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免不了恩怨"。单位作为一个社会组织,相当于一个小型社会,在这个小型社会中,会因为不同的原因而产生矛盾和偏见,这些矛盾和偏见不断地积累就会演变成怨恨,因此单位中存在着人际恩怨在所难免。这种人际恩怨会给单位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要规避单位恩怨带来的负面影响,首先需要对单位恩怨的表现形式进行分析,进而对不同恩怨产生的根源进行解读,才能对症下药,提出具有建设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一般地讲,每一个领导都既有自己的下级,同时又有自己的上级。关心、爱护、帮助下级是每一个领导者的责任。可作为下级,要适当注意多理解上级,这也是下级对上级的一种支持。下级正确理解上级意图,是开展工作的基本前提,对此不多赘述。这里要……  相似文献   

3.
<正>上级对下级拥有指挥权、命令权,下级对上级做出的安排部署在保留意见的前提下,必须绝对服从、坚决执行,这是下级对上级忠诚、担当的表现。但有时上级出于自身的考虑,不惜牺牲下级利益,侵蚀下级工作权力,让下级有苦难言、有言难表。那么,上级侵蚀下级工作权力有哪些表现,有何危害,又有什么防  相似文献   

4.
采英拾贝     
《领导文萃》2014,(6):51-51
正政府公务员是下级服从上级,但法官不应该是下级服从上级,而现实状况是法官在很大程度上听命于上司。———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江平谈司法改革期待,称此次三中全会提出的司法改革,使法院系统和地方管理系统适当脱钩,表明法院系统要"去行政化"中国比较政治化,任何一个政策都会影响你,比如上学、房  相似文献   

5.
<正>在一个单位内部,上下级之间有可能产生工作上的冲突。这种冲突是正常现象,一般情况下,上司不会因此对下级怀恨在心。本文所指的冲突是下级与上司带有个人恩怨性质的冲突。一、调适与上级冲突的三项基本原则这种冲突应该如何调适?要牢记三句话,同时也是三项基本原则,即"纯化自身顾大局,细察深思识大体,兼容自律求大同"。这三句话听起来比较深奥,其实意思很简单——在与上司的冲突当中,作为下属,要首先检讨自己,承认自己的  相似文献   

6.
<正>权力冲突,是指上级领导者的决定与下级领导者执行之间的矛盾冲突。由于能力、判断、决策方式等方面的原因,上级领导者不能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以致决策失误,指挥乖谬;下级领导者站在执行的前沿,掌握实情,了解实际,对上级领导者决定的正确与否,能够作出实事求是的判断。下级领导者一旦发现上级决策不符合实际、不正确,甚至错误,就会否定上级的决策,抵制与拖延执行,从而与上级发生权力冲突。  相似文献   

7.
正在组织管理中,由于分工的原因,通过组织所赋予的职权来引导和影响所属下级实现组织目标的领导者不止一个,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领导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协调。协调单位主要领导者之间的关系并降低其破坏性冲突的消极影响,在组织管理中意义重大。一、单位主要领导间恩怨的类型及产生原因领导间恩怨,是人际冲突引起  相似文献   

8.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上级给下级打招呼,要求下级解决特定人特定事项的问题。如果要办的事属于下级故意卡着不办之事,上级进行干预,说明领导心系群众,勤政为民,下级应及时办理。若是领导下命令要下级办违反有关政策规定的事,此种说情就难为了下级。领导干部按理说办理任何事情都应站在全局的角度去统筹考虑,不仅自己不能以“官位”去压下面做不符合政策、显失公平、为亲朋好友谋私利的事,还要监督他人不去做。在此,笔者真诚地奉劝领导,说情时“悠着点”。说情会损害领导形象。一个地方无论是大政方针,还是具体的各项规章制度,领导都应当是…  相似文献   

9.
<正>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上中下、左中右、好中差之分。一个单位,正职与副职之间、正职与一般员工之间、副职之间、副职与下属之间、下属之间都容易产生矛盾,而这些矛盾如果不能及时得到妥善化解,就很容易形成恩怨,恩怨积累久了,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后果,轻则写信告状、公开争执,重者雇人跟踪盯梢、抓把柄甚至雇凶伤人。一、单位恩怨的表现类型1.正职与副职或其他班子成员的矛盾和恩怨,多数由正职引起。一是正职擅权而不重能力。有的正职注重权力运用,而不注重能力培养,独断专行,搞家长制、一言堂,动辄训人,靠玩弄政治权术支撑单位的一片天  相似文献   

10.
请而不示     
有两种方式维系着上下级日常工作关系:一种是上级给下级发指示,一种是下级向上级请示。这里说说请示。 下级要开展一项什么工作,按工作权责划分或自己觉得有必要向上级汇报,由上级来裁决是否当办,便要打上一个报告,细说原委,请上级领导示下,这就得请示。上级批示“同意”或  相似文献   

