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香港回归前,作为一个独立的关税地区,关贸总协定为香港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国际外贸环境。1948年,关贸总协定生效之日,英国即代表香港接受关贸总协定香港正式成为关贸总协定的缔约方是在1986年4月23日。在此之前,虽然香港不是关贸总协定的单独缔约方,但由於在1948年1月1日关贸总协定临时生效时,英国代表香港接受了关贸总协定,因而从那时起,香港就一直作为一个独立的关税地区而享有该协定的权利和承担该协定的义务。关贸总协定是一项关於关税和贸易准则的多边国际协定,又是进行多边贸易谈判和解决贸易争端的场所。其宗旨在於:通过实…  相似文献   

2.
过渡期特别是1997年以来,香港在民航、投资和税务等经济领域以其名义单独同外国签订并生效的双边协定已达80项.这是非主权实体史无前例的缔约实践,表明香港特区享有高度的对外自治权.应当明确,港外经济协定实践的法律依据是香港特区的对外自治权和国际承认,缔约对方和国际社会承认香港特区缔约主体地位的法律依据,是<联合声明>和<基本法>有关香港特区对外自治权的规定.  相似文献   

3.
当前全球华人在喜迎香港回归之际,一定会想起历史上香港是如何丢失的那段屈辱历史.鸦片战争初期,英国侵略军在1841年1月26日强占香港前,英国全权代表义律曾在澳门单方面发布公告,诡称他已与中国钦差大臣两广总督琦善签订了《初步协定》.其中包括以下四款:  相似文献   

4.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各国陆续与台湾当局断绝"外交关系"。为推行其所谓的"实质外交"策略,台湾当局在与他国结束官方关系后,对于双方间的既有"协定"总体上采行的是通过协商以尽可能维持"协定"关系的处理态度。实践中,也确有部分"双边协定"得以继续实施。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某些"协定"延续的途径既和台湾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不符,又与各国政府同中国政府的建交公报精神相违背。为在国际社会强调一个中国,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国政府应对台湾与"断交国"之间逾越一个中国原则的行径有所防范。  相似文献   

5.
十月革命以后,根据两个以前签定的未发表的秘密协定,苏联恢复了贯穿满洲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中东铁路的大部分控制权。第一个协定是在1924年5月31日与北京政府签定的,第二个协定是在1924年9月20日与满洲的张作霖政府签定的。苏联政府签定了这些协定,尽管它再三承诺;将永不采取秘密外交它也恢复了俄对中东铁路的控制权,尽管一份1919年苏联宣言答应将这条铁路归还给中国。为了巩固在这条铁路的权力,苏联于1925年1月20日又同日本签订了协定,该协定承认日本对南满铁路的权力(控制权),同时日本默认苏联对中东铁路拥有充分的权力。  相似文献   

6.
肖文超 《国际论坛》2013,(4):26-32,80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大英帝国在中东整体实力的衰退,埃及政府强烈要求英国撤出苏伊士运河基地的驻军,实现埃及主权的完全独立。在多边因素的影响下,双方经过多轮外交谈判后,最终于1954年10月达成了《苏伊士运河基地协定》。该协定的成功缔结不仅打破了英埃双方持续多年的外交僵局,而且对未来英美关系发展走向和冷战初期的中东地缘政局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诱发第二次中东战争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7.
1997年6月30日,英国威尔斯亲王将作为一种象征出席向中国移交香港的交接仪式。英方宣布,6月30日晚12时左右交接仪式结束后,威尔斯亲王将在最后一任港督彭定康的陪同下,从驻港英军添马舰基地东面的码头登上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离去,这标志着英国在香港150多年的统治彻底结束。  相似文献   

8.
巴基斯坦是我国在南亚地区的重要贸易伙伴.2006年11月24日,中国与巴基斯坦签署了<中巴自由贸易协定>,该协定将对中巴贸易合作产生重大影响.作为WTO下的一项自由贸易协定,该协定自身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如未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纳入其中,服务贸易规则的缺失等.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将有利于<中巴自由贸易协定>的顺利实施并促进两国经济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香港被英国掠走之后,中国人就开始了让香港回归祖国的种种努力,但均以失败告终。建国后相当长一个时期,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对于香港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暂时维持现状不变”、对香港“长期打算、充分利用”。当收复香港的条件渐趋成熟的时候,邓小平“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的新思维首先付诸于收复香港之实践。在与英方交涉的过程中,邓小平、中国政府表现出强烈的对于香港的主权意识,终于促成了香港回归的起步。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的出笼和实施的有关史料 ,比较深入地分析了所谓中日“共同防敌”的目的。就日本而言 ,除了获取俄国领土和权益外 ,主要目的是控制整个东北 ,进而控制中国的政治、外交和军事。而段祺瑞政府则是为了进一步投靠日本帝国主义 ,以扩充自己的实力 ,消灭异己。因此 ,日本出兵不是对俄而是对华 ,段祺瑞不是对外 ,而是对内。在实施此协定过程中充分说明双方“御俄”是假 ,合谋盗卖中国才是真。  相似文献   

