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非典”危机看危机公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11月,突如其来的“非典”疫病降临中国大地,广州、香港、北京、台湾……几乎所有中国省份都出现了病例或疑似患者,一时间抗击“非典”成为中国人生活中的头等大事。 危机,这个词可谓家喻户晓,但危机的内含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会造成怎样的  相似文献   

2.
70年代初,查遍中国所有的字典,也找不到"环境保护"这个词.今天,这个新词已经成为现代汉语中几乎所有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词.  相似文献   

3.
“基本公共服务”是当前在中国运用较多的一个概念,这个词看起来很“国际化”,实际上却是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名词。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服务型政府和公共管理、公共财政及公共服务等概念成为热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使用公共服务这个概念时,考虑到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对公民提供的服务只能处于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层面,所以就杜撰了“基本公共服务”这个词来表达这一层意思。  相似文献   

4.
云心 《中外书摘》2010,(4):84-85
在所有的家用电器中,人们疑虑最多的大概是微波炉。“微波”、“辐射”这样的词总能引起许多人的恐慌,关于微波炉的“可怕”传说也就往往得到格外的关注。在这个“闻癌色变”的年代。“微波炉加热产生致癌物”更是在一遍又一遍的重复中成为广泛接受的“信念”。  相似文献   

5.
致敬!新女性     
这个“三八”国际妇女节之前几日,传说某人大代表已正式提出建议,最好将“妇女节”改为“女人节”,理由是“凸显国民对女性的最大关怀和尊敬”。于是国人中便有好事者质疑:“是否将‘妇女’一词以‘女人’一词代之,就真的更尊重女性了呢?”更有甚者提出:“当今的中国女性,不是得到的关爱不够,而是太多了——以至于国内一片阴盛阳衰的景象!”其实,客观来看这个时代的中国女性,其实和以往相比,变化太多太大。而我们也还不能仅仅用“赞叹”或者“反感”来简单表态……我们所知的只是,她们身上有一种以往中国女性所不具备的特质,那种曾经的“第二性”迷惑再也不能阻挡她们在这个世界快乐前行。  相似文献   

6.
2011年,“盐慌”这个词即将成为一个里程碑的字眼,它让其他网络热词黯然失色。无论是在微博、论坛还是各大新闻中,这个词的传播速度不亚于2003年的“非典”,也是这个词,让本是人们的生活调味剂“食盐”成为荣登本月最佳畅销食品。  相似文献   

7.
《公关世界》2016,(17):16-18
较长时间里,“第一夫人”这个词在中国显得较为低调。但当首次以中国国家主席身份出访的习近平携夫人彭丽媛在莫斯科机场走下飞机舷梯的那一刻,彭丽媛的穿着打扮、一举一动不仅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也让中国“第一夫人热”卷动全球。  相似文献   

8.
文清 《当代老年》2006,(1):52-52
早在公元前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六世纪,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中国”·词。《诗经·大雅·民劳》中写道:“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我国古代,“国”字的含义是“城”或“邦”,意思是先爱护京都的百姓,进而安抚四方。从这里不难看出,“中国”即“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中国”这个词专指帝王所在的国都。周代文献中,“中国”一词有五种含义:一指京师,即首都;二指天子直接统治的王国;三指中原地区;四指国内、内地;五指诸夏或汉族居住的地区和建立的国家。  相似文献   

9.
夜来和昨天     
“夜来”.在我区西部方言中。是“昨天”的意思。这个词,在唐诗、宋词和元曲中频频出现,但不仅仅只有“昨天”一个词义。  相似文献   

10.
2005年9月,香港大学拒收11名内地高考状元,给捧状元的热潮狠狠地泼了一盆冷水,进而引发了一场关于“高分低能”的热烈讨论。其实,“高分低能”这个词由来已久,有人认为是目前中国的应试教育导致了“高分低能”的出现,究竟怎么来看这个问题呢?  相似文献   

