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博文集萃     
正如何和上司吵架构成职场的重要元素是人,人与人的交往中避免不了有冲突和不快的情况发生,当然,能与所有的同事和谐相处是件好事,但是,如果你在职场中与上司发生争吵的情况时,最好要遵守以下定律。1.不要害怕吵架。许多人会害怕吵架,刻意地压抑自己的观点,但长期下来,一是让上司不明白你的观点和原则,觉得你是一个模糊的人;二是刻意压抑,其实会制造你和上司之间的生疏感。所以,吵架不见  相似文献   

2.
采英拾贝     
《领导文萃》2014,(6):51-51
正政府公务员是下级服从上级,但法官不应该是下级服从上级,而现实状况是法官在很大程度上听命于上司。———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江平谈司法改革期待,称此次三中全会提出的司法改革,使法院系统和地方管理系统适当脱钩,表明法院系统要"去行政化"中国比较政治化,任何一个政策都会影响你,比如上学、房  相似文献   

3.
遭遇错怪     
面对上司错怪,一个基本原则便是:“保全上司的面子,保全自己的机会”。作为雇员你遇到的一种烦恼便是来自上司的错怪。上司的错怪是以上司对你的错误印象开始的。但是,如果处理得当,你极  相似文献   

4.
老子的"圣人不仁"思想是其自然无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圣人以"不仁"的方式对待百姓,是天地对待万物的方式在人间的显现,即遵循大道,自然无为。按照由天道及人道、由自然及社会的思维逻辑,"圣人不仁"思想无疑对当前领导者正确处理与下级的关系、更好地成就下级具有借鉴意义。领导者要认识到成就下级与成就自己是相统一的;对下级一视同仁,以素质为依据使用人才;包容下级的缺点,用事业平台成就人才;谦虚处下,对下级行无言之教。  相似文献   

5.
古语云,"民非后,罔克胥匡以生;后非民,罔以辟四方"。这句话的意思是,下级没有领导者的组织管理,就无法协作谋生;领导者没有下级的支持,就无法管理事务。这揭示出领导者与下级既能够和谐相  相似文献   

6.
人生三则     
老革命家彭德怀给自己一生定下三条原则:一、自己不贪;二、别人不送;三、敢把厚脸皮的上司、熟人挡回去。  相似文献   

7.
周曼 《秘书之友》2010,(11):43-44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与上司近在咫尺的员工行事要非常谨慎,工作上偷不得一点懒,总是生活在一种满是挑剔的眼光中。从消极意义而言,你会如履薄冰;从积极意义上看,你的才能也容易被发现。你未来的事业之路,完全取决于你把在上司身边的日子视作机遇还是霉运,完全取决于你如何调适自己的心态和行为。  相似文献   

8.
正1.工作时间就聊工作。如果我们是在工作时间和上司偶遇,那么就聊些与工作有关的事情。我们应该明白一点:在职场中,公事就是公事。在工作时间,公事和私事之间通常不会产生交集。如果领导没有主动和你聊其他的事情,你一定要和领导谈工作。这代表了一个人的基本职业操守和对工作的尊重,你的上司也会因此肯定你。但是要避免过分表达自己,要让上司多说话,你应该尽量做一个好的"捧哏"。  相似文献   

9.
<正>遭遇坏上司,无疑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其实与上司的交往,就像是一场艰难的踩钢丝表演,冷静、协调与平衡才是成功的关键。这也是职场最重要的生存法则。你从坏上司那里得到的是大把的机会还是无止境的噩梦,全在于你自己能否掌握“人际”钢索的平衡。如何化解坏上司的谎言暗示任何一项职位说明书都不会明确写明要员工撒谎,但是为公司或上司利益而撒  相似文献   

10.
遭遇错怪     
面对上司错怪,一个基本原则便是:“保全上司的面子,保全自己的机会。” 作为雇员,你遇到的一种烦恼便是来自上司的错怪。上司的错怪是以上司对你的错误印象开始的。但是,如果处理得当,你极有可能将上司的错怪转化为上司对你的赞赏,甚至成为你今后成功的资  相似文献   

11.
楚杰 《经营管理者》2007,(2):115-115
<正>上班族面对紧迫盯人的上司,要把自己练得稳一点,做事情要细腻一些,上司愈是急躁,自己愈是应该懂得slow down,免得陷入混乱多变的指示里。别被上司的慌乱牵着走在紧迫盯人的上司手下工作,首先是排定的工作流程绝不能被上司的“过  相似文献   

