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生校 《管理学报》2013,(8):1185-1193
结合"内容-行为"组合的外部创新搜寻战略类型,提出且实证检验了8种类型的外部创新搜寻战略与新创企业的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本地以往知识广度搜寻、本地现在知识广度搜寻、全球以往知识广度搜寻和全球现在知识广度搜寻与新创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倒U型相关关系;同时,本地以往知识深度搜寻、本地现在知识深度搜寻、全球以往知识深度搜寻和全球现在知识深度搜寻与新创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倒U型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杨震宁  赵红 《管理世界》2020,(2):139-160
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薄弱,需要利用开放式创新模式突破组织边界来获取更丰富的外部知识来重塑自身的技术创造力以应对现今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也是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的关键。考虑到中国企业开放式创新所面对的特殊制度环境、企业之间合作竞争的网络关系,本研究以1407家中国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2015~2017年间的创新调查),讨论开放式创新(广度和深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竞合"关系和制度环境在其中所起到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开放式创新的广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倒U型关系;第二,开放式创新的深度与创新绩效之间也存在倒U型关系;第三,合作关系有利于企业广泛利用外部知识资源,但要防范开放式深度的过度加深,形成路径依赖,有损于创新绩效;第四,竞争关系有损于企业有效广泛利用的外部知识来源,但有助于警醒企业不要过度加深与外部知识网络的合作;第五,竞争关系扭曲了合作关系对开放式创新深度与创新绩效间的影响;第六,正式制度激励企业扩大利用开放式创新的广度,但限制企业利用开放式创新的深度;第七,非正式制度激励企业加深开放式创新深度,但是对开放式创新广度没有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中国企业适度使用开放式创新模式,正确合理地处理企业间的"竞合"网络关系以及利用正式和非正式制度环境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通过向外部组织开放,整合和利用内外创新资源,能减小市场和技术的不确定性,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但是开放式创新的实施基于多个主体,可能会引起从企业文化建设到组织结构的变革,需要进一步提高内、外部创新资源的搜寻成本,过度的开放可能会对创新绩效带来负面影响。如何控制开放程度成为研究的重点。以往的研究大多使用实证的方法研究技术创新开放度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而且结果并不一致。本文使用NK模型,从搜索成本和知识结构的角度研究企业技术创新开放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功能部件之间的关系结构较为松散时开放式创新的表现均优于封闭式创新;技术创新过程中,随着技术功能部件数量增大,开放式创新的优异性变得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关于破坏性创新价值创造与捕获的跨组织边界互动机制及其演化过程的研究存在理论缺口和实践必要性。本文从开放商业模式视角进行纵向单案例分析,研究发现:第一,破坏性创新扩散是一个依赖开放商业模式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存在破坏性创新与其侵入策略的适应性,又存在破坏性创新侵入策略与价值创造和捕获策略的动态协调。第二,破坏性创新扩散依赖于商业模式开放度调整,并且在破坏性创新扩散的三个阶段,要求现有价值网络后发企业沿着“内向型→耦合型→平台型”路径提高价值创造的开放度,沿着“互利导向→互补导向→共生导向”路径提高价值捕获的开放度。第三,破坏性创新的演进日益依赖开放度更高的价值创造和捕获机制,这有助于后发企业深度嵌入更广泛的创新系统并颠覆已有主导逻辑。  相似文献   

