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前,科技创新已成为区域经济转型的强大动因,以创新型科技人才为主的区域人才培养与开发尤显重要。本研究通过对江苏省南通市259份科技人才的问卷调查,发现南通市创新型科技人才呈现出专门技能突出、寻职模式双重化、注重工资待遇等极具地区特征的特点;针对科技人才开发环境的调查分析发现,工作受重视程度和工资待遇是营造南通市科技人才开发良性环境所急需重视的两大因素;培育本土人才、人才栽体升级与创新生态环境等举措将为区域创新型科技人才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有效出路。  相似文献   

2.
基于现有文献分析,从人才规模、人才流动、人才产出三个维度和经济竞争力、知识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竞争力和资源凝聚竞争力四个维度构建了创新型科技人才和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度量指标,并提出相关假设。通过量表设计、样本描述、信度和效度检验、指标体系的验证性因子分析,结合江苏省调研的样本数据,分别构建了创新型科技人才和区域核心竞争力的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创新型科技人才和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度量指标,构建了创新型科技人才与区域核心竞争力相关性的结构方程模型,得出江苏省创新型科技人才对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度为0.75,验证相关假设,并围绕人才规模、人才流动和人才产出制定人才战略,以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分析了创新型科技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价值 ,并提出了构建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 ,进而提出了构建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是中国科学技术的最高殿堂,而登堂入室的两院院士,在各自的科技领域发表了大量创造性的甚至改变世界的论文和专著,却少有人文社科方面的文章;但偶然涉及,即弥足珍贵,充满了睿智和独到之见,给人以耳目全新的深广启示。所以本刊特辟"院士论坛",专门刊登他们在宁波大学"做人做事做学问"这个论坛上的演讲,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创新型科技人才竞争力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创新型科技人才竞争力的涵义,构建了由3个模块、7个要素和17个指标构成的创新型科技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线性综合评价方法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创新型科技人才竞争力进行综合测度,详细分析了河北创新型科技人才竞争力的现状和问题,供政府及相关部门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支柱力量。而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启蒙"作为基础尤为重要,其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从科技哲学的视角阐述"启蒙"阶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应用型本科大学的重要任务.纺织品设计大赛作为一种学科竞赛,在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参加此类大赛有利于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社会责任感、意志品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工程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在科技人才成长环境模式方面 ,将科技人才成长环境分成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个部分以及一般环境和具体环境两个层次 ,研究了成长环境对科技人才成长的作用方式及影响 ;在环境管理方面 ,论述了环境激励和环境管理的涵义 ,设计了人才成长及流动环境激励的基本模式 ,提出了科技人才成长环境管理十大设计原则 ;在环境优化方面 ,初步探讨了科技人才成长环境系统设计方法和优化方向 ,提供了高校优化环境管理的操作流程及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水利科研人才国际化培养是引领水利人才培养,推动科技创新,实现新跨越的必由之路,在此基础上提出南京水科院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四个方面的发展策略,指发挥水利科研机构在水利国际化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是现代水利高端人才培养的突破点,也是培养创造性尖端人才的有效途径,并详细介绍了南京水科院采取综合有效的措施,加强科技人才国际化培养六个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最后,总结了南京水科院推进水利科技人才国际化培养所取得的五点成效。  相似文献   

10.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引导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工程专业毕业生素质方面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工程创新意识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足。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重头戏在于大学科学合理的引导。本文主要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成长经历揭示出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然后依据规律并运用隐性知识理论探讨高校提供的科学有效的引导路径。  相似文献   

11.
关于理工科院校营造创新型人才培养环境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工科院校承担着培养未来工程技术人才的任务,培养理工科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技术创新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的创新教育还处在探索阶段,大多数理工科院校尚未形成良好的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培养环境,学生还不能完全具备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今后应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创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文化环境;构筑提升理工科学生人文素养的环境;造就教学和科研能力兼备的新型教师队伍;创新教学方法,实行研究型教学;强化实践教学,构建理论教学、科研训练及学科竞赛相结合的多方位培养模式;加强国际交流,拓展创新型人才培养渠道。  相似文献   

