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时下,社会语言产生许多新词,“美女”算是一个。说它“新”,是因为它已不再是传统语意上的“美女”,而是泛指多数女性。过去,美女概念绝对是令男人心驰神往的一种极品女性,是经过多层提炼,大浪淘沙之后,对年轻女性的精辟归纳,  相似文献   

2.
“美女经济”,是指利用女性的容貌、身体以及性的特征来刺激消费,追求商业利益的经济现象,其宗旨是开发美丽资源,服务市场经济,其本质是以美丽为介质,传播、提升、放大经济价值。美女经济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也引起女性主义者对“美女经济”的质疑。政府各部门要加强对“美女经济”和美丽资源开发的管理,使其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美女经济     
不难理解,经济可分为好多种类。有人说,美女是女人中的“精品”,美女资源具有稀缺性,在发达的商品社会里,正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美女的价值也逐渐被开发出来。稀缺的美女和飞速发展的经济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全新的经济形式——美女经济。 其实,美女经济并非自今日始,实可谓“源远流长”,而今是日趋“全新”,竟  相似文献   

4.
《女人世界》2005,(5):40-41
人们总说“丑人多作怪”,其实无论美极还是丑极,都步是“一般人儿”,以下涉及的女性症状,不惟独美女才有,只是因为在美女群中发病率比较高:总之,作怪是毛病,而但凡是毛病,十之八九都是惯的。美女作怿的原因,不过是她们比任何人都更容易被人惯着。作为一个娶了美女当老婆的过来人,我有以下牢骚一发为快。  相似文献   

5.
不难理解,经济可分为好多种类。有位经济学家说,美女是女人中的“精品”,美女资源具有稀缺性,在发达的商品社会里,正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美女的价值也逐渐被开发出来。稀缺的美女和飞速发展的经济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全新的经济形式——美女经济。其实,美女经济并非自今日始,  相似文献   

6.
传统文化与消费社会下的女性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是社会的重要群体,女性地位近代以来备受关注.传统男权文化长期压制女性的身心发展,道德伦理的规制致使女性在封建社会处于无主体意识的客体地位,成为社会文化领域的旁观者.男性权利剥夺了女性评判自身的审美标准,女性成为证明男性存在的被压抑的社会符码,一种依附男性的失语群体.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女性地位明显提升,但是以视觉文化形式为主导的“美女经济”大行其道,女性再次沦为社会的消费商品.现代消费社会下女性应该冲破传统文化的惯性影响,融合消费文化的活力元素,追寻自身的人生价值,切实提高女性地位,扭转消费社会女性地位弱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香港女性文学从50年代萌芽诞生到80年代出现繁花似锦的局面,成就是不容忽视的。由于处在特殊的地域文化和社会制度之下,香港女性文学有着独异的特色。从创作主体看,香港女性作家有不少人是明星(名人)与美女,“明星+美女”的女作家是香港文坛的一大奇特现象;从作品看,香港女性文学往往脱不开“男女之情”的内容,婚恋小说为数不少,主题与人物塑造也有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8.
广告语言中的性诉求是一个敏感的话题,目前广告语言中存在着“擦边球”的现象。本文以“玩美女人”为例,探讨了形成歧义的原因:多义词引起歧义、同音词引起歧义、结构划分不同层次形成歧义、结构与结构之间的关系不同形成歧义、指代不明形成歧义、省略形成歧义、施事和受事关系不明形成歧义。形成广告语言中存在着“擦边球”的主要原因有男性的视角、女性价值观的内化、对美女经济效益的追求等。  相似文献   

9.
“蛇蝎美女”的文学形象古而有之。与各种文学体裁融合,“蛇蝎美女”在不同时期体现了不同的性格、行为和特色。关于她的创作随着时代的进展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同时,这些形象也反过来影响了社会价值导向与行为。她的形象貌似简单刻板,实则充满二元对立的张力。卡特作为一个女性作家,她笔下的“蛇蝎美女”与众不同,她们既有着这个类型的共性,又体现了独特的个性。她们颠覆了女性作为“被凝视的客体”这个概念,打破了表演性,从而改写了命运。此外,卡特在她的作品中表达了对这个类型创作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美女赋自宋玉发端,建安美女赋的新变在于其游戏笔墨的色彩、对女性的尊重和对女性内心世界的关注以及塑造美女形象的新突破;《洛神赋》集前代美女赋之大成;晋代美女赋呈式微之态,但也呈现出新变之象,张华赋有诗化倾向;张敏赋具有小说特点;陶渊明《闲情赋》则在继承的基础上创造了“十愿十悲”的动人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1.
美女经济中的权力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美女经济中,商家和媒体对女性美的建构,是有着隐蔽的权力关系的。透视美女经济中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可以勾勒出一幅更隐蔽的政治图画,揭露出美女经济中父权制意识形态和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相互勾结造成的深层控制和压迫图景。为此,应寻找反抗力量,破解对女性美的建构,形成对新的性别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80年代起,市场经济就将广告带入到中国大众的生活中,女性的"美丽",已随同电视广告成为大众消费的一大内容.然而,作为市场手段,广告所推销的"美丽"概念,实际上是商业营销精心打造的消费"诱饵".本文用美国妇女百余年来在广告话语中的"遭遇"论证了"美丽"在市场行为中的暴力性质,并揭示在"美丽"这一暴力话语的抑制下,女性掉进了陷阱--复归父权制为"女性"规定的"本位",被动地接受消费市场的支配原则,成为商业和经济制度的牺牲.作者批评了国内的同类广告,指出通过套用西方世界发明的"咒骂"、"恐吓"、"羞辱"等元素,商业广告中的女性,犹如木偶,失去了自己的语言、表情、感知、情绪,成为纯粹的工具符号.作者警告谨防广告将目标群体指向儿童,因为相对女性,儿童更脆弱.  相似文献   

