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以争端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以争端是中东问题的核心,其实质是巴勒斯坦问题,即领土之争。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的巴勒斯坦,面积仅2.7万平方公里。但由于居住在这里的两个主要民族——阿拉伯人和犹太人,都声称自己是巴勒斯坦的真正主人,矛盾由此产生,并酿成无数次冲突和5次中东战争。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阿以之间逐渐由势不两立到开始握手言和,其间的恩恩怨怨和所经历的艰难曲折说不完道不尽。1996年5月的以色列大选中,一向对中东和平问题持强硬立场的利库德集团战胜工党而组阁,内塔尼胡出任新总理,这给蹒跚中的中东和平进程增加了许多不确定因素。在贝尔福宣言发表80周年、联合国通过分治决议和以色列建国50周年这几个促使阿以矛盾尖锐化和复杂化的日子到来前夕,回顾阿以争端的历史,展望中东和平的未来,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该地区战争与和平的世纪长卷,而留在人们心头的则是对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思考。 一、阿以争端是西方介入而形成的历史悲剧 1.阿拉伯人和犹太人是巴勒斯坦的两个主要民族 从1947年联大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和随后以色列建国算起,阿以冲突已持续了近半个世纪;如果从1917年主张“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人  相似文献   

2.
肇始于19世纪末的巴勒斯坦共产主义运动将犹太复国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相结合,主张实现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联合,建立社会主义社会。20世纪20年代中期后,在共产国际的干预下,巴勒斯坦共产党推行"阿拉伯化"政策,并将工作重心从犹太路线转向阿拉伯路线。在以色列建国前,巴勒斯坦共产党经历了艰难而曲折的发展历程,它虽未能成功实现阿拉伯—犹太工人阶级联盟、促成阿犹两个民族的联合统一和建立双民族国家的愿景,但它一直努力克服两大民族分裂并尝试建立一个犹太—阿拉伯人的共产主义组织,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支持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提出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享有平等的民族权利和公民权利的政治主张,彰显了它在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中的先进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二、1948年后的戏剧活动二次大战期间,德国纳粹疯狂迫害和屠杀欧洲犹太人,幸免于难的大批犹太人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们送到巴勒斯坦,从而引起犹太人与巴勒斯坦人之间的冲突,委任统治的英国当局无能调解犹太人与巴勒斯坦社团之间的问题,遂于1947年4月将巴勒斯坦问题提交联合国大会讨论.同年11月,联合国大会投票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于是,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翌日英军从巴勒斯坦撤退,随即爆发了以色列与埃及、约旦、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等阿拉伯国家之间的战争,结果阿拉伯国家战败,大片阿拉伯土地被占,巴勒斯坦几乎全部土地被占,只有约旦河西岸的部分土地为约旦控制,加沙地带为埃及控制,计100万巴勒斯坦人被逐出家园,亦即是说巴勒  相似文献   

4.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巴勒斯坦人为了建立自己的民族国家作了不懈的努力。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后,组成今天巴勒斯坦的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被约旦和埃及分别占领,在以后长达近30年的时间里,两地经济几乎没有什么发展。1967年以色列占领后,两地经济逐渐和以色列融为一体,但处于一种严重的依附地位。90年代后,巴以和谈取得重大突破,但巴勒斯坦的经济状况并未好转,经济命脉仍把持在以色列手中。这种经济上的弱势地位,造成了巴勒斯坦人建国努力的屡次失败。  相似文献   

5.
尽管当代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长期对立,但这两个民族无论在宗教、文化还是在种族上都有着极深的渊源,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阿拉伯人与犹太人也基本能和睦相处. 古代犹太人曾生活在巴勒斯坦,并在这里建立了犹太国.公元前586年巴比伦人入侵并灭亡了犹太国,大批犹太人被掳到巴比伦,从此犹太人开始流散到西亚各地.公元前后,罗  相似文献   

6.
以色列国内有110多万俄罗斯裔犹太移民,人口占比约15%,是以色列国内最大的移民群体。俄罗斯裔犹太移民通过组建政党积极参与以色列国内的政治生活,并逐渐发展成为影响以色列政局走向的"关键少数",同时还是以色列创新经济和高科技发展的重要智力和人力资源。然而,在文化和社会领域,俄罗斯裔犹太移民始终同主流社会的欧洲裔犹太移民保持着一定距离,处于亚文化地带,有时甚至会做出违背犹太教义的行为。他们到达以色列后,不但巩固了以色列的犹太属性,还成为以色列同巴勒斯坦争夺土地和水资源的先头部队,导致以色列政治生态进一步右倾化,影响着巴以关系和地区局势的未来走向。该群体还成为近年来俄罗斯同以色列关系长足发展的重要纽带。  相似文献   

