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对于今年3月英语中级口译翻译部分而言,应该是喜忧参半。“喜”的是主题和思路均在考前盘点中, “忧”的是通过这次考试而折射出的一些新的变化发人深省。一方面考生大可宽心的是,英译中考的题目肯定不可能是在中国发生的任何事,80%的主题和“美国”或是“全球化”有关,这点在中级考试近几年中表现无遗。这次考试的英译  相似文献   

2.
黎元伟 《今日南国》2008,(17):68-69
“80后”是一群特殊的消费人群,在不断壮大的市场购买力中,随着。80后”的逐渐成长,他们开始加入消费大军,成为一股新兴的购买力量。尤其是“80后”前期与中期的消费群体,已经步入婚嫁年龄,他们的身影在如今的买房、装修大潮中纷纷显现。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俄罗斯视独联体国家为“近临国家”,是自己的“利益空间”。在经历了“亲西方”的大西洋主义等外交战略后,俄罗斯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幻想不断破灭,俄罗斯人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确保独联体这一“近外国”的国家利益空间对于俄罗斯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是俄罗斯确保自身安全的有利屏障,也是其重振大国地位逐鹿国际舞台的重要资本之一。所以,在苏联解体后,在新的地缘政治形势下,如何维持与独联体国家的良好关系在俄罗斯今后的对外政策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施展 《社区》2008,(32):47-47
我们一行三人,于2006年12月23日从巴黎出发,在欧洲转了一个小圈。我们购买了欧洲火车联票中的一种,这是专为居留于欧盟国家不满六个月的外国人准备的,两个月内可以任选六天在意、法、奥三国随意旅行。这次旅行让我们真真切切地见识了“法国春运”。  相似文献   

5.
近十年来,“理论务农”之气渐浓,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研究也日益为学人所关注,或是作区域性的个案分析,或是剖析具体的政策,或是工作性质的经验总结,虽有相当的成绩,但理论深度似乎不够,本文拟在此研究的基础上,试从马克思主义社会国家观的角度,以新的视角对村民自治研究价值谈点看法,希冀有利于我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村民自治研究的价值在此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指村民自治研究的定位和现实意义;一是指村民自治研究在学理层次上的影响。下面分别论述。村民自治研究的定位只有把村民自治研究客观地置于一定的脉胳背景中,才能…  相似文献   

6.
在“80后”诗歌创作中,死亡、革命、性爱是几个时常出现的主题,这恐怕既与“80后”诗人的人生体验有关,也和转型中的社会语境相关。总体来看,“80后”诗歌并不具有代际的意义,而是在社会转型、文化交流、个人成长等多重背景下展开的,因而也必然随着语境的改变而分化。  相似文献   

7.
文化扩张与文化主权:对主权观念的挑战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在冷战结束后的国际社会中,国际关系的基本要素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其中之一就是文化的地位上升。在当今的国际关系中.文化问题的敏感性大大加强,引起了国际关系中的一些重要的变革。文化因素在国际关系领域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动向,一是文化扩张主义,表现为文化霸权和横向文化扩张两个方面。一些国家制定了文化战略,用以来确定有利于本国国家利益的国际关系结构;另一是一些国家在文化霸权的冲击下,积极地维护文化主权。文化冲突也引起了一些新的理论形态.如“文明的冲突”、“软权力”和“历史的终结”等。文化扩张和文化主权构成了当今国际关系上主权斗争的一个新的领域。文化争执实际上是对主权概念的一种挑战。主权在当今社会正面临着新的向度。  相似文献   

8.
国际法是国家之间合意的产物。国家之间达成的价值共识是抽象与持久的“合意”,构成国际法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变量。在国家之间价值共识的形成、发展、普及乃至内化中,国际法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按照从高到低的位阶,国家之间价值共识包括“世界观”“原则化观念”与“因果信念”等层次,这三个层次的价值共识在国际法体系中扮演着本体论、普遍性的基本原则以及特定领域的具体原则之作用,构成国际法体系的基本框架,并指导着具体制度的构建。国际法中有关“保护责任”制度化的争议与障碍,正是国家之间新的“价值共识”生成与演变中的典型。在全球化的新阶段,中国的和平发展决定了其在国际秩序与国际法体系中将更加有所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就是具体体现之一。将包括“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内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符合全球化发展的新理念通过制度化的方式进行有效的推广,促进国家之间新的“价值共识”的生成与内化,是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必须且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中考前选择专业是很重要的,不少学生为此煞费苦心,或是进职校实地考察,或是和家长、老师商讨,犹豫不决。直到临近开学才痛下决心:“就学这个专业了!”然而学了一段时间后,有些学生就后悔了:“我的专业好难学,我的兴趣不在这方面。”另有一些学生,在读了几年后发现,当初的热门专业现在成了就业难度最大的专业,懊悔不已。  相似文献   

