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恩格斯未来社会构想与我国基本国情和时代要求的有机结合,既是对未来社会构想的继承和坚持,又是对未来社会构想的超越和发展。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逐步确立了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在融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中彰显出“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社会是和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一样的独立社会形态,不能把社会主义仅仅理解为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或者是从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中间阶段,社会主义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重新认识和确立社会主义的独立社会形态地位,对于我们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只有把社会主义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我们才能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与艰巨性,才能自觉地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  相似文献   

3.
"社会建设"被正式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独立子系统后,显示了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历史使命。与此同时,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社会建设思想的研究日益增多,研究力度逐渐加大,涉及其时代背景、主要内容、目标、特征和重要性等方面。国内外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恩格斯的未来社会构想与现实社会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未来社会是资本主义走到尽头时的社会主义.他们认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资本主义是市场经济最高最后的形式,因而市场经济将伴随资本主义走完全部路程,未来社会只能建立在消灭商品货币关系的产品经济基础之上.事实上,市场经济是不依赖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生产力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只有它的充分发展,人类才能建立产品经济社会.现实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走到尽头前实现的,这样的社会主义可以在国内终止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不能终止市场经济的发展.俄国十月革命以来,人们一直在用马克思恩格斯构想的消灭了市场经济的未来社会模式,指导现实的还必须发展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实践.现实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失误,甚至在一些国家的失败皆源于此.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解决了如何建设资本主义走到尽头前建立的社会主义的问题,填补了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理论的一页空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商品生产者公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它相对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具有诸多的优越性.它可以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使社会主义产生巨大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进而把社会主义的彻底胜利从产品经济的基础上推进到市场经济的基础上,把资本主义的最终灭亡和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胜利提前上百年乃至几百年.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构原则、科学构成和内在联系,较为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大组成部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辩证统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大组成部分统一性表现为它们具有相同的主题、立足点、实践基础、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差异性表现为它们现实的依据、解决的课题和发展的阶段不同.此论述为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种彻底的理论,有其理论体系、理论来源及发展的开放性。当今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仍然要求我们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后新民主主义社会"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另一种表达法,也是一个值得探讨与创新的理论问题。新民主义社会是新中国的起跑线,"后新民主主义社会"则是当代中国的价值趋向之底线,从而使这一理论更能说服人,更能掌握群众。  相似文献   

8.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在这个理论整体中,旗帜是方向,居于统领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发展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它们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9.
实现比资本主义国家更高的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社会公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一个根本目标和重要原则。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社会公正的根本保障,实现社会公正必须坚持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坚持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促进和实现社会公正,不能陷入单纯的想象和空泛的议论,必须立足国情、着眼实践,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公正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尽快建立健全保证社会公正的制度和体制。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对此,不能仅仅从中国与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的横向空间对比中去理解,而应从中国近代社会独特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去认识,才能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1.
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要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把不断促进社会和谐、不断提高社会和谐程度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统一整体.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建设中凸显出的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应从本体论、认识论、唯物史观论和价值观论这四个方面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蕴涵进行全面而系统的阐释.从实践价值的角度来说,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建设提供了“生态化”保障.  相似文献   

13.
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研究东方社会发展道路时提出来的,在该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有效地利用了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走上了一条令人自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被世界其它社会主义国家视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典范。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性社会主义思想,突出强调了生产力和交往的普遍发展在消灭狭隘的民族地域性方面的重要作用,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最终实现是一个从民族性、地域性走向世界历史性的辩证过程,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和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是这个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和普遍现象。这就为合理界定和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以及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5.
社会潮流的巨大变化使传统社会主义走向终结。但终结的方式 ,中国与苏、欧完全不同。在传统社会主义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历史大转变的过程中 ,毛泽东有着不倦的探索 ,他尽管也有着与真理擦肩而过的历史缺憾 ,但仍不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先驱。毛泽东的历史缺憾主要是由于他对形势的分析和估计发生了较大的失误。毛泽东的伟大在于他拥有一个时代 ,还启迪着新时代  相似文献   

16.
文章简要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文化渊源和理论基础,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过程,比较全面地梳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17.
从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入手,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的内涵;并持这一视角,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历史必然性、主题及其发展动力发表看法。  相似文献   

18.
19.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在中共十八大确立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接近实现的时候,尤其需要我们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理想谋划中国的未来发展。马恩的理想是针对市场经济以及与之相应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和不可克服的根本性问题提出来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把马恩的共产主义理想植根于中国文化,实现马恩共产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现代融合,确立以成人为旨归的中国社会主义理想,构建超越西方现代价值观的具有人类先进性的主流价值观,明确国家治理现代化对于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理想和价值观现实化所具有的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共十七大首次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概念。现根据十七大报告的精神和历史发展的实际,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概念的若干基本特性,进而阐述十七大确立这个新概念的深远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