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苏州的城乡一体化改革走在全国的前列,以此为契机,苏州率先在全国走出了一条城乡一体化的文明建设之路。苏州工业园区作为苏州改革的前沿窗口,也在积极探索着城乡一体文明协调发展的道路。苏州工业园区城乡一体文明建设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和考验,同时也有诸多有利因素和条件。要从组织机制、创建机制、督查整改机制、人力物力保证机制、绩效考核机制等多方面,着手促进苏州工业园区城乡一体文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政策上确立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地位,以规划引领城乡生态建设。实现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基本建立起城乡生态环境建设机制,构筑起现代农业生态系统等,是苏州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经验。但苏州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也存在许多不足,如自然村落的大量撤并、城镇发展规模与速度、城镇现代化的快速推进以及城镇产业结构不合理等,给苏州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加强与改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苏州生态文明建设,还需要苏州在多个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3.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检查评比,发现城市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督促改善,提升城市文明水平,推动城市发展.从城市层面建立城市公共文明指教测评体系,尤其是设计和完善城市公共文明实地考察指标体系,定期对各区市的城市公共文明指数进行测评,及时发现和改进存在的问题,是文明城市创建常态化、科学化、制度化管理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亮点,生态文明关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特色;一站式生态家园的构建需要社会经济的长足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战略性配套。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将极大推进中国的城乡一体化和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城乡一体化视角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一体化是实现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过程,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对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着城乡差距明显、政府事权与财权失衡、农民话语权缺失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产品供给格局、明确各级政府职责,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尊重农民权利。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并对此进行了部暑。本文从城乡一体化的现实意义入手,探讨了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指出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统筹城乡发展,是理顺城乡关系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公共图书馆是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文化传播的中心基地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关键。公共图书馆促进了社会文明的发展。在此以完善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中心,在分析其当前重要性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建设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区域一体化:社会救助城乡统筹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一体化是世界各国发展的崭新模式。国外实践表明,社会救助城乡统筹经历了区域一体化到全国一体化的发展阶段。我国社会救助改革正处于城乡统筹的关键时期,区域一体化为社会救助城乡统筹提供了可能性与现实性。在区域一体化视域下,我国社会救助城乡统筹可提供区域行政协议、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救助政策一体化以及区域救助立法协调等路径选...  相似文献   

9.
法治与文明的一体化关系已成为时代潮流,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治以及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保障和促进我国社会全面进步缺一不可。法治文明对整个制度文明起着确认、维护、保障和促进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文明向生态文明的演进和延伸,是人类经历生态危机后对社会发展模式的重新反思。在审视自然、精神与社会旨趣的基础上,人类确立了生态文明社会的基本范式和功能要求,形成倡导"生态政绩"、"低碳消费"、"绿色生产"、"生态保护"和"生态文化"五位一体的综合协调发展模式,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主要架构。  相似文献   

11.
社会资本理论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社会资本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联性,社会资本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资源。然而,当前我国社会资本的匮乏对生态文明建设构成了现实阻碍。因此,培育塑造公共精神、完善政策法律体系和搭建参与合作平台,不断提升社会资本存量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把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在本质意义上,是要将生态的要素融入整个文明.在前生态文明时期,人类文明的发展欠缺了生态的向度,引发了人类文明的危机.要实现人类文明的生态转向,必须实现生态与文明的相互融合.生态融入文明和文明融入生态,是生态与文明融合的一体两面,其实现基础是生态劳动.以生态劳动作为生态与文明的互融中介和实现基础,担保了生态文明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文章就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指标体系构建问题,着重分析市民公共文明的层级性及其理论依据;一年后的跟踪调查结果数据表明,这个指标体系构成有利于了解市民公共行为的薄弱环节和社会态度,有利于社会动员。文章的写作意图在于对民族性建设的思考。文中提出了两个主导观念:公共空间的表层与底层预设,公共文明的层级性预设。这种主导观念下的问卷结果经分析较好地揭示出,中国民族性变迁在实际地发生着;这个变迁经常是从“身边”开始;“身边文明”与“身边不文明”同时存在着;“身边不文明”更值得重视;公共文明的层级性构成隐含了民族性变迁的部分内容、有利于这种变迁的文化质素与不利质素都存在。在一个人口众多、社会资源配置不太合理的大国里,要求人人事事都没有“身边不文明”表现,是不可能的,但是,有一条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不同国度生活规则的“尊严线”是必须恪守的;公共参与是公共文明水平提高的综合性要素,是应当着力倡导的人性呼唤。  相似文献   

14.
城乡一体化是人类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从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的必经之路,有利于扩展现代文明、推进城市化和农村发展。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要避免两个误区:避免"以城市工业扩展为中心"论对城市化发展空间的限制作用;避免"以保障农村发展为本位"论对现代化发展动力的消解作用。城市和农村是城乡一体化的两个支撑点,片面强调任何一方都会肢解城乡一体化的完整含义。因此,要促进城乡互补发展,从城乡一体化中寻求可持续发展动力;通过有效的公共服务,从城乡一体化中寻求稳定和谐的环境。  相似文献   

15.
殡葬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文明发展的程度和水平。该文在大量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对绍兴市殡葬改革取得的成绩作了肯定,并着重分析了绍兴殡葬文化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文章最后针对绍兴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如何建设文明、科学、生态的殡葬文化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6.
苏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苏州现已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具有江南水乡特色和丰厚历史传统的现代城市。这些年来,苏州推出的"依托古城,开发新区"、中国和新加坡共建苏州工业园区等多项举措,给苏州的经济带来了飞跃  相似文献   

17.
正目前,我市正在开展"怎样做一个文明的南通人"市民文明素质大讨论活动,这项活动是全面提升市民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的有力抓手,是将我市打造成为"文明之都"形象的重要举措。我局积极组织机关干部参加大讨论,大家认为,作为机关,通过大讨论,就是要把机关建成文明机关,就是要使每个工作人员成为遵守公共文明规范的模范,只要我市的机关带了头,全市的社会文明程度就没问题。近年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2005-2009年陕西省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进程的测评,认为陕西省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正在不断加快,该省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乡投资差距、城乡消费的结构和水平差异是影响其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为此,陕西省必须加快制度创新,进一步发展农业现代化,切实推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社会急剧变迁,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不断的转变过程之中,社会的转型、经济的发展使得公共文明的范围、内容、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我国社会积极变迁视阈下,公共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要从农耕社会的传统文明中汲取道德精华,更要建立起一整套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当下社会公共文明屡屡缺失,其根源就在于社会评价机制的弱化和国民素质的不高.只有当人的发展与社会现代化的发展相一致时,这样的社会才达到真正现代化的公共文明.  相似文献   

20.
工业文明高效率、规模化、全球化的发展方式,成就了其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但也必须看到其价值内涵在当代所面临的挑战。将主客体人为分离,视人类为自然的绝对主人,过于自信人类对自然的无限征服能力,已成为工业文明在现代社会的价值诟病。将人、自然、社会通过实践联系为一个有机整体,并建构人与自然为一体的共同价值诉求,这是生态文明超越工业文明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