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余刚 《老年世界》2008,(20):22-22
很多健康老人,始终保持着一颗不泯的“童心”。老年人童心不泯,乐当“老顽童”,保持心理上的轻松愉快,对于养生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稚态之美     
巩崇吉 《金色年华》2007,(12):37-37
漫画家丁聪先生,年近九旬仍坚持创作并署名“小丁”,其作品总是流淌着一股大巧若拙的童趣。红透2006年“春晚”的节目“俏夕阳”,把“老来俏”的人生风景推向极致。耄耋之年童心依旧,仿佛夕阳对朝霞的怀恋,反映出人类对生机盎然的稚态之羡别样钟情。  相似文献   

3.
黄树海 《老年世界》2006,(21):33-33
几年前,我从岗位上退下来,离开了多年熟悉而依恋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一下予进入老年世界,整天神情郁闷,身体逐日衰弱。一位医生启发我多参加社交活动,多与青少年交友。他说,“忘年交”能使老年人忘记年龄,萌发童心,甚至出现青春重返的感觉。  相似文献   

4.
“得”,《说文》析其字形为从彳导声,定其本义为:行有所导也。该释义不确切:甲骨文,“得”作“ ”,会意字,本意是“有所得”。又“得”与“中”、“德”声韵相同或相近,意义相通,所以,古文献中,它们经常通用。  相似文献   

5.
刘向上 《现代妇女》2007,(11):36-37
蚂蚁随处可见,在童年,我们几乎都曾为蚂蚁的可爱而驻足流连过。一个打工仔敏锐地捕捉到人们童心中蕴涵的商机,通过“蚂蚁玩具”成就了自己的创业梦。  相似文献   

6.
王祖远 《职业》2009,(2):52-55
一个年轻人大学毕业后,想尽办法也找不至归!作。父亲说:“没事干就跟我去挖沙卖吧。”年轻人不甘心,说:“我读大学,不是为了挖沙的,我要等待机会。”  相似文献   

7.
补充维生素P     
林羽 《当代老年》2009,(4):37-37
在金庸的武侠作品《射雕英雄传》与《神雕侠侣》中,几乎每个人物都有解脱不出的苦恼,相形之下,活得最洒脱的,大概就是“老顽童”周伯通了。对于“老顽童”活得自在开心的缘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但有一条理由不得不承认,“老顽童”之所以返老还童,就是因为他拥有一颗未泯的童心。  相似文献   

8.
名厨有烹调的绝技,侠客有武术的绝功,而年过八旬的老妈则有一套独家的“高寿秘笈”! 老妈今年八十有四,在家乡,也算是“寿星”了。多年来,老妈独创了一套养生保健的方法和习惯。她的“高寿秘笈”只有12个字:不生气、装糊涂、勤折腾、拾童心。  相似文献   

9.
人是大自然之“子”,热爱大自然是人类的天性,童心尤其需要归依大自然。  相似文献   

10.
1.一定需要这个一位大学生走进一家报社里问:“你们需要一位好编辑吗?”“不需要!”“那么校对员呢?”“也不需要!”“大权需印刷—人吧?”“不,现在我们什么空缺屯没有。”“那你们一定需要这个东西。”大学生从公事包里拿出一个精美的牌子,上面写着:“额满暂不雇用。”2应考各家一位主考官问有志当警察的年轻人说:“你如何驱散一群星动的秆众?”这位新手想了想,回答说:“我就开始发动募捐。”3.简单Xi作水上救护中心的管事对报名应聘者说:“我们的L作十分简单,可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是把人从水里弄出来,第二是把水从人…  相似文献   

11.
很多企业想对外“说”自己的品牌,往往不是无从说起,就是在“搭车营销”和“造车营销”越来越昂贵的费用面前却步。我们从本土品牌中找到几家,它们用故事作载体,收获了不俗的传播效果。当然,并不是每个企业背后都有一个经典故事,谨作品牌传播之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突出“人文性”为语文课程基本特征的语文教改浪潮的掀起,我国语文教育家日益认识到了语文的人文价值并对此作了不少探究与研究,随之“语感中心说”也就逐渐替代“知识中心说”而成为二十一世纪语文教育的主导思想。“知识中心说”认为学生语文能力是由语文知识转化而来,因而语文教学必须致力于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并通过训练促成能力的转化。而语感中心说则认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最坏打算     
林夕 《中外书摘》2012,(1):67-67
有人问:“遇上麻烦困扰事,你会怎么面对?”我想都不用想,便说:“先作最坏的打算。”提问者一脸惊讶:“想不到你是这样悲观的人喔。”  相似文献   

14.
“人到老年心犹孩”,有些老年人虽然年岁已大,但却有一颗童心,经常做出些像天真儿童一样的行为。这样的人,常被人称为“老小孩”“老顽童”。  相似文献   

15.
82岁的曼德拉有着8岁孩子的童心。在会见拳王刘易斯的时候,他表示自己年轻时也是拳击爱好者。于是,刘易斯故意指着自己的下巴让他打,他笑着做出拳击的姿势。当旁边的人问他,假如年轻时与刘易斯在场上交锋能否取胜,他说:“我可不想年轻轻的就去送死。”  相似文献   

16.
何炳堂老人是浙江省桐庐县城的一个普通居民,他做了十多年的好事,媒体也跟踪报道了十多年。与我们长期崇尚的“做好事不留名”的行善方式有所不同:他每年做好事后,常会提出给他“宣传一下”的要求。为此,曾有人说他做好事是为了“出风头”。 老人对此并不在意,好事照做不误,老人说:“我曾说过我‘做好事要做到做不动为止’的话,这是我面向全社会作的承诺啊!做人要信守承诺,我就是希望通过媒体告诉大家,老头我可没‘食言’……”  相似文献   

17.
随杰 《老人世界》2011,(5):64-64
谈到醋,很多人都爱吃,因为醋不但可以增加食物味道使人胃口大开,而且还有保健、养生及美容的功效。我国醋史源远流长,西周时期的《周礼》中已有关于酿造醋的记载,所以说醋的酿造至少也有2480多年的历史。醋又称苦酒,古汉字为“酢”,又作“醯”。《齐民要术·作酢法》中曰:“酢,今醋也。”  相似文献   

18.
秦光荣说:关心老干部,领导要率先垂范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秦光荣在日前市委召开的“敬老好领导”、“敬老好干部”表彰会上说:尊重关心老干部,领导要率先垂范,我作为市委主要负责人,要尽最大努力为老干部服务,做尊重关心老干部的带头人。各级领导都要作表率,办...  相似文献   

19.
意外的收获     
张顺 《老人世界》2010,(2):29-29
我曾是一名采矿专业的高工,退休后受聘于一家矿山公司。面试那天,经理试探着问我:“你会电脑吗?”“不会。”我毫不犹豫地说。“那没关系,我们这儿有打字员。作设计时,你就用手写就行了。”虽然我不会电脑,但经理仍聘用了我。  相似文献   

20.
文化宫     
《老年人》1996,(12)
文化宫某科长下乡,去一所小学给学生作报告。他上台就说:“今天就国际国内形势谈五个问题。”讲了10来分钟,头冒大汗,言语支吾。这时,校外公路边有辆汽车鸣笛,他一声惊叹:“糟了,今天县里还有个会议要我主持,接我的汽车来了。”校长出去看了看,回来说:“那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