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老伴年轻时喜欢舞文弄墨,但由于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写。现在退休了,时间充裕了,就又把年轻时的写作爱好捡了起来,坐在家里当上了"作家"(其实是"坐家")。老伴自谓"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老伴当上"作家"后,我就成了他的专职秘书。每天早上,为老伴泡上一壶茶。家里来了客人,我一律让到客厅,并把书房和客厅的房门关严,以免影响老伴构思、写作。家里的两只画眉,整天叽叽喳喳的,我把它们请到阳台,免得"冲撞"了老伴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家有唠叨妻     
雷一吉 《老友》2012,(1):40-40
我与老伴在一起生活了50年。35年前,老伴的唠叨不算多,我的悟道也不深。现在,我把退休以来老伴的唠叨梳理成篇,细细回味:老伴的唠叨,对她自己来说是一种精神寄托;对我来说是一笔财富;对家庭来说是一种情趣,是一首优美动听的家庭奏鸣曲;对婚姻来说是一份执著的呵护。  相似文献   

3.
吴敏 《老友》2014,(11):42-42
正老伴退休前是工作单位小有名气的建筑工程师,退休以后拗不过一家建筑公司的盛情邀请,到那里负责建筑工程。他是个特别认真的人,虽然年过六旬,但干起工作来,干劲还是不减当年,天天早出晚归。其实,我担心老伴过于辛苦只是一个方面,更多的还是担心他在工作中出差错。他负责建筑工程,我认为是一件责任特别重大的工作。记得就在那家建筑公司盛情邀请老伴的那个晚上,我与他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长谈。我说:  相似文献   

4.
《新天地》2007,(2)
我今年56岁,按一般同龄老友的过法,现在应该在家下下棋,锻炼锻炼身体,和老伴享受闲暇晚年生活。不过,我们家情况比较特殊。我和老伴双双退休,我们都是闲不住的人。老伴首先被小女儿“挖掘”了去,帮她照看刚出世的小外孙女,有时候晚上就住在那里。  相似文献   

5.
乐从菜园来     
宋增明 《老友》2013,(7):42-43
退休之后,老伴见我整天闷在家里,就鼓动我出去多活动,可是我嫌到外面活动太闹腾,不愿意去。她说了几次后,见我没有行动,也就作罢。院子里有一块空地,有一天,老伴对我说:"既然你不愿出去,那就把院子里的那块空地拾掇一下吧!"老伴这么一说,我也感觉把那块地要是鼓捣成一个小  相似文献   

6.
我退休后订了一份《老友》杂志,老伴看到我读《老友》读得那么津津有味,总是说:"老头子,也念给我听听啰。"这时我就不得不给她念。经我一念,老伴学习《老友》也感兴趣了。她认为《老友》有学头。每期《老友》一到,老伴总要催  相似文献   

7.
丁女士:我是一名科研工作者,退休前一个人生活了五六年,退下来才感觉到孤单。经熟人介绍,我认识了现在的老伴。他大我10岁,是退休大学教授。因为共同的文化背景和职业经历,我们彼此都满意,不久便结婚了。我是个很会过日子的人,婚后,我把我们的家重新布置了一遍,既温馨又富有情趣,老伴对我做的饭菜也赞不绝口。旁人都羡慕我们,说我们很相配。可我心里总不那么痛快,觉得老伴对我的感情不够近,甚至有些  相似文献   

8.
老两口上网     
上网在我们这儿还是挺时髦的,尤其是老年人上网就更时髦了。我们老两口也想"时髦时髦",可不敢去网吧,今天我们家装上了宽带,我和老伴才实现了上网的心愿。家里有了宽带,我和老伴坐在电脑旁,准备登录那个神秘的世界。我操纵着鼠标,可怎么也上  相似文献   

9.
丁宁 《新天地》2012,(6):49
丁老师:您好!我和老伴都是古稀之人了。我们相伴一生,没怎么红过脸。可谁想到,现在竟吵得不可开交。我很生气,很想和您说一说,听一听您的意见。我们有一对儿女,儿子在珠海,女儿在天津,我们在云南。我和我老伴退休前是大学老师,虽说不上富裕,但是生活还算无忧。可是我们年纪一天比一天大了,不能不想如何安排自己的晚年生活。两年前女儿就说,离她不太远的地方有一处还可以的房子,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卖掉现在的住房,买下天津的房子,这样挨着她住,彼此好有个照应。我有点  相似文献   

10.
去年,我和老伴双双退休了。退休前,我们感情挺不错,虽然是各上各的班,但彼此总是互相惦记着、牵挂着。我在郊外一所学校教书,老伴在城建局上班,每当中午不回家吃饭,他  相似文献   