13.
美的本质命题是个千古难题。美是合规律、合目的的发展、创造和发现。从对象世界与人的关系双线并行发展的角度来看 ,合规律与合目的相统一 ,统一的接触点应该是前所未有的 ,是发展、创造、发现的结果。合规律、合目的的发现在本质上也是对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确证。当个人精神愉悦的对象能得到类的认同 ,美就具有客观性。而只有当美具有客观性时 ,美才能真正地存在。因此 ,只有当人的发现符合类的目的时 ,这个美才是真正的美。美应该具有真实性、客观性、社会功利性、情感性和新颖性的特征。美的发展和社会同步 ,美学体系的建立也应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  相似文献   

14.
美的失落--浅析现代主义诗歌中的女性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主义时期,西方诗歌中的女性意象从浪漫主义的“美”转变为现代主义的“丑”。本文运用女权主义批评的理论与方法,从三个视角分析现代主义诗歌中的女性意象:一、作为异化大众的女性意象;二、作为性和情爱对象的女性意象;三、作为叙述意识的女性意象。通过分析,我们认为,造成女性意象转变的原因主要源自以下三个方面:一、艺术风格的转型;二、诗人对现实环境的异化感;三、父权制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体育运动的美感表现为质感、馆舍、场地、器具、音乐、图标的直观美;姿态性的、力量性的、悲壮性的、成就性的、矫健性的、武士性的、潇洒性的、创造性的运动美;团队求和谐、临危心不乱、受挫不言败、有功不轻狂、无名心不悔的人文精神美。这值得我们加以珍惜、延续和创造。  相似文献   

16.
解析设计美     
对设计美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反而掩盖了它独特、丰富的内涵.对设计美的认识与把握包含于相互对应的四个方面:从构成来说,设计美可划分为形式美、关系美和符号美三个理解层次;从接受关系来说,设计美具有静观、体验和理解三种审美方式;从动态过程来说,设计美显示出过去、现在和未来三种时态表现;从审美的主观形式来说,设计美存在着可知、可感和神秘三种状态.这四个方面的综合体现出设计美的规律,而这个规律就存在于人的客观活动规律之中.  相似文献   

17.
庄子认为,女性伦理美应该体现"道"的自然无为的本性,表现为一种返朴归真的自然美.对于女性的外表,庄子主张"大朴不雕";对于女性的心灵和人格,庄子主张去"迹"返"真". 虽然庄子以"全德全形"为女性伦理美的最高境界,但在女性的外在美和内在美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庄子认为女性的内在美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美和美感不是先在的,也不是预成的,而是在以制造和使用工具为前提的物质生产实践即劳动中同步生成的。人类在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中所达到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的形式就是美,在实践自由中,因对象形式与其主观目的相契合而产生的精神愉悦和满足感也即美感。  相似文献   

19.
论悲伤美     
作为美的一种类型 ,悲伤美 (悲美 )理应是同阴柔美 (优美 )、阳刚美 (壮美、崇高 )和幽默美等相并列的一种美。论文对悲伤美的概念、本质、特征、美感效果、存在领域 (即表现 ) ,以及悲伤美的审美意义等问题加以阐述 ,以期使美的类型体系更趋完善、合理和科学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诗语言比较模糊,往往意在言外。译诗难,而模糊美的传达问题让汉诗英译尤其难。本文通过对比李商隐名诗《锦瑟》的三个英译本,分析了在汉诗英译中,如何用科学精确的英文来传达中诗的模糊美,再次证明译家在汉诗英译中应把握住原诗的意境和情趣,在翻译时要“得其精而忘其粗”,并进一步探讨了翻译与再创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