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确立,农村法治建设成为21世纪中国走向现代化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基本课题。在我们这样一个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中,没有农村法治的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依法治国。村民自治就是农村法治建设中一个举足轻重的问题。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委会组织法》(以下称《组织法》)的修订实施,为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但是,由于诸种原因,村民自治法治化中存在不少障碍,影响了农村的民主与法治建设。对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法律对策加以解决。一、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一)村民与村委会…  相似文献   

2.
要将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必须做好二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创制良法,二是实施良法。  相似文献   

3.
试论公众法律信仰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国方针的提出,法治精神已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公众法律信仰的缺失仍然严重影响着我国的法治化进程。为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公众法律信仰的培养,特别是要注重“良法”的制定,使法律深入人心;对国家公职人员加强法律素质教育,在其公正执法中树立法律权威;改革普法教育中重知识、轻素质的倾向,着力进行基本价值观和基本运行原理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一、依法治国与司法公正的辩证关系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一观点是邓小平同志民主与法制思想的重大发展,是我国治国方式的进一步完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依法治国,建立法治国家,必须树立起法律的权威、司法的权威。司法公正是建立司法权威、取信于民的必备条件,是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法院是代表国家和人民统一行使审判权的,也是人民保障权利、实现权利,防止国家和人民权利被不法侵害的最后一道屏障。能否做到司法公正,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能…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指出:必须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一项根 本性的治国方略。法治国家的提出体现了党的治国原则和治国思路的深刻转变,它表明治理国家 的基本方法是运用宪法和法律,体现广大人民意志的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 个领域具有最高权威。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既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又有着时代的紧迫 性,必须抓紧落实。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当着力抓好以下工作: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健全司 法制度,坚持司法公正;完善行政执法行为,严格依法行政;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6.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领导干部是我们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中坚力量。因此,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问题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通过对法治素质内涵的解读,根据领导干部法治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对法治中国建设负面影响的分析,探索提高领导干部法律素质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 ,在讨论“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和目标时 ,强调“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或核心”是不妥的 ,依法行政只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因为依法行政只强调了依照或者根据法律 ,但至于法律本身的性质、内容等则没有涉及。强调法律效益的行政法治才是实现法治国家的核心问题。笔者认为 ,在实现法治国家理想与目标的过程中 ,我国当下应以法律的形式合理性优先 ,从树立法律的威权和培养公民的法律信仰入手  相似文献   

8.
论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树立法律信仰是国家法治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法律信仰的对象是一个最宽泛意义上的法律概念,并不指国家法律,而是一种融意志与规则、情感与信仰于一体的"综合法学"。在传统文化、法治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普遍表现出对法治观念的迷茫和对法律态度的功利性。优化法治环境、唤醒权利意识、注重法德并举、改革法学教育等措施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对法律的尊重和信任,最终实现法律信仰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法治即社会主义现代法治国家建设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既应吸收人类政治文明中法文化的法治主义传统,又应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特征。其内涵主要是奉法律为最高权威,全面保障公民的权利,造就公民法文化内在素质,以法律制约权力,真正实现独立行使司法权力。中国现代法治目标的实现,既应是一个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过程,又应是一个逐渐推进的过程,其生成有赖于法律发挥社会整合、利益协调、权利保障和制约权力的功能逐步到位。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对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我们党政治法律思想认识上的一次飞跃。确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从根本上确立了人民掌握政权后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一方略的提出,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们制定了一系列适应形势发展的社会主义法律、法规,确立了依法行政制度,健全了现代司法机关,开展了民主监督工作,广泛地宣传了法律知识,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基础。但是,我们必须清…  相似文献   

11.
依法治国的含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研究邓小平依法治国思想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那么什么是依法治国呢?首先,依法治国是指法律的统治,即法律在国家管理中的统治地位;其次它还与现代法治密切相联;最后其落脚点在于建立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12.
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建设要求推进国家的依法治理,即依法治国。所谓依法治国,就是奉行法治政治理念并依据良法治理国家。依法治国的实施有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国特色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就要在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前提下,推进中国特色的依法治国体系建设,让公共权力在法律制度的笼子里运行,以制度尊重和保障人权与公民权。  相似文献   

13.
李林 《学术探索》2011,(2):74-88
依法治国是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本文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大背景下,从市场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法治文化建设三个方面论述了依法治国的历史必然性,分析了我国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和实践发展,明确提出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必须推进依法执政。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我党首次以党的文献形式正式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它标志着我国法治化的历史进程又迈出了新的一步。要实现这一伟大目标,严格执法是关键。一、建立法治国家的任务相当艰巨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做到第一,立法机关按照严格的法定程序,制定法律,并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第二,政府和公职人员必须严格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其他各项社会事务。第三,司法机关必须严格执法,坚决维护法律的严…  相似文献   

15.
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6.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淳是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代表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内容的高度概括。笔者认为:“法治国家”较之于“法制国家”,是对依法治国思想更深刻的表述。一、“法治国家”的提出,总结了我国新时期依法治国的经验教训法治国家的标志,不仅仅在于制定了多少法律,建立了如何完备的法律体系,更重要的在于对已制定的法律实施、贯彻得如何,整个社会执行法律、遵守法律的效果如何。有法必依,依法办事,违法必究,是法治的根本原则和要求。党的十一届…  相似文献   

17.
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提了出来,这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决定。这一治国方略的提出,是我们党第二代、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不断探索的伟大成果,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民主法制建设的经验总结。今年3月15日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又写进了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之中,,这标志着我国的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历史进程中一个光辉的里程碑。依法治国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党的十…  相似文献   

18.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基本方略。领导干部法律素质的状况直接影响着我国的法治建设进程。因此 ,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 ,强化法律观念 ,维护法律权威 ,推进依法治理进程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农村法治发展之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 ,我国农村法治相当滞后 ,存在诸多问题和深层次制约因素。为切实保障农民的地位和合法权益、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 ,必须加强农村法治建设。鉴于农村的现实条件 ,农村法治的发展模式应区别于城市 ,发挥政府的主导推动作用。农村法治应以保障农民主体地位和权利为价值定位 ,兼顾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 ,具体应从强化农民主体地位和权利保障 ,健全农村治理制度 ,完善农村经济法治和促进农村发展保障法治等四个方面建构。  相似文献   

20.
法律实行难,法律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权威,没有获得普遍的服从,这是当前我国法治建设面临的困境,从法治的基本要件来分析,我国司法难的原因主要有:良法尚未有效确立;尚法的精神尚未形成;司法弱化等。要突破法治建设的困境,必须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