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们想不到。在中原腹地河南竟然有个“台湾村”。其来源是明末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一些台湾高山族将士跟随郑成功在厦门、泉州一带驻守。后归入大清,南北征战有功,最后“身负皇命,带甲归回”,在河南南阳一带落居屯垦,成了今天“台湾村”的来由。“台湾村”繁衍至今已有1900多人口。可喜的是有位在郑州经商的女士吴天玺有感“台湾村”的动人故事,出面四处奔走,为两岸高山族的亲人寻亲问祖,使两岸的高山族亲人联系了起来,构成了一出更为动人的炎黄子孙血肉相连的民族大团结的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2.
《老年世界》2008,(10):4-5
许鹿希.1928年8月出生在上海。1953年.她从北京医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主讲解剖学. 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1948年秋.他进入美国印第安纳州普渡大学研究生院学习。由于他的学习成绩非常突出,不足两年便修满了学分.并顺利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此时的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相似文献   

3.
《中外书摘》2012,(1):15-18
八年抗战中的蒋介石呈现给国人的是多面的、复杂的。在谋划收复台湾、收复香港,争取国家领土和主权上,显示了国民政府在战时外交上的努力。  相似文献   

4.
绦子 《现代交际》2004,(6):50-51
在全球华人富豪当中,台塑集团董事长、人称“塑胶大王”的王永庆是凭个人奋斗走向商业成功的典型代表,被誉为台湾的“经营之神”。王永庆出名不仅因为他拥有巨额财富,还因为他在商业经营乃至日常生活中所展现出来的独特人格魅力。根据台湾《天下杂志》对岛内2000家大企业实力状  相似文献   

5.
王凯 《老年世界》2009,(2):12-12
冯玉祥将军虽然出身行伍却喜欢舞文弄墨,他的诗通俗易懂,明白如话,自成一体,人称“丘八诗”,故冯玉祥便自称为“丘八诗人”。当年驻防徐州时,将军曾写过一首《植树诗》,名噪一时:“老冯驻徐州,大树绿油油。谁砍我的树,我砍谁的头。”  相似文献   

6.
有棱有角说叶柯□/文启煌叶柯,原名黄剑萍,人称华容一“怪”。解放初,他任《湘潭建设报》农村组长。读完苏联作家波列伏依的《无脚飞将军》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他对书中主人公密里席叶夫、柯察金的硬骨头精神甚为钦佩,便给自己取笔名为“叶柯”...  相似文献   

7.
《中外书摘》2010,(8):16-19
1979年5月16日22时,上尉连长林毅夫从金门泅水“叛逃”对岸。很多年后,在中国大陆,他被称为中国高层智囊;在台湾地区他却有两极化的评价:“台湾之光”,“叛徒”、“逃兵”。  相似文献   

8.
人称天才外交家的乔冠华,是中国共产党内高级领导层中的大才子。早年,他以擅长撰写国际时事述评著称,著名“乔木”,与毛泽东主席的秘书胡乔木同名,人称“南乔”“北乔”。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乔冠华进入外交部成为周恩来总理的左右手。毛泽东、周恩来的许多外交文字都出自他的手笔。乔冠华不仅是位学富五车的大手笔,而且还是位出色的宣传家、天才的演说家。他性格外露,谈笑风生;他满腹经纶,出口成章。30年代末,界冠华在香港期间,经常组织党内的一些同志以及文化舆论界的进步人士,以读书会的形式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  相似文献   

9.
萨苏 《金色年华》2009,(10):36-36
抗战刚刚结束,新一军在沈阳的时候,一天,孙立人的老部下潘德辉(军统出身,本来负责监视孙立人,后来却在台湾和他一起坐牢)急匆匆跑来找将军,不等将军开口,潘德辉道:“你别问,跟我走。”  相似文献   

10.
郁慕明是台湾现任新党主席,他反对“台独”,一直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郁慕明毕业于台湾“国防医学院”,1969年获医学硕士学位。1971年被台湾当局选派赴美国加州大学学习,回台后担任“国防医学院”教授,1980年被评为“台湾十大杰出青年”。1981年,郁慕明参加“台北市议员”竞选,结果以最高票当选,自此开始了从政生涯。当年与郁慕明一起当选、从此步入政坛的“新人”还有赵少康、陈水扁和谢长廷等人,郁慕明白此也开始了与陈、谢的较量。  相似文献   