12.
在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实践中,大多数企业对下级考核,只采用上级对下属进行考核的形式,考核者作为员工的直接上司,其和员工的私人友情或冲突、个人的偏好等非客观因素将很大程度上影响绩效考核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专心聆听有人与上司交谈时,带有几分紧张,因而较多注意对方的态度,而没有真正听清上司谈话的内容,或者没有完全领会上司的意图,因担心暴露理解能力差而不敢发问。结果回去忙了一通却不合其意,出力不讨好。聪明的下级不仅要把握上司谈话的外在内容,还要理解他话里包含的意思。  相似文献   

14.
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是很微妙的,交往过少或过多,都会影响双方关系的正常化。那么,怎样才能做到适度呢?与上级交往的度要适宜。与上级交往过于积极主动或消极被动都是不足取的。上下级之间是一种工作性质的交往关系,上级对下级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交往的工作价值。如果上级认为下级的素质好、能力强,下级的积极交往能够给自己的领导工作以有效的支持和配合,就会接纳、欢迎、鼓励下级的积极交往。在这种情况下,下级应该继续保持和适当强化自己对上级的积极态度。反之,如果上级认为下级的素质一般,能力平平,积极交往于自己的领导工作无…  相似文献   

15.
职场中,"能干者"容易因为个人工作高效高质而被上司有事就请教、遇阻就拜托、频繁求帮忙、借势压"小事"所纠缠。"能干者"要妥善应对上司"派私活"之举,就要态度委婉但不失底线、有所帮衬但拒绝全收、敬畏权力但不冒风险、满足需求亦方便自我。在应对过程中,应做到有理有节、软硬兼施、旁敲侧击、反施压力,以便有效弱化与上司的冲突。  相似文献   

16.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下级工作出现某些失误时,上级往往会为下级承担一些责任,这就是所谓的挑担子.这既是上级的职责所在,也是体制所规定的.但是,这种挑担子,决不是无原则的庇护.为下级挑担子,要在搞清楚失误的性质、责任归属、主客观因素的前提下,有选择地"挑".无原则地"挑",既是对干部的放纵,也会给今后的工作造成更大的隐患,反而会害了干部;有原则地"挑","挑"好了,则可以达到爱护干部、调动干部积极性、融洽上下级关系、促进工作之目的.那么,如何为下级挑担子呢?  相似文献   

17.
上下级"最美距离"的判断标准包括看这种距离是否有利于上下级之间的有效沟通、是否有利于维护领导者的权威、是否有利于维护和谐的同事关系、是否有利于提高组织绩效。上下级保持"最美距离"要做到:上级需要注意个人隐私;在工作时间里万万不可颠倒上下级关系;领导对下级要表示适当的关心;上级既要与下级"打成一片",也要在权威上下功夫;及时调整上下级之间的距离;上下级在日常生活要注意把握好分寸。  相似文献   

18.
李树宏 《领导科学》2012,(27):34-35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需求.领导者拥有资源的有限,导致下级间出现需求冲突.如果下级间发生激烈的需求冲突,将对当事人、领导者、工作本身和整个单位都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然而,适度的需求冲突也能让下级之间出现良性竞争,有利于调动下级的工作积极性,推动单位工作向前发展.领导者要想在避免发生激烈需求冲突的前提下,借助适度需求冲突推动工作,就必须科学管理下级间的需求冲突.  相似文献   

19.
<正>创新是一种思想以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实践,是一种原则以及在这种原则指导下的具体活动,也是管理的一项基本职能。在某种意义上,管理内容的核心是:维持与创新。任何组织系统的任何管理工作无不包含在"维持"与"创新"中。维持与创新是管理的本质内容,有效的管理在于适度的维持与创新的组合。作为管理的基本内容,维持与创新对系统的存在都是非常重要的。维持是保证系统的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手段,也是系统中大部分管理  相似文献   

20.
善待人生     
<正>人世间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自己,一种是别人。要让自己和别人都愉快的话,要记住四句话。第一句话是"把自己当成别人"。当自己遇到痛苦、忧伤的时候,把自己当成别人,让痛苦和忧伤减轻一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