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1976年9月13日的报纸上,在给毛主席守灵人的长长的名单中,最后一个名字是:孟锦云。这个平凡而普通的姑娘陪毛泽东度过了489个日夜,是毛泽东最后一段生命旅程的见证人。  相似文献   

2.
陆玲芭 《老年世界》2007,(21):28-31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溘然长逝。中共中央决定在天安门广场修建毛主席纪念堂,安放毛主席遗体,供群众瞻仰。31年光阴倏然而逝,水晶棺中依旧栩栩如生的主席遗容,让前来缅怀的群众心生景仰之情。然而,科研人员研制水晶棺的曲折历程,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3.
孟东 《老年人》2003,(3):36-37
1976年2月开始,中央召开了一系列“批邓打招呼会”。这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因病去世,2月2日党中央决定华国锋任国务院代总理。根据毛主席的意见,“批邓”会上只要华国锋一个人讲话。早前,毛主席在看望各省、市、自治区负责同志时,曾明确地说:“江青讲话不能代表中央,也不能代表我。总而言之,她只能代表她自己。”但是,江青在会议期间,根本不听招呼,四处活动。3月2日,她背着毛主席在京西宾馆会议楼东大厅私自召集12个省市的领导同志开会,张平化参加了这次会议。一开始,江青就气势汹汹,指名道姓地攻击邓小平。也许是想起什么,…  相似文献   

4.
中外书摘     
《中外书摘》2010,(8):73-73
本书是1993年为纪念毛泽东诞辰一周年而发,此次为再版。内容分三个时期:随毛主席转战陕北;随毛主席第一次出访苏联;随毛主席重上井冈山。日记是汪东兴跟随毛主席工作期闻随时随地记下的,亲历和见证了许多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5.
阿逊 《当代老年》2008,(4):24-25
今年已经94岁高龄的张玉莲老人,是毛泽东堂弟毛泽连的妻子。在她94岁寿辰之际,老人无比幸福地回忆了她和丈夫与毛主席的几个片断。  相似文献   

6.
来自辽宁的尉凤英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最有名的劳动模范,毛泽东主席曾13次接见过她.1965年党中央命名她为“毛主席的好工人”,使她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耄耋之年,她仍然停不下奉献的脚步,以很大的精力投入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她关心帮助青少年、言传身教带徒弟.“我特别喜欢这种生活,因为现在我做的是有意义的事情,是在把党的好传统教育给下一代.”她一直在用实际行动让为人民服务的劳模精神薪火相传.  相似文献   

7.
1965年5月28日毛泽东回到了阔别38年的井冈山,井冈山所有接待毛泽东重上井冈山的同志都沉浸在激动的海洋里。井冈山宾馆管理员林海泉近年回忆,毛泽东重上井冈山的第一天。井冈山宾馆为迎接老人家准备了茅台酒、米酒酿和一些水果。米酒酿是井冈山人自己做的一种米酒,爽口不醉。各种酒和水果一次都没有用上。当晚第一餐,刚一摆上这些东西,汪东兴就重申了毛主席的伙食标准和原则,酒和水果当即撤掉了。毛泽东的伙食标准传开后,井冈山人说,毛主席还是我们的毛委员。  相似文献   

8.
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万达早在建国前夕,毛泽东同志就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现在重温毛主席的教导,我们感到十分亲切,依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贺吉元 《老年人》2003,(2):38-40
1964年10月1日,在举国上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周年的热烈气氛中,中共湖南省委在韶山隆重举行了“毛泽东旧居陈列馆”落成庆典和开馆仪式。 此前,只是在毛泽东旧居附近的“南岸私塾”里开辟了一个临时陈列室,专门陈列毛泽东早年生平事迹,在一定范围内开放。随着毛主席威望的提高,全国人民和国际友人参观韶山的日渐增多,简易陈列室已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到了20世纪60年代初,担任湘潭地委书记达6年之久,已出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被毛泽东称为“父母官”的华国锋看到这个情况,十分愧疚,感到再这样下去对不起毛主席。一次,他私下里跟人说:“韶山是  相似文献   

10.
据《江淮晨报》报道:"毛泽东特型演员"您见过了,女性"毛泽东特型演员"您见过吗?近日,四川绵阳51岁的陈燕女士就在成都的春熙路上勇敢地亮了回相,结果惹得路人竞相围观。知道扮演者是位女性后,很多市民连说"不可思议"。陈燕说她刚开始瞄上的其实是演员唐国强,结果朋友建议她扮演毛主席,"朋友说我的形象更接近毛主席,于是  相似文献   

