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青海统计》2007,(11):44-4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生育率的降低和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目前,我省虽然老年人口比重还不算高,但是,近年来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呈加快态势。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全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3.68万人,与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的10.49万人相比,8年间增加了3.19万人,增长了30.41%,平均每年增加0.4万人,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37%;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乃.64万人,与1990年相比,10年间增加了9.96万人,增长了72.81%,平均每年增加约1万人,年平均增长速度为5.4%。从2001年以来,全省老年人口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2006年全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32.6万人,比2000年增加8.96万人,增长了37.9%,平均每年增加1.49万人,年平均增长速度为5.5%,超过了1990-2000年平均增长速度0.1个百分点,超过了1980-1990年平均增长速度2.13个百分点,而且,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于总人口增长速度。2000年至2006年总人口增长6.04%,年均增长0.98%;而老年人口增长37.9%,年均增长5.5%,老年人口比总人口的增长幅度和年均增长速度分别高31.86和4.5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
基本现状 总量变化人口总量持续增长,增长势头有所抑制。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10年巴中户籍人口394万人,比2000年增加39.3万人,年均增长1.1%。常住人口328.4万人,比2000年增加15.4万人,年均增长0.5%,增幅高全省0.8个百分点,低全国0.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数字快报     
《四川统计》2011,(6):8-9
全国: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正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家庭的类型、规模和结构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00-2010年,内蒙古家庭户户数增加,家庭户规模呈现不断缩小的态势,老年人口的家庭户大  相似文献   

5.
一、绥化市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现状 1、老年人口数量快速增加 随着我市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人口预期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总量逐年增加。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65.8万人,比2000年增加25.5万人,年均增长5%;与此同时,全市总人口达到541.8万人,增加36.2万人,年均增长0.67%。10年间,老年人口平均增长速度是总人口的7.5倍。在过去的10年里,我市总人口的增长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显减慢。而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总人口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6.
浦东开发开放六年多来,与轰轰烈烈的开发建设和对外开放相比,浦东新区人口在悄悄发生变化。至1996年末,浦东新区人口达151.11万人,加上30多万的外地建设者,总人口估计接近190万人。人口规模、分布和密度一、总人口稳定增长,家庭小型化趋向明显。1996年末,浦东新区人口151.11万人,比上年净增2.48万人,增长1.7%。比1990年末增加17.2万人,六年间平均每年增加2.86万人。年末城乡居民家庭53.04万户,比上年末增加了1.58万户,增长3.1%,比浦东开发初期增加了10.5万户。  相似文献   

7.
李代惠 《四川省情》2002,(12):33-34
本文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机器汇总资料,对全市老龄化及老年人口现状予以分析。 一、人口类型已进入老年型社会 人口普查机器汇总资料表明:绵阳市登记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03.85万人,占总人口的20.1%;15-64岁人口为374.38万人。占总人口的72.4%;65岁以上人口为38.78万人,占总人口的7.5%。与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下降2.1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比重略有提高,上升0.1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上升2个百分  相似文献   

