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纳税人诉讼是指公民、团体以纳税人的身份,针对行政机关违法支出来源于税收的公共资金而向法院提起的诉讼。纳税人诉讼有助于加强财政监督力度,防止和控制国家公共资金的流失,建立廉洁、节约型政府。纳税人的权利是税收征收与使用过程的统一,纳税人诉讼是用税监督权的司法化。构建我国纳税人制度应当设立纳税人诉讼的前置程序,明确原告资格、受案范围、举证责任,并通过诉讼费用承担、胜诉奖励激励纳税人积极地参与公益诉讼。  相似文献   

2.
税的宪政思考与纳税人权利的保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无论是征税权的扩张还是用税权的滥用,都表明我国税权控制与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为此,必须转型税法研究的传统范式,以宪政的视野和高度,实现税之内涵在宪法层面上的重新界定与回归,处理好税权和财产权的法律关系,从而通过税及税权的规范化有效地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商业银行的金融企业特性决定了其监督权配置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必须强化监事会的监督作用。由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监事会制度并不健全,导致监督权配置效率低下。我国商业银行必须从当前的实际问题出发.克服监督表面化、形式化的趋向,在考虑商业银行特殊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运营环境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监事会制度.确保商业银行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对房地产税功能问题的研究,往往局限于筹集公共财政收入、优化资源配置、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等政府收益,忽视了对纳税人权益的研究。在"房地产税是否是变相增税"的公众关注背景下,学术观点与市场实践严重背离。分析这一背离背后的法理逻辑,就应回归纳税人权利这一税法的核心问题,确立房地产税的税款缴纳与受益更直接联系的受益税体系。这既需要明确税收法定原则和财产税受益原则,也需要选择好改革的突破口,最大限度地实现纳税人和政府的双重受益。  相似文献   

5.
本文突破传统税收法律对纳税人权利的界定,提出纳税人基于其纳税义务的履行,应当对等地享有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获得救济权等基本的税收权利;保护纳税人权利符合权利、义务一致的现代法治精神,能够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也是"公共财政"的必然要求;建立税收听证制度、税务帮助制度,改革户籍制度,实现有效的权利救济方式是保护纳税人权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司法救济作为保护纳税人利益的最后一道屏障,在纳税人权利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目前我国在<行政诉讼法>、<税收征管法>等法律框架内,已经建立起针对纳税人的司法救济机制,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复议前置程序设计不合理、旨在保护纳税人以及相关主体合法权益的抽象行政行为审查缺失、税务相对人提起行政诉讼的范围相当有限等等,这些都亟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检察权的性质是法律监督权和法律监督权即检察权是法学界关于检察权与法律监督权关系的一般认识.这两个论断最初是为了回答由检察机关宪法定位与实践背离所引发的争议,但它们在逻辑上和历史上都缺乏足够的根据,也难以作为当前检察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在现行法律制度中,法律监督权应当是检察权的上位概念,检察权是一项专门法律监督权,而检察权与法律监督权概念外延上的落差可以作为检察权的可生长空间.  相似文献   

8.
侦查监督权是我国检察机关行使法律监督权的形式之一,它是由法律监督权派生出来的一种监督权力,在检察机关的整个法律监督权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侦查监督权的确立对于保证立案侦查工作的合法、顺利进行,准确、及时地惩罚犯罪分子,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等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国当前,侦查监督权确立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分权制衡理论、正当程序理论、人权保障与权利救济理论,以及法律监督理论.  相似文献   

9.
权力的天然膨胀性容易导致互联网监管中政府权力的滥用,政府对网络舆论的管制,应当允许公民有要求救济的权利,这就要求必须完善网络舆论监督主体的救济制度。而我国目前的互联网管制的立法多强调政府的监管,忽视对网络舆论监督主体的监督权的保护和救济规定,这和现代行政法的发展潮流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纳税人诉讼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人民主权思想"和"税收价格论"及西方国家的实践经验,我国应建立纳税人诉讼制度.这是防止和纠正公共财政资金浪费的重要途径.建立纳税人诉讼制度需要正确判断纳税人诉讼的性质、明确纳税人诉讼的主体资格、受案范围和请求事项,并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等.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化时代,人权也出现了全球化的趋势。人权的全球化对中国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中国应完善立法,促进司法公正和依法行政,同时关注其他国家的人权保障状况,并尽快批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相似文献   

