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探析流动人口的家庭环境特点及其对子女心理健康的影响,采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厦门市流动人口子女较多的7所中学共计986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流动人口家庭环境的矛盾性比本地家庭更高,亲密度、情感表达、文化性、娱乐性和组织性则显著更低;流动人口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如本地生源,其中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5个分量表上得分显著更高。研究表明流动人口相对不良的家庭环境对子女心理健康有负面影响,主要影响因素是矛盾性、成功性、情感表达和娱乐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家庭环境量表和学习适应性测验方法对厦门市流动人口子女较多的五所公立中学的560名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发现:流动人口子女在亲密度、文化性、娱乐性、组织性,以及学习态度、学习技术、学习环境和心身健康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且流动人口相对不良的家庭环境对子女的学习适应性有不良影响,而要改善他们的学习适应性,不能只注重对他们学习方法层面的指导,还需要注重对流动人口家庭环境的独立性、文化性和组织性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971名大学生进行测试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拒绝否认、过度保护以及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影响(P<0.05)。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影响子女的心理健康,父母应改变不良教养方式,提升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流动人口数量的日益增加,流动人口的生存状况和心理问题影响着城市的安定和发展。采用标准化量表对河南省604名城市流动人口和341名非流动人口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城市流动人口经济收入低于非流动人口,并存在自尊、心理健康、自我肯定和生活满意度水平较低,忧郁、焦虑和紧张程度较高的心理问题。经济问题和心理问题存在一定的关系,成为了城市流动人口所面临的双重困境。政府部门和用人单位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帮助城市流动人口摆脱经济和心理困境,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广东某大学本科4 772名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SCL-90多个因子得分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富裕生与贫困生显著高于家庭经济良好生,农村生显著高于城市生;不同院系学生之间亦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在性别、家庭经济情况、城乡、专业学科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由此,我们不仅要重视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提高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我国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变迁状况,采用“横断历史研究”分析1978年至2014年间42项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调查报告,考察20 827名高校教师在该量表上的得分与年代的关系。结果显示:(1)高校教师SCL-90各因子的均值与年代呈显著相关(-0.27~0.28),年代可以解释9个因子3%至8%的变异,抑郁和偏执两个因子的得分随年代上升而下降,但躯体化和强迫两个因子随年代上升而上升,这表明我国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发展状况喜忧参半;(2)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和偏执5个因子的标准差与年代呈显著正相关(0.12~0.23),这表明不同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在逐年加大,具体表现为: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在性别和学历上存在结构性差异,讲师是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职称差异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7.
运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对某高校2012—2013年度计算机学院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测评,进而运用效应量(Effect Size)分析了不同群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及在各个年级的分布特点。结果表明:不同年级大学生之间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一年级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表现较差,四年级毕业生的表现最好;一年级与三年级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焦虑、抑郁等几个维度上的表现明显差于男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城市与农村学生之间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并不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自杀意念与家庭环境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及其与家庭环境的关系,为心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卷(UPI)、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对四川某高校2500名本科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是1.87%的本科学生有自杀意念,农村学生自杀意念的出现频率显著高于其他家庭学生;男女分布无显著差异;自杀意念与家庭环境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组织性因子呈负相关,与矛盾性因子呈正相关。得出自杀意念与家庭环境因素显著相关,在心理危机干预中应考虑采用家庭干预,以确保干预效果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农业院校受资助贫困大学生、无资助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研究资助政策实施前后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受资助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一定的改善,无资助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无显著影响,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除躯体因子外,其他各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军队离退休老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订相应的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382例军队高退休老干部,以t检验比较其与一般老人的心理状况;用卡方检验分析军队离退休老干部心理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1.军队离退休老干部的SCL-90各因子分中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偏执4项因子分高于一般老人,并且差异非常显著(P<0.01);2.军队高退休老干部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涉及多个方面.结论 军队离退休老干部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与其婚姻状况、经济收入、健康状况、职务、牵挂子女、与亲友通信联系等因素有关,故护理工作中应加强个体化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1.
