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诗歌史上,堪与唐诗争雄斗胜的宋词,就其内容和风格、题材和形式而言,传统上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突破了词为“艳科”的藩蓠,倾注了蓬勃生机,增加了夺目光彩,为词坛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 但同样作为豪放派代表人物的苏轼和辛弃疾,词风也存在差异,东坡之词旷,即旷放清雄,以襟怀境界胜;稼轩之词豪,即粗直豪爽,以气势意蕴长。但正是二人词风的大同小异,才完美体现了豪放词的魅力,并使豪放词发扬光大,成为  相似文献   

2.
豪放词并非苏轼始创,柳永曾作为先驱为宋代豪放词创作开山导路.柳永凭其豪放特质作词,以丰富题材拓宽了豪放词的表达空间,以独特手法提供了豪放词的表现范式,以雄壮背景赋予了豪放词高远壮阔意境,以沉雄狂放风格树立了豪放词俊逸风骨典范,以《望海潮》、《双声子》等壮美雄放之词开北宋豪放词创作之先河,为宋代豪放词创作绘制出写作模板典范.其于豪词创作的领导性巨大贡献,促成北宋豪放词问世后能在当时词坛形成一股豪词创作风气并逐渐发展兴盛.因此,柳永实际上已经以宋代豪词创作开拓者、领导者的姿态成为引领苏轼、辛弃疾登上宋代豪放词坛巅峰的豪放词真正创始者.  相似文献   

3.
一 豪与婉 豪与婉是风格论和风格品评中最常见的一对范畴。 豪迈奔放,曰豪;婉转柔媚,曰婉。豪与婉相对举,始于评词。清徐(钅九)《词苑丛谈》说:”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如秦少游之作,多是婉约;苏子瞻之作,多是豪放。”王士稹《花草蒙拾》赞同词体豪婉说,但认为“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究竟以谁为宗、以谁称首,这是枝节问题,对我们来说无关宗旨。重要的是,他们都将豪与婉看作一对风格范畴。  相似文献   

4.
本文共分三题。《“画屏金鹧鸪”、“弦上黄莺语”与“和泪试严妆”》是对《人间词话》论温庭筠、韦庄与冯延巳词的艺术风格的评述。《“创调之才”与“创意之才”》分析《人间词话》对周邦彦及其词的论述。而《“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旨在说明《人间词话》对苏轼、辛弃疾词风同中之异的深刻揭示的重要意义。文章充分肯定了王国维在词学研究方面的高深造诣,也指出了有些论断的缺陷。  相似文献   

5.
苏辛词浅论     
北宋初期的词坛,一直为唐五代遗风所笼罩。柳词虽有所开拓,但仍未能超脱“淫波侧艳”的藩篱。第一个举起革新大旗的是苏轼。他大胆冲破“词为艳科”的旧框子,“指出向上一站,新天下耳目”,开豪放派之先河。到南宋,辛弃疾继承苏轼开创的道路并加以发展。于是,以“豪放”为其主要特征,充满革新精神的苏辛词派便成了词坛上最富朝气和最有积极意义的一个流派,他们的词给整个词的领域带来了勃勃生机。如果说李白和杜甫是“史诗中的双子星座”,那么我们则可以说苏轼和辛弃疾是词史中的双子星座。所不同的是,李杜两种风格,各有千秋;而苏辛大同小异,所谓“昭苏”、“辛辣”。  相似文献   

6.
王安石与苏轼之间,虽然曾经一度因为道德文章而相互倾慕,但终其一生,二人关系“怨”多于“谐”。这不仅是因为二人个性气质之迥异,更是出于二人所学之不同。因此,王安石与苏轼之间的分歧与冲突,实质上隐含着新学与蜀学这两大学术流派在北宋中后期话语权力层面的交锋。  相似文献   

