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浅谈文学期刊办刊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众多的文学期刊举步维艰,在四面楚歌声中茫然四顾,探寻文学期刊发展的新思路。有的期刊义无反顾,改变办刊宗旨,向文化期刊和女性期刊靠近,这种变化体现出文学面对商业法则的无奈。有的期刊几经徘徊彷徨,回归纯文学,文学期刊不能简单适应社会文化潮流,提升民族精神境界也是文学的神圣职责。文学期刊与网络联手,营造文学的多维空间,网络传媒和文学传媒的互补,扩展了文学的传播空间。推出新栏目,体现新特色,增强创新活力。尽管众多的文学期刊试图调整办刊思路,但文学的衰落是一个不可逆转的事实。文化消费的多元争雄使部分文学期刊不容乐观,只有不断创新进取的文学期刊才能在市场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2.
近一二十年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文学期刊衍生出两种新的诉求,即商业化和大众化,并从根本上改变着我国文学期刊的传统性质.市场特性和文学特性的不兼容性,使文学期刊倘若不转化为文化工业,就必须引入"第三物"才能生存.文学期刊当下的生存困境,其实是文学和文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普遍困境.  相似文献   

3.
从文学广告看中国现代文学期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文学广告可以见出文学期刊的信息交流与传播意识、期刊的定位策略、期刊在一定时期的热点、期刊市场运作的情况。文学广告是了解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特色的化石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CSSCI 2003至2007年中国文学来源期刊的相关引文数据为样本,通过引文分析法,对中国文学期刊的引用和被引用特点、中国文学期刊间引用网络、中国文学期刊与其他学科期刊及外文期刊的引用网络进行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5.
文学期刊是文学生产机制的一个基础性环节,办刊质量直接影响整个文学的发展生态。上世纪末,纯文学期刊进入改版高潮,学术化趋势日趋明显,紧接着文学类学术期刊也出现了一股"改版潮",学术与经营齐头并进,整个文学学术生态受到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6.
商务印书馆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繁殖和哺育的重要意义.早期的商务印书馆对于西洋文化文学的介绍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也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孕育的重要因素.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刊物,成为影响甚至左右中国新文学萌生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在"五四"新文化运动背景中,商务印书馆进行了革新与改革,在以《小说月报》为标志的改革过程中,使商务印书馆成为新文化、新文学发展的重镇.在期刊的文学作品刊载、文学丛书的出版方面,囊括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诸多作家,显示了中国现代文学创作的实绩.商务印书馆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与发展中,顺应潮流、鼎力革新是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关键,团聚作家、推动创作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动力,联系读者、关注市场是中国现代文学繁荣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左联"时期的文学论争与俄苏文学和文论在中国的传播,都与期刊的译介有密切关系.1928年至1934年间,左翼期刊积极译介苏联文学作品和无产阶级文论,同人期刊也较全面地译介苏联文学并能及时地介绍苏联文坛消息,期刊与读者均能理性地看待苏联文学,标志着无产阶级文学和马列主义文艺思想影响的扩大,也是这一时期论争的理论水平提高的重要原因.但由于这时的期刊依然存在片面地追随苏联文艺的倾向,因而这一时期"左联"方面依然没能克服盲从和"左"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他1927年9月发表第一篇小说《幻灭》时开始使用的笔名。茅盾首先是以一位杰出的文学翻译家、文学理论家与文艺批评家的身份出现在“五四”新文坛上的。他一登上文坛,便与文学期刊发生密切联系,并直接主编过文学期刊。编辑文学期刊是他早期文学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他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从事文学期刊活动的拓荒者之一,为我国现代文学期刊。、发展和繁荣作出过重要贡献。期刊活动的开始1916年,ZI岁的沈雁冰从北京大学预科毕业,来到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他早期的期刊活动…  相似文献   

9.
2000-2004年中国文学期刊影响力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CSSCI的中国文学期刊影响力报告是对2 0 0 0-2 0 0 4年间该学科发文、引文和期刊影响力的数据化描述。报告显示,此间中国文学研究总体呈现较好发展趋势;相对而言,中国文学专业期刊却在本学科的影响力有所下降。报告主要从中国文学研究论文被引数量和被引广度、影响因子和半衰期等方面,具体分析了此间中国文学期刊的影响力状况。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的出现,为文学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但在这种“另类的繁华”之下也出现了文学经不起阅读、文学韵味和审美淡化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新媒体时代文学写作本身已经遭遇“祛魅”的过程,同时,作家在市场、利益等多元因素的驱动下,丧失了艺术创作必要的坚守与根基.当然,我们不能把文学创作目前遭遇的困境归咎于技术与市场,文学的困境实质上是人性的困境.因此,对于文学的拯救,便也只能从人性的救治开始.  相似文献   