11.
1960年7月20日,郴州地区鲤鱼江电厂工人刘桂阳接到老家的来信。信中说,由于没有粮食,村里饿死了好几个人,她父母也得了水肿病,盼望她寄点粮票回家。刘桂阳十分着急,觉得饿死人事关重大,决定向毛主席写信,并要到北京将信交给毛主席。她知道要见到毛主席不容易,于是写了“打倒人民公社”等三条标语带在身边。她想得很简单,见不到毛主席的时候,贴上反动标语,就能引起公安人员的注意,就可以要求公安人员带自己去见毛主席了。7月26日,刘桂阳到了北京。她转了一天,不知问了多少人,都不知道毛主席住在哪里。眼看天要黑了,刘桂阳拿出事先准备的标语,…  相似文献   

12.
在鲁南大地,一直流传着毛主席接见“滕小国国王”王吉德的故事。时间上溯到1958年8月9日,毛泽东到河南新乡七里营人民公社视察之后,转道山东,途经兖州站停车,滕县(今滕州市,时隶属济宁地区,今属枣庄市)县委书记王吉德接到通知后到毛泽东乘坐的专列上汇报工作。现在,这件事情过去了五十多年,但并没有被人们所忘记,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这段历史。  相似文献   

13.
在毛泽东主席诞辰114年前夕,我参加了一位老朋友儿子的婚礼。这引起了我对毛主席派我当“娘家人”,去参加毛主席女儿李讷婚礼的回忆。它是我一生参加的最深刻、最平凡而又最有意义、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一次婚礼。  相似文献   

14.
木青 《老年人》2010,(9):20-22
2009年12月26日,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16周年之际,湖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黄明开少将,将自己为了呼唤和平,精心收藏的1291块军表,全部无偿捐赠给了韶山毛泽东遗物馆,以此作为向毛主席生日敬献的一份厚礼,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  相似文献   

15.
正难言之隐,摄像师拍下喂奶镜头费燕楠1976年11月出生于吉林省四平市。父母生有她和大她两岁的哥哥两个孩子。2005年5月,费燕楠结婚了。一年后,她生下一子。她的哥哥因为忙于事业,虽然谈了几年恋爱,但一直没有时间谈论婚事。2006年9月的一天,哥哥费燕志告诉妹妹,他准备在10月7日结婚。费燕楠异常高兴,哥哥要结婚了,了却  相似文献   

16.
不愿出卖的收藏罗未然他无职无业,疾病缠身,靠着儿女的赡养费过日子。但他又十分富有,收藏的毛泽东像章多达15870种,53919枚,有人出价50万美金……王安廷做梦也没有想到,到了晚年,自己能沾上毛主席的光一举成名。8年来,他和他的“小小展览馆”感染了...  相似文献   

17.
正1950年以前,毛泽东主席还没有标准像。1949年开国大典时天安门城楼上悬挂的毛主席画像,是毛主席1945年在延安拍摄的一张头戴八角帽、身穿粗呢子制服的照片。然而新中国成立不久发生的一件事,引起了党中央对国家领导人标准像的重视。1949年12月16日至1950年2月27日,毛主席应邀访问苏联。其间,美国一家报纸刊登了毛泽东与斯大林的照片。斯大林的照片是一张身穿大元帅服的新照,显得威  相似文献   

18.
1976年5月24日,我去西花厅看望七妈。 七妈坐在屋里,手里拿着一个黑色的皮夹子在沉思。见我进来,她伸出双手拉着我,缓缓地说:“秉德,这是你伯伯的一件遗物。抗战时期,我们在国统区工作,你伯伯如果拿公文包上街目标太大,只好把党的重要文件放在这个小皮夹里。那时工作环境险恶,特务横行,所以这个小皮夹一直贴身带在你伯伯身上,十几年如一日。进城后,它就一直放在你伯伯的保险箱里。现在我把它交给你,做个纪念吧。”  相似文献   

19.
杨保成 《当代老年》2007,(11):27-27
1950年秋,一天下午,毛泽东主席请邵力子和傅作义去他中南海住处面谈。邵、傅二人准时到达。入座之后,邵力子发现毛主席的书桌上放满了文房四宝,并从墨迹未干的纸幅那边飘来阵阵墨香。便问道:“主席正在写字?”这时,毛主席神秘地一笑:“是呵,我刚才做了一个谜,想请先生给解一下。”边说边站了起来,将宣纸拿起来递了过去。顿时,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治淮”展现在邵力子的面前。  相似文献   

20.
郑雄 《中外书摘》2010,(6):16-18
1973年6月10日,中共中央印发了李庆霖写给毛泽东的信和毛泽东给他的复信。文件要求,各省、市、自治区,各大军区在开党委扩大会议时,可分出一天时间,宣读学习毛主席的信,并就知青问题进行讨论。此后,国务院主持召开了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制定出一些统筹解决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