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王贵斌  张建中 《社科纵横》2004,19(1):122-123
现有研究很少从受众心理角度出发 ,考察新闻“三贴近” ,服务广大群众 ,基于此 ,本文从受众心理角度出发 ,以受众需要为探讨对象 ,考察新闻改革“三贴近”的必要性 ,并依据受众研究的成果来探讨受众的使用与满足理论。  相似文献   

2.
受众认知心理现象与新闻传播效果异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岭梅 《学术交流》2005,(7):181-183
传播效果是新闻传播活动的最终目的。然而,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由受众定势心理、投射心理、期望心理、联想心理等认知心理复杂作用导致的效果“异化”现象不容忽视。有效地防范效果异化,新闻传播者应努力实现三个转变:由“传者中心”向“受者中心”转变;由“主观传播”向“主动沟通”转变;由注重主观意图设计向激活受众认知能力转变,从而避免新闻传播的负面效应,不断提高新闻传播质量。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基督教人本主义思想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国内学界因意识形态、理论视野、研究路径等方面的局限,对基督教人本主义思想的研究主要局限在从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等层面或视阈,尚缺乏从哲学层面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从文化哲学视角看,基督教中的“上帝”恰恰是人的作品,是人的形象的升华和摹本,不是上帝造人,而是“人造上帝”,体现出人的主体创造精神;基督教是一种以隐性形式表现的“人本主义”观念,而不是“神本主义”;基督教教义是人类对自己的“自身关怀”,而不是上帝对人的“终极关怀”。从文化哲学视角发掘人本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既可以更为全面地把握人本主义思想的广博内涵,又可以从理论上丰富和完善人本主义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4.
大众传播中噪音的产生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众传播学中,噪音在通常意义上是指“任何非属信息来源原义而加之于其信号的附加物。”[1]噪音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增加了被传信息的不确定性,造成了信息误差的产生。本文力图系统地考察一下在信息传播的各个环节中噪音产生的原因,探讨新闻从业人员即大众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音的方法。新闻传播工作实际上就是不断地从大量的信息中,剔除那些不必要的噪音,把更为贴近信息原义的新闻传递给受众的过程,因此,研究新闻从业人员如何提高自身素质,以减少大众传播中的噪音是有其现实意义的。需要指出的是,本文研究噪音的范围,不包括非人为干扰…  相似文献   

5.
魏琼 《社科纵横》2007,24(4):145-146
传统的新闻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1998年,中国教育部将传播学列入新闻教育的领域,新闻教育由单学科教育转为多学科综合教育,新闻教育改革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培养“复合型新闻与传播人才”成为新闻教育改革的热门话题,对于如何培养新型的新闻人才,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6.
禹红 《学术交流》2005,(6):172-174
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如何实现新闻价值的最大化已成为媒体竞争制胜的重要法宝之一.因此,挖掘新闻事实中所蕴含的价值,使新闻价值实现最大化,已成为各路媒体记者的立身之本.实现新闻价值的最大化,走"三贴近"的路线是一条重要途径.媒体新闻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能被受众广泛接受.  相似文献   

7.
《社科纵横》2018,(5):112-115
随着全球大数据技术的兴起与发展,数据已成为重要资源并在新闻传播领域掀起热潮。国外主流媒体走在我们前面开始了精确新闻与数据新闻领域的实践。与传统精确新闻相比较,数据新闻更具特色,它被誉为是传统精确新闻与大数据相融合的新型报道方式,对新闻传播的各个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全球精确数据化视阈,以期通过对传统精确调查新闻与互联网数据可视化新闻进行对比分析,立足于当下我国的数据新闻实践,探究数据新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梁启超一生的办报思想,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是戊戌变法时期,也就是资产阶级新闻思想萌芽时期.梁启超提出“去塞求通”的办报主张,概括出报纸是国家耳目喉舌之用的新闻观点,集我国19世纪下半叶维新派人士办报思想之大成.二是辛亥革命前期,也就是资产阶级新闻思想的发展期.随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形成并分化为阶层,梁启超吸收了西方资产阶级进步学说,提出了典型的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上层自由主义新闻理论系统,即形成了  相似文献   

9.
张宝明 《求是学刊》2004,31(2):88-94
五四时期的Humanism思想将“人”抬到了中心位置。“人的文学”一度成为时代的呼唤。就中国现代文学孕育、成熟、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来看 ,新文学的指导思想至少有三个明显的传统 :陈独秀的受传统思想制约的人道主义 ,胡适的西方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文学观 ,周作人的夹杂非理性主义色彩的人本主义文学观。在这个意义上重新认识“人的文学”的路径 ,乃是当今文学创作突围重大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10.
魏小题 《报林》2022,(2):62-63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对于行业报而言,如何在拓展新的媒体形态和业务领域时实现差异化发展?如何既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又找准定位、发挥特色,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本文认为,要聚焦垂直领域,服务行业需求;增强“正新闻”趣味性,探索专业领域的大众化解读;增强互动,用情感提高用户黏性;加强新闻队伍建设,适应媒体融合时代的传播需求。  相似文献   