7.
修正派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由泽耶夫·亚博廷斯基创立于20世纪初阿犹冲突时期,它基于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主张犹太人对“大以色列”的所有权,并发展出了“贝塔”“伊尔贡”“利库德”等组织。亚博廷斯基思想主要包括三方面:反对唯物主义,强调“精神”的重要性;反对以阶级斗争为民族发展动力,主张为保留民族“特性”而斗争;反对左翼以经济和外交等手段解决民族矛盾,主张先增强武力,构筑对阿拉伯人的绝对优势(即“铁墙”)。继亚博廷斯基之后的修正派领导人分别对其思想进行继承与调整,共同点是加深民族主义与宗教思想的捆绑,强调犹太人对巴勒斯坦“历史权利”的绝对性和“复国”合法性,否定巴勒斯坦民族的存在及其建国权利,崇尚实力优先的强权哲学。修正派犹太复国主义思想主张在“以色列地”重建犹太国,是以色列右翼集团在巴以问题上立场强硬、否定“两国方案”的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8.
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古代 1.巴勒斯坦的最早居民 公元前20世纪后期,海上民族腓力斯丁来到现在的巴勒斯坦定居。在希腊语中,“巴勒斯坦”意思是腓力斯丁人的地方。 在此之前,巴勒斯坦地区有多种民族存在,主要有迦南人。喜克索斯人,哈卑路人,腓力斯丁人等,他们在这里建立村落,有自己的文化,这在《圣经》的“民数记”与“出埃及记”两章中均有记载。 2.希伯莱人进入巴勒斯坦 前20世纪中叶,一支“渡河而来”的游牧部落先于腓力斯丁人来到巴勒斯坦,他们是希伯来人的祖先,《圣经》中说:希伯来人进入巴勒斯坦时,曾遇到迦南人的抵抗,但最终还是与迦南人融合并逐渐定居下来,住在死海以西山区南部的称为犹太人,住在巴勒斯坦土地上的称为以色列人。所以严格地讲,以色列的祖先是古代巴勒斯坦的外来移民。 3、现在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是土生土长的原有居民 现在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祖先是古代迦南人,腓斯丁人及其他早期部落的后裔。 7世纪时,阿拉伯帝国崛起,阿拉伯穆斯林来到时,当地人改信了伊斯兰教,并与阿拉伯人同化,少数外族穆斯林则被当地居民同化,成为阿拉伯民族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阿拉伯国家同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东问题的关键是巴勒斯坦问题,即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间的领土争端问题,虽然以色列同叙利亚存在着戈兰高地的争端,与黎巴嫩存在着南黎巴嫩的领土问题,但巴以问题的突出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奥斯陆协议签署后,中东和平开始从梦想走向现实,但自内塔尼亚胡上台起,中东和平进程出现明显倒退,以色列从已达成的各项协议上全面后退,有关国家甚至美国、欧盟都对内氏政府的强硬立场明确表示不满.这种局势不禁使人对该地区的前途陡升疑虑,为什么一个小小的以色列在众多阿拉伯国家的包围之中,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雨而依然不动,而有着几乎所有阿拉伯国家支持的巴勒斯坦建国之路却似乎仍遥遥无期.巴勒斯坦国家是否真的能在被称为“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起来?本文试从阿拉伯国家与巴勒斯坦问题内部关系的发展、变化这一视角作一些探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末,美国大文豪马克·吐温曾以近乎绝望的笔调写道:“在世界上最凄凉的地方当中,巴勒斯坦当属首屈一指,这里寸草不生,没有希望。”然而,21世纪初的今天,在这块“最凄凉的地方”出现了一个科技、经济和军事强国。这就是现有人口700万的以色列,也即世界上唯一以犹太人为主体的国家。  相似文献   

11.
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对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占领为巴勒斯坦农业和工业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并使巴勒斯坦经济具有较强的依附性,突出表现为劳务输出和进出口贸易对以色列的依赖。以色列的占领严重地影响了巴经济的发展,并造成了巴勒斯坦在巴以和谈中的劣势。  相似文献   

12.
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对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占领为巴勒斯坦农业和工业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并使巴勒斯坦经济具有较强的依附性,突出表现为劳务输出和进出口贸易对以色列的依赖。以色列的占领严重地影响了巴经济的发展,并造成了巴勒斯坦在巴以和谈中的劣势。  相似文献   

