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李惠明 《老年人》2013,(10):57-57
问:我老伴今年76岁,患有高血压、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等疾病。听说患这些疾病的人只能吃蛋白不能吃蛋黄。请问,这种说法是否正确?湘乡市张旭答:研究表明.鸡、鸭、鹅等禽类的蛋在营养成分上大致相同,都由蛋黄、蛋清(即蛋白)和蛋壳构成.都是优质蛋白.其营养成分比较全面而均衡。因此无论是蛋清还是蛋黄,它们的蛋白质生理价值都极高.且易于消化吸收.利用率能达到95%以上.都是较全面的天然食品。但是,蛋黄与蛋白的有些营养成分有较大差异,蛋白以卵清蛋白为主,蛋黄除了含丰富的卵黄磷蛋白外.还含有丰富的脂肪和微营养素(微营养素是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总称)。特别是铁、磷以及维生素A、D、E和B族含量丰富.当然也含有胆固醇。  相似文献   

2.
不可否认,适当的吃些五谷杂粮、全麦食品对人体的好处确实不小,因为其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不仅可以帮助降血糖,降低胆固醇,预防便秘等现在常见的慢性疾病,也含有很丰富的维生素B族,维生素E,当然还有一条非常重要,那就是可以预防肥胖。  相似文献   

3.
美国营养学家发现:米饭中所含的蛋白质是由独特的氨基酸组成的。这种蛋白质有明显的降低人体胆固醇浓度的作用。此外,米饭,尤其是糙米饭营养丰富,含有维生素B、维生素E等营养物质及铁质和粗纤维等,这些物质有预防脚气病、皮肤粗糙病和延缓人体衰老的功效。米饭的含热量也大大低于各种面食,因而常吃米饭还有一定的减肥功效。  相似文献   

4.
品文 《当代老年》2007,(4):53-53
社会上盛行一种说法,认为老年人尤其是冠心病患者不宜吃胆固醇含量高的蛋黄,致使有老年人“望蛋生畏”,认为食用蛋黄是导致冠心病、高脂血症的祸根。其实,这种“惧蛋”心理大可不必。  相似文献   

5.
在餐桌上,我们常会听到这样的话:"少吃饭多吃菜".这除了是对他人的热情和关心外,似乎是"少吃饭多吃菜"有利于身体健康. 其实并非完全如此,对"少吃饭多吃菜"是值得商榷的. 我们知道,人体日常所需的热量来源于食物,而食物中可产生热量的营养素有三类.即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按照营养学的基本原理,居民日常膳食中供热量比例是: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分别占总供热量的60%~70%、20%~25%和10%~15%.  相似文献   

6.
《伴侣(A版)》2016,(3):52-53
人体的嘴唇周围一圈发红的区域叫"唇红缘",它的湿润全靠局部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少量发育不全的皮脂腺来维持,对日趋干燥的低温环境特别敏感,所以出现干燥脱水是很正常的现象,此时补水保湿就变得尤为重要.由于空气湿度小、风沙大,人体皮肤黏膜血液循环差,如果新鲜蔬菜吃得少,人体维生素B、维生素A摄入量不足,就会干燥开裂.  相似文献   

7.
黄治铌 《老年世界》2006,(24):38-38
大豆具有丰富的营养,每百克大豆可为人体提供近40克的蛋白质,是瘦猪肉的2倍、鸡蛋的3倍、牛奶的12倍、鱼的2倍多,大豆含有人体不能合成的、8种必需氨基酸,其氨基酸配比非常接近人体需要,容易吸收。更为重要的是,大豆不含胆固醇。吃肉制品没有后顾之忧,而且还可降低人体胆固醇,从而抑制和预防一些癌症的发生。所以劝君多吃豆,少吃肉。豆腐是豆制品的精华,特向您介绍几种豆腐的科学搭配。  相似文献   

8.
△脱脂牛奶:钙在保证人的肌肉功能以及牙齿与骨骼保健方面的作用非常重要,而磷更是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所必需的。牛奶同时含有这两种矿物质,对人体非常有利。为防止牛奶含有过量脂肪, 99%的脱脂牛奶最适宜。   △鱼类:富含能使血液胆固醇降低并能增强人体体质的不饱和脂肪。与牛、羊肉和禽肉比较,能在更大程度上中和脂肪,降低胆固醇。   △洋葱:每日食半个生洋葱,可使良性的胆固醇增加 30%。在吃过高脂肪食物后,如能吃一汤匙煮熟的洋葱,可防止血凝块。   △核桃:是不饱和脂肪及维生素 E极好的来源,它含有能防止心律失…  相似文献   

9.
保健信箱     
冠心病人适当吃鸡蛋无害问:我老伴今年76岁,患有高血压、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等疾病。听说患这些疾病的人只能吃蛋白不能吃蛋黄。请问,这种说法是否正确?湘乡市张旭答:研究表明,鸡、鸭、鹅等禽类的蛋在营养成分上大致相同,都由蛋黄、蛋清(即蛋白)和蛋壳构成,都是优质蛋白,其营养成分比较全面而均衡。因此无论是蛋清还是蛋黄,它们的蛋白质生理价值都极高,且易于消化吸收,利用率能达到95%以上,都是较全面的天然食品。但是,蛋黄与蛋白的有些营养成分有较大差异,蛋白以卵清蛋白为主,蛋黄除了含丰富的卵黄磷蛋白外,还含有丰富的脂肪和微营养素(微营养素是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总称),特别是铁、磷以及维生素A、D、E和B族含量丰  相似文献   

