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的集体所有权制度是特殊时代的产物。目前,我国的集体所有权存在以下弊端混淆了所有权与所有制的关系;集体所有权的性质模糊不清和主体名不副实。我们应当在参考俄罗斯民法典的基础上,完善我国的集体所有权。  相似文献   

2.
制度创新与价值观念转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市场经济的熏陶、民主制度的实践已使农民初步具备了现代意识,但由于传统农民意识的现代滞惰,其在村民自治的运行中起着不可忽视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物权法》第六十条赋予了村民委员会代表农民集体行使土地所有权的权利,在村民委员会强大的行政背景下,村民委员会的民事主体被行政主体身份吞噬,导致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被其行政化行使的问题。法理分析和司法实证分析均证明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被行政化行使问题的根源在于:现行法律制度的缺陷导致农民集体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法律规定上的虚位。因此,必须从立法层面加以解决,将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问题统一立法。  相似文献   

4.
村级集体财产的治理是村民自治的核心和根本,治理好坏直接决定着村民自治的成败。近30年来,村民自治制度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在于其对村级集体财产的治理并不成功,根源在于农村集体产权的模糊。我国村民自治的经济基础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集体产权,更关键的还有国家对集体产权制度的具体建构与保障。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义,就是通过一系列的"确权""分权""赋权""活权",在坚持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赋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更多财产权利,实现产权的多层明析和法制化,建立起可落地的集体产权有效治理的制度,从根本上厘清制约村民自治施行的"国家—村民自治体"和"自治组织—村民"两大关系,从而为村民自治制度和乡村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奠定切实的基础性条件。  相似文献   

5.
关于农民集体所有权问题的问卷调查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各类集体财产的客观存在现实地要求法律确认集体财产的所有权。从农村的现实情况出发,物权立法应规定村民小组集体、村集体、乡(镇)集体各自独立的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在各地的实践显示:集体所有权由各个集体范围的成员集体享有,成员集体按照民主原则直接行使集体所有权;集体成员在集体所有权行使中享有民主决策和选举监督管理者的权力,对集体所有权上的利益有平等的受益权。  相似文献   

6.
所有权是典型的物权,是物权的核心,在《物权法》中具有重要的法律地位.所有权是完全物权,它不仅对标的物的使用价值进行支配,还对标的物的交换价值进行支配,而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则是在所有权的基础上产生的.根据物权法定主义原则,我国《物权法》将所有权分为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和私人所有权,并规定了不同所有权的归属和权利保护,对权利人实现自己的权利以及强化对所有权的保护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经历了由农民自己创造的村民自治到政府推动下的村民自治的历史演变过程,在这一演变过程中,村民自治实践促成了一系列的法律制度创新,国家以立法的形式肯定和推动着村民自治的发展。随着村民自治实践的深入进行,仍然需要进一步扩大村民自治法律制度的创新,加快与村民自治相关的立法工作,使村民自治进入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规范化健康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村民自治自诞生之日起,就在理论上遭到诸多质疑,在现实的推行中遇到重重困难。本文以为,村民自治之所以面临诸多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农民的小农本性。而要改变农民的这种小农本性,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新型农民合作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实行村民自治是我国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举措。但是,农民负担过重的现实因素已严重损害了实行村民自治的社会基础,使村民自治工作难以正常开展。因此,必须把村民自治工作同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结合起来进行,才能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10.
《村民自治章程》是由村民大会制定的 ,对村民有一定约束力的文件。它虽然不是人大制定的 ,不属于制定法 ,但也是我国的法律形式之一 ,属于习惯法范畴。因此 ,它在制定上 ,应符合立法技术的要求 ,应在权利与义务、权利与责任之间保持平衡 ,应处理好与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第六章规定了"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其中,涉及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这类业主自治机构的条款共计三条,即第75条、第78条和第83条。这些条文的显形上看,并没有明确规定诸如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这类业主自治机构的法律地位问题。可否认为,国务院2003年9月1日起施行的《物业管理条例》对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这类业主自治机构法律地位的争议将延续下去?本文通过对《物权法》第75条、第78条和第83条的解读,认为以业主委员会为代表的业主自治机构法律地位问题,在《物权法》中已得以解决,即它是不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的社团组织。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实施十多年来,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实践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农民的民主意识日益增强,一个有别于中国传统治理方式的现代乡村治理机制正在发育形成.但实践中也出现不少问题和需要进一步修订完善的地方.目前公布的<村组法>修订草案应当进一步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以期推出一部反映我国农村实际的、切合基层民主要求的、具有很强操作性的农村基层自治法律,有力推进我国农村基层民主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农民集体的出现在历史上主要是过渡时期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产物,确立农民集体法律主体地位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健全意义重大,具有现实的法律依据.农民集体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概念,既反映了我国“三农”问题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现实要求,又反映了我国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4.
村民自治是农村基层直接民主的制度创新。村民自治为农民提供了一种适宜的民主实践形式,对启蒙农民民主意识、对农民主体意识、参与意识、法律意识、民主监督意识的培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村民自治促进了我国农民民主意识的增强,推动了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5.
村民自治是农村基层直接民主的制度创新.村民自治为农民提供了一种适宜的民主实践形式,对启蒙农民民主意识、对农民主体意识、参与意识、法律意识、民主监督意识的培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村民自治促进了我国农民民主意识的增强,推动了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6.
公民参与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和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与基本途径。公民参与的广泛展开在村民自治中是可行的;公民参与的实现途径需要进一步深入的探索,这不仅仅需要改进和完善公民参与的制度环境和参与方式及领域,还应激发民众的参与意愿,提高其参与能力,并与政府管理形成良性互动,使公民参与实践在基层得以真正实现并走向更高层次。  相似文献   

