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科现 《家庭科技》2010,(6):37-37
心理学家研究认为,儿童时期是培养健康心理的黄金时期.各种习惯和行为模式,都在这时奠定基础。如果有一个好的开始,将来可使孩子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如果在此时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卫生,孩子成年后很难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所以,作为父母应十分重视用正常的心理原则来教育孩子。那么,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2.
儿童期是培养健康心理的关键时期.各种习惯和行为模式都是在这个时期奠定基础的,作为父母应十分重视用正常的心理原则来教育儿童.本文从家庭环境的角度阐明了在培养健康的儿童心理的过程中家庭的重要作用,同时提出了正确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3.
吕莉 《家庭科技》2006,(11):39-39
家庭治疗理论认为,家庭是一个系统,家庭中任何一个成员所表现出来的心理行为问题或某种不良心理症状,都与家庭交往方式、家庭结构有很大关系,因此,我们要纠正孩子的某种心理行为问题时,先要找出家庭内部的原因,然后改善家庭的不良环境,进而促进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如,孩子的偏食,可能  相似文献   

4.
正家庭中的亲情沟通直接影响着未成年人的发展。父母想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就需要营造轻松和睦的家庭氛围。"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在家庭教育中母亲占最重要的位置。母亲对儿童的影响是任何东西、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引导孩子成长呢?母亲要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良好的亲子沟通与孩子的社会适应、心理健  相似文献   

5.
正现在的父母很关心孩子的思想、学习和身体健康,却很少想过对孩子进行审美教育,有些父母甚至还会感到奇怪,家庭中有什么美育呢?其实,家庭美育就是家长对孩子进行的审美教育,培养孩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点和趣味,教会孩子区别美与丑、善与恶、诚实和虚伪,把孩子引入崇高的精神境界。孩子的美育,需要家长耐心地渗透。培养孩子的文明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的言谈、举止和习惯要有一  相似文献   

6.
对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的调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适应能力是大学生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入校第一天起就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健康人格和健康心理,提高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大学教育不仅关心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个人成长健康与否,还要关心他们能否无障碍的步入社会、适应社会进而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7.
随着离异家庭的增多,其子女教育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夫妻离异后,双方在心理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人不能承受来自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各种压力,在这种不健康的心态下,产生了心理扭曲的家庭教育方式。1.霸占心理:承担教育抚养一方,把孩子视为己有,不准离异的对方来看望孩子,剥夺子女与亲生父(母)交往的权利,用孩子来惩罚对方。2.累赘心理:夫妻离异后,为了再婚方便,谁也不愿意要孩子,把孩子当做皮球踢来踢去,心情稍有不顺,就把孩子当成出气筒,打骂、虐待孩子,用体罚的方式发泄家庭解体或影响再婚的怨恨。3.补偿…  相似文献   

8.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逐渐从青少年向成人过渡的重要时期,是其身心发展的高峰期。培养健康的身心素质单靠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已经难以奏效,而音乐美育将是培养当代大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有效方法之一。文章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探讨了音乐美育的愉悦性、情感性和交往性等三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9.
当代大学生不良消费心理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是消费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阶段也是消费心理转型的重要时期。近年来,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消费教育的缺失,使得大学生群体中产生了很多不良的消费行为,影响到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以及大学生个体的全面健康发展。为此,家庭、社会、学校要担负起培养、引导他们形成健康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的责任;大学生自身也应从多方面努力,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相似文献   

10.
青春期,国际标准惯例是指10—20岁的青少年时期,我国习惯上把13、14—17、18岁这一阶段称为青春期,即初、高中阶段。因为这一阶段是青少年生理、心理发育的高峰阶段,也是青春躁动最激烈的时期。严格地说,这个时期是青少年性格形成时期,道德形成时期和思维发育的重要时期,探讨这一时期的家庭教育,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当孩子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的500余名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家庭背景与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关系密切。家庭背景影响大学生的金钱观、道德观、职业观、婚姻家庭观等。对此,家长要加强与孩子的心灵交流,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淡化家庭背景对孩子的心理影响。  相似文献   

12.
大学期间是女生生理、心理日趋成熟和完善时期 ,在这一时期她们不仅需要渊博的知识和道德修养 ,还必须具备健康的体魄 ,以保证顺利地完成学业和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因此 ,根据女大学生所处的生理、心理变化的交叉时期的特点 ,采取有针性对措施提高她们对体育锻炼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兴趣 ,是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 ,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大学生由于心理障碍等因素而导致休学、退学的比例明显上升,加上近年来时有发生的高校学生自伤或他伤事件,种种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科学研究表明,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很大,优美的环境可以使人赏心悦目。因此,营造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4.
刘小玉 《家庭科技》2011,(12):35-35
中年时期,由于社会、家庭责任日益加重,心理变化会十分明显。作为中年人,如何了解自己的心理是否健康呢?  相似文献   

15.
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与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发展的规律,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提高心理适应能力,促进个性发展,维护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健康心理既是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6.
领导干部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其心理健康对执政能力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很大影响。近年来,领导干部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社会压力、职场压力、外界诱惑、家庭压力成为领导干部头上的"四座大山",领导干部要保持健康心理就必须注重压力的释放与积极心态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舔犊情深,这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情感。孩子是父母的骨肉,家——永远是珍藏在人们心中的一片绿洲。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行为习惯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应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修养的综合体现。我们应该积极地营造和谐愉快、充满爱心的家庭氛围,这样对人、对己都是有益的。要摒弃命  相似文献   

18.
许敬 《家庭科技》2021,(2):26-27
家庭教育对幼儿的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性格,幼儿园教育是通过系统的教育方式培养孩子的思维和实践能力,两者各有所长,对于孩子的成长都有重要作用.在幼儿的成长时期,两种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更好地培养幼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该进行优势互补,共同对幼儿进行教育和培养.  相似文献   

19.
家庭空间与公共空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对家庭物理、心理、行动空间与公共空间关系的探讨,指出家庭空间是公共空间的出发点,是公共空间的特殊部分,两者之间有融合交汇之处、渗透发展之势。重视家庭空间文化的引导及暗示功能,将有助于塑造和培养人们在公共空间的自主意识和责任担当,有利于培养人们的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20.
李玉侠 《兰州学刊》2008,(6):197-198
尽管信息化社会正削弱着传统意义上的父母权威,但家庭教育的责任不能削弱。因此,父母应采取积极的家教策略以应对信息化社会的挑战。即要充分运用家长的权威,又要创造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即要允许孩子科学上网,又要丰富孩子的现实生活经验;既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又要培养孩子抵御诱惑的能力。此外,父母还要为孩子树立健康生活的好榜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