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丽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60-64
生产生活习俗作为仡佬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由于与异文化的频繁接触,发生了变迁。特别是最近几十年,随着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仡佬族生产生活习俗在濡化和涵化过程中越来越碎片化。通过对变迁内容的考察与分析,以求全面展现仡佬民族文化变迁的原因和影响。 相似文献
2.
论土家族服饰的当代变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平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6(3):1-5
土家族服饰在当代已发生了深刻的变迁,迫切需要对它进行科学的调适,这兢要求既遵循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以及市场主导、专家指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等基本原则,又要选择不断加强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市场检验和政府规范等基本途径。深化土家族服饰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对科学调适土家族服饰的当代变迁,促进土家族服饰逐步走向相对统一规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鄂西土家族传统文化内容丰富,风格独特,与湘川黔土家族有显著差异。其基本特征表现为:民俗化、宗教化、群众性以及受汉文化影响特别重。 相似文献
4.
土家族传统文化的特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认为 ,土家族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山地文化 ,特殊的地理环境及其山地经济生活促成了土家族勇敢顽强的民族精神、形象的思维方式、乐于助人的美德、乐观浪漫的性格。由于土家族处于中国的腹心地带 ,历来就是各种文化的交汇点 ,加上族群的流动 ,中央王朝强制性的文化渗透 ,使土家族文化呈多元性特征。 相似文献
5.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孝文化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孝文化可以说是儒家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伦理信条,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社会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的今天,面对社会转型期频发的社会问题,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对传统的孝文化有科学的认识,发掘其时代的价值和意义,充分发挥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论土家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再新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Z1)
本文对土家族传统文化进行了反思,认为应该找准土家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契合点,在批判的基础上加以继承和创新,积极寻求与现代化结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土家族传统舞蹈文化精神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开沛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2(3)
从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土家族传统舞蹈的形式、形态与动律特征分析入手,运用文化人类学、舞蹈生态学等基本原理对土家族舞蹈的文化精神进行探讨,论证并提出了土家族舞蹈具有以人为本的生命意识、纯朴的务实精神、强大的包容性等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8.
黄柏权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2(1)
任何民族的服饰最初都是作为生活用品出现的。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民族服饰的用途和功能逐渐发生变化,其审美功能、民族识别功能等社会功能逐渐增强,其实用功能逐渐削弱,或作为一种记忆符号保留下来,或在特殊的场合出现,或作为艺术品被收藏和欣赏,民族服饰慢慢地退出了当地人们的生活。民族服饰功能作用的变迁导致原材料、图案、设计者与制作者、生产组织形式、生产规模、生产地、服饰工艺等多方面的变化。引发变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经济基础的变化、政府的政策、族际交往和文化互动、价值观念的变化、新技术的介入、新兴产业的拉动、文化精英的倡导等等。民族传统服饰的变迁各个民族、各个地区不是整齐划一的,也是渐进的。因此,要从多方面加以引导,以便保持民族传统服饰更多的原真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徐瑾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14-16,34
土家族灵魂观包括万物有灵、人的灵魂不灭、入有三魂七魄以及人死后的灵魂归宿等内容,这些内容从外在形式上看主要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而灵魂观的本质,以"先祖崇拜"为代表的维系血缘宗族制度的"孝道"等思想反映的是儒家文化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0.
彭继宽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5(5):15-19
富高智慧的土家族人民不仅创造了悠久的历史,而且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土家族传统文化凝结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互助友爱、艰苦奋斗、敢于反抗、惩恶扬善等丰富内涵,并通过各种民俗活动、祭祀活动、文人文化、民间文化及与各民族文化交流表现出其民族特色与地方特征。 相似文献
11.
土家族非物质文化传承的教育形式及其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志松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0(3)
从土家族非物质文化传承的教育形式的发展过程看,其形式主要包括:口传身授教育、师徒传承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组织活动教育、记事与作品传承教育等.其中口传身授教育是传统的大众自觉教育形式;师徒传承教育是传统的职业性精英教育形式;学校教育是现代目的性普及性教育形式;社会组织活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种目的性推广式教育形式;记事和作品教育是一种静态保护性传承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12.
冉红芳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5(5):7-10
在现代化进程中,生态环境问题制约着经济发展,成为社会不和谐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拟从生态人类学的视角,分析土家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挖掘其文化内涵,通过文化调适来实现生态平衡。在传统文化、生态意识、文化调适三者互动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恢复生态系统的某种平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土家族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冉红芳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3(4):1-3,16
土家族民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和独特的生态观。本文主要从神话传说、图腾崇拜、生产、居住、禁忌和丧葬方面,探析土家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意识。从中看出,土家族的许多文化行为对生态环境起着顺应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曾超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8(2):46-49
在土家族的传统文化中,有着许多积极因素,如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思想,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充分认识与借鉴这些积极因素,对于土家族地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恰当地把握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将使土家族文化实现传承与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彭英明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土家族地区保留的许多姓氏、地名、建筑与土司制度有关,赶年、大摆手等则与军事活动有关,乡规民约中有"草标禁约",婚姻丧葬制度更是以复杂的程序表现出来。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那种用强调本土化来拒绝变革的态度是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 相似文献
16.
土家族传统婚俗仪礼音乐文化概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婚俗仪礼音乐文化是土家族传统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往相关研究的文字表述,大多集中为哭嫁环节的音乐本体描述。其实,土家族婚俗仪礼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对其仪札环节中具有显在意义的音乐文化事象作概述性阐释,目的在于介绍土家族传统婚俗仪礼音乐文化整体。 相似文献
17.
三秦文化源于炎黄、形成于周秦、成熟于汉唐、衰落于宋元明清。三秦文化是传统文化的普遍性和地域文化的特殊性相交融的产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以农耕文化为共性表征。然而独特的地理环境、悠久的人文历史和由盛而衰的历史境遇造就了三秦文化敦本务实的根本精神和怀旧保守的致命弱点。审视三秦文化的当代变迁,以求更好关照时下三秦的文化命脉,为三秦发展寻求文化共识。 相似文献
18.
黄柏权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2(2):53-56
文章对土家族传统器物进行考察研究后指出,土家族传统器物可分为生产工具、生活用具、文化用品、祭祀用具、战争武器和体育器材等6大类,并对器物与民族精神,信仰礼俗、文体活动、审美情趣、科技知识的传承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沈莉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Z1):157-159
体育文化是人类文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除了具有体育文化的一般特征外,还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本文从土家族传统体育项目入手,对其进行分类,对所体现的特征进行深入剖析,从发展民族经济、规范土家族传统体育竞技项目、保持民族特色、加强学校传承等方面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土家族民间工艺变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柏权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7(1):26-31
文章通过对土家族地区传统工艺的田野调查,以土家族传统织锦、刺绣、竹编、竹筷等工艺为例,从人类学的视角阐述了民间工艺从生活到艺术的转变过程,并分析了这一变迁对民间工艺带来的影响和引起变迁的原因。文章指出,引发这些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社会经济基础和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现代传媒和旅游业的影响,政府的引导,学者和文化人的介入,现代技术的应用,生态环境的变化等,是多种合力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