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骨灰的集中安葬,永久性石材的大量采用,大面积的青山在公墓建设中的“白化”,使得公墓成为殡葬改革中令人质疑的焦点问题。群众“入土为安、无碑不成墓”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如何跳出传统公墓的旧模式,更好地实践生态公墓、绿色殡葬的理念,如何逐步引导群众选择生态型的安葬方式,是公墓改造和建设面临的突出课题。青岛福宁园的探索和实践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经验和更多启迪。  相似文献   

2.
裴悦 《社会福利》2005,(6):62-62
2005午3月底,湖北省宜城市跑马山公墓专门开发了一片树葬区,培育了多种苗木,同时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宣传殡葬改革,倡导骨灰树葬方式,推行“以树代墓,与树千古”这一符合环保理念的绿色殡葬,引导殡葬改革向纵深发展。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活动,全市已经有了“树葬”宜城第一人。据悉,该市计划在今后两年内,以跑马山公墓树葬区建设为标准,在全市各乡镇建设一批以“树葬”为主要安葬方式的公益性公墓,从而有放解决决土葬和乱埋乱葬问题。  相似文献   

3.
《社会福利》2005,(12):8-8
2003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建设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的决策部署,省民政厅把握机遇,启动了“绿色殡葬”为主题的新一轮殡葬改革,全面推行以草坪葬、花葬、山崖葬、壁葬、撒江、撒海和骨灰集中存放为主要形式的生态葬法。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全面推行生态葬法的通知》,明确了大力推进文明殡葬,实现“三沿五区”无坟化、农村墓地生态化、已建公墓园林化的具体目标。各地成立领导小组,明确部门职责,出台实施方案,建设样板、以点带面,全方位、有组织地推行生态葬法。  相似文献   

4.
作为殡葬改革的一个重要平台,农村公墓的建设对于改变村民旧有丧葬习俗,保护美化环境,节省土地资源,促进殡葬改革深入开展,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如何加强农村公墓的建设与管理,是各级政府特别是主管殡葬改革的民政部门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福建沙县的个案颇具解剖和借鉴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随着青岛市“三点布局,一线展开,组团发展”大都市框架的形成,城市建设步伐日新月异,城市空间的拓展和其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土地已变得寸土寸金,死人与活人争土地的矛盾日益突出。为此,2004年12月,青岛市民政局会同市国土资源局、规划局、林业局、公安局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城乡公益性公墓和骨灰堂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具有里程碑式的殡葬改革,在全市城乡全面展开,成千上万随处可见的坟头被迁移、寄存或树葬、花葬、海葬,以社区、街道(镇)为主体兴建的公益性公墓和骨灰堂已分布全市。伴随着构建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脚步,以绿色殡葬为主流的公益性公墓和骨灰堂建设已驶入快车道。  相似文献   

6.
白保玉 《社会福利》2005,(11):17-18
殡葬改革过程中,设立公益性公墓基本满足了农村村民的殡葬改革需要,对解决乱埋乱葬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因其收费符合当地村民的收入状况,为由传统土葬向以火葬为主要安葬方式的过渡起到了重要作用,促进了殡葬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杜李胜 《社会福利》2008,(12):45-4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许多昔日的乡村成为如今的闹市,原本位于远郊的殡仪馆、公墓等殡葬服务单位也逐渐被城市包围,特别是过去一些散埋乱葬的私坟成为拆迂新建工作中的难点。如何将殡葬设施的建设与城市发展规划以及群众的合理需求有机统一,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海口市坚持以人为本,以治理城中坟为契机,采取宣传引导、规划先行、组织推进等多种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殡葬改革和城市建设工作又好又快地向前发展,为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突发事件"青睐"殡葬领域 近年来,殡葬领域的突发事件不断发生.如国家推行殡葬改革,打破了人们一直以来形成的传统做法,引起了人们心理上的不满,人们便把矛头对准有关执行人员;公墓特别是塔陵园格位传销带来的问题纷繁复杂,出现了持久危害性和难于治理特点;在群众办理丧事活动中由于工作和管理而造成遗体错化、骨灰盒被盗,出现了负面影响大和难以避免的特点;在殡葬管理和殡葬执法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教育和疏导,而造成的区域性突发事件开始出现复杂性特点,由于传统祭祀方式过于集中,特别是今年"清明节"正值第一个"清明假期",大量人员、车辆高度集中,可能出现的火灾、踩踏、拥挤堵塞等安全隐患的系数在加大,并且出现了小空间、高密度、难疏散、区域性、周期性特点.  相似文献   