12.
我国强制隔离戒毒制度经过十年的发展呈现出福利属性凸显、系统性增强等成效,但仍存在制度与实践断裂的问题。具体表现为福利性与强制性的价值张力、法律规定与法律执行的不平衡、法律供给不足与认知偏差的困境叠加、司法监督与社会监督的不到位、制度刚性有余与活力弹性不足的矛盾、第三方评估机制的缺失等方面。制度与实践的重构需要增强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认知行为的可塑性、戒毒人员的社会性、医疗和就业服务的可获得性。  相似文献   

13.
作为我国独特创举的审判委员会制度,长期以来为学界所争议.总体上看,当下我国法律界对其的批评已逐渐成为主流,并且主要指向审判委员会“审判分离”、侵犯当事人诉讼权利、行政化倾向严重、责任分担不明等问题.在试图对审判委员会制度的历史沿革及现状进行剖析的基础之上,尝试提出初步的改革设想,使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诉讼制度能够符合司法审判的规律,满足司法审判实践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反致制度存在的基础及其前景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际私法领域 ,反致制度是颇有争议的问题 ,这一问题不仅具有理论价值 ,而且对于完善我国相关立法 ,加强国际法律直辖与合作方面更具有实际意义。本文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评价了反致存在的基础、运用反致导致的正面效果和存在的弊端 ,以及反致在当代的发展趋势。在此评价的基础上 ,为我国国际私法采用反致理论及其使用反致所涉及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可供参考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中华性"知识型是作为与"他者化"的"现代性"知识型相对抗的一个元话语系统出现的,它的目的是取消现代性当中所标榜的以时间线性为模型所造成的差异,摆脱中国的"他者性"因子,在"中华圈"这个共时性的空间中重新复兴中华话语.一方面,"中华性"论者们用话语权力分析来解构中国的"现代性"传统;另一方面,其反对者又在运用这个方法解构"中华性"的命题.话语权力方法的娴熟运用将"现代性"的思考诉诸于东西方话语权力的差异,使得对于"中华性"的思考具有了当下性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阐述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债权性在实践中表现出的弊端,指出已颁布的<农村土地承包法>的不足,提出应在即将出台的物权法中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改为农地使用权,明确农地使用权的物权性及土地登记等相关具体内容,并结合合同制度,形成以物权法保护为主体,债权法保护为补充的统一制度,来共同规范农地使用权,以提高农村土地使用效率,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加入WTO与我国外资银行监管法律制度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加入WTO后,随着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数量快速增长以及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加强对外资银行的监管也日显迫切。文章结合我国对外资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现状,探讨完善外资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原则和方向,并对我国外资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最新立法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河南省农村产权制度现状与农户投资行为的调查 ,研究了农地产权制度与农户投资行为的关系 ,分析了农地产权制度影响农户投资行为的途径 :即地权稳定性效应、资源配置效应 ;提出了在目前条件下提高农户对农地投资积极性的农地制度创新举措 :即土地使用权长期化、拓展使用权范围并予以法律化、建立平等占有而又长期稳定的土地使用制度。  相似文献   

19.
人力资本产权的界定及其利益分享是知识经济时代必须重新解读和审视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当前人力资本产权界定存在分歧的基础上,以投资性和效率性为原则,对人力资本产权进行了"政府——个人——企业"三角主体的探讨,认为在人力资本权益分享时,人力资本主体应共同享有企业剩余索取权,应当特别保护并强化个人和企业的那部分权益,而政府的人力资本权益应相对弱化但应强调其隐性收入。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