11.
签订于 1990年的《欧洲常规力量条约》是北约和华约在欧洲常规军备领域长期对抗和相互妥协的产物。北约的第一轮东扩导致了《条约》的修订。北约第二轮东扩的实施 ,主要是曾属于原苏联的波罗的海三国被邀请加入北约 ,可能对《条约》产生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 ,因为这三国尚未加入《条约》。鉴于普京政府奉行全面改善同西方的关系 ,集中精力发展俄罗斯经济的外交路线 ,北约建立“2 0国”机制 ,扩大和深化同俄罗斯在安全领域的合作 ,俄罗斯未必要求缔约国重新修订《条约》 ,但是它会继续付诸外交努力 ,促使《条约》缔约国批准修改《条约》的协定和波罗的海三国在修改《条约》的协定生效之后加入进来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阐述了英国割占香港这一对华政策及其特点,首先,从中国割占一块领土(香港)本身是英国长时期对华外交的既定政策和目标。其次,英国处心积虑三次割占香港是其在华占领一地外交政策的具体实施。再次,英国割占香港的外交手段随着各个时期的具体条件和环境变化发生着相应的调整和变化。最后,在割占香港的过程中,为与其他国家争夺在华权益,英国传统的“均势外交”起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朱亮 《中华魂》2012,(10):57-58
1961年12月3日,中国政府向印度政府提出进行谈判来缔结一个新协定以代替1954年"中印协定"的建议。印度政府以两国之间悬而未决的双边边界问题为谈判之先决条件,事实上拒绝中国政府的建议,致使该协定期满后自动失效。协定失效后,中印双方围绕印度驻西藏商务代理处的撤离问题进行了反复而艰苦的外交交涉。最终,印度商务代理处撤离西藏。以此为标志,中国彻底清除了历史遗留下来的印度在中国西藏地方的全部特权,维护了国家主权和统一。  相似文献   

14.
《老友》2003,(10)
自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驾驭中国发展航向以来,中国在外交领域亮点闪烁、好戏连台,给世人展现出一幅浓墨重彩、气势恢弘的外交新画卷。高瞻远瞩实施外交新方略8月27日—29日,朝鲜半岛核问题首次六方会谈在北京成功举行。这是中国外交史上第一次穿梭外交取得的成果。通过会谈,各方坐在谈判桌旁,走上了和平解决朝核问题  相似文献   

15.
1933年的《中关棉麦借款协定》是在中日民族矛盾日益激化的情况下达成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南京国民政府和罗斯福的战略考虑与政治远见,无论对中国还是对美国来说,其政治意义和外交意义远远大于其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与智利签订和实施自由贸易区协定结束了中国与拉美国家没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历史,具有里程碑意义.与其他自由贸易区协定相比,其结构是体例上更为严谨,内容表述上更为精炼,为中国和其他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区协定提供了范本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鸦片战争时期相当数量有军事情报价值的外交照会流失海外,学界对于耆英、伊里布等关于台湾问题的交涉因缺少中英往来的诸多照会而多语焉不详。大英图书馆藏道光年间《台湾奏折上谕》《来往文书》等两类外交照会档案汇编,基本为国内学界所未涉及。分析这两类外交文书的内容及表达修辞,可以较为全面地解读道光年间国与国之间"全权"钦差大臣的行动轨迹及其策略,清方对英方军事及商贸态度等,反映了清政府在谈判过程中的主动或被动、清方外交策略和姿态,以及《南京条约》前后清帝国外交策略及其操作的差异,涉及传统中国外交理念时空意义上的转向。这些外交照会涉及英军侵略中国台湾及其遭到的反击等,关涉战争道义乃至国家领土能否完整等历史转折,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是唯物辨证法的思想方法精髓,是我们确保香港回归祖国之后繁荣和稳定的实和工作方法,也是邓小平保持香港繁荣和稳定思想的践纲领.一、既尊重历史,更尊重现实:邓小平制定香港繁荣和稳定政策的指导思想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走向统一的一个历史里程碑.邓小平晚年在设计香港回归时有两个基本点:一是收回香港的主权;二是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针对英方散布的“香港的繁荣高不开英国的管辖”的奇谈怪论,邓小平在同撒切尔夫人第一次会谈时当即指出:“香港继续保持繁荣.根本上取决中国收回香港后,在中国的管辖之下,实…  相似文献   

19.
2002年肇庆学院受肇庆市有关部门的委托,与英国波尔顿大学合作培养MBA学生.这一教学过程的前半段在肇庆学院完成,学生主修英语,为期18周,拟与英方MBA的专业教学承接.本文拟以此项目为案例,重点分析中方英语教学与英方MBA专业教学的接轨情况,以探索中国地方性高校适应全球化的规律,从而促进教育合作项目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香港与外国民航协定刍议曾华群根据1984年12月19日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以下简称“中英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中国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为适应这一历史性转折,1986年以来,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