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专利权质押贷款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利权质押是运用专利权进行担保的法律制度,该制度充分发挥了专利权的交换价值,使得专利权的融资功能得以有效发挥.专利权质押的兴起反映了我国知识产权从静态保护向动态利用的发展趋势.但是,目前我国在专利权质押贷款业务中存在着政府、企业热,而金融机构"畏缩不前"的尴尬局面.造成这种局面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没能很好地认识专利权质押制度的特性,以及在专利权质押制度中缺少风险共担的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2.
论权利质押之重新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权利质押制度忽视了权利作为担保物自身所具有的特点,过分强调权利质押与动产质押的近似性,将动产质押的规则简单地套用于权利担保。我国在制定物权法之际,应该对目前的质押制度进行重新的定位,严格依据其能否转移占有来决定其分属何种担保形式,以明确质押与抵押的界限,根据担保的需要来选择适合的公示模式以维护交易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质押制度是当今社会经济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项债权担保方式。我国现行《担保法》首次明确规定了质押担保法律制度。质押具有从属性、支配性、不可分性、物上代位性和优先性等法律属性。质押设定的关键是明确质押当事人和质押标的物。我国的质押制度还存在一定的粗漏之处,尤其对动产质押的标的物、转质等问题,宜作进一步规定。   相似文献   

4.
以我国现行民法理论为基础,从质押的概念,质押的历史发展,质押的性质以及质押与抵押区别等方面讨论我国的质押制度。  相似文献   

5.
从解释论的视角论我国股权质押制度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权质押是权利质押中的一种重要类型,是投资者的重要融资手段之一。从解释论的视角分析,我国物权法对于股权质押制度进行了完善和发展,其主要体现在股权质押的设立、股权质权变动规则的完善和发展以及股权最高额质押制度的创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民事再审制度作为一种监督性和救济性的案件审理制度.对于修正审判错误,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保障司法公正.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由于我国再审程序立法指导思想、具体制度等存在不合理因素,其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应当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民事再审制度。  相似文献   

7.
韩国"辛奇"泡菜依赖于韩国完善的法律保护体系已成为韩国的一张世界名片,强烈冲击着我国农产品商标权保护体系。我国农产品商标权保护体系由于保护主体的意识淡薄,保护制度不健全,国内立法与国际社会不衔接,条文规定分散不统一,在保护战略中不注重发挥品牌优势,导致农产品商标权的申请地区结构和品种结构不匹配,不能充分体现地区农业资源优势,严重制约农产品品牌的建立和推广。因此,有必要完善我国农产品商标权保护的立法,充分发挥政府职能,积极推行海外战略,维护我国的农业安全。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行担保法中关于抵押、质押和留置三种担保形式的规定 ,共同构成了我国现行物权担保制度的核心。然而 ,在实践过程中 ,我们发现现行物权担保制度本身存在一些矛盾和漏洞 ,有损于其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美国动产担保交易制度及应收账款担保制度的阐述和分析,提出可供我国应收账款质押制度借鉴的内容。我国立足于大陆法体系来学习美国的相关制度,一方面强调虽然应收账款担保制度是来自英美法,但是《物权法》中应收账款质押是大陆法的权利质押内容之一;而美国法的相关规定和实践为我国制度的完善提供了许多借鉴之处,特别是在应收账款质押的公示、实现和动产担保交易制度的建设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知识产权质押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产权质押担保在社会生活中运用很少,其信用作用远未发挥。本文认为知识产权的无形性决定了其价值评估困难,质权实现困难,且易受侵权,这是知识产权质押的客观障碍。建议我国扩大知识产权质权标的范围,完善配套法规,使知识产权质押更易于操作与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