11.
张军 《中外书摘》2009,(3):32-34
“新经济”是一个英雄辈出的领域,尤其是在中国这片重新焕发了青春和活力的古老土地上。如果说“电脑”是第一代、第二代高新技术企业家崛起的关键词的话,那么对于第三代企业家而言,这个词在他们身上变成了“互联网”。自从互联网进入中国,创业的激情在中国人当中,特别是在那些有想法的年轻人当中似乎变得不可遏制。  相似文献   

12.
主编寄语     
本期特稿的内容与“中国学论坛”有关。一讲到“中国学”(China Studies),就会讲到它的另一个更学术化的英译名Sinology。20多年前我研读英国社会人类学家莫里斯·弗里德曼的名著《中国的宗族与社会》(Chinese Lineage and Society)时就注意过这个词,并且还知道可以译成“汉学”(不是中国学术史上与“宋学”相对的那个老气横秋的“汉学”,含义广  相似文献   

13.
十八大报告中有许多意味深远的关键词,让我这个普通学人不觉眼前一亮的却是“美丽中国”、“永续发展”,而时时唤起内心悠然感动的那个词,竟是平易又厚重的字眼——  相似文献   

14.
何为精神科学 国人对于“精神科学”一词已不再陌生,但有时不免望文生义。“精神科学”是我们对德文“Geisteswissenschaften”一词的翻译,英译为“Human Sciences”(人文科学)。这个词是由“Geist”(精神)和“Wissenschaft”(科学、知识、学术界)组合而成。它是何时出现的,在德国学术界尚无定论。根据伽达默尔在《真理  相似文献   

15.
科威特汇集了亚洲十几个国家的劳工,语言十分混杂,有时一句话里竟出现几种语言的词汇.“加布加布”一词各国劳工人人皆知,去过科威特的中国人知道“加布加布”是吃饭的意思.但是谁也不知道她是哪国语言,中国人说是外国语,外国人说是汉语. 在印地语、乌尔都语、斯里兰卡语、菲律宾语里没有“加布加布”这个词,原来“加布”是阿拉伯文词??的译音,是拿来、取来的意思.1982年,中国劳工进入科威特建筑劳务市  相似文献   

16.
“安乐死”一词的历史渊源“安乐死”一词出现于公元前4世纪,当时“安乐死”是指体面的、无疾而终的死。卫生历史学家阿尔梅勒教授指出:“在当时,所有的医生必须遵循依波克拉派医学家的誓言,严禁给病人下致死的药。”随后,这词被淡忘了。但在17世纪,“安乐死”重新出现在哲学家弗朗西斯的笔下,其含义与过去一样。“安乐死”的  相似文献   

17.
说起“功夫”,我们马上会想到武术,想到李小龙,想到少林寺,但事实上,中国传统中的“功夫”一词,其含义远远超出于此。在倪培民教授的眼里,“功夫”是一个桥梁,他借用这个桥梁巧妙地打通了中西方哲学,使我们找到了中国哲学中很多已经失落的意义。正如倪教授所说:用“功夫”概念来诠释哲学,不仅能让中国哲学变得有血有肉,同时也可以给西方哲学注入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城市里的人对于“舍宾”这个词汇,如今已经不再陌生了。即使不明白“舍宾”这个词来源于哪里,词的原意是什么的,人们也会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舍宾是一种新兴的健身运动。  相似文献   

19.
以画说世     
《中国社会导刊》2010,(20):10-10
差劲 刚刚结束的世界杯足球赛,牵动着无数中国球迷的关注、大量媒体的转播和报导,更有国人组团前往南非观赛。在盛大隆重的闭幕式上有一个环节,就是场地上用“各种文字”投影出“感谢”这个词。然而,这“各种文字”中并没有中文。  相似文献   

20.
安乐死亦称安死术,最早源于希腊文“euthanasia”一词,本意为“快乐死亡”或“尊严死亡”。1605年,由弗朗西斯.培根首创,英语中才有“euthanasia”这个词,用以指代安乐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