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童莹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18-20
包容性发展是新时代发展的要求,参与、共享、公平是包容性发展理念的核心要点。"村改居"社区文化因其杂糅性、多元性和矛盾性特征,在社区文化建设方面对政府、社区权力组织、社区其他机构和居民提出挑战和要求。结合包容性发展理念,坚持更加全面、更趋公平,同时更具有可持续性的社区文化建设,对"村改居"社区自身发展和我国加快城市化进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黄梅芳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1):134-137
"村改居"过程涉及社区、居民的多层面转变。"村改居"社区和谐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社区建设、提高居民素质等方面存在一致性,主要表现在目标一致、内容协同、载体互补等方面。在"村改居"社区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和谐文化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亚伦斯基是美国2 0世纪著名的社区行动领导者,先后创立了后场邻里委员会、工业地区基金会等社区组织,提出了一套被称为“亚伦斯基主义”的激进社区行动理论;推动了美国社区发展,为美国后来的各种社会运动提供了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4.
郭涵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6):259-261
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我国城镇化迅速兴起,大量农用土地被征用,"村改居"社区的数量持续上升,失地妇女数量增加,但失地妇女群体的素质和生存技能不高,如何开展"村改居"社区教育,提高失地妇女整体素质和生存技能非常重要。本文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出发,通过实证分析,着重对"村改居"社区教育妇女参与状况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5.
郭涵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5(3):64-67
从社会资本理论的视角出发,对"村改居"社区教育问题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分析社会资本各因素对失地农民参与社区教育意愿的影响程度,得出网络规范因素是影响社区教育最重要、最显著因素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村改居"社区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李晓娟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0(1):119-125
“村改居”社区是在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中产生的。同时,传统村落居民在熟人社会基础上所产生的社会共同体意识也因生活场所的转变而受到冲击,而居民新的社区意识尚未建立,不利于社区组织运行及社区的自我发展。文章以帕特南社会资本理论为分析视角,指出“村改居”居民的社会关系网络弱化、互惠规范失序、社会信任不足,极大降低了居民的社区归属感、责任感与参与感,使“村改居”居民的社区意识不足。提出应通过打破居民的社交隔阂、培育新型社区文化、加强社区制度建设来重建居民社会互动网络、构建新的互惠规范、夯实信任基础,从而增强居民的社区意识,密切居民与社区的联结,稳固社区基础,发挥居民在社区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提高社区组织运行与合作效率,促进社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赵定东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9(1):55-62
村改居是中国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现象,其治理方式没有摹本可参考.浙江省的村改居社区治理探索主要从完善社区平台建设、社区设施建设、社区制度建设及社区品质建设四个方面入手,在治理过程中以"民需"为导向,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和社会的协作功能,通过共富和乡愁治理实现共建共享治理手段的落实.浙江的探索经验可以归结为:政府与社会有机协同的治理方式切合了基层治理的中国实际,顶层设计上的有序治理与居民全面致富有机结合夯实了基层治理的基础,强政府、强社会的最优目标突出了中国特色,"田园社区"的提出成为"城进乡不退"就地城镇化方式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8.
聂宇恬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5,35(4)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致力于提高家庭的物质生活水平,在此过程中,往往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空巢老人的照顾工作.空巢老人容易在家庭、身体、情感、政府与非政府部门的补贴等方面存在问题.要完善空巢老人的社会照顾,须从四个方面入手:第一,空巢老人及家庭自我调适;第二,社区机构帮扶;第三,政府部门资助支持;第四,非政府组织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9.
在参与农村社区灾后重建和发展的过程中,一些民间组织仍然带有传统文化的鲜明烙印。它们倾向于按照自身绘制的理想蓝图改造农村社区,与村民和村级组织在灾后重建和发展项目中形成的是权威-服从关系。这种状况影响到民间组织和农村社区的良性互动,影响到发展项目的实际效果,也影响到公民社会的成长。 相似文献
10.
时间银行作为社区互助服务激励的一种实践模式,在社会治理体制背景下,受学者关注程度有增无减,研究方法多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和调查法,对时间银行社区互助运作模式的现状、困境及模式建构缺乏深度观测与研究.安徽各地时间银行在运作主体、参与主体、运作方式上积累了探索经验,且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具有推行效力,但居民参与积极性不高、运作机制不完善仍是实践难题.从时间银行模式推广的实践框架看,应增强基层社区治理水平,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提升社区服务专业化,切实发挥时间银行模式提高社区互助服务参与的可能性和广泛性. 相似文献
11.