11.
目标管理考核相当于一个指挥棒,是引导被管理者将其行为与管理者目标、要求相一致的介质。但多年来国税系统目标管理考核并没有真正起到指明方向、引导下级、推进工作的作用,部分单位及人员工作积极性受到挫伤。一些地方甚至怨声载道,上级常责备下级落实不力、执行不到位、工作质量欠佳,下级常埋怨上级考核繁多、不公平。改进酱标管理考核方式方法,进而推进国税系统内部和谐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2.
在权力体制下,上级需要下级干活,帮助制造政绩,以便向更高的上级邀功请赏;在不服从就会受惩罚的环境下,下级会乖乖选择顺从上级的命令,甚至通过取悦上级换来自己的好处。这种上下级之间的默契或交易看上去是两厢情愿,实际上是权力体制压抑独立人格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3.
凡人警句     
对上级谦恭是职责,对平级谦恭是礼貌,对下级谦恭则是高尚。心存感激而不表达出来,就像包好一份礼物而不送出手一样。  相似文献   

14.
下级实施逆向领导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因为职位差距、权限差距、职责差别、身份差别而刺激上级的防备心理、引致上级的反感情绪、诱发上下级猜忌、加剧职场障碍。下级要化解逆向领导风险,就要摆正位置,讲理但不夺权;明确身份,建议但不施压;阐明诉求,争取但不对抗;端正目标,务实但不张扬。  相似文献   

15.
<正>领导干部的人格是否高尚,直接影响领导工作的效能,而领导干部的人格又是体现在活生生的领导活动之中。例如,怎样对待上级,怎样对待同级,怎样对待下级,怎样对待自己,这些都反映和折射出了领导者的人格修养。笔者认为,领导者应当做到对上级不媚,对同级不损,对下级不伪,对自己不私。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管理理论中,领导与被领导是双向互动的,下级也可以对上级实施逆向领导,影响领导的思维决策。这种影响要考虑上级的心理敏感点,否则就会事与愿违,让上级产生戒心、担心、烦心、操心、揪心、闹心、伤心、堵心等不良感受。化解上级心理敏感点,需要下级发力,做到正道直行,心术正直;大公无私,遏制私欲;品端德厚,心态阳光;胸怀大局,心态平实;疏解怨愤,调节情绪;注重程序,重视细节;及时补台,对照高标;不忘初心,摆正位置。  相似文献   

17.
在各类社会组织中,上下级关系是最基本的组织关系形态.人人都渴望自然、纯洁、积极、和谐的上下级关系,然而,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上下级关系却常常走调、变味.有的上级习惯于强迫命令,"官大一级压死人",或搞"小圈子",任人唯亲、任人唯顺,以分化、奴化下级体现领导权威;有的下级则唯上级之命是从,靠出卖原则、道德和人格取悦上级,换取好处.这就造成上级掌握并决定下级前途命运、下级把个人前程完全寄托在上级身上的不正常的上下级关系.那么,本应正常的上下级关系为何会异化为主仆关系、"圈子"关系、权钱关系呢?笔者试从上下级的产生及其"心理位差"的形成机理上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8.
<正>在一个组织中,同级关系是平行工作关系,即各司其职、各尽职守,谁也碍不着谁。但事实上,同级间经常受地缘、个性、竞争等多种因素影响而形成"恩情"和"怨仇"两种亲疏殊异的关系。这两种关系在工作中一旦走向"两极",就会成为一种负能量,使上级为难,使下级畏难,既阻碍自身进步,又妨碍单位发展。因此,积极化解同级之间的"恩怨情仇",使其保持适度距离,融洽相处,对于增强工作实效、促进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中层干部作为一个单位的"中坚力量"和"中流砥柱",是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党政领导干部的重要后备力量。如果中层干部能够精诚团结、同心同德、同频同力,单位人心就齐,事业发展就好;如果中层干部之间不团结,互相拆台、互相结怨,单位人员之间就会猜忌较多,互相提防、一盘散沙,单位事业发展就会受阻。但由于多种原因,中层干部之间往往恩怨情仇较多。那么,中层干部之间缘何多结怨呢?一、上级的原因——对"怨"重视不够,因"失"积怨一是因判断失误积怨。有的领导认为,中层之间有矛盾,既在所难  相似文献   

20.
正在传统观念中,"领导"只存在于上级对下级的概念中,上级领导下级是天经地义的,而下级对级只能服从。但随着领导理念的发展,现代领导学认为,领导也是一个双向的互动过程。在组织结构日趋扁平化、平等意识日渐深入人心以及创性思维和创新性技术越来越成为领导绩效关键性、决定性因素的趋势下,上下级之间的关系逐渐单向的上级对下级命令、灌输变为上下级相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