10.
鸡蛋是营养价值较高的食品,但由于蛋黄中含有较高的胆固醇,许多动脉粥样硬化或冠心病患者为此望而生畏,害怕吃了鸡蛋会增高胆固醇,导致动脉硬化。其实,这种顾虑是不必要的。以往测试,每个鸡蛋所含胆固醇平均为273毫克。美国的最新研究表明,一个鸡蛋的胆固醇含量平均只有213毫克,比原来认定的低22%。再则,一个鸡蛋的脂肪含量只有5克,热量仅70千卡,是一种低热量食品。这一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除人们认为吃鸡蛋会增高胆固醇的误解。鸡蛋黄中含有较多的胆固醇是事实,但食用蛋黄是否就真的会使血清胆固醇增高并导致动脉硬化呢?时至今日,还…  相似文献   

11.
吴志 《老年人》2012,(9):57
问:我有白斑家族病史,最近由于天气热喝了许多饮料,摄入了过多的维生素C,诱发了白斑。去医院检查,医生说家族中有白斑史者,要尽量少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补充维生素不是可以提高免疫力吗,为何会诱发疾病?应该如何合理补充维生素呢?湘潭市陈国军答:"是药三分毒"。不按实际需要和规定剂量使用维生素,补药也能成为"毒药"。维生素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种。水溶性维生素服用后,可以随着尿液排出体外,毒性较小,但大量服用可损伤人体器官。例如E期超过正常剂量服用维生素C,可能刺激胃黏膜出血并形成尿路结石。  相似文献   

12.
易茗 《当代老年》2011,(8):47-47
60岁以上老年人和生育较多的妇女常患有腰腿痛,其中原因之一是缺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不足。户外活动少也会影响维生素D的转化,而蛋白质也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它可以促进钙的吸收,为此,老年人要加强户外活动以补充维生素D和适量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13.
早春:早春,乍暖还寒,从“春夏养阳”的角度出发,要少吃黄瓜、冬瓜、茄子、绿豆芽等寒性食品,多吃些葱、姜、蒜、韭、芥等温性食品。以祛阴散寒,使春阳上升,而这砦食品还具有杀菌防病的功效。但春季又是升发季节,在饮食上还应多吃一些鸡、瘦肉、蛋黄、牛奶、豆浆等营养品,以满足人体机能代谢日趋活跃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医生在线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代谢过程中所必需的一种营养素。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把维生素当补药使用,这是错误的。其实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并不大,而且其需要量是一定的。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有防癌作用,于是维生素A便成了最常用的保健药之一。一些离退休的老年恐癌者,长期大量服用,殊不知维生素A每日剂量超过5万国际单位就会出现中毒症状:全身不适、骨头痛、皮疹瘙痒、毛发干枯、脱发、肝功能  相似文献   

15.
李立 《老人天地》2013,(2):55-55
冬天绿叶蔬菜相对减少,可适当吃些薯类,如甘薯、马铃薯等。它们均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特别是红心甘薯还含较多的胡萝卜素。在冬季上市的大路菜中,除大白菜外,还应选择圆白菜、心里美萝卜、白萝卜、胡萝卜、黄豆芽、绿豆芽、油菜等。这些蔬菜中维生素含量均较丰富。只要经常调换品种,合理搭配,是可以补充人体维生素需要的。  相似文献   

16.
正橘子不但可以降低人体中的血脂和胆固醇,还能美容护肤。橘子烤热吃,既能享受美味,又不容易引起上火。具体做法是:首先将1~2个橘子洗干净,在40~50℃温水中浸泡约1分钟。然后将橘子擦干至表皮完全无水分,放入微波炉内,热1~2分钟至微焦。这样橘子皮中的挥发油、橙皮甙、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就可以渗透到橘子里去,既达到了美容的效果,又不会上火。  相似文献   

17.
蔬菜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食物纤维也很丰富。吃适量的蔬菜可以促进肠道蠕动,促进排便,提供机体所需的微量营养素,发挥抗氧化作用和保证人体各器官的正常功能。但是摄入过多的蔬菜会有以下危害:  相似文献   

18.
科学家最新发现,吃素可能对大脑不利,那些不吃肉的人患脑萎缩的概率是吃肉的人的6倍。 吃素的人最有可能出现维生素B12摄入不足,因为维生素的最佳来源是肉类,肝、牛奶和鱼类。维生素B12缺乏还可能导致贫血和神经系统炎症。  相似文献   

19.
B_1摄入有学问刘仲华含有维生素B1的食物较多,有的食物中含量还极为丰富。人体对维生素B1的需要量较小,成人每日只需摄入5—10毫克即能满足需要。但摄人维生素B1的学问尚未引起人们重视,故缺乏B1者仍大有人在。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有:葱、蒜、鲜果、干?..  相似文献   

20.
健康积分     
养生新法吃茶>饮茶茶叶中不溶于水的营养物质有维生素E和儿茶纱。维生素E具有抗老化作用,儿茶素更是一种人体必需,它含有的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消除氧自由基、抗衰老的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还证明,茶叶不仅能消除色斑、抑制肥胖,还能降低胆固醇、血脂、杀死白血病细胞和预防流行性感冒。饮茶虽然也可摄入不少茶叶中的养分,但浪费也不少,若将茶叶研成碎末,混合在多种原料中,不溶于水的营养物质全部摄入体内,便大大提高了茶叶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