9.
王素英 《社会福利》2007,(10):18-19
2007年是殡葬管理工作关键性的一年:完成<殡葬管理条例>的修订和即将颁布实施,将提高殡葬管理法制化水平;完成殡葬行业的相关标准的制订工作,将推进殡葬行业的标准化建设;落实国务院领导批示精神,将强化公墓的规范化管理;推行公墓生态化建设,将促进公墓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加强人员队伍建设,将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开展殡葬事业发展经费长效保障机制研究,争取国家经费投入,夯实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10.
《社会福利》2005,(12):8-9
墓碑是千百年来殡葬文化传承的标志,“无碑不成墓”的思想根深蒂固,青岛市在改造传统公墓的旧模式上下功夫,抓住全市公墓改造的机遇,打造了生态公墓的典范——福宁园公墓,该园的殡葬模式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形态各异的自然石体代替了格式化的墓碑,石头与绿树、鲜花、草坪融为一体。二是多种生态型安葬方式,包括树葬、花葬、草坪葬、盆景葬等三十余种形式。三是骨灰深埋,保证单体植物生长。在墓碑设计上把与环境的融合度、可识别度、心理感受度极艺术表现度结合起来,按照生态发展、节约用地的原则,把园林艺术融人生态殡葬,使广大群众乐于接受,真正“从大自然中来,又回到大自然中去”。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促进殡葬改革工作的深入持续健康发展,重庆市丰都县采取五项措施促进殡葬改革工作。一是抓机构建设,强化组织保障。建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殡葬改革领导小组。二是抓制度建设,强化纪律保障。下发了《关于党员领导干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操办婚丧等喜庆事宜的规定》,《丰都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丧葬秩序的通告》、《致市民的一封公开信》等文,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2.
骨灰处理多样化 骨灰处理是殡葬改革的重要 内容。着力骨灰处理方式变革, 是保证殡葬改革成功的重要条 件。 辽宁省根据本省的实际情况, 通过认真调查研究,在骨灰堂和 公墓处理骨灰的基础上,又在全 省大力推广了三种骨灰处理方式. “树葬骨灰” 所谓树葬,就是把骨灰埋入  相似文献   

13.
《社会福利》2005,(11):1-1
生态公墓建设是深化殡葬改革的重要成果。近年来,浙江省 宁波市、杭州市等地农村公益性墓地建设遵特循生态、环保、节约 的精神,以卧碑为主要形式,植以草坪,种以树木,在推进骨灰 处理方式多样化方面,创造了新经验,取得了新的进展。可以说,  相似文献   

14.
专访背景: 目前,广大殡葬工作者热切期盼修订的《殡葬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被列入国务院2005年立法工作计划。今年以来, 民政部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先后召开了专家论证会、各省厅主管殡葬工作处长意见会、殡葬服务机构负责入座谈会等,就《条例》修订的难点、热点问题,深入论证,广泛听取意见。在修订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之际,我们就殡葬管理工作的定位、殡葬改革方向、管理体制改革、行政许可、公墓管理等一些《条例》修订的关键问题,采访了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张明亮司长。  相似文献   

15.
《社会福利》2007,(5):50-50
首次全国城市生态墓地建设座谈会于2007年5月15~16日在青岛市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计划单列市民政局、新疆建设兵团民政局社会事务处(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处、殡葬管理处)负责殡葬管理工作的处长及城市公墓管理负责人共计18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向大会发来贺信,民政部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张明亮司长、左永仁巡视员与会并做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6.
无锡市民政局在全市殡葬系统开展“优质服务月”活动,着眼清明安全祭扫,着力优质服务创新发展,以青城公墓为示范,积极探索殡葬服务的特点、规律,在江苏率先出台首部地方公墓管理标准和骨灰盒安葬规范。  相似文献   

17.
不久前,上海市召开了“2005年全市殡葬工作会议”。各区县民政主管局长、社会事务科科长、殡管所长、各殡仪馆和公墓主任出席了会议。上海市民政局沈振新副局长作了重要讲话,市殡管处吕春玲处长总结了2004年的殡葬管理工作,进一步部署了2005 年的工作。上海殡葬管理工作一直走在中国殡葬管理的前沿,其中的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而先行者的探索也将启迪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促进殡葬改革工作的深入持续健康发展,重庆市丰都县采取五项措施促进殡葬改革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强化公墓管理,促进重庆市公墓业健康有序发展,依据《重庆市殡葬管理条例》和《重庆市殡葬事务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重庆市民政局决定围绕“安葬骨灰或遗体的墓地占地面积是否符合规定标准,是否擅自扩大公墓占地面积。墓穴(格位)管理费是否专项用于墓地的绿化、维护和管理,专款专用,有无挤占、挪作他用行为;是否按规定使用安葬(安放),证,是否使用市财政局监制的殡葬专用收据是否存在传销、炒卖墓穴(格位)或以许诺回购方式销售墓穴(格位)行为;公益性公墓是否对村民以外的其他人员出售墓穴”等方面对全市公墓单位进行专项检查,  相似文献   

20.
朱金龙 《社会福利》2004,(12):21-23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随着推行火葬运动的开展,我国各地火葬场的建设蓬勃展开。九十年代,全国公墓进入了大发展时期。随着内地公墓市场政策的松动,由台商和一些民营机构打着殡葬改革的旗帜,兴起了塔葬陵园的建设高潮。九十年代末,由民政部门举办的公墓和殡仪馆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尝试市场化、企业化运作的方式,基本改变了亏本补贴的状况。同一时期,社会资本和个人资本逐渐进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