11.
马斯洛人本主义的心理学思想,被誉为“第三种思潮”,曾在本世纪50年代人文科学领域产生过巨大和深远的影响。它以“人为核心”,突出人的利益、价值,强调个人的尊严与自由,并注意人的内在潜能和发展的无限性,所有这些理论上的特色,都是因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启发和直接影响,并做出回应之后,在心理学领域独辟该径的结果。但问题不仅如此,马斯洛的心理学在接受其影响的同时,也为存在主义哲学的困惑寻找到了出路,即用建立“自我实现的人”的生活方式“改变人的抱负和人的局限性之间的差距所形成的人的困境。”①本文试就马斯洛心理学与…  相似文献   

12.
历史讲坛作为历史大众传播领域的一种独特形式,在学术成果的大众化和历史智慧大众共享的方面发挥了相当的作用.文章从传播的接受和效果方面作为切入点,系统阐述历史讲坛在满足大众需求、学术成果的转化、历史知识和思想的传播,以及历史讲坛的表象之下的运作模式.通过一系列的考察,文章总结出一些对于实践有着实际指导意义的规律和章法,如满足大众对历史的“五个期待”、学术成果大众化的“三个标准”、大众传播的“五个结合”等,以便对历史讲坛的传播实践发挥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13.
普列汉诺夫哲学史研究工作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是他极其熟练地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原则运用于哲学史。在他卷浩繁的哲学史论著中,对车尔尼雪夫斯基哲学思想的研究占有重要地位。 普列汉诺夫在论述车氏唯物主义思想时强调了以下几点: 其一,车氏的唯物主义思想在他的“人本主义”中表现最为明显、最为突出。车氏在《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原理》中,对“人本主义”作了如下解释:“这个原理是要把人看作只具有一种本性的生物,而不应该把人的生命切成属于各种不同本性的几半,应该把人的活动的每个方面看作是从头到脚都包括在内的人的整个机体…  相似文献   

14.
黄克剑同志在《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发展分期论要》(载《学习与探索》1983年第4期以下简称《论要》)一文中认为,马克思在1843年初与黑格尔唯心主义决裂之后,就径直走上了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道路,并不存在一个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决裂的“第二次转折”;青年马克思“接受的是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而不是他的“人本主义的道德说教”。由此他断言,“那种认为青年马克思有过一个费尔巴哈思想阶段的传统看法,是既没有社会历史依据,也没有理论逻辑依据的。”  相似文献   

15.
精神分析学说是现代西方主要心理学派之一,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产生之后,其影响超出了心理学领域,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意识形态领域广为传播。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弗洛伊德的思想就在我国有一定的影响。近几年来,弗洛伊德的思想又通过各种渠道渗透到我们的思想领域中来。在人们思想中,尤其是在青年中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应该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科学地分析批判。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既是一种精神  相似文献   

16.
王黎萍 《社科纵横》2006,(10):147-148
以人为本是人本主义思想发展的最高层次,其内涵要从人本主义思想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上把握,主要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自身三个方面关系的合理解决。以人为本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应从人的自然性、社会性、精神性三个方面展开自己的工作视角,由此而导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思路,主要包括在教育实施中的全员参与、教育内容上的分层实施及教育目标上的全面发展等。  相似文献   

17.
中医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原创力和吸引力的内容之一。中医文化国际传播是指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的以中医信息为内容的交流与传承活动,是中医信息在不同国家间由传播者通过某种媒介向接受者交流并接受信息反馈的动态过程。以“中医文化国际传播”为主题,选取2002-2013年间《中国日报》有关中医和针灸的新闻报道为研究样本,从发表年度、内容性质、关注热点、新闻体裁、新闻来源、新闻形式等角度,采用内容分析法,揭示《中国日报》有关中医文化国际传播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不仅能够反映出近十年来我国中医文化国际传播的一个缩影,还可以预见,中医文化国际传播在我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将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8.
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性”、“地方性”和“就业导向性”的基本特性决定了它相比起普通本科教育更要求贴近社会贴近市场。高等职业教育如何真正贴近社会、贴近市场,三个必然途径是不可忽视的,这就是:吸纳社会“精英”优化专业和课程建设;利用社会资源,改进教学和实践模式;利用校友和学生家长资源,推进学校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客观、公正、全面”是现代新闻传播工作的基本原则。不同国家和不同社会制度下的新闻传播机构之间,在许多大大小小的问题上都有各种各样的分歧,而唯有在新闻的公正、全面和真实的问题上却是一致多于分歧。在国内外的新闻竞争中,各个传播机构都把客观、公正、全面地报...  相似文献   

20.
李彦冰 《创新》2014,(4):95-99
新闻传播教育中的价值问题,是指在新闻传播教育中应贯穿的"应当性规范"问题,它聚焦的是新闻教育中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问题,这些规范是指导新闻传播从业者的体系性标准。新闻传播教育界很少有研究者关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中的价值问题。在中国新闻人才培养中存在三重价值矛盾:主流价值与多元价值的矛盾;主流价值僵化与客观现实的去政治化;主体评价尺度与客体评价尺度的矛盾。克服上述几种内在矛盾的理论路径是要从如下三个方面入手:要做到人才培养中一元价值与多元价值的辩证统一;新闻传播历史、理论与现实的辩证统一;政治与技术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