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和资产原值发生腐败性流失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用人不公、用人腐败、国企负责人权力过于集中,对国企负责人的监督和约束失效,在公私交易领域中私企、民企非法交易成本的支出等。  相似文献   

2.
金毅 《兰州学刊》2004,(2):34-35
腐败产生的原因是多方位、多层次的。本文拟特从权力的角度对腐败的成因及防治作以剖析。权力只是腐败的必要条件 ,而非充分条件。腐败实质上是权力的滥用、权力的异化、权力的错位。导致权力腐败的原因主要有权力自身的腐蚀性、陈旧腐朽的权力观念的影响、权力资本化和市场化、权力监督的弱化以及道德约束的软弱等因素。  相似文献   

3.
权力腐败问题是影响我国新时期经济建设、政治稳定以及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鉴于权力腐败的严重危害性,近些年来,我国大力开展反腐倡廉工作,不断加大反腐败斗争的力度,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我国权力腐败出现了很多新变化,表现形式多样化、产生原因复杂化,对反腐倡廉工作带来很大挑战。造成权力腐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是由于公共权力异化造成的,从经济、政治、法律、社会及伦理等多渠道分析权力腐败的新动向及其防治措施,是当代中国反腐倡廉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权力腐败和权力制约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其同权力腐败的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当前社会转型期权力腐败现象的生成具有多方面的原因,权力失去制约必然会导致权力滥用和权力腐败,权力制约因此也具有了必要性和可能性。为了从根本上实现对权力腐败的有效治理,必须着力构建权力监督制约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论权力腐败     
本文通过对权力腐败原因的探讨,指出:政治经济体制的落后和法制建设的滞后是腐败的根源;中国反腐防腐必须立足国情,迅速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权力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6.
对权力腐败问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力腐败是指国家公职人员利用手中的权力非法获得私人利益的行为.当前,我国社会生活中权力腐败的主要表现是权力寻租、权力经商和权力换食换特色.权力腐败的产生有外部诱因,更有内部原因.根除腐败必须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努力消除滋生权力腐败的土壤;二是构建完善的反权力腐败机制.  相似文献   

7.
权力腐败的特征及制约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权力腐败的四个特征及产生权力腐败的三个原因 ,并从三个方面分析遏制权力腐败的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8.
权力腐败的真正原因在于缺乏对权力的有效监督 ,而失去权力有效监督的根本原因在于监督体制不合理 ;监督制度法规不完善 ;监督机制不协调。因此只有深化监督体制改革 ,加强权力监督 ,才能防治权力腐败  相似文献   

9.
俞文  刘忠 《兰州学刊》2003,(6):152-153
腐败是公共权力的非规范运作 ,是公共权力的私有化表现 ,是权力走向市场的结果。腐败已成为阻碍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世界性问题。本文顺应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宏观导向 ,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 ,从腐败的社会现象 ,腐败的内外在原因及如何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等几个方面着手分析腐败 ,力求达到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0.
从社会对个人影响的角度可以提出三个理论假设:即权力来源错位惯习与权力腐败、权力性质缺位惯习与权力腐败、权力交换漠视惯习与权力腐败.今依据36个权力腐败个案的档案信息和访谈资料分别对该理论假设进行实证分析和理论探讨,并基于以上分析和探讨提出三项对策性建议:一是坚持“权为民所有”;二是坚持“权为民所用”;三是构建权力制约的“天罗”和“地网”.  相似文献   

11.
孙古宁 《理论界》2005,(4):10-11
纵观古今中外,腐败都是权力运行失控、失衡所致。权力腐败的实质是公有权力被滥用。因此,防范权力腐败除了从道德和经济的角度外,最根本的是通过加强监督,防止公共权力被滥用。  相似文献   

12.
公共权力的滥用滋生腐败,对公共权力的滥用进行有效的规范制衡,是制止腐败、加强和巩固执政党建设的有效途径。本文对公共权力滥用的特点、导致公共权力滥用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限制公共权力滥用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权力腐败是目前公众议论较多的一个话题。产生权力腐败 ,是由于权力本身的特性和现阶段的政治、经济体制中的一些弊端引起的。要解决好权力腐败问题 ,必须从制度上加以研究 ,制定出一整套科学的反腐败制度 ,从根本上遏制腐败  相似文献   