11.
琴趣     
《老友》2007,(7)
老伴的单位组织退休人员上老年大学,她报名进了电子琴班。开始,我觉得这只是组织上的关心,怕这些退休的老人在家里寂寞,给他们找个去处,让大家聚在一起乐呵乐呵。没想到,这才一学年,老伴还真的上了“琴瘾”,在“琴趣”中享受着美妙的生活。现在弹琴已成了她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刘而汉 《老友》2013,(5):40-40
俗话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老伴退休后,话是越来越多了,一天到晚唠唠叨叨,好像她不说话心里就不舒畅,不放心。我知道,她这样唠叨完全是为了让我身体更健康、生活更快乐。因此对老伴的唠叨,我也就耐心听,尽量照着办。在日常生活中,老伴时时刻刻都  相似文献   

13.
爱心退位     
《老友》2003,(11)
我和老伴都在1998年前先后退休,在首都工作的儿子儿媳要我和老伴到北京居住。2000年4月儿媳生下一个小孙子,叫贝贝。这下全家人都乐开了花,我和老伴也有事可做,可以带孙子享受天伦之乐。  相似文献   

14.
我和老伴都喜欢唱歌。老伴特有音乐天分,她不仅嗓音好,而且拿到歌曲就会唱,听到新歌很快就学得会。五年前,县里组织老年合唱团,她刚好退休,就报名参加了,还成了合唱团的骨干分子。三年前,我也退休了,她就教我唱,带我唱。我俩清晨唱,夜晚唱。歌唱新时代,颂扬新风尚,赞美新生活。妇唱夫随真快乐,欢歌笑语洒满屋。  相似文献   

15.
王景龙  邵扣  侯艳丽 《老友》2014,(12):52-52
正编辑同志:我是一名退休的事业单位干部,老伴是一名退休的国家机关干部。我今年56岁,老伴61岁。我俩的子女都在国外工作,孙女也在国外上学。身边没有孩子需要我们照顾,我和老伴的日子过得很清闲,每天都是吃饭、散步、看电视,生活很单调、枯燥。我听人说,最近民政部门收留了一批孤儿,家庭可以寄养。我俩准备收养一个,但是不知道该怎样办理家庭  相似文献   

16.
女人六十     
唐义 《新天地》2012,(9):50
我们这一代人喜欢从众,总害怕出格,用这种心态从事工作,自然稳当。到了退休的年龄,我就琢磨着活出点个性。我自幼喜欢唱歌跳舞,年轻时由于工作忙,没能发挥自己的特长。退休了,我参加了市里的老年合唱团,每个礼拜二是我们的活动日,刮风下雨我也要打着雨伞向外跑。老伴在身后喊:"你真  相似文献   

17.
煲电话粥     
退休在家又得了青光眼,只好找朋友打电话解闷,就这样学会了“煲电话粥”,每当老伴出门时我就拿起听筒开始“煲”。听到老伴上楼的脚步声,或开启门锁的声音,我就撂下听筒装作没事的样子。  相似文献   

18.
黄树海 《老友》2008,(6):49-49
退休后,我和老伴都喜欢上了养鱼,看着鱼儿在水中"悠闲自在"地游来游去,心情就会变得舒畅起来。不久前,我换了新居,居室宽敞了,有条件养热带鱼。装修新居时,我就在客厅里设计安置了一个多功能的鱼缸,适合养热带鱼。当一切安置妥当,我和老伴就迫不及  相似文献   

19.
我于1986年退休后,待在家里与老伴朝夕相守,相依为生。时间长了,总感到生活乏味,于是老伴就把孙儿接来,常绕膝下,以娱晚年。后来孩子上学了,我也就成了家庭教师。 一天,孙儿拿着一首古诗要我讲。我接过来一看,是杜甫的一首七言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相似文献   

20.
漠北 《新天地》2012,(7):44
人到老年,最好的理财方式是量力而行,切莫因追求所谓的"风光"而当上"负翁"。这是我多年的理财心得。我和老伴退休后,看着手里的数万元积蓄,总想像年轻人那样进行一番"投资"。于是,我俩拿着大半辈子的积蓄,来到农村包地——听人说,现在很多城里人到农村承包荒地,称之为"反哺农业"。我俩在承包荒地时,才发现自己的积蓄远远不够,为了实现心中的"地主"梦想,我和老伴一咬牙,借了5万元,承包了20亩荒地。地是包下来了,待春播时我俩蒙了:种啥呀?咋种呀?这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