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庆检察院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职务犯罪过去常见的“59岁现象”不再突出,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35岁左右干部已成为职务犯罪的高发群体,这种现象被称为“35岁现象”。近日,多家报纸报道6.3万的受贿金额就让年轻有为的副局长官路走到终点,“35岁现象”再次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正>一段时间里,在有些地方出现了一道奇特的景观:一些领导干部"边贪腐边干事",贪腐的胆子很大,干事的成绩也很突出,他们既是"贪官",又是"能吏",出现了腐败猖獗与发展繁荣并存的现象。随着中央反腐败力度的加大,当前又出现了一个新的现象:一些干部不贪腐也不干事,出现"廉而不为""廉而失能"、懒政怠政等现象。  相似文献   

3.
张辰 《决策》2015,(Z1):96-97
虽然"35岁"有如此多的劣势,是职场倦怠期,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职场黄金期。在很多人眼里,35岁正当时,经验丰富、处世成熟,但事实上,35岁以上,无论是蓝领还是白领,因为年龄的关系,其职场之路都变得比较狭窄。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都明文规定只要35岁以下者,人才市场上的这种现象被称为"35岁危机"。随着年龄的增大,80后即将迎来他们的"35岁危机"。人到35岁,无论是转行还是创业都要重新定位,成本都会非常高。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加大了惩治腐败的力度,一批"老虎""苍蝇"应声落马。在这些"老虎""苍蝇"涉嫌的贪腐犯罪中,"受贿"成为第一贪腐形式,占到了中纪委已公布查处原因的65起案例中的七成还要多。受贿如此严重与普遍,自然会让人想到,行贿者的队伍应当更加庞大(一般而言,一个贪官不可能只有一个行贿者)。然而,有关行贿者受到惩处的报道  相似文献   

5.
王杰 《决策探索》2015,(2):92-93
包拯、海瑞、于成龙、张伯行、张养浩……这些古代清官,既给一代又一代人留下难以释怀的廉洁情结,也启发人们思考这样一条千古不变的历史规律:官员清廉则国运兴盛,官员贪腐则国家败亡。对任何一个政权来说,如果不解决官员的贪腐、奢靡、纵欲、享乐问题,必然会导致国将不国。清官之念长期以来,在古代史料典籍的文字中,在千千万万的百姓心中,对官员都有这样一种理想期盼:他们心中装着百姓,恪守着"清、勤、慎"为官箴言;他们公正  相似文献   

6.
<正>在已经落马的"老虎"案中,"家族腐败"屡屡发生,贪腐夫妻档、贪腐父子兵形成的完整的"家族腐败"利益链,牵连甚广、危害巨大。其中,又以"虎妻"们在背后对贪腐的暗合、支援影响最为恶劣。下面,让我们来看看那些"大老虎"的夫人们以夫之名都干了些什么。薄熙来妻子薄谷开来:贪腐受贿、擅权干政薄谷开来一案早已尘埃落定了。2012年8月20日,薄谷开来因经济纠纷投毒故意杀害英国商人尼尔·伍德,被判死缓。而薄熙来也因在有关人员举报薄谷开来涉嫌故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反腐力度空前,据中纪委网站"案件查处"和媒体公开报道信息统计,2014年以来,至少已有39名高校领导被立案调查,平均每个月就有三四起,分布在17个省市区,让人目不暇接。多年前,对于高校领导涉嫌贪腐,纪检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就指出,招生、基建、后勤、财务,是高校腐败的重灾区,提出要把好决策关、招生关、财务关、基建关,但谁来"把关",是一个问题。因为这些领域的贪腐,就与由领导"把关"有关——分管领导可  相似文献   

8.
<正>截至2007年底,全国机关干部中45岁以下的占71.5%,其中35岁以下的占30%。当然,这组数据蕴涵的信息,对于全面评估干部队伍年轻化还不够充分。比如,人们并不能从中看到领导阶层的  相似文献   

9.
刘建明 《决策》2013,(9):78-79
在肃贪的过程中,对贪官的贪腐行为一经查实,雍正绝不姑息迁就,总是采取坚决果断措施予以严惩。对罪证确凿的贪官,雍正就下令把他们的家产抄个干干净净,连他们的子弟、亲戚也不放过,他也因此得了个"抄家皇帝"的绰号。  相似文献   

10.
贪腐危害不仅会危害贪腐分子自身,更会依附于血缘关系在代际传递,从而放大贪腐危害的破坏性。贪腐危害逆向往上传递,对于贪腐分子父母而言,让其在贪腐危害潜伏期担惊受怕,在贪腐危害爆发期遭遇重大变故,在贪腐危害次生期晚景凄凉。贪腐危害顺向往下传递,对于贪腐分子子女而言,让其在贪腐危害潜伏期遭到诱惑腐蚀,在贪腐危害爆发期遭遇飞来横祸,在贪腐危害次生期饱受干扰。  相似文献   

11.
<正>村干部贪腐是指村干部在乡村治理过程中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方针和政策等,滥用村庄公共权力,损害广大村民的切身利益以谋取私利的一种行为表现。这里的村干部主要是指村委会和村党支部成员,也包括驻村干部及外派管理人员。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由于乡村社会结构性的空间转换,一些村庄的村干部贪腐现象越发明显。同时,村干部贪腐因其"小""微"等特点一度被遮蔽,因而近些年来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并以经济腐败、政治腐败和道德腐败为具体表现形式。因此,  相似文献   