17.
农村改革与集体所有权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农村改革30年的发展,值得反思的问题是,如何对待集体的统一经营,如何协调集体所有权与承包经营权的关系,如何依据集体所有权的特性加强集体所有权的制度建设.其基本结论是:集体的统一经营模式也是集体所有权实现的有效形式,应当赋予其应有的法律地位;应当公平合理地规范集体所有权与承包经营权的关系,在规定承包经营权对集体所有权的定限作用时,应当适当强化集体所有权;应当依据集体所有权的公有性质加强集体所有权的制度建设,解决集体成员集体所有与成员在集体所有权中的利益实现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阐明村民自治与村民委员会(村委会)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搞好村委会建设是村民自治的基本内容,也是依法治村的关键,并以此为基点,论述了村委会的建设与发展,透析了村委会与乡镇政府、基层党支部和农民等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用权利义务关系重新定位农民和国家的关系,确认和保护农民的权利主体地位,使其成为社会政治意义上的公民是实施村民自治的基本价值取向。而在实施村民自治体制的过程中却普遍存在偏离这一价值取向的情况,出现了各种侵害农民权利主体地位的行为,“自治”进而相应的表现出各种畸形状态。上述情况的出现,一方面是历史上长期的依附关系及宗族意识的内化严重阻碍了农民主体意识的萌发;另一方面,将村民自治工具化、手段化的认识倾向则为各种侵害行为做了理论上的辩解。  相似文献   

20.
在村民自治中,乡政管理与村民自治的关系一直是个难题,无论是在理论上、制度上还是运行中都存在着误区.由于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片面理解,导致村民自治制度缺乏科学理论的有力支撑,村民自治与乡政管理的关系也就没能在制度中得到合理的界定,由此导致了村民自治与乡政管理在现实运行中与制度安排不时发生冲突.因此,我们十分有必要从理论、制度与运行相结合的角度来重构村民自治与乡政管理的关系.要以“强乡政管理—强村民自治”为目标模式,建立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协同合作、互相监督的良性互动机制;健全村民自治制度体系,推进乡政村治的法治化;实现乡政管理与村民自治在现实运行中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