医科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医科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方法 对医科大学8个专业706名毕业生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 90)测试,并与全国成人常模及不同专业毕业生对照分析。 结果 在男女毕业生中,女生的恐怖因子分显著高于男生,不同专业毕业生在各个因子分表现出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 毕业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就业状况有密切关系,应加强毕业生就业心理健康指导和训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老年流动人口的规模持续上升。文章使用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从门诊治疗和住院治疗两个方面出发,使用Logit模型和Heckman两步法检验分析老年流动人口的就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在患小病时,70岁及以上、以家庭其他成员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家庭人均月收入水平较高、患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的流动老年人选择门诊就医的可能性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需要住院治疗的疾病时,以离退休金/养老金为主要收入来源、自评身体健康的老年流动人口更有可能选择住院治疗。参加医疗保险的类型也对老年流动人口的就医行为存在着显著的影响。此外,外出务工、依靠子女和退休养老三类老年流动人口在门诊就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研究大学生家庭环境与自尊的关系。方法:运用家庭环境量表和自尊量表对38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城市和城市郊区大学生的自尊得分显著高于农村大学生;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不会对大学生的自尊产生影响,但父母的职业会影响到大学生的自尊得分;家庭环境量表中,情感表达、成功性两项得分和自尊得分呈正相关,矛盾性、控制性两项得分和自尊得分负呈相关。结论:家庭住址、父母的身份以及家庭环境氛围和大学生的自尊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戒毒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戒毒人员的身心健康,提高戒毒效果,降低复吸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漳州戒毒所83名强制戒毒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戒毒人员在总分、强迫症状、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敌对、精神病性维度上的得分与常模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1);女戒毒人员在SCL-90上躯体化、人际敏感、焦虑和恐怖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戒毒人员(P0.05);来自城市的戒毒人员在在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和偏执因子显著高于来自农村的戒毒人员(P0.05);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吸毒年限和经济状况的吸毒人员在各因子上的得分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戒毒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存在较严重心理问题,针对戒毒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采用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干预策略,提高其戒毒效果,降低复吸率的。  相似文献   

15.
广州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广州市各区的400名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表明:广州市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水平比较低,与国内正常成年人相比较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别教师之间男教师心理健康状水平总体比女教师低,但差异不显著;重点学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优于一般学校教师,而且在个别因子上达到极为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376名江西老区农村初中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江西老区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其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人际敏感、强迫症状、敌对、抑郁和恐怖;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和其他等5个因子上均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男生心理健康水平优于女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等8个因子上,老区农村初中生均存在极其显著年级差异。人际关系、健康适应、学习压力和支持利用度对老区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王极盛编制的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对四所工科院校1208名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有36.3%的工科院校大学生存在轻度的各种心理问题;在适应性差、心理不平衡、情绪失调、偏执4个因子上存在性别差异;在人际关系紧张、心理承受力差、适应性差、心理不平衡、情绪失调、焦虑、抑郁、敌对和偏执9个因子存在年级差异;在情绪失调和敌对方面存在年级和性别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选取济南市两所初中的461名初二学生,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考察外来工子女和当地子女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研究发现:1.无论是外来工子女还是当地子女,他们的父亲和母亲的教养方式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而且他们的父亲和母亲对子女均有较多的情感温暖和理解.2.外来工子女与当地子女的父母教养方式在情感温暖和理解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与外来工子女的父母相比,当地子女的父母对子女有更多的情感温暖与理解.3.外来工子女和当地子女的父母对不同性别子女的教养方式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我国研究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与城市融合应该区分由雇主提供住房与自主租赁住房两种形式.通过对使用应答推动抽样获取的1042名农村流动人口样本进行数据分析,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流动人口地理数据,发现雇主提供住房者总体来看是个人流动,而租房者更像是家庭流动,特别是携带了未成年子女的流动人口中也更有可能租房.而从地理区位来看,租房者与携带未成年子女者的居住具有城郊化的趋势.基于数据分析可见,两种居住状态的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合有差别,建立适合我国的流动人口空间融合理论应将此考虑进来.另外,流动人口解决自己在城市中的住房问题上能力不足;而要提高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合,应该重视与流动人口有关的住房政策.  相似文献   

20.
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与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我省儿童心理发育状况,探讨儿童行为问题形成与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程度,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四川省部分城市4-7岁儿童1978名,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中国标准化版本(家长用)[1]进行测量,问卷回收率94%;对280名儿童所在班级的幼儿教师采用sc l-90量表测查其心理健康状况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8.83%,其中男童检出率(23.31%)高于女童(13.86%),男女之间差异显著(X=10.23,P<0.01),6~7岁组检出率(19.30%)与4-5岁组检出率(18.73%)无年龄差异(X=0.179,P>0.05);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总症状得分与儿童行为问题总分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儿童行为问题的各因子分与幼儿教师的躯体化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而且年龄越小的儿童行为问题与教师躯体化因子得分的负相关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