7.
贺铸(字方回)在北宋词人中虽不及柳永、苏轼、周邦彦等人的开拓之功和影响之大,但其词风格多变,兼擅豪放、婉约及两者相融之词.在词风多样化方面,尤为词坛翘楚.本文较全面而深入地论述了方回词多姿多彩的风格状貌,并从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及个人的识度襟怀与性情经历入手,推究了其风格多样化的成因.  相似文献   

8.
北宋中后期词人贺铸词中呈现出“诗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题材的“诗化”和表现手法的“诗化”。题材的“诗化”,包括抒怀词、怀古咏史词、思边词和悼亡词,这些词对宋词对题材的开拓具有重要意义;表现手法的“诗化”,包括比兴手法的运用、化用唐人诗句入词和运用典故等方面。在北宋中后期沿着苏轼开辟的“以诗为词”的道路进行创作的众多词人中,贺铸的创作成就是最突出的。贺铸词之“诗化”,对其词多样风格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其词之“诗化”及其“诗化”后的豪放词对南宋辛弃疾及辛派词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苏轼在宋词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但历来的论者多着眼于他首创“豪放”词风的功绩,而对其他方面则注意不够。宋人汪莘尝言:“余于词所爱者三人焉。盖至东坡而一变,其豪妙之气隐然流出言外,天然绝世,不假振作。二变而为朱希真……三变而为辛稼轩……此词之三变也。”(《方壶诗余自序》)汪莘对三人的欣赏是颇有见地的。我认为,如果沿着这一条线索探讨苏轼在宋词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或许会比较全面些。  相似文献   

10.
论起苏轼词的风格,历来的观点是“苏子瞻之作,多是豪放”(张綖《诗余图谱》)、“清雄”(王鹏运《半塘遗稿》),也有以为苏词“韶秀”(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清丽舒徐”(张炎《词源》)。但仔细品评,觉得在苏词中纯豪纯婉的  相似文献   

11.
辛弃疾是继苏轼之后的一大词家,其词内容深刻、风格多样,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意义,尤其在风神美、悲壮美和崇高美等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不愧为“堪与北宋人颉颃者”。  相似文献   

12.
论苏、辛词的不同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词者总是围绕“豪放”二字去拆组出“豪旷”、“豪雄”之类来强辨苏、辛词之异。如果通过对两家处理同类题材之作的对应比较中切入其艺术建构内部,借助于并不时兴的社会学等批评方法作一综合分析,可以揭出两者不同的抒情模式:苏词总是越过现实直写心境,辛词则是在面现实揭示心境。两家词的题材差异首先缘自于此,而审美价值指向亦由此分道。  相似文献   

13.
苏轼是北宋时期兼擅诗词散文的杰出作家。他在词的创作上显示出豪放旷达的独特艺术风格。然而对于他的这种风格 ,人们的理解却不尽相同 :或赞之为“一洗绮罗香泽之态 ,摆脱绸缪宛转之度 ,使人登高望远 ,举首高歌 ,而逸怀浩气 ,超然乎尘垢之外。”(胡寅《(向子 )酒边词序》) ;或责之为“以诗为词”(陈师道《后山诗话》)、“不协音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三引 )。笔者认为要正确认识苏轼的艺术风格 ,不能只看一鳞半爪 ,只言片语 ,而是要用有机整体观念代替割裂整体的片面观念 ,用多向思维代替单向思维。本文试图从格式塔心理学的…  相似文献   

14.
在北宋词坛上,苏轼以风格豪放著称于时,并历来被认为是豪放词派的开山祖师。但作为一代词宗,他的作品自然不会囿于一格,以情致缠绵、表达曲折见长的婉约型作品,其实也不在少数。譬如著名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便是此类作品中较有代表性的一首。不过对于此作,评价颇不一致,而且意见相去甚远。称誉在举之升天,非难在抑之入地。看来关键在于对此词的内容和表现手法持有不同的理解。如何实事求是地恰当地评  相似文献   

