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士风采 英雄本色──老红军石邦智印象记李东,胡燕石邦智和他的夫人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之际,我们采访了原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石邦智同志。当年长征,他是红军队伍中的一名“红小鬼”;南泥湾大生产,他是八路军的一等劳动英雄。在过去的革命战争年代,他...  相似文献   

2.
在工农红军长征的队伍中,有一位英国人,他的名字叫勃沙特。进入新时期,为寻找勃沙特其人,还费了不少周折。1984年,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为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专门来中国采访和搜集史料。在采访原红六军团军团长肖克将军时,肖克向索尔兹伯里介绍了传教士勃沙特帮助红军的往事  相似文献   

3.
一切都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记老红军陈鹏蒋受安60年的风雨,把他这个当年机灵的"红小鬼"变成了饱经沧桑。行动迟缓的老人。然而,长征的路还在他的脚下步步延伸,长征的旗还在他的手中高高举起。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他无私无畏,克勤克俭,一生都在发扬红军艰...  相似文献   

4.
作为红军后代,我曾多次听父亲讲过红军长征的故事。2014年是我的父亲诞辰100周年,抚今追昔,我更加怀念已故去的父亲,更加缅怀为新中国诞生英勇牺牲在长征路上的无数红军指战员。谨以此文纪念我的父亲,也献给与他一样把生命献给共和国事业的人。  相似文献   

5.
天下事     
《老年人》1996,(12)
天下事首都隆重纪意长征胜利60周年中共中央、中央军委10月22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大会。江泽民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指出,纪念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就是要把长征精神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激励和鼓舞全国人民奋发图强,开拓前进,...  相似文献   

6.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多年了,建国也50年了,健在的老红军战士已经不多。可是,在北京,还居住着一对健健旺旺的红军亲兄弟,堪称稀奇。受《老年人》杂志之托,我去采访了这对高龄老红军兄弟。没想到他们是我的赣南同乡,交谈起来格外亲切。同年读私塾同年当红军哥...  相似文献   

7.
陈卉 《当代老年》2006,(12):32-33
“让历史告诉未来” 雪山、草地、恶劣的气候、艰苦的环境、纷繁的战事、伤病的折磨…… 至今,没有人能够说清楚空间有多少年轻的生命倒在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更没有人确切地知道经历过长征的人们又有多少长眠在日后漫长的革命征服中,即使今天健在的老红军也已到了生命的暮年。英雄老矣,然而正是这些逝去的活着的英雄们,为改变中国的命运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书写了—部大气磅礴的红色史诗。历史不能忘了他们! 为纪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本刊特别策划:寻访健在的红军长征亲历者。让广大读者和这些老红军战士—起重温70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  相似文献   

8.
一名西方传教士跟随红军长征,后来,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独特眼光,撰写了《一个外国传教士的自述》一书,向世人介绍这场激动人心的远征。在之后的半个多世纪,这位西方传教士和红军将领萧克还有了一段传奇般的友谊……  相似文献   

9.
吴志菲 《老年人》2005,(2):36-37
1935年6月上旬,红军主力过金沙江不久,长征队伍中然不见了陈云,就连与陈云亲近的人也不知道他到哪里了。一时间,部队出现了种种说,有的说他已经牺牲了,有说他失踪了。陈云究竟到哪去了呢?原来,红军长征开始后,蒋石一方面调集部队对红军主围追堵截,另一方面疯狂破白区党的组织,致使上海的组织遭到严重破坏。那时,中红军与共产国际的联系大都通过在上海的共产国际联络进行的,而红军惟一的一台功率电台在湘江之战中被毁,也就中断了与共产国际的接联系。为此,中央曾派人到海,希望重新建立与共产国的联系,但未能成功。遵义会后,中央认为有必要将…  相似文献   

10.
陈卉 《当代老年》2006,(10):28-30
“让历史告诉未来” 雪山、草地、恶劣的气候、艰苦的环境、纷繁的战事、伤病的折磨…… 至今,没有人能够说清楚究竟有多少年轻的生命倒在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更没有人确切地知道经历过长征的人们又有多少长眠在日后漫长的革命征程中。即使今天健在的老红军也已到了生命的暮年。英雄老矣.然而正是这些逝去的活着的英雄们,为改变中国的命运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书写了—部大气磅礴的红色史诗。历史不能忘了他们!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本刊特别策划:寻访健在的红军长征亲历者。让广大读者和这些老红军战士—起重温70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  相似文献   