13.
以色列建国61年来,尽管其阿拉伯公民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境况已有了很大改善,但他们并没有完全融入以色列社会.以色列作为一个犹太国家和西方民主国家的双重特性,决定了其对阿拉伯公民实行的是一种表面上平等而实质上则是剥夺与压迫、歧视、隔离和分化的政策.以色列阿拉伯公民的民族政治意识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已克服了最初的混乱和迷惘,将争取自己在以色列国内的平等地位和权利作为自己的目标,并提出了明确的政治愿景,对以色列的立国理念--锡安主义形成了挑战.正视阿拉伯公民的合理要求并将其纳入以色列民族国家构建的范畴之内,不仅关系到以色列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而且对未来巴勒斯坦建国进程及其巴以关系的走向也将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她身体里流淌着犹太人的血液,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中国女人;她育有3个优秀儿女,却有二段不堪回首的婚姻;她是中国第一个回以色列的犹太移民,却在10年后重返上海;她是一  相似文献   

15.
2000年5月底,我有幸来到加沙的中国驻巴勒斯坦办事处工作,到任没多久,办事处领导就安排我和刚到任的小王一起参观耶路撒冷老城.那时,新一轮巴以冲突尚未爆发,巴人正乐观地期待着9月巴勒斯坦建国,因此到处是一片和平景象.车子离开加沙,便进入新闻媒体常提到的埃雷兹检查站,在希伯来语里,"埃雷兹"意为国土,同阿语中的"土地"一词相似.检查站的以色列学生士兵为我们办好入境手续后,车子继续向东行驶.  相似文献   

16.
1920年,同盟国召开圣利姆会议,作出瓜分阿拉伯国家的决议,分别把它们置于自己的殖民统治之下。1922年,国际联盟作出对巴勒斯坦实行委任统治的决议。巴勒斯坦革命开始于1921年,一直延续到战后,战争期间曾因客观条件停顿过一段时间。殖民主义者曾企图改变一些巴勒斯坦政党的性质,使其成为类似部落宗派的组织,但没有得逞。巴勒斯坦人民的斗争至少使以色列建国推迟了10年。革命已深入人心,在人们的诗歌和书信中都有反映。诗歌的内容和题材与社会和人们的思想紧密结合,不同的思想倾向出现在诗歌创作中。前一时期描写宗教精神的诗,到这个阶段转变成描写生活领域的诗。诗作和诗人数量大大增加。诗的作者除专业诗人外,还有医生、政治  相似文献   

17.
冷战后,美国调整了中东政策,但通过扶持和偏袒以色列来制衡阿拉伯世界的基本原则和控制中东地区的战略意图没有变。结果它既没有造就一个安全而稳定的以色列,也没有有效地控制中东地区,其政策目标与实现手段存在着悖论。本文从宗教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包括美国是一个宗教社会,犹太教一基督新教是美国社会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准则的基础,决定着美国外交的大方向;犹太教的“教族合一”奠定了美国犹太人支持以色列的基础,而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同一性造就了绝大多数美国国民对以色列的强烈认同;美国犹太人与以色列在美国的院外集团联手左右着美国的中东政策等。  相似文献   

18.
美国犹太人与以色列的密切关系对美以特殊关系和美国偏袒以色列的中东政策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美国犹太人与以色列关系的模式正经历着从"群众动员"向"直接接触"的转变,美国犹太人对以色列的立场出现碎片化和多样化的趋势,以色列也对原有关系模式进行了反思。美国犹太人积极介入以色列政坛为其增添了更多的复杂因素。  相似文献   

19.
冷战后,美国调整了中东政策,但通过扶持和偏袒以色列来制衡阿拉伯世界的基本原则和控制中东地区的战略意图没有变。结果它既没有造就一个安全而稳定的以色列,也没有有效地控制中东地区,其政策目标与实现手段存在着悖论。本文从宗教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包括美国是一个宗教社会,犹太教一基督新教是美国社会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准则的基础,决定着美国外交的大方向;犹太教的“教族合一”奠定了美国犹太人支持以色列的基础,而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同一性造就了绝大多数美国国民对以色列的强烈认同;美国犹太人与以色列在美国的院外集团联手左右着美国的中东政策等。  相似文献   

20.
在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长时间的冲突中,以色列对有关巴勒斯坦的情报精准程度让人惊叹,这使得本就强大的以色列在与巴勒斯坦的对抗中取得先机,使以色列的”定点清除”、“定点暗杀”行动屡屡成功。除了以色列安全部门(辛贝思)和情报机构(摩萨德)的高效工作之外,鲜为人知的以色列“第五纵队”在里面发挥了重要作用。5月22日的美国《基督教箴言报》就详细披露了这一内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