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社会排斥理论视角中弱势阶层的概念界定及其生成原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晶 《学术探索》2004,(1):29-31
作者从社会排斥理论出发对弱势阶层的概念做出一个界定对于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掌握极少,由于生理或社会的原因遭到社会排斥的脆弱群体.并在社会排斥理论框架下利用"自我"生存论、劳动过程创造论、意识形态认可论等观点来分析转型期我国弱势阶层生成的原因,得出不是由于弱势阶层的"弱势"地位而遭到社会排斥,而是由于社会排斥造成部分群体"弱势"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社会排斥理论是弱势群体获得国家帮助,体现公平与正义的一种理论,它为我们发现、解释以及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一个新的理论视角。保障同性恋的发展权是保障同性恋者平等享有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成果、减少公众对同性恋群体社会排斥的重要路径。保障同性恋的发展权是我国提出的重视和谐发展、包容发展的国家发展趋势所决定的;是我国人权事业发展进步之必然;是同性恋者摆脱世俗精神控制、解决现实具体问题的需要;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机制、出台保障同性恋发展权的相关措施及培养公众同性恋"常态化"的意识来加以保障。  相似文献   

3.
失地农民社会排斥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失地农民是在我国城市化、现代化过程中形成的一个特殊群体.这一群体日益成为新的弱势群体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其受到的社会排斥机制.失地农民群体受到了来自社会政策、社会保障体制、劳动力市场就业、社会关系网络等方面的排斥,这些排斥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了对失地农民群体的排斥机制.  相似文献   

4.
公正是任何一个社会都试图追求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下,公民能够获得公平的权利、平等的机会、同样的规则和透明的分配。但是,不可否认,任何一个社会都可能存在对弱势群体的排斥现象,这种排斥将部分人群边缘化,与正常的社会生活几近隔绝——这与对社会公平的追求相悖。因此,在当今环境下,在社会公正的视角下实现社会排斥的拯救,通过反社会排斥的努力,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消除贫困与障碍,淡化歧视与偏见,实现安全、公正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对这一命题进行了系统的剖析,阐述了社会排斥的概念及其诉求层面,探究了社会排斥产生的原因,最后从多个不同的视角,对社会公平与反社会排斥意愿的实现,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6.
农民工社会保障中的社会排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排斥是造成今天农民工在社会保障中进退两难窘境的主要原因。结构性安排和制度性安排将农民工阻隔在农村,并贴上了“农民”的身份标签;空间的阻隔和身份的另类标签又影响了农民工的社会保障资源的获得;社会排斥是一个过程,存在着再生产的问题。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才能消除社会排斥。应加快城市化进程,改革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逐步实现“同籍化”;建立符合农民工保障需求的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城市居民和农民工的“文化隔阂”。  相似文献   

7.
政策排斥是客观存在的,具有普遍性、复杂性和两面性等特征。资源稀缺性、社会问题复杂性、决策信息不对称,决策与执行者的价值观、素质与能力等都会影响到政策排斥性问题的形成与产生。消极性政策排斥的危害是不可低估和轻视的,基于政策排斥的社会管理创新不仅是弥补政策自身不足的客观需要,而且是推动社会管理实践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社会排斥"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西方社会政策的研究焦点,到目前"反社会排斥"已成为世界各国社会政策研究的共同话题.依循其兴起背景及概念演进,社会排斥理论在贫困、剥夺理路基础上释放出巨大的政策内涵,它与社会政策的内在契合性使之成为了这一语境中的核心议题.  相似文献   

9.
梅丽萍 《兰州学刊》2011,(9):121-127
中国城市化最主要的问题包括农民工问题、失地农民问题以及城中村问题。社会排斥理论提供了一个解释这些问题的视角,从社会排斥的角度探究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以及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社会政策,首先要做的是转变观念,以社会公民权为基础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在此基础上逐步改革户籍制度,并为流动人口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10.
西方社会排斥理论研究述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排斥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之初至五、六十年代,主要研对象是关于贫困(poverty)研究领域中对贫困以及剥夺(deprivation)和劣势(disadvantaged)理论的探讨。如今社会排斥理论已经越来越被社会制度研究、贫困问题研究以及弱势群体研究等方面所重视,并成为这些研究领域的核心概念。  相似文献   

