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唐代前期的哲学贫困,其主要表现,一是哲学家的贫困;二是哲学家思想的贫困。贫困的原因:一、社会的安定,缺乏震撼人心的社会大问题;二、统治者重视政治,致使政治思想发达而哲学思想平庸;三、经学的统一,使经学走上了僵化的老路,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四、科举制考试内容的硬性规定,有着很强的导向作用,这就限制和阻碍了哲学思想的深入和发展;五、唐前期中国传统思想对佛学的融合改造尚未完成,佛学理论还未被纳入到中国的传统哲学之中。从佛教哲学而言,当时的中国仍然是哲学贫困时期。  相似文献   

2.
科学社会学引进中国已经多年,但在该学科的许多基本理论问题上仍然若明若暗。笔者讨论了科学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界定和研究方法的特点;同时,就科学社会学与科技哲学的基本关系指出:科学社会学本质上也是对科学的一种理解工作,而且很有特点,是一种力求接近科学实际、具有扎实经验基础的理解。所以,科学社会学对于科技哲学具有开阔研究视野、提供研究素材、深化理论观点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哲学史上,科学上的重大发现曾多次影响到哲学的理论观点、理论表述乃至理论形态。广谱哲学作为模型化、数学化的哲学,与现代科学发现、科学成果有紧密的联系。反过来看,一个哲学工作者需要具备最高普遍性层面的哲学眼光,否则无法发现某一重大科学发现或成果具有哲学(普遍性)的意义;要能抓住哲学理论的稳定的结构内核,否则无法和"结构型数学"接轨;要善于用哲学观点观察和分析科学成果,否则真理会从鼻子底下溜过去。  相似文献   

4.
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争论的实质是科学与哲学的冲突,因为面对同样的世界,它们解释的基础是不同的。然而,科学与哲学又具有相同的目标,即同样关涉人的存在与发展。只有将科学的方法和哲学所关注的问题结合起来,使科学成为哲学化的科学,哲学成为科学化的哲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两者的对立与冲突。  相似文献   

5.
脱离哲学史背景的哲学定义是无根的、武断的抽象物,要回答哲学是什么的问题就得回到哲学史,回到哲学的起源。哲学孕育于神话的事实先行规定哲学的形而上学的追求,哲学的形而上学追求超越科学,因此,哲学是创造性地综合科学方法与神话一宗教思维方式的思辨物。古希腊哲学概念,或者起源意义上的哲学概念是综合的哲学概念。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哲学变革不仅仅是具体的哲学思想和哲学观点的变革 ,而且还是哲学形态的根本变革 ,是哲学的主题、性质、基本问题的根本变化 ,是传统哲学的终结。这是从个体哲学发生学的角度分析马克思的哲学观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严格意义上的迷信的对象 ,是某种超自然、超逻辑、非理性的神秘力量。迷信者往往相信自己可以通过某种特殊的方式同这种力量沟通。从性质上看 ,迷信具有非理性和盲目性 ,它不像科学那样是怀疑的和批判的。从迷信的内涵看 ,它不仅是一种认识 ,而且包含着许多情感的因素 ,并且和迷信者的意志相关。迷信与宗教有密切的联系。人们之所以相信迷信 ,有多方面的因素。要克服现代流行的各种迷信 ,需要普及科学文化知识 ,积极培养科学精神和理性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8.
"科技哲学研究"是我刊重点打造的特色栏目,自2011年底创办以来,我们围绕科技哲学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发表了一系列高质量的文章,其中有25%的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或观点摘录,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得到了科技哲学界专家同行的认可和赞许。为了进一步扩大优质稿源,提高栏目知名度和影响力,特向同行专家邀约稿件。稿件选题范围包括自然与生态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工程与产业哲学、  相似文献   