12.
<正>根据1983年以来实行的"分级管理,下管一级"的干部管理权限与干部选拔原则,在各级领导干部提拔的过程中,上一级组织部门对下一级领导干部后备人选与拟提拔对象都会规定最大年龄的"死杠杠",一旦考察对象的年龄超过这个"死杠杠",无论表现如何突出和具有怎样的工作实绩也不再予以考虑。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年龄"死杠杠"一般会随着拟任领导岗位级别的降低而一路降低,由50多岁一直降低到30多岁乃至20多岁,这几乎成为一条铁板钉钉的"金科玉律"。笔者认为,这种做法只具有部分合理性,因为它是运用直线性思维对中央有关精神要求的简单化解读,不自觉地陷入了干部选拔年轻化教条主义理解的误区。  相似文献   

13.
外刊外报     
《领导决策信息》2014,(7):10-10
正反贪腐需堵住"保外就医"漏洞香港《南华早报》2014年2月17日中国政府最近高度关注保外就医、假释制度的滥用。据报道,最高检日前对涉及5.2万多人的案件中的不当缩短刑期或假释决定作出了更正。尽管如此,但中国政府在堵塞漏洞和收紧有关假释的规定方面一直动作缓慢。  相似文献   

14.
一个人敢不敢说话,并不在于是否退休。不过现实情况是,确实有不少退休老人乃至耄耋老人无所顾忌,敢说真话实话,敢提批评意见,敢斗贪腐高官,以至于有媒体称:"中国现在出现了耄耋老人敢于直言的风景线。"案头就有几位耄耋老人敢说敢为的报道:一位是敢向省委书记叫板的92岁老人、云南省政协原副主席杨维俊。杨老退休  相似文献   

15.
付超 《领导科学》2012,(10):54-55
现代国家有效运行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国家的公共资金得到最有效的使用。然而,据《南方周末》统计,自2001年以来,10年里出现在媒体视野中涉案上千万的贪腐案例中,科级及以下官员至少有17个,其中有13个案件发生在2008年之后,近3年来呈加剧之势。一方面是"重量级贪官"的频频出现,中央高层群策群力加大打击力度并未取得显著成绩,另一方面是处于官员架构中金字塔底端的"小贪"层出不穷,在他们之间似乎形成了一个类似于"攀比"的怪圈。从贪腐给国家社会造成的经济损失来看,只有更多,没有最多。  相似文献   

16.
<正>"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式的大官巨贪,经常创造贪腐史上的新纪录。不过,俗话说"别拿村长不当干部",小官小吏也能大贪巨贪,其贪腐的数额与其职位之悬殊,也让人惊诧不已。我们抽取嘉庆十四年的几个小官贪腐的案子,来看看这"小官巨贪"有多厉害。古代所谓"小官",大抵指七品及以下的芝麻官,而最低级的是吏员,一般是干满五年,成绩优秀者,可以得正八品、九品官职,相当于现在的科长和股长。乾隆时定制,吏员经考核后,分别去取,一等授  相似文献   

17.
<正>自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以来,我国在党政领导干部的任用上积极推行领导干部年轻化,很多年轻人走上了领导岗位。年轻人走上领导岗位,使我国干部队伍结构及素质得到改善和提高,不仅增强了干部队伍的活力,也保证了干部队伍的持续性及创新性。但是,在我国传统行政文化及行政思维环境中,对于这些年轻领导干部而言,他们的任命、晋升、行政及权威均会遭受巨大冲击。如"最年轻市长"周森锋、"23岁副县级干部"焦三牛、"坐飞船女市  相似文献   

18.
<正>贪腐的官员中,有种"恃才傲物"的:他们自以为手段高明,可以瞒天过海;伪装得很好,可以欺世盗名。殊不知,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所谓的"高明",不过是掩耳盗铃;自以为是的"伪装",不过是自欺欺人。浙江省金华市原副市长朱福林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熟悉朱福林的人都称,他为人谦和,做事喜欢"动脑子"。这个做过副教授的贪官,身上有那么一股子书卷气,教育别人时常讲"情怀":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相似文献   

19.
孙兴杰 《决策》2013,(1):76-77
2012年的最后一个月,俄罗斯接连通过整肃官纪的法案,以"铁腕"著称的普京,采取法治手段治理贪腐.与十年前铁腕打击寡头相比,普京更依赖法律与规则来治国.官员财产申报以及禁止官员拥有海外资产,无疑是切断权力与金钱纽带的利剑,普京的政治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治理贪腐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正>以前,曾经认为贪腐官员逃出国门就"安全"了。但十八大以来的事实早已证明,"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原则并不因地域限制而失效。一张"天网",在3月底4月初被撒下。在中国追贪的工具箱中,"天网"所承担的重任,是让贪腐者所逃往的天涯海角,在法律范围内一视同仁。中国反腐的决心,世界在支持,也在见证。海外不是法外2015年3月28日下午传来消息,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天网"行动首战告捷。按照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办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