11.
刘瑞清 《阴山学刊》2009,22(1):73-77
中国古代私学能长期存在有着多种原因:其一,封建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私学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其二,迎合封建专制统治是私学长期存在的前提条件;其三,私学自身不断发展完善及其灵活的办学方式是私学长期存在的体制原因;其四,私学教师的作用是中国古代私学长期存在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从先秦神话、寓言、史传、野史传说等,到魏晋南北朝志怪、轶事小说,到唐代传奇,到宋元话本,再到明清小说,中国小说经历了小说艺术的孕育、形成、发展等不同时期,并形成了各类各体小说多元并行的格局.中国古代小说的嬗变与发展,是社会历史、宗教文化、制度文化、审美心理需求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也是小说自身递嬗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机动性:社会排斥的一个新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建 《兰州学刊》2008,(8):97-99
社会排斥理论是当今社会政策学科的主流分析范式,具有多维度、动态性的特征。本研究认为机动性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已经成为影响个人福利的因素之一,可以将之视为社会排斥的一个维度。本研究还对机动性的层面进行了细分,并用一个案为例。详细论述了机动性能力对弱势群体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14.
袁泽民  莫瑞丽 《理论界》2013,(11):54-57
刑释人员能否回归社会关系到公共安全与社会的和谐、稳定.通过研究发现,刑释人员在回归社会过程中,遇到许多排斥,这些排斥呈现系统性、隐蔽性、相对性等特点.究其原因,既有宏观的制度性因素,也有微观的家庭及刑释人员自身因素.消除对刑释人员的社会排斥,建立刑释人员回归社会的支持体系,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5.
“社会排斥”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的法国,起源于对贫困问题的研究,现在已经成为解释各种社会问题的一个核心概念。农民工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城市只接纳了这一群体的工作,却排斥在了住房体制之外。包括为实现居者有其屋理想的廉租房的建设,因为城市户口的限制,把这一群体也排除在外,以至于导致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的孤岛化和边缘化。  相似文献   

16.
“社会排斥”概念:语义考察和话语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排斥概念逐渐替代贫困概念,成为国际公共话语中社会不平等和社会政策讨论的主流,影响着世界发展模式的变化。从词源学的角度来看,社会排斥概念的现代语义起源于法国,而后通过欧盟的贫困项目及其组织传播到其他欧盟国家,最后逐渐被欧盟以外的国家和国际组织所采纳。这个概念具有动态性、相对性、累积性、空间性等多重特征,它与贫困、剥夺、不平等、歧视等概念与话语相关,但是又与这些概念并不等同。在实际运用中,出于不同的研究需要,人们往往也对社会排斥的具体定义作不同的界定。此外,受不同的政治文化传统以及学科传统的影响,国际上形成了一些关于社会排斥的话语和研究范式。这些话语和研究范式影响着当前人们对社会排斥现象的理论思考和政策实践。  相似文献   

17.
18.
“社会排斥”与“社会脱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排斥理论强调了贫困者不仅缺乏收入,而且还缺乏收入以外的许多社会内容,如社会参与、社会权利和义务以及社会道德秩序等.同时,它也强调了作为穷人,其社会地位、生活、受教育和其他方面不仅是短缺的,而且是被排斥的.这种排斥是在社会结构制约下的一种长期的"隔离".作者吸收了社会排斥理论的部分观点,提出了"社会脱离"概念并做了初步分析.当前以贫困下岗失业者为主体的城市新贫困者身处社会脱离状态之中,他们的职业身份、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关系等与社会生活的主流之间存在距离.不过,这些人具有在较短时间内摆脱贫困和走出社会脱离状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社会排斥与社会融合--一个欧盟社会政策的分析路径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社会排斥理论是欧洲社会政策研究中新兴的理论.欧盟一体化进程和福利国家危机是社会排斥理论发展的主要背景.社会排斥指社会成员愿意参与社会活动但是被不可控制的因素阻止的事实.社会排斥问题的存在影响社会成员公民权利的实现.欧盟的研究表明,社会排斥在健康、就业、社会保护、教育和住房五个与社会政策相关的领域中存在.社会政策是反社会排斥达到社会融合的手段.欧盟希望通过社会政策调整和实施去消除社会排斥.  相似文献   

20.
"社会排斥"是对社会弱势群体的能力的剥夺。社会排斥是在市场中产生,但不能在市场运行中自然解决。只有利用政府和其他非市场的力量,通过二次分配及多次分配解决不平等问题。政府必须使公共财政、公共税收、公共管理都围绕着"发展就是消灭社会排斥"的主题行为,并与企业、社会其他部门通力合作,消除社会排斥的目标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