11.
1925年秋,东北军的东北讲武堂第一期学员即将毕业,要举行隆重的毕业典礼,有人想请“东北王”张作霖到讲武堂致词。张作霖以不擅言辞为由拒绝了,他手下人便极力游说:“这些未来的军官是大帅将来统一中国的骨干,他们经过您的亲自栽培,就像子侄一样,哪有儿子、侄子到了嘉期,父亲、叔叔不来祝贺的?”张作霖口笨舌拙,无奈只好答应了。 其实张作霖很少到讲武堂训话,他一介草莽粗汉、胸无点墨,自然十分惧怕令人窒息的尴尬场面。于是这次他特命秘书连夜赶写了堂而皇之的演讲词,以备他熟读强诵。 这天,在部下的前呼后拥下,张作另…  相似文献   

12.
1978年,何裕民从上海中医药大学毕业后,便在这所学校任教.并先后成为我国最年轻的中医副教授、最年轻的中医教授,博士生导师和国家重点建设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他执着于中医是传统文化的结晶并将在未来社会大有可为。他说,这是他终生的追求。因此,他曾被评为全国杰出青年中医、上海市劳动模范等.人称“劳模教授”。为了验证和发展自己的观点,他曾创办上海民生中医药研究所、上海民生健康服务中心,在肿瘤中医治疗与康复、亚健康状态调整等领域进行了许多探索,并在国际上最早提出了“零毒化疗、整体抑瘤”的肿瘤治疗观,他甚至还给自己最新研制成功的一种中药抗肿瘤产品命名为“埃克信”。他说,他要做既有科学精神、又有民族情感的中医药探索者。  相似文献   

13.
一生为了爱──法国时装皇后可可·香奈尔传奇文/西村图/有徒我国台湾出版的香奈尔传记,封面为年轻时的香奈尔玉照。即使是在她去世25年后的今天,可可·香奈尔这个名字,仍代表着时尚和流行;而她那颇具传奇色彩的一生,更是对她说过的“没有爱的女人不是真正的女人...  相似文献   

14.
京城修笔人     
朱吉红 《职业》2014,(10):40-40
在北京东四大街,有一位耄耋老人,60年如一日坚持修理小小的钢笔,他名叫张广义,人称“钢笔张”。他的十多平方米的“广义修笔铺”,在惨淡经营中成为京城最后一家修笔铺。  相似文献   

15.
文华 《老年世界》2007,(4):33-33
盖叫天(1888—1970),原名张英杰,河北高阳人,工武生.人称“活武松”,因为他能演出各个时期不同风格的武松。他表演得最好、最有名的两出武戏是《三岔口》和《十字坡》.当时人称他是“英名盖世三岔口.杰作惊天十字坡。”  相似文献   

16.
佚名 《老年世界》2013,(16):18-20
“黑乌”侦察机是上世纪80年代末全球飞得最快、最高的飞机,机上有先进的间谍仪器,服役至今从未被击落。“黑乌”飞行一小时,即能把26万平方公里内的景物摄下。1967年,中国首次“东风”2号核导弹试爆后8分钟,美国总统约翰逊的桌上已有了“黑乌”窃取的机密情报。  相似文献   

17.
黍离 《现代妇女》2007,(11):17-17
1978年3月23日,刘烨出生那天,天气太冷,家里的水管突然被冻裂了,一下子就冒出水柱来。刘烨的父母吃惊之余便诡这孩子一定是火命。水会给他带来好运。于是便给儿子起了个名字叫“烨”。也是凑巧,刘烨23岁耶一年,在台湾花莲冰冷的雨水中,凭借《蓝宇》一片,举起了金马影帝奖杯,26岁那一年,他发着高烧,又拿到金鸡奖影帝的殊荣。  相似文献   

18.
“特殊执照”的故事谭士珍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笔者在一座普通的公寓采访了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石邦智。石老是1933年5月参加红军的老战士。他是王震的老部下,不但打仗勇敢,在南泥湾大生产中同样一马当先。当时,党中央毛主席号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王...  相似文献   

19.
去过台北的人都该会被那些别致的街道名称所吸引,市区几条东西向的主干道,从北往南依次以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名,此外还有四维、八德之类典自四书五经的路名,此乃蒋介石败退台湾后的杰作。他在台湾除了将传统文化平铺在了城市的路面上,还煞费苦心地把原来的“草山”以其偶像王守仁之字改日“阳明山”,而这里的公园便顺理成章成了阳明山公园。  相似文献   

20.
历史上,台湾岛曾两度接受来自大陆的大批移民,每一次都有穆斯林混杂于其中。第一次发生于明朝灭亡之后的1661年,郑成功率领25,000名追随者,由中国南海岸出发,从荷兰人手中夺取了台湾。第二次发生于约三个世纪后的1949年,蒋介石国民党政府从大陆逃避于此。约有一百多万人,其中多数是士兵和政府官员,背井离乡来到这被葡萄牙人誉为“福摩萨”——意即“美丽的”——的小岛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