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被称为“溥仪研究第一人”的历史学者王庆祥,曾经也是影视“溥仪热”的“点火人”。进入新世纪,“溥仪热”持续升温,王庆祥成了影视界的“幕后红人”,同时也是官司缠身的一位学者。最近刚刚二审胜诉的他应邀为本刊独家撰文,披露一段中国末代皇帝鲜为人知的真实事件。  相似文献   

2.
没有大哥溥仪曾经有过的显赫,也没有二哥溥杰那样为人所熟知,但特殊的身份还是使他在历史巨变的洪流中同样经历了一段不同寻常的人生。他就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的胞弟———爱新觉罗·溥任。溥先生生活在北京市一个极普通的小院,邻居们称他为“金四爷”。溥任出生的时候,大哥溥仪已经退位几年了,但清皇室仍然受到优待。小时候,溥任每天被关在什刹海的醇王府里读书,吟诗作画。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这很是枯燥无味,他只能趁着有时下午没课的机会到西花园嬉戏玩耍。除西花园外,他不能到别的院子里去,更不用说到大街上去了。尽管吃…  相似文献   

3.
郭清彬 《老年人》2005,(6):39-39
抗日战争胜利后,何长工率领抗日军政大学师生4000多人从延安出发,东渡黄河,飞越长城,到达东北中朝边境城市通化。在这里,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改名为东北军政大学,何长工任第一副校长,同时兼任通化军区司令员。日本无条件投降,使得溥仪这个伪满傀儡“皇帝”成了丧家之犬。他在宣读“退位诏书”后,带着侍从分乘两架飞机准备逃往日本,不料在沈阳被苏联红军截获,押往苏联。伪满“皇室”其他成员,也在临江被东北民主联军抓获。这年腊月,“皇后”婉容、“皇妃”李玉琴和溥杰的妻子嵯峨浩子,以及照顾他们的伪宫内府太监、嬷嬷等数十人被转送到通化。何…  相似文献   

4.
李淑贤 《中外书摘》2007,(10):17-19
溥仪常常带着我一起去看望七叔载涛,哪怕只坐10分钟,也要询问一下身体、生活情况。他说:“只有这么一个亲叔叔了。”婚后的第一个新年,我们又去拜年。载涛很高兴,仍沿袭对皇帝不能直呼姓名而只能讲“官称”的旧礼,称呼溥仪为“大爷”。他也听说溥仪会干许多家务活啦,  相似文献   

5.
1945年8月12日,就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前3天,中国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一行人从东北长春逃至通化大粟子沟,准备乘一架小型军用飞机秘密逃往日本。7天后,小型军用飞机载着溥仪在沈阳机场短暂停留时,被人民解放军和苏军截获。溥仪其随身携带的一批珠宝玉翠、书法名画也一同被军队收缴。  相似文献   

6.
何基沣,这位民国的传奇人物,曾在冯玉祥将军的帐前,在“倒曹”(曹锟)中大显伸手;在驱逐末代皇帝溥仪中也立过汗马功劳;喜峰口、芦沟桥的壮举,使他成为抗日英雄,淮海战役中他率部起义,又成为民族英雄。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任国家水利部副部长。但是在抗日战争期间,他却因“通共”“助匪”之罪名,几乎遭李宗仁的“陷害”,送上蒋介石的断头台。何、李的感情之冰整整结了近三十年。在祖国和正义的呼唤中,两人历史的恩怨也在“爱国一家”声中消融,化成了一条友谊的小溪,在彼此心中静静地流淌着。1派系倾轧:李宗仁送何基沣“陪都…  相似文献   

7.
陈延伟 《老人世界》2014,(11):37-37
在中国两千余年封建专制社会中,皇帝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登基称帝,至公元1911年末代皇帝溥仪在辛亥革命炮声中宣布退位,在这2100多年间,我国历史上共有494个皇帝。由于封建社会实行的是皇位世袭制,所以,皇帝驾崩后,一般便将皇位传给他最为信赖的人——儿子(一般是长子)。因皇帝大多身体欠佳寿命不长,他们驾崩时不少太子尚在幼年,有的甚至还在襁褓之中,于是,中国历史上便出现了许多“娃娃皇帝”,即“小皇帝”。  相似文献   

8.
我们班上有一位叫何兴的同学,经常被同学们嘲笑,因为他是班上的“最差生”。为此,他常常一个人玩,谁也不愿跟他在一起。有一件事,却让我和他成了好朋友。  相似文献   

9.
名人     
时下中国真是“名星”闪烁,唱了一支走红的歌,便成了歌星;演出了一出叫座的影视,便成了“影星”;球场上来了一个绝活,便成了“球星”。我真担心:中国“名星”的泛滥,书会导致“星河”的坠落……(2)当我们远离一位名人的时候,常从内心生发出钦佩感;当我们贴近了这位名人的时候,神秘感就会徒然减弱许多,随之而来则是一种若有所失的惆怅。我想其间的变化不在于名人价值的幻化,而是注视者书名人从天上接回了大地……(3)一位名人若被人打上了“?”,他便会精神枯萎,生命名包,他给人们的将不是仿效与激励,而是警觉与多思………  相似文献   

10.
真正的年轻     
沙波 《伴侣(A版)》2016,(4):56-56
晚上,我准备在微信朋友圈发几张照片,随口问儿子“:照片上的水印可以去掉吗?”他说应该可以,随即坐在电脑前,精神状态从昏昏欲睡调整成精神抖擞。我以为他会操作,结果他在网页上键入“如何去水印”几个字,几分钟后水印真的被他去掉了。  相似文献   

11.
庄士敦,一位终生未婚的英国绅士,曾在华生活三十四年。1919年3月开始了为溥仪上课的“帝师”生活,成为中国几千年帝王史上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具有“帝师”头衔的外国人。本文记录了他离开家乡到中国的真实故事。  相似文献   