8.
一、通辽市城镇化现有发展状况及制约因素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00年,通辽市总人口为308.35万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87.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8.5%。 纵向观察,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的数据相比,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增加33.26万人,增长幅度达61%,年均增长率在5%左右,城镇化率提升8.7个百分点。客观地讲,进入九十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撤盟建市之后,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和行政区域的变更,加速了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城镇化综合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妇女篇 实现平等就业和获得社会保障的权利 基本实现平等就业.十年来四川省就业人员中女性所占比例均在45%以上,接近劳动年龄人口女性所占比例.2010年,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女性比例37.5%,比2000年下降11.6个百分点. 基本获得平等的社会保障权利.2010年末,四川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女性527.6万人,医疗保险女性1002.1万人,失业保险女性192.4万人,工伤保险女性210.7万人,均比2000年大幅度增加.生育保险参保人数484.2万人,其中女性217.1万人,占44.8%,比2000年提高8.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我国私营企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私营企业的发展现状(一)私营企业的规模和速度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资料表明,2001年我国私营企业的单位数、从业人员、实收资本和营业收入四项指标都达到相当可观的规模,与1996年全国第一次基普资料相比,都有高速增长。1、企业单位数持续增加1996—2001年五年间,私营企业从44万户增加到132万户,增长了两倍;私营企业单位数占全部企业的比重由16.9%上升到43.7%,提高了26.8个百分点。2、就业人员队伍不断扩大1996—2001年,私营企业从业人员从802万人增加到3170万人,增长近3倍,年均增长31.6%;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占全国企业的比重由4.4%上升到19.…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是内蒙古人口发展变化较大的1o年.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五普”)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以下简称“六普”)资料显示,10年间,内蒙古人口显现出总人口低速增长、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人口性别比基本正常、人口年龄结构已由成年型转变为老年型、蒙古族人口增长速度高于汉族人口、人口受教育程度进一步提高、人口地区分布变化较大等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一、卓资县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2010年11月1日,卓资县的常住人口为136965人,0-14岁人口为13765人,占10.05%,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7013,占12.42%。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9.98个百分点,65岁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7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人口老龄化"是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加,或青少年人口所占比重不断递减的一种渐进过程。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10年镶黄旗60岁及以上人口3006人,占总人口的10.57%,超出标准0.57个百分点,与2000年五普相比提高了3.47个百分点,其中:65岁以上人口1856人,占总人口的6.5%,高于2000年2.5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四川家庭婚姻现状:"曾经沧海难为水" 婚龄人口增加,性别比下降 2010年,四川15岁及以上婚龄人口总数为6677.04万人,较2000年增加4.74%,占总人口的比重由2000年的77.41%上升至83.03%.其中,男性3363.20万人,女性3313.84万人,性别比由2000年的105.50下降至101.49. 仍以有配偶为主,但破损家庭比重上升 2010年,四川婚龄人口婚姻状况仍以有配偶为主,占婚龄人口总数的71.30%,但比重较2000年下降5.40个百分点.此外,未婚、离婚、丧偶所占比重分别由2000年的15.40%、1.09%和6.81%上升至19.71%、1.76%和7.23%.  相似文献   

15.
一、澄迈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素质人口分布特点 (一)澄迈县人口素质变化及特点 1、人口增幅逐渐减缓,文化素质明显上升 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10年澄迈县常住人口46.72万人,比2000年增长7.49%,年均增长率为0.73%。平均每十万人口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数由2000年的1424人上升为2010年的2989人,  相似文献   

16.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00年,内蒙古15岁 及以上人口中文盲人口所占比例,即文盲率为11.59%,比 全国平均水平9.08%高2.51个百分点,在全国各省、自治 区、直辖市中排名第24位。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 时,内蒙古的文盲率为21.68%,比全国平均水平22.7%低 0.59个百分点,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排名第14 位。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到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内 蒙古文盲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下降速度略快于全国。而  相似文献   

17.
一、人口分布及排序情况 2000年11月1日0时,呼盟总人口为273.65万人,同第四次人口普查1990年7月1日0时的255.17万人相比,十年零四个月共增加了18.48万人,增长7.24%,平均每年增加17942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68%。 1、人口分布。全盟6个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由“四普”时的55.86%上升到“五普”时的55.95%,6个市人口由142.53万增加到153.11万,十年间增加了10.58万人,每年增加1万多人,人口比重增加了0.09个百分点。 2、各旗市人口排序。呼盟…  相似文献   

18.
吕琪 《广西统计》2001,(6):26-27
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96%,比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上升了1.39个百分点。这表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职业的巨大改善,特别是人口生育水平的迅速下降,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  相似文献   

19.
数字快报     
全国:十年来我国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调查显示,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07137093人,乡村人口减少133237289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银色浪潮”对我国养老保险体制的冲击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京平 《统计研究》2002,19(1):18-21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  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资料 ,2 0 0 0年我国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而且 ,从新中国五次人口普查的变化看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呈加快之势 (见表 1)。 1991—2 0 0 0年的 10年间 ,老龄人口的比重年均增加 0 139个百分点 ,而前 2 6年 (196 5— 1990 )年均才增加 0 0 77个百分点 ,前者几乎为后者的两倍。表 1中国人口年龄构成年龄构成指标 1 953年 1 964年 1 982年 1 990年 2 0 0 0年0—1 4岁人口 (% ) 36 2 840 6933 592 7 62 2 2 8965岁以上人口 (% ) 4 41 3 56 4 91 5 576 96老少比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