10.
冷战后,国家承认的理论和实践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国际社会的国家承认实践对传的国家概念及国家概念的某一要素的在程度上的要求产生了重大影响;“宣告说”虽然在传统国际法的理论中占据相对优势地位,但“构成说”更多地获得国际社会的国家承认实践的支持;国家承认还呈现出所谓“权利化”趋势,除了自决权之外,人权与人数民族权利的保护、民主、法治等都成了欧美强国国家承认的标准和条件。  相似文献   

11.
余平 《社区》2009,(9):61-61
现在社会上新词层出不穷,小妹是“80后”,从去年初开始就迷上了当“达人”。我不太明白“达人”是什么意思,小妹告诉我,“达人”泛指在某一领域中,经验丰富、非常专业、出类拔萃的人物。  相似文献   

12.
在国家主流声音与特殊民族政策的空隙里,闻捷的诗以把国家意识形态“人情化”、“异域化”、“陌生化”的文化策略,获得了审美的“合法化”,从而成为当代文学重读中真正的常青树,并为我们重返“十七”年提供了新的视角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香港回归是实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朝着祖国统一大业迈出的重要一步。香港回归后,“一国两制”实践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不仅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方式,同时也是国家建设的一个基本目标。“一国两制”条件下的国家建设,除了要在“一国”内协调好“两制”的各种关系外,其核心任务是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长远来看,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国两制”得以有效实践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国家形象建构,事关一个国家的团结稳定与长治久安。在新中国初期,新的民族政策的施行和新的边疆治理模式的形成促进了边地诗歌创作的“异军突起”,为建构“多元一体”的国家形象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在多民族语境下,边地诗歌从风景、新人、民族文化等层面,通过边地风景重构、革命新人型塑和民族文化发掘等,对国家形象的多维空间进行了“翻新”和拓展,实现了新中国国家形象的再造与民族国家认同感的生成。在建构新中国国家形象过程中,边地诗人以“他者”视角,采用“赋魅”策略,视认同为旨归,通过文学“想象”等方式,实现了民族国家共同体之同步建构,为新生政权合法性及合理性地位的取得,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诗歌文本资源。  相似文献   

15.
《社区》2009,(18):55-56
在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被称作“80后”,这一代的城市人大多是独生子女,为了家中这一颗独苗能幸福成长,父母、祖父母们为他们承担了几乎所有的事情,在这样的精心呵护下,如今已长大成人的“80后”却表现出很多心理问题,同时也引发了许多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分析、了解这些问题,有助于帮助“80后”们在今后的生活道路上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旅游,看上去很美 这两年,平凡的北京老两口张广柱、王钟津一下子成了不平凡的代名词。他们从2008年开始背包旅行,自助“穷游”亚洲、欧洲、美洲、非洲、澳洲几十个国家,被网友誉为“花甲背包客”,频频受到媒体和公众的关注。他们从零开始的勇敢,  相似文献   

17.
崔保华 《社区》2010,(17):60-60
每一天,不管是在哪里,忙完了工作,做完了家务,或是旅行途中。我总会翻出一本书,或是找出一张报纸,看着它,整个人就像是浸入了一个温润如玉的世界——这里的天,像水洗过一样透亮的蓝;这里的空气。清新得吸一口便会陶醉。随之,所有的疲倦和不适,都会烟消云散。  相似文献   

18.
“闪婚”、“闪离”的婚姻困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立洁 《社区》2008,(21):20-21
“闪婚”又“闪离”,幸福在哪里“80后”已经长大成人,忙着结婚、分手、复合,爱了、恨了、痛了、分了……“80后”“闪婚”的热乎气刚过,又开始忙着“闪离”。  相似文献   

19.
“80后”文学属于“新世纪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流文坛对“80”后写作大多持否定态度,批评应该进行,但同时也应该有反批评,任何一方的过于高大都会造成极端的灭亡,通过分析“80后”个体特色及作品,达到正确认识“80后”文学的目的:批评声音过大,“80”后再不敢涉足写作,文坛后继无人,褒扬声音过大,又势必会使传统因素丧失阵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应是对待这一群体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20.
“80后”文学的传媒文化语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0后”文学是在传媒文化语境中成长起来的,网络媒体是“80后”文学的滋生地和大本营,网络文化的正负面效应显然同时对萌芽于网络的“80后”文学产生影响;媒体的炒作、畅销书机制的成熟和评论的媒体化对“80后”文学的兴起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