12.
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居民从市区迁出,向近郊、远郊一步步拓展生活空间。现在,英国成了欧洲惟一从城市向农村“逆向”流动人口的国家。当英国人克里斯·哈维走出家门,在村庄的街道上漫步时,总能碰见退休的邮递员或业余酿酒者。他在这儿跟人打声招呼, 在那儿跟人聊几句,再次深深感到自己搬到金厄姆村是正确的选择。他称这里为“英格兰最友善的村庄”。32年前,当哈维搬离伦敦郊区时,父亲说他住到离首都一个半小时车程的穷乡僻壤是愚不可及,应当买一幢闹中取静的郊区住宅。如今,曾被视作不可理喻的行为却成了一种潮流。英国人从城市围城中冲决而出,去农村常年享受恬静自然的生活。  相似文献   

13.
刘玉刚     
《中外书摘》2014,(2):107-108
刘玉刚是镇北街人,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就去了广东打工。他在东莞一家名叫“裕元”的鞋厂打工,先在车间当了一名操作工,在流水线上用小锤子砸鞋底。凭着勤奋,第二年就被厂领导看中,选为储备干部。这十多年,他当过车间组长、主管、科长,一直做到生产车间课长。2003年,他被公司派往印度尼西亚等国,负责新厂的管理,完成了从出“农门”进“城门”,再出“国门”的三级跳,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企业高管人才。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戊戌变法110周年。除了著名的“戊戌六君子”,历史上还有一位鲜为人知的“戊戌第七君子”徐致靖。 徐致靖与整个百日维新有着很深的关系,他先后上折子保举过6个人,包括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以及袁世凯。他获罪的主要罪名就是举荐了康有为等五人,乃至差一点就成了刀下鬼。徐致靖在七人中官品最高。逮捕时也名列榜首,为什么却独逃此难?  相似文献   

15.
这世上有一种人,是被上帝亲吻过的:他想作画,一出手就能震惊艺坛,作品动辄千万元;画腻了转而去写书,甫一出版便洛阳纸贵,引无数文人竞相赞叹;就连写作之余不务正业跑到电视上骂人,也能迅速博得一片叫好声:话如匕首,刚好刺在了世人的七寸……这位集画家、作家、舆论领袖、公共知识分子、“民国范儿第一人”等等头衔于一身的人,就是“老小孩”陈丹青。在他看来,人生在世无非图个乐子,不好玩,毋宁死;别人撞得头破血流都未必能得到,却被他信手拈来的“成功”种种,只不过都是浮云。  相似文献   

16.
常听人们说:“我与某某有交情”,“我们交情很深”,“这个人很讲文情”……这里所说的交情,通常是指人与人之间在交往中形成的友好情感.交情与亲情、爱情不同,它没有特殊关系的维系,但这种感情却对人生有积极的意义。从交际的角度来看.交情具有特殊的价值,是一笔可贵的财富。谁拥有的文情越多.谁的交际图就越大,在事业上就可能如鱼得水。在特殊的情况下;文情还可能帮助人解难分优.摆脱困境,甚至改变一个人的人生之路。香港爱国商人陈玉书先生就是如此,当年他带50元港币到香港,就因为一件小事为他提供了人生的转机,后来成了…  相似文献   

17.
在如今的社交网络时代。“分手”成了一项复杂的“工程”。过去秀恩爱时挂在网上的甜蜜状态、日志心情、亲密合照等等.在分手后都想一一删除。删信息删到手抽筋不说,更令人头疼的是承受回忆所带来的痛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名叫谢梦非的大学生独创了一种“分手器”。几分钟就能将和对方有关的“恋爱痕迹”删除干净,还可以“拉黑”对方,这款“分手器”被网友封为“神器”。他也由此成了网络红人。有商家提出用100万元买下其发明专利。被他拒绝了。一些风投公司也纷纷向他抛出橄榄枝……  相似文献   

18.
冷门     
李景 《中外书摘》2006,(3):87-87
妻子下岗一年多,陈南山心烦了一年多。他在博物馆专攻明清建筑的构件——“牛腿”,被人戏称为“牛腿专家”。虽然他每天仍然坚持练习书法,但因心神不宁,结果是有笔无墨,有墨无神。算了,面对现实,生计为上。  相似文献   

19.
我家先后有8人从事教育工作,堪称教育之家。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曾经是令多少人向往的崇高职业。然而,在那个大搞阶级斗争的年代,我们这些当教师的却经受了一次又一次的心灵折磨。首当其冲的是我的二哥。他本是一位颇有成就的小学校长,就因为在1957年鸣放中提了几点意见,便成了“右派”,被开除公职,遣送农村劳动改造。二嫂当教师多年,也被认为社会关系复杂,在后来以莫须有的罪名强令退职回家。我的妻子也是小学校长,工作一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深受学生爱戴。“文革”开始后,她一夜之间居然成了“走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20.
楚杰 《职业》2003,(1):20-21
做临时雇员,在大部分人眼里,仍是难以想像。殊不知,这样的就业方式,在城市早已悄悄流行。现在,如果看到一个人拎着公文包、衣着光鲜地出入写字楼,人们完全有理由这样猜测:他可能是个“临聘”。s临时雇员:我临时,我快乐今年30岁的张军,名片上的抬头总是频繁更换,一会是某公司的物流经理,一会却成了另外一家公司的客户服务经理。一年中总会有那么一段时间,他会“神秘消失”,不是在某个地方进行“丛林穿越”,便是在国外某个城市的宾馆里享受着属于他的假期。回来之后往往又摇身一变,成了某公司的营销总监。张军不是什么特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