5.
开放式创新背景下,外部知识搜寻成为创新领域的热点问题。针对已有研究对外部知识搜寻作用机理研究的不足和中国企业实证检验的缺失,从外部市场环境和内部创新策略两个层面探讨外部知识搜寻(宽度和深度)的作用边界和作用机理。采用问卷调研方法获取294家中国企业的数据,利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检验测量量表信度和效度,采用层级调节回归分析方法验证各项研究假设。研究结果表明,搜寻渠道的种类(搜寻宽度)和对某类渠道搜寻的力度(搜寻深度)显著线性影响创新绩效,不存在明显的过度搜寻问题;外部知识搜寻与市场环境(竞争强度、动荡性)的匹配显著影响创新绩效,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加强搜寻宽度更加有效,在顾客需求和产品技术频繁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加强搜寻深度更加有效;外部知识搜寻与创新策略的匹配显著影响创新绩效,搜寻深度与开发式创新交互正向影响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6.
杨勇  仝甜甜 《管理学报》2022,19(2):213-224
基于价值共创理论分析数字创业平台生态系统的价值共创与分配过程,构建多Agent模型,利用仿真实验模拟平台企业的开放策略对系统演化及平台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显示:①当平台企业实施静态开放策略时,短期内平台企业的利润与开放度之间大致呈倒U形关系,而从长期来看,随着系统价值共创的增速不断提高,平台企业利润也将随着开放度的增加而增加;②与静态开放策略相比,平台企业通过实施动态开放策略,对有能力的数字创业者提供更多的开放资源,并激励其创新积极性,进而提高平台企业的长期利润;③当平台企业实施动态开放策略时,不同的开放度激励对数字创业者的积极性及创新成果影响差别不大,因而提高开放度激励对平台企业的长期利润没有显著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文红  赵亚普  施建军 《管理学报》2011,(9):1387-1392,1412
系统地回顾了2000年以来创新领域关于组织搜索的文献。主要解决2个问题:①组织搜索产生混乱的原因是什么?②怎样才能澄清这些混乱,减少研究中的模糊性?为了回答这2个问题,利用搜索广度和搜索深度2个不同的搜索方向对组织搜索建立了分类模型,发现产生混乱的根本原因在于对搜索广度范围的界定,以及与搜索深度的平衡路径存在不一致。针对以上2个问题,首先从知识类型和知识距离2个维度,提出了多维跨界搜索的概念;然后提出了一个演化式搜索的整合框架,为搜索广度和搜索深度的平衡提供具体的实现路径。旨在协调和整合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一致,并为将来的研究提供建议,同时对企业的实践活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从企业边界理论和知识基础观出发,研究搜寻宽度和搜寻深度对组织探索式创新绩效和应用式创新绩效的影响;引入联结强度和吸收能力作为情景变量,探讨二者对主效应的调节作用;利用三项交互方法,探讨外部搜寻战略、联结强度和吸收能力三者的交互作用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281家本土制造业企业为样本,利用分层回归分析和三项交互分析方法进行实证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搜寻宽度与探索式创新绩效正相关,与应用式创新绩效呈倒U形关系,搜寻深度与应用式创新绩效正相关;联结强度负向调节搜寻宽度与探索式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正向调节搜寻深度与应用式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实际吸收能力正向调节搜寻宽度与探索式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潜在吸收能力正向调节搜寻深度与应用式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搜寻宽度、联结强度和实际吸收能力三者交互项与探索式创新绩效负相关,搜寻深度、联结强度和潜在吸收能力三者交互项与应用式创新绩效正相关。 通过探讨外部搜寻、联结强度和吸收能力的三项交互作用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发现搜寻宽度和搜寻深度对创新绩效的显著差异化影响,有助于从一个新的视角解释外部搜寻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争论”;已有外部搜寻研究往往忽略组织间的联结机制,通过引入联结强度,弥补了联结机制的缺失;区别于已有吸收能力的直接效应研究,将吸收能力作为调节变量分情景讨论,丰富了吸收能力的权变视角研究。研究结果有助于加强外部搜寻理论研究,并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指导中国企业具体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9.
开放式创新模式下技术超学习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arayannis在十多年前提出了技术超学习的概念,认为技术学习是一个涉及多个层次的过程,包括操作层、战术层和战略层,各个层次侧重不同的知识内容以及知识传播、升值的方式。技术超学习从纵向上对企业的技术学习进行了解构,有少数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而Chesbrough之后提出的开放式创新模式无疑为技术超学习研究打开了一扇门。开放式创新意味着企业的创意与知识源不仅来自组织内部,还来自外部的用户、上下游企业、竞争对手、产学研连接等主体,这种模式从横向上为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有许多学者从创新源、知识流动方向、机理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而本文则创新性地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来考察企业的技术学习行为,即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企业进行基于三个层次的技术学习如何对企业的创新绩效产生影响?本研究主要包括理论综述、实证分析以及结果讨论与研究展望三部分。  相似文献   

