。就当前而言,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质量,不仅需要在掌握理论、了解实际上下功夫,而且更需要在增强“联系”的科学性上用气力。把“联系”的思想方法思维方式搞对头,是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质量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反思前一段的经验教训,我感到,需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目前,经济学理论方面的纷争不仅仅在于观点和问题的百花齐放,而且在研究同一问题的方法上也是各持己见。同时,针对经济学研究方法本身,不同观点、不同学派的人持有的观点截然不同。因为研究对象各有差异,因此,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也迥然不同。了解经济学研究方法对我们理解经济学体系有指导方向的作用,也有利于我们用类似的研究方法解读当前现实中的经济问题,更有利于经济学研究方法上的再创新。  相似文献   

18.
对当前的中国,不了解农村经济的现状,或者说,不了解传统的农业与现代的工业、落后的农村与先进的城市的关系,即所谓“双元经济结构”的问题,就不可能真正了解中国今天的经济社会。这是经济学界诸多学者的共同看法。但数年来我们采用分析双元结构的权威理论,即“刘易斯——拉尼斯——费模式”来研究中国的这一经济问题,既不能科学地说明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学的历史转折与发展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描述了中国经济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即把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国化、中国经济学的国际化以及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实践的理论化;分析了中国经济学发展所面临的困惑,即规范研究的困惑、比较研究的困惑和理论联系实际研究的困惑;探索了中国经济学发展的动力,即内部动力是方法论的革命和对已有理论前提的修正,外部动力是中国向市场经济转轨以及努力实现工业化、知识化和现代化为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指出了中国经济学发展的基本特点为"三化合一"和从现实提炼理论;最后阐述了中国经济学研究的突破路径,即研究方法的突破、研究视野的突破和研究方式的突破.  相似文献   

20.
论理论联系实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昌 《河北学刊》2005,25(1):55-61
理论联系实际是认识、实践、生活、创新和感性存在的基本方式。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可能性,只有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思维机制的介入才能变为现实;不包括理论联系实际的认识论是不全面不深刻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思维机制是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统一。现实的实践活动是理论和实际在实践思维中的双向对象化同头脑内的实践思维与头脑外的实际活动双向对象化的统一:这两重双向对象化互相包含,互相制约,平行运动。历史创造者的生活和生活方式应在哲学原理中占一席之地;生活方式的构成、改进和影响与决定因素的作用,都是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实现的。理论联系实际分为重复的准联系和待重复的创新联系,认识创新是一切创新的灵魂;理论联系实际是人类认识史和实践史的主线之一,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方法论。理论联系实际感性世界范畴的提出,彻底扬弃了物我绝对对立的片面思维方式,确立了物我对立统一的科学思维方式。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同哲学思维方式的根本转换相适应,也实现了哲学基本问题的历史性转换;理论和实际的关系作为现代哲学基本问题,只是包含并不取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近代以前哲学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