11.
文学期刊作为文学作品发表的舞台和阵地对一个时代的文学取向和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力。通过对四十年代一些文学期刊的考究能发现它们在"解放区"、"沦陷区"、"国统区"三区并存的时局下各自办刊宗旨的时代演变,以及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新变,进而来探讨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的通俗文学的发展流变。  相似文献   

12.
丁玲不但是当代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伟大作家,而且是伟大的文学教育家。她文学教育方面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创办中央文学研究所;办刊物,出作品,出人才;通过文学研讨会和报告会等形式辅导文学青年,著文诠释文学创作规律。  相似文献   

13.
文学建制是指文学的生产、消费空间,即有作者和编者(生产者)、读者(消费者)及其公共空间(发表刊物、出版机构、图书市场、流通资金、典律体系等)组成的文学运行机制。文学建制的演变,往往是文学转型的极限,意味着一种新文学重塑的开始。但文学建制的变化具有“内化性”,即文学建制并不只是由政治、经济等有形资本可以“掌控”的作家“身份”、读者“需求”等因素决定,还有更多精神渗透性的因素以其“内化性’’的力量影响着文学建制。1950年代发生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文学建制的变化,就需要从其“内化性”展开分析,从而把握1949年前后中国文学转型的实质性内容。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国期刊总体上呈现出一种持续繁荣和健康发展的势头。但是,文学期刊的生存和发展却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在困境中摸索前进的纯文学期刊出现了学术化和市场化两种明显的倾向,而学术化和市场化在促进文学期刊走出困境的同时又反过来影响着文学期刊的健康发展。不过,在历经一番市场经济的风风雨雨之后,中国文学期刊已变得更加成熟并即将迎来美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现代文学史起点的"向前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新文学运动"曾被视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起点",这样就遮蔽了"五四"前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实际进程,相应也忽视了"五四"前许多文学作品已经初具的现代性.从早期启蒙者身份的重新认定,在文学作品中对科学、人权的引进时序,中国期刊的三波现代化浪潮,早期白话文的倡导和早期翻译作品的成就等方面来看,有必要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起点"向前"位移,才能将20世纪文学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来加以把握.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时代催生"后闺阁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大众文化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借助文字来书写自身的生活遭际与点滴感受,于是诞生了一大批以描写女性爱情婚姻为题材,具唯美风格和时尚化倾向的女性文学作品。由于其与主流话语存在一定距离,故长期以来未受到理论界的重视。对此类文学作品给以“后闺阁文学”的命名,并对其特点和价值的分析,有助于给当下这一鲜活的文学现象以合理的定位。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女性文学在近30年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众多各具特色的作家和作品,然而综观这些作家作品发现,二元对立的思维始终是她们的一个共性。文章从作品题材、作家立场和文字表达等方面对新时期女性文学中的二元对立思想进行剖析,指出这一特点对女性文学发展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古典的概念出发 ,结合目前外语科研学术界的现状 ,论述古典作品与时代创新的关系。文章指出 ,创新来自古典 ,古典是创新的源泉。离开古典 ,创新是无本之木 ,无源之水。目前外语学科研究者有两大弱势 :一是基础理论功底薄弱 ,有关知识结构不完整 ;二是古典知识后劲不足。没有母语文化的国学基础 ,经史子集 ,无一通达 ;外国语学习中 ,古典著作阅读甚少。这就造成外语科研难以创新的局面。建议 :(1)成立研究古典的学术团体 ;(2 )改变学术期刊厚今薄古的倾向 ,设法创办讨论古典的期刊 ;(3 )作为一种修养和基础 ,倡导师生阅读古典著作 ;(4 )呼唤学界对古典的讨论 ;(5 )呼唤现代研究与古典结合  相似文献   

19.
通过运用CiteSpace软件,梳理2009至2019年国内CNKI核心期刊和国内硕博论文库的相关文献,论述中国形象研究在国内的发展历程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语料库批评翻译学的新视角。研究发现,中国形象研究大多集中在传播学、文学、译介学等学科领域,语料多来自国外媒体报道、外国文学和翻译作品等,中国形象研究局限在“他形象”研究,缺乏对中国形象的“自形象”研究,鲜见以国内政治文献的外译作为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多为定性研究,缺乏一定的客观定量研究。语料库批评翻译学为中国形象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和途径,依托对国内政治文献的翻译,不仅为中国形象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范式,而且对实现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和“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形象宣传也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周作人在五四时期所提倡的人的文学是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按照周作人的标准,当代文学中那些下半身写作的作品存在的问题在于对人的生活的态度是非人道的;对于非人题材的展示没有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但这些作品恰恰是五四一代所提倡的人道主义发展的结果。五四时期所提倡的人的文学是个体本位的人道主义文学,在打破礼教的僵化规范方面具有历史贡献,但是打破了旧的僵化的规范之后,仍需建立起一种新的更符合人性的规范。当代文学中的身体欲望写作需要人性的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