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殡葬改革是破千年旧俗、树一代新风的社会风俗革命,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造福子孙后代的一件大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民生优先是青岛市城阳区社会建设的主旋律。近年来,城阳区实施了众多惠及全区人民的民生工程:“三帮一工程”,让弱村强起来;“双百工程”让残疾人居有其所、病有所医。  相似文献   

3.
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灾区群众的生命安危牵挂着青岛市城阳区人民的心。为帮助灾区人民抗震救灾,迅速恢生产、生活,重建家园。青岛市城阳区在全区广泛开展了,“为灾区群众排忧解难,共献一片爱心,送上一份温暖”的爱心援助活动。截至5月28日,全区共收到捐款3553万元以及灾区急需的帐篷、医疗器械等价值215万元的救灾物资。  相似文献   

4.
曲立森 《社会福利》2007,(11):62-62
城阳区位于青岛市近郊,总面积553.2平方公里,辖8个街道办事处,243个社区(村),总人口46.88万人。近几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步伐的加快,城阳区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全力进行内、外、软、硬环境建设。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该区自2006年开始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公益性怀念堂建设,迁坟人室活动。截止到今年10月底,全区共建怀念堂11处,完成总投资5800余万元。搬迁集中坟头65000余个,节约土地1400余亩。  相似文献   

5.
《社会福利》2006,(4):12-12
近年来,我国的殡葬改革工作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认真贯彻落实节约土地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采取有力措施,推动火葬的普遍开展,促进了火化率的提高。北京、天津、上海、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江苏等八省市在全国连续多年火化率接近100%,许多大中城市火化率在80%~90%以上。  相似文献   

6.
骨灰的集中安葬,永久性石材的大量采用,大面积的青山在公墓建设中的“白化”,使得公墓成为殡葬改革中令人质疑的焦点问题。群众“入土为安、无碑不成墓”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如何跳出传统公墓的旧模式,更好地实践生态公墓、绿色殡葬的理念,如何逐步引导群众选择生态型的安葬方式,是公墓改造和建设面临的突出课题。青岛福宁园的探索和实践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经验和更多启迪。  相似文献   

7.
狄邦成 《社会福利》2010,(12):62-62
一是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建立城乡一体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目前,全区各社区均已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站,启动70岁以上独居困难家庭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从低保户和低保边缘家庭中招聘了247名服务人员,为410名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服务。  相似文献   

8.
殡葬改革是我们党和政府一贯倡导的一项移风易俗的社会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密不可分。近年来,各级民政部门高度重视殡葬改革工作,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使殡葬管理初步纳入了依法管理的轨道,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得到了全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殡葬事业的蓬勃发展,城乡的丧葬陋习得到初步治理。但是,面对日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新形势,殡葬管理已经远远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亟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国家民政部和山东省民政厅的精心指导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支持下,青岛市围绕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主题,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在殡葬改革进程中,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探索提出了"生态、园林、绿色、环保"的殡葬管理理念,已初步建立了全市绿色殡葬发展框架,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建设绿色青岛、文明青岛等方面做出了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0.
王学居 《社会福利》2006,(12):37-39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涵盖了民政职能的多个方面。“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如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对甘肃省农村殡葬改革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相似文献   

11.
“十五”期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民政部门的积极努力下,全国的殡葬改革和殡葬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从建立殡葬法律制度,到构筑我国殡葬管理工作体系,在引导人们接受火葬、破除殡葬陋俗  相似文献   

12.
殡葬改革,是一场充满困难与挑战的社会风俗革命,它面对的是传承了几千年根深蒂固的丧葬习俗.正因如此,殡葬改革工作注定不会一帆风顺,特别是农村殡葬改革更是困难重重,步履维艰.  相似文献   

13.
李璟 《社会福利》2010,(10):61-61
青岛市市南区现有9.3万老年人,占全区人口总数的17.6%。为适应快速发展的老龄化形势,市南区探索形成了以送奶、送报、送爱心、送家政、送保险、送午餐为主要内容的"六送服务"养老模式,实现了独居和困难老人养老服务工作全覆盖,适度普惠型养老走在了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4.
杜李胜 《社会福利》2008,(12):45-4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许多昔日的乡村成为如今的闹市,原本位于远郊的殡仪馆、公墓等殡葬服务单位也逐渐被城市包围,特别是过去一些散埋乱葬的私坟成为拆迂新建工作中的难点。如何将殡葬设施的建设与城市发展规划以及群众的合理需求有机统一,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海口市坚持以人为本,以治理城中坟为契机,采取宣传引导、规划先行、组织推进等多种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殡葬改革和城市建设工作又好又快地向前发展,为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促进殡葬改革工作的深入持续健康发展,重庆市丰都县采取五项措施促进殡葬改革工作。一是抓机构建设,强化组织保障。建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殡葬改革领导小组。二是抓制度建设,强化纪律保障。下发了《关于党员领导干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操办婚丧等喜庆事宜的规定》,《丰都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丧葬秩序的通告》、《致市民的一封公开信》等文,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6.
2005年11月24日,全国农村生态墓地建设研讨会在浙江省宁海县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省四十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大家交流经验,研讨热点,并实地考察了宁海县农村生态墓地的建设情况。民政部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张明亮司长做了总结发言,他从全局的高度明确了生态墓地建设的三大意义,根据各地实践总结了推动生态墓地建设的四点经验和启示,同时,深刻阐述了对于整个殡葬管理工作的五点探索和思考,为加强生态墓地建设、规范殡葬管理廓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总体要求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云南省委七届七次会议精神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全面推行火葬,逐步限制土葬,革除丧葬陋俗,倡导科!学文明的丧葬新风,依法行政,强化管理,拓展服务,加快发展,努力开创全省殡葬改革工作的新局面,为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8.
杨伟 《社会福利》2006,(9):29-30
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构想,全面规划了我国在“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为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这伟大的时代背景下,应以怎样的视角来审视殡葬改革工作和殡葬改革制度,值得每一个民政人特别是从事殡葬工怍的同志深思的问题。本文拟从土葬改革的角度探讨殡葬改革制度创新思路,以寻求推进殡葬改革的新方式和新路径,供殡葬行业界的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专访背景: 目前,广大殡葬工作者热切期盼修订的《殡葬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被列入国务院2005年立法工作计划。今年以来, 民政部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先后召开了专家论证会、各省厅主管殡葬工作处长意见会、殡葬服务机构负责入座谈会等,就《条例》修订的难点、热点问题,深入论证,广泛听取意见。在修订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之际,我们就殡葬管理工作的定位、殡葬改革方向、管理体制改革、行政许可、公墓管理等一些《条例》修订的关键问题,采访了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张明亮司长。  相似文献   

20.
核心提示 殡葬事业已成为国家公用事业和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殡葬改革为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移风易俗、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殡仪服务的需求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