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试论经济文化与经济文化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依元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9,12(1):1-5
经济文化与经济文化力是当今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中出现的新事物、新现象。文章阐述了“经济文化”的内涵及其显著特征,并进而揭示了“经济文化力”新概念的内涵,认为经济文化力是由经济力与文化力整合同构而产生的合力。文章还分别界定了经济力与文化力概念,详析了文化力的内在结构。 相似文献
2.
四川藏区牦牛产业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永杰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0(10)
牦牛是生长在自然环境极度恶劣的高山、高原地区,唯一能够充分利用高原草地资源的优势牛种和特有的遗传资源.牦牛为藏民族提供着生产、生活必需的资料来源,同藏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文化、宗教等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四川藏区是我国五大牦牛生产地区之一,牦牛业在当地畜牧业中占很大比重,牧区人民的主要经济来源靠出售牦牛及其产品,牦牛产品被公认为污染最少的"绿色"畜产品之一.然而,以牦牛牦牛产业却始终不能发展壮大,以牦牛养殖为主的四川藏区至今仍然比较贫穷落后.因此,有效促进牦牛产业的发展显得尤为紧迫而重要.发展牦牛产业的有效途径是牧民转变传统观念,在政府主导和龙头企业带动下,探索新的生产模式,走产业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谈经济与文化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玉芝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1(5):129-134
人类的经济本质上是一种文化过程,文化过程贯穿于经济过程的始终。对经济过程的理性反思产生了经济文化。从文化的角度审视和理解经济,未来的经济是一种文化经济。经济与文化是一种长期融合的过程。为此,我国应大力发展经济文化与文化经济。 相似文献
4.
宗教文化与旅游经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永红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3)
旅游作为一种典型的文化型经济,文化是其中至关重要的因素,而宗教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故宗教文化成为旅游文化中最具魅力的部分。道教文化与旅游经济存在着双向互动关系,运用道教、道家文化可以创建有中国特色的旅游文化和经营管理操作模式,实现旅游经济、文化、生态的持续协调发展的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5.
以经济文化一体化推动文化经济的兴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尤其是网络的兴起,文化的力量日益凸显,经济文化的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在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全球化进程的最终决定力量将是文化。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文化对经济已不单纯是影响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决定作用,文化经济时代已临近家门。文章阐述了当今时代出现的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据此阐述了文化经济兴起的必然性,并对文化经济的涵义和内容作了阐释,对如何发展文化经济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6.
7.
8.
本文从阐明文化涵义及其层级关系入题,探究文化与经济如何互动以及文化领域的问题,从而导出当前我国应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主要思想。 相似文献
9.
朱英荣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3)
龟兹经济可以分成三种类型:一是中介型经济,这是从事东西方转口贸易的经济;二是商品型经济,这是为弥补绿洲农业生产的不足而发展起来的经商活动;三是区域型经济,这是从龟兹独特的地理环境中形成的一种经济模式。在这三类经济的基础上,产生了三种不同的文化:一是兼收并蓄各种外来因素的开放文化;二是反映商人的利益与要求的市民文化;三是从特殊的经济环境与历史传统中发育起来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0.
杨素青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3):83-85
文化是经济发展的深层推动力,经济现代化离不开文化现代化,文化现代化是经济现代化的灵魂。市场经济是经济现代化的体制形式,从传统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是经济现代化的体制转变过程。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说到底就是市场经济文化的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主要特点是:创新与效率、竞争与合作、开放与信用、规则与法制等。经济发展与实现现代化,首先必须建立市场经济文化。 相似文献
11.
海洋经济与海洋文化关系探讨——兼论我国海洋文化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堃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32-35
海洋经济是海洋文化的物质基础,海洋文化是海洋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在剖析海洋经济与海洋文化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指出发展海洋文化产业是推动海洋经济与海洋文化共同发展的最有效率的路径。并结合中国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基础,提出积极开展保护海洋文化资源行动;鼓励企业成为海洋文化产业主体;延伸海洋文化产业链,打造海洋文化精品;加大海洋文化的宣传普及等是推动我国海洋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12.
辛世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8(5):216-220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前提。在知识经济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新时代,对经济与文化的关系需要进行新的认识。应纠正过去过分强调经济决定文化的认识,确立优先发展文化的观念;文化对经济的发展不仅有反作用,而且具有"决定性作用";经济与文化不是简单的决定作用和反作用,而是呈现出水乳一体、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陈祝平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0(4):65-70
企业文化管理并不是新经济的产物,而是新经济的对立物——传统经济的产物。在传统经济中,企业文化管理的职能是调节人-机矛盾、维护企业的精神境界、促进大企业的规模优势、保持人员的稳定、维护企业的集中性和统一性、继承和发扬企业的传统精神。从传统经济到新经济,人-矛盾变为人-知矛盾,企业的边界开始模糊化,企业的规模开始小型化,企业人员开始加快流动,企业的体制开始分散化和企业必须创新。这些新的变化将给企业文化及其管理带来冲击。 相似文献
14.
周美兰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6(3):122-124
档案是文化的载体,多种文化因素的集合体,档案文化是文化、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文化具有存贮功能、教育功能、传承功能、创新功能。档案工作者正确认识档案文化的本质内涵及功能作用,有利于加强档案文化建设,弘扬档案文化,从而弘扬民族精神,维护国家安定团结。 相似文献
15.
岭南文化与广东民营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绮惠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2(6):53-55
岭南文化以其商、新、实、活、变等特征,深刻影响了古往今来的广东人,塑造了广东人的性格气质,铸就了广东民营企业家的商业精神,成就了广东民营企业的成功和辉煌。但岭南文化又有其自身的弱点与不足。它的保守性、缺少卓越意识、投机性过于重视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过度感性化和享乐主义倾向是制约广东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文化障碍。 相似文献
16.
王洪萍 《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6(2):9-10,13
市场经济的产生有其深厚的文化基础,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产生不同类型的市场经济体制,从不同角度影响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如何通过对中西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及其市场经济的不同作用的分析,找到发展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优秀的文化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独龙族居住在滇西北独龙江流域地区 ,文章对其 1910年前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作了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18.
饶绍伦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5):61-65
诚信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文化问题,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诚信文化应该上升到市场经济文化建设的核心地位。诚信缺失的严重危害使得市场经济文化必然要以诚信建设为核心,要培养信用观念、建立信用法规、规范信用行为,多管齐下,积极营造良好的诚信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9.
谢亚平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1(5):113-117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处理好环境和企业文化的关系,按照企业管理哲学和管理原则建设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