12.
目前,自主创新战略巳从理论层面进入实际运作层面,实现自主创新,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关键和基础。本文从创新型人才素质构成分析入手,构建了创新型人才素质模型,探讨了创新型人才培养途经,以期从理论层面和实际操作两个层面,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可借鉴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利用对天津市1 294名科技人才的问卷调查所得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剖析了在薪酬要素中,影响科技人才满意度的保健因素及激励因素,并通过T检验分析出不同群体对薪酬激励因素需求的差异性.根据调查分析结果,针对薪酬要素的作用不同,设计出有针对性的"金字塔"薪酬方案,将薪酬分为员工自主薪酬、员工参与薪酬、组织薪酬三部分.组织薪酬主要针对薪酬中的保健因素,由组织直接发放.员工参与薪酬由员工和组织共同设计完成.员工自主薪酬是针对不同员工对激励因素需求不同而设的,员工可以自主选择这部分薪酬要素.  相似文献   

14.
创新型人才成长阶段划分及素质研究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理论基础。文章根据最佳创造年龄规律和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将创新型人才的成长过程划分为孕育期、成长期、前成熟期和后成熟期四个阶段,在此基础上实证研究了各阶段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征,并据此提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思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5.
高校素质教育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创新型人才是在全面发展和个性得到充分发挥的基础上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人才。我国高等教育近几年在国际交流中取得了很大发展,但阻碍学生创新的弊端也日益显现。因此,高校必须进行一系列教育改革,在观念上要克服功利主义,由“知识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将教育内容由单纯的书本知识向社会知识扩展,把参与教育活动的师生双方都看作教育的主体,建立新的教育主体观。  相似文献   

16.
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和造就创新型教师。从知识经济时代对创新型教师的需求、教育目标的转轨和教师角色多样化三方面论述了培养创新型教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并提出培养创新型教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科技人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举措。目前,科技人才存在着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行业结构不合理及高层次人才缺乏、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较少、队伍稳定性较差等问题。优化科技人才结构,必须强化人才工作理念,让人才优势转变为科学发展优势;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优化科技人才的层次结构;重视中青年人才的培养力度,优化科技人才的职称结构;加强新兴产业人才的整合力度,优化科技人才的行业结构;完善输入性人才的配套政策,增强科技人才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产学研合作培养环境工程创新型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基地建设为重点 ,研究了产学研合作培养环境工程创新型人才的运行机制。经过近 4年的实践探索 ,证明了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一种较好模式 ,体现了当前我国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 ,在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培养的人才质量 ,教学质量和教师业务水平明显提高 ,学科专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产学研各方互惠互利 ,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9.
创新型人才是构建人类文明的生力军,是强国的根本保证。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一、以中外科学家为例,从创造学、心理学、人才学以及人文思维的角度,分析创新型人才的思维特征及人格风范;二、在工作实践及操作步骤方面,探讨了自然科学领域内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人才综合素质的方法途径;三、根据市场竞争和国家持续发展的需要,指出了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的迫切性,并针对激励开发人才的创新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促进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是党的十九大对中国经济发展作出的重要判断。基于全国30个省域(除西藏)2006—2016年的面板数据,该文首先通过计算各省域的经济增长质量具有空间自相关性,进而运用时空双固定的空间杜宾模型(SDM)对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各个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各省域科技人才流动对提高本省域的经济增长质量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对邻接省域经济增长质量具有负向影响;科技人才聚集与本省域经济增长质量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且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人才流动的核心要素;环境规制水平对本省域以及邻接省域经济增长质量都具有负向影响;经济结构转型与产业结构变迁对本省域经济增长质量均呈现正向相关关系。基于此,提出促进科技人才合理有序流动与提高各省域经济增长质量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