黄成亮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9(5):127-134
随着城乡融合进程不断加快,传统的自然村落地区面临着向就地城镇化的城市社区形态演变,村改居社区能否实现优良的公共治理不但关乎人民的获得感,更会影响到城市群建设与区域联动战略的顺利实施。本文以西部四川省某市H社区为研究对象,以事件—过程为分析视角,阐释了H村落到社区转变中公共性治理的转变历程。研究表明,H村落向现代社区转变的不同阶段存在着不同的治理逻辑,表现为乡村精英、家族—社区、基层政府三者间形成的公共性治理的“圈层结构”。村改居社区公共性治理体系构建需要将多元治理的参与平台制度化,治理过程要注重寻求传统文化与治理规则的平衡点,做好治理重心下移后社区服务组织化承接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教师在行动研究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昌木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0(4):126-129
教师行动研究是教师对自己的思想、信念、知识及其实践进行有目的、有系统、批判性研究的方式,是提升自身教育实践理性,拓展专业自主,获得专业成长的过程。理论与实践联系、研究与行动结合、在研究中改进行动是教师行动研究的特征。教师在自省的计划、实施、观察和再思考的行动研究的进程中,不断审视自己的实践知识和教学行为,不仅能够提高教师教学生活质量,而且能够使教师个人的、缄默的、隐性实践知识转变成供他人分享的、明确的公共知识,促进自己教学理论的创生与建构,逐步摆脱外来的“权威理论”束缚和禁锢。 相似文献
13.
立足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新设街道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站项目,通过与H县H街道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站工作团队的共同行动,探索如何基于理论工具、采用何种实践模式发展搬迁群众的社区社会资本。研究表明,社会工作介入可藉由社会心理恢复、邻里关系建设发展结合型社区社会资本,以社区参与引导、社区能动性活化发展桥接型社区社会资本。社区社会资本的发展是结合型与桥接型社区社会资本循序渐进、双向互动的增长历程,也是信任关系、关系网络和社区共识3个因素彼此作用、相互依存的累积历程。随着重建搬迁群众彼此的信任关系、重构在社区中的关系网络、重塑互惠共享的社区共识,发展其社区社会资本,形成“人社配适”的新社区共同体,最终在搬迁群众生活品质的提升中使他们逐步融入安置社区,并且在整体社区福祉的增进中使得新环境更适合他们生活,真正实现“从搬得出到稳得住”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后续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14.
林瑞艳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由勒温提出的行动研究教学理论提倡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付诸实施。将这一理论应用于大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中,通过收集信息、设计方案,在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进一步的反思将在将来不断进行。 相似文献
15.
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发展--教育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奕红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3(4):65-68
教师的专业发展日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当代教育改革的重大议题之一.世界各国纷纷开始将重点转向教师队伍的建设,以教师专业化作为提高教师素质,改善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新形势下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而行动研究是以教师为主体的研究,它的特点决定了它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16.
姜华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27-129
探讨将行动研究运用到任务型外语教学中,教师针对自己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中出现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方案,在实施中反思和调整方案,分析评价效果,改进教学实践,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师的教学行为向更专业、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政府嵌入、社会协同和居民自主治理作为我国社区治理行动的内在变量,三者的关系决定社区治理模式的转换。从理念转向行动是实现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借鉴行动科学理论,我们认为中国社区治理经历了三个阶段,国家主导的政府行动阶段、国家引导的社会行动阶段和国家与社会扶持的居民行动阶段。现代社区治理是政府主导、社会协作、居民组织化行动的过程。随着居民自治广度和深度的拓展,居民行动日益成为社区治理的目标和方向。居民行动能够很好地迎合现代社区治理的要求,悄然改变社区治理过程中“居民自治弱”的困局,而理清居民行动逻辑和通过技术赋权激发居民行动就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教育行动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坚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56-157
教师专业发展注重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性提高,技能熟练模式没有看到教师职业具有不确定性、情境性、非实证意义上的科学性、强烈的个体性等特点,反思型实践者模式把教师看成是抽象的理想对象,而教育行动研究模式集研究与实践、研究者与实践者于一体,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路径. 相似文献
19.
杨静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0(3):104-113
行动研究是为了促进改变.从产生至今,行动研究已经发展出科学技术的行动研究、实践取向的行动研究和批判解放的行动研究三种主要流派.台湾辅仁大学夏林清教授在台湾实践和推动的行动研究,是在其导师唐纳德·舍恩(Donald Sch?n)《反映的实践者》的基础上,转承了实践取向和批判解放的行动研究学派,并在台湾30多年的实践中得以丰富和发展而活化了行动研究,它对“改变”尤其具有深刻的解释.夏林清教授强调一个行动者的行动研究应该根植于自己的历史和情景脉络中,承接历史和前人的资粮,从中寻找改变的方向和行动的动力.强调他山之石只有立基于自己的历史和实践才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李宇庄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缺乏活力与激情的棘手问题,而问题的真正解决并非个人的力量可以办到,必须依靠所有教师和相关人员的智慧和共同努力,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中研究,使每个教师得以改进自己的教学过程和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从而使改革不断深化。合作行动研究为此提供了机会和有效途径。基于学习网站的任务驱动型协作学习模式能够成功构建并得到学生的支持和肯定证明了该研究方式在教学改革中的必要性和关键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