15.
“词”,这种自隋唐以来配合着当时流行的乐曲而演唱的歌词,从中晚唐之际由士大夫染指写作之后,其所经历的原是一段由俗曲而渐趋诗化的过程。由敦煌所发现的一些俗曲,而至《花间集》中的艳词,由温庭筠词之引入联想的美丽形象,及韦庄词之使人感动的真摯的抒情,到南唐冯延已与李璟李煜父子对意境之含蕴深广的开拓,以迄北宋前期之晏殊与欧阳修诸人之以个人之襟抱性情学养经历之融入小词,其风格与成就虽各有不同,但其递嬗演进之迹,却是同样向着歌词之诗化的途径默默进行着的。这种演进,迄于苏轼之出现,遂为小词之诗化创造了一个云飞风起的高峰。关于这段过程中之演变,自温、韦至晏、欧的诸家  相似文献   

16.
前人谈咏物词多重南宋,而忽视北宋;多言姜夔、王沂孙、张炎而少及苏轼。如清人蒋敦复说:“唐、五代、北宋人词,不甚咏物。南渡诸公,皆有寄托”。(《芬陀利室词话》)这种说法便有其不确之处:既忽略了苏轼对咏物词这一题材的开拓,也忽略了苏词在咏物寄托上的先导作用。唐、五代词人的咏物之作,确实寥寥可数,并且尚未摆脱流为艳语的宫体。而北宋前期如晏殊、  相似文献   

17.
秦观是北宋后期著名词人,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他像苏轼一样,多才多艺,但其他成就多为词名所掩。他善写赋,苏轼观其所作《黄楼赋》,以为有“屈宋才”。又长议论,吕本中说“无一言乱说,观少游五十策可见”。他的书法亦大有可观,被黄庭坚誉为“妙墨”。而他的诗,更为时人所重,王安石“谓清新似鲍射”。评价秦观,主要应研究他的词,但其他方面似亦不可略而不论。特别是他的诗并非毫无可取,但自元好问讥评以来,人多以“女郎诗”目之,无形中对他的诗抱完全否定态度,这种  相似文献   

18.
苏轼在北宋词坛上是一位杰出的大家,他以豪放俊爽的词风出现于纤巧轻靡之风盛行的词坛上,“一洗绮罗香泽之态”(《题酒边词》),使读者和其他作者耳目一新,他高举革新的大旗,开拓了词的领域,开创了豪放词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后来的论者对苏词,每有微词,如与他同时的陈师道在《后山诗话》中评说“退之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及天下之工,要非本色。”再如《苕溪渔隐丛话》引《王直方诗话》说:“东坡尝以所作小词示无咎、文潜,曰何如少游?二人皆对曰:少游诗似小词,先生小  相似文献   

19.
如何看待苏轼的“以诗为词”,评价苏词的艺术风格?如何认识苏轼谪居黄州期间的思想,谪黄期间的创作是不是他创作的高峰?一百五十多位教授、学者、书画、文博工作者聚集黄州,举行第二次苏轼学术讨论会,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关于苏轼“以诗为词”的问题。有人认为,苏轼对词的贡献在于“变”,即“以诗为词”。它既是宋代古文运动的必然产物,又因缘于苏轼自身的人格精神。词在开创之初,本和诗同宗,区别不大。后来逐渐形成了婉约的风格,以致产生了“词别是一家”  相似文献   

20.
苏轼的词,从文人词的柔靡纤弱中走出来,冲破词坛旧习,形成了独特的、笔力纵横、气势磅礴的豪放风格.这种风格,在苏词中的具体体现就是处处洋溢着一种悲慨清逸放旷豪迈的浩然之气.气是苏词的精神底蕴,是苏词创作的情感生发.读苏轼的词,往往给人一种"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的感觉,使人体会到他的确是因气而生词,借词以抒气.苏轼天资超迈,学养深厚,却政治失意,遭际坎坷,这是苏词中浩然之气形成的主客观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