14.
试析公共管理过程中公共权力的异化与制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分析了在公共管理的过程中,公共权力异化的两种主要表现——公共悖论与权力腐败,公共权力在行使过程中之所以会产生异化现象,不仅仅有人的原因,更有制度的原因——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垄断性。公共权力的异化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公众对公共管理的满意程度,动摇了公共权力合法性的基础,因此必须动用权力、权利和市场的力量加强对公共权力的制约与监督。  相似文献   

15.
权力腐败行为的社会心理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力腐败”是一种出于私利而对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用。它是世界各国政治机体中普遍存在的毒瘤,直接威胁着全球的政治秩序和社会稳定。社会心理因素是导致权力腐败的直接内在原因,从心理的层面上透视腐败行为产生的原因,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治理各种权力腐败现象。中国社会中存在的腐败行为可分为集体腐败、群体腐败和个人腐败。权力腐败行为的社会心理,在最终作出腐败行为以及在整个社会上导致腐败现象严重恶化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催化作用。它通过心理互动、心理沟通,使各种消极的社会心态和腐朽思想不断滋生蔓延,从而形成一种共同的心理尺度和社会心理环境。因此,要把反腐败斗争落到实处,必须注意消除种种导致腐败行为最终发生的“腐败心理”。  相似文献   

16.
权力腐败一直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但学界对权力腐败的探讨绝大多数停留在政治学、法学领域。事实上,权力腐败也是个伦理问题。除了从政治学、法学角度予以研究外,还应从伦理学视域予以关注。从伦理学视角看,腐败说到底是权力工具性的恶性膨胀,是对权力价值性及应该负载的道德使命的违背。权力腐败的事实证明,权力的工具性是有限度的,这种限度便是它要受权力价值性规制,否则权力便会误入歧途,成为人类文明的阻障力量。  相似文献   

17.
权力文化是权力关系的观念形态,它作为政治文化的中心,是控制和影响人的思想行为最现实的文化力量。我国的权力文化具有强烈的功利意识、突出的权力本位和严格的等级制度等特征,是诱发腐败犯罪的力量源泉。具体讲,它为腐败犯罪提供思想根源、重要条件、深厚土壤和方便路径。所以,要防范腐败犯罪,必须扬弃权力文化,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并强化惩治腐败犯罪的法律手段,构建有效的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8.
公共权力运行中的腐败风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腐败,从词义上看,是指事物处于腐烂、败坏和变质的状态。腐败一词被移用到政治生活之中,则主要是形容公共权力使用者超越或滥用公共权力所造成的对公共意志的违背。被人们称为“政治癌症的腐败,其对社会整体利益的侵吞、对社会肌体的侵蚀以及对党和政府声誉的破坏,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当我们对腐败现象痛恨之时,应对腐败的相关因素进行理性思考和分析,以寻求对其防治制度的可行性和治理举措的针对性。在考察产生腐败的诸多因素时,我们不难发现公共权力运行过程中公共权力本身和公共权力的使用者与腐败的产生有着最紧密的联系。腐败行…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提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腐败是公权力的滥用,是权力失去了应有的监督和约束的必然结果。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不仅使权力拥有者不想腐、不敢腐,更重要的是不能腐。因此,就必须强化制约,合理分解权力,科学配置权力,形成科学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这是权力本质和运行规律的内在规定性,也是建设中国特色廉洁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论东北经济中行政权力与经济权力的博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北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振兴东北的核心问题是调整政府和企业关系的错位, 错位的根本原因在于行政权力对经济权力的替代甚至扭曲。计划经济的本质是行政权力替代了企业权力、社会权力和个人权力。中国的改革是中央政府权力下放和分解的一个复杂的过程, 是各权力主体保持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态博弈。在计划经济重灾区的东北, 权力的下放没有把市场主体培育起来, 却使有些政府部门和个人变成利益主体。所以, 东北要振兴, 必须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及整个市场放权, 才能实现市场的各种权力对等, 从而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