9.
旧唯物主义乃至一切旧哲学,既不了解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也不了解“革命实践活动”的意义。这既是它们唯心主义社会历史观产生的原因,也是它们在人性论问题上的根本麦误之所在。本文通过对旧哲学在人性问题上的理论考察和分析.指出,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社会的本质和人的本质。实践性是人的根本属性。人们只有在实践中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中,才能获得他的本质规定性。离开人的实践性和社会性,就不可能科学地揭示人性,把握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归纳法在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历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的兴衰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西方科学哲学发展演变的全貌。从归纳法的辉煌成功到“休谟问题”的出现,再到逻辑经验主义对归纳法的拯救,最后到波普尔对它的全盘否定,反映出了西方科学哲学从与科学发展的实际紧密相连到裂隙的出现,再到弥合裂隙的努力,最后终于与科学渐行渐远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1.
《哲学的贫困》中蒲鲁东以"唯心主义的系列辩证法"为指导阐述了他的机器思想:一是机器是如何产生的,二是机器的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批判了蒲鲁东,科学地论述了机器的产生及其与分工的关系,但对蒲鲁东揭示的机器的坏的方面则是默认的。到创作《资本论》时期,马克思提出了应将机器和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相区分的思想,从而解开为何在《贫困的哲学》中对蒲鲁东揭示的机器的坏的方面保持默认态度这一疑团。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对当今国际学术界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日两国同处世界的东方,受东方文化传统的影响,在科技哲学研究上有许多共同点,但由于国情不同,因而也有不少差异之处。中日两国在科技哲学研究上,如果能互为借鉴,取长补短,那么,各自必有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中部地区城镇人口贫困问题在“西部大开发”热潮映衬下尤其显得突出。中部地区城镇人口贫困原因主要有权利贫困和政策的缺陷,这些贫困的成因很可能对中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带来难以估量的后果。  相似文献   

14.
《哲学的贫困》是马克思第一次以论战的形式系统地阐述自己新世界观的基本观点的著作。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批判蒲鲁东经济理论的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基础,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批判蒲鲁东的唯心史观,进一步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批判蒲鲁东的小资产阶级社会改良思想,阐明了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特别是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哲学的贫困》对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阐述全面、系统、确定和基本完善,最终完成了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  相似文献   

15.
【主持人语】贫困问题是当今世界最尖锐的社会问题之一。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减少贫困人口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反贫困的任务依然任重道远。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扩大扶贫、社会保障和人类发展议程的范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弘扬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和友善互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自2014年起将每年的10月17日设为全国扶贫日,引导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扶贫。这表明了党和政府在反贫困问题上的决心  相似文献   

16.
从语义上分析,科学哲学至少包含了三个层面:(1)作为哲学思潮的科学性哲学;(2)作为广义的哲学活动的科学哲学;(3)作为哲学学科的科学哲学。从类型上看,存在着(1)经验主义态度的科学哲学;(2)本体论或形而上学态度的科学哲学;(3)批判主义态度的科学哲学。这些差异表明,为科学哲学寻求统一的规范定义是徒劳的,相反,通过为科学哲学提供一种工作定义,可以将不同类型和流派的科学哲学纳入到科学哲学这个阵营中来,探讨现象学科学哲学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7.
从经济哲学视域看,《哲学的贫困》与《贫困的哲学》展现出的两种不同的哲学基调,决定了蒲鲁东与马克思的经济学理念的分野;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不但是马克思所批判和仰赖的对象,而且构成了蒲鲁东经济学的哲学根基,不过蒲鲁东凭借辩证的直觉提出的系列辩证法是类似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脱离历史的纯粹理性,无论思辨哲学还是批判哲学的“二律背反”,是不会成为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方法的,而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方法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历史地批判和历史地解读,在于从思想的发展中汲取有益的启迪;这既使人摆脱愚蠢的聪明也摆脱聪明的愚蠢。历史的辩证法总会折射出它的类似逻各斯或道的普照之光,即便是解构了的元素也有自身存在的根据或前提或原因,因此马克思的批判和蒲鲁东主义的现实影响都是不可小觑的。  相似文献   

18.
在脱离了基础主义的研究以后,数学哲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来自科学哲学的影响就是促成这一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事实上导致了数学哲学研究中一个新的研究范式。由于新方向上的研究在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基本立场和主要观念上,都已发生了质的变化,这也就清楚地表明了数学哲学现代发展的革命性质  相似文献   

19.
从信息世界看哲学的发展及其根本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般人类知识的发展过程中孕育着科学和哲学发展的全新方式:哲学的科学化和科学的哲学化。科学与哲学具有某种内在融合的统一性关系,它们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某种动态循环的反馈环路,从而导致它们的发展总是相互规定和促进、相互融合和转化,并相伴而行。我们同时面对着两种独断论:一种是自然主义的独断论,一种是意识哲学的独断论。这两种独断论的形成源于传统哲学对存在领域的二元对立的分割方式:存在=物质+精神。当代信息科学和信息哲学的发展在物质和精神两大世界之间揭示了自在信息世界的存在,并在信息活动高级形态的意义上重新阐释了精神世界的本质,这就可以把物质到精神、精神到物质的活动描述为一个有中介的过程,从而合理地消解物质和精神的二元对立的割裂,并由此实现人类哲学的根本转向。  相似文献   

20.
科技研究创新的哲学方法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研究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新则必须遵循科学发展本身的内在规律,在正确的科学哲学思想指导下,依据正确的思维方法和研究逻辑来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