11.
长征,简言之是指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自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战略转移。在这伟大而富有传奇色彩的红色之旅中,中国军人克服千难万险,穿越11个省,终于战胜了围追堵截的百万敌军,奇迹般地完成了两万五千里长征,谱写了人类历史上的不朽篇章。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70年来,中国人民一直对当年红军的壮举心存敬意,而长征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也被当代国人仔细收藏,成为他们创建美好生活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导刊》2010,(17):54-55
毛泽东对黄河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其名作《沁园春·雪》中的“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描绘的就是气势磅礴的黄河。长征到达陕北后,他曾两次东渡黄河。一次是在1936年2月底,毛泽东率领红军东征,兵分两路渡过黄河转战山西,击败阎锡山的军队完成东征使命后,5月又挥师西渡黄河回到陕北。  相似文献   

13.
张新 《当代老年》2006,(12):37-37
在中共党史上,红军将士口述亲历长征历程的最早文字报道目前所知道的是1936年3月在国外公开发表的“廉臣”所作《随军西行见闻录》。它比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撰写的《红星照耀中国》出版时间还要早一年多。那么这位叫“廉臣”的作者究竟是何人呢?他就是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之一的陈云。  相似文献   

14.
余果 《老年世界》2006,(21):4-7
每一个走进老红军王定国位于北京亚运村的家的人,都会被墙上到处挂着的老人的书法绘画作品所吸引——“记腊子口”八年抗战忆延安“红军西进歌”等书法作品展示了老人独创的笔锋。绘画作品“强渡嘉陵江”“雄鸡一唱天下白”及“红军不怕远征难”等,是老人对红军、对长征的深情礼赞。作为现在在世年纪最长的女红军,王定国的长征情结不仅蕴结于心中,更倾注于笔端。  相似文献   

15.
正"她们是我们心中的‘女神’。"长沙市一名中学生在《长征故事读后感》中这样写道。女红军们穿越时空,成为今天人们心中的"女神"。"她们没有一个中途退却的"在江西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里,陈列着一份72年前参加中央红军长征的女战士名单。于都党史办主任曾懿华介绍说:"长征出发时,有32名女红军随军出征,其中30名最终到达了延安。"  相似文献   

16.
《长征》是小学语文人教课标版第九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7.
政治局芦花会议 1935年6月,在长征路上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两大主力红军刚刚会师的时候,红军总兵力达十余万,士气高昂。四方面军主力正位于岷江两岸,可随时向东向北出动。而敌人主力,薛岳部尚在川西,北面的胡宗南也尚未完成全部集结。川军屡遭损失,也士气低落。  相似文献   

18.
《金色年华》2007,(6):40-41
在红军长征队伍中,有一位传奇的外国人。他就是英国传教士勃沙特(汉名薄复礼)。勃沙特是瑞士人,后随父母移居英国,供职于基督教会。1922年10月,英国基督教会派25岁的勃沙特前往中国,在贵州境内镇远、黄平、遵义一带传教。勃沙特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他根据孔子讲的“克己复礼”,取了中文名字“薄复礼”。  相似文献   

19.
长征中的湘籍女红军王文珍6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举行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创造了英雄史诗般的奇迹。在这支队伍中,湖南籍的红军女战士特别引入注目。参加长征的湘籍女红军有蔡畅、刘英、李贞。陈琼英、蹇先任、蹇先佛、陈罗英、马忆湘、邱一涵、吴仲廉、曾洪林...  相似文献   

20.
米娜 《现代妇女》2014,(11):404-404
为打开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宣传他们的思想,一大批外国传教士先后在东南亚和中国境内办起一些带有宗教性质的中外文报刊。而《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则是中国近代报刊史上第一份中文报刊,也是中国近代报刊史开始的标志。在它之后还出现了《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六合丛谈》等宗教报刊。虽说这些宗教报刊具有帝国主义侵略的性质,但它们的出现也是中国新闻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本文就从《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角度,主要围绕它的地位分歧、原因、概要以及影响,来分析宗教报刊在中国新闻传播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