10.
在碳达峰、碳中和大背景下,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企业亟需进行绿色创新来实现绿色低碳转型,而绿色创新的一个关键逻辑是进行绿色创新搜索。本文基于组织学习理论和组织行为理论,运用211家制造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对假设进行实证检验,以探究绿色创新搜索对绿色创新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绿色创新搜索深度与广度均对探索式绿色创新、利用式绿色创新、非环保遗忘和环保改变具有正向促进作用;非环保遗忘与环保改变均对绿色创新搜索两个维度(深度与广度)与两种类型绿色创新(探索式绿色创新和利用式绿色创新)之间的关系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内部整合的调节效应未得到验证。本研究丰富了绿色创新的相关理论研究,揭示了绿色创新搜索如何影响绿色创新的“黑箱”,为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知识经济时代呼唤企业文化创新 当今时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外部环境正发生剧烈变动.早在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就已正式提出知识经济的概念,认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在未来的时期,知识将成为发展经济的最重要的直接资源,知识的积累、利用、扩散、传播和创造将成为提高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驱动器;生产要素正从有形资产向无形资产逐步转变,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新技术革命正在广度和深度上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经济生活;日新月异的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正加速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相似文献   

12.
基于知识创新的企业成长内在机理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知识创新推动组织演化与变革。根据知识创新来源,推动企业成长不外乎存在两种动力:一是组织内部知识的推动力;二是组织外部知识驱动力。企业成长是一个开放的知识创新系统行为,本文首先运用组织知识演化模型分析了企业成长的非线性特征和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系统模型探索了知识创新背景下的企业成长内在机理,并借助于组织学习和知识共享,运用算例进行了分析和验证。  相似文献   

13.
利用珠三角221位中高层管理者的样本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法研究了IT能力、二元式学习和突破式创新的关系。研究表明,IT能力对二元式学习有显著正向影响;IT能力对突破式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二元式学习对突破式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IT能力通过二元式学习部分中介作用于突破式创新。探索式因子分析表明,IT能力由流程导向IT能力、知识广度导向IT能力和知识深度导向IT能力3个维度构成。进一步的研究发现,IT能力对二元式学习的影响中知识广度导向IT能力贡献度最大。  相似文献   

14.
构建了高技术企业集群式创新的微观理论模型,利用长春软件产业集群142家软件企业的调研问卷验证理论模型及所提出的假设.研究结果表明隐性知识溢出、企业潜在吸收能力和实现吸收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正相关;吸收能力调节知识溢出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集群外部社会资本与显性知识溢出正相关;集群内部结构资本与隐性知识溢出和显性知识溢出正相关;集群内部关系资本与隐性知识溢出和显性知识溢出正相关;集群内部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与认知资本正相关;集群外部社会资本、集群内部结构资本和集群内部关系资本与企业潜在吸收能力正相关;集群内部认知资本与企业实现吸收能力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技术创新网络中企业的合作绩效受到企业间依赖关系与企业开放度的影响。本文在对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内企业间依赖与开放度对合作绩效影响的理论假设,利用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合作过程中的实际数据,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创新网络中企业间联合依赖与不对称依赖的程度会影响到企业在合作过程中的开放度,同时也会影响到企业的合作绩效。进而,作为企业间依赖与企业合作绩效间重要的中介,开放度也显著影响着企业合作的绩效。  相似文献   

16.
唐方成  贾凯 《管理评论》2023,(12):228-238
在平台生态系统中,平台进入互补市场的行为已日益受到理论界与产业界的广泛关注。为深入探究平台进入互补市场对平台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本文基于平台生态系统理论,应用扎根理论对京东物流和菜鸟物流进行双案例研究,结果表明:(1)平台用封闭的进入模式进入互补市场会降低平台开放度,使平台企业与互补企业产生较强的竞争效应,互补企业针对平台的服务创新减少;但这种排他性进入会增强平台生态系统中平台企业的主导地位,对平台治理是有利的。(2)平台用开放的进入模式进入互补市场会提高平台开放度,增进了互补企业的服务创新积极性,在网络协同效应的作用下,提升平台企业的发展速度,加速平台生态系统的扩展。研究结果丰富了平台生态系统理论,分析了平台进入互补市场的过程中,平台开放度的变化对平台企业及互补企业的作用,为平台的市场渗透与发展以及平台生态系统的治理体系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阎海峰 《管理学报》2004,1(2):146-151
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将企业视为知识的集合体,认为独特的知识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性资源;组织的新知识或来自于企业内部的创造,或来自于企业外部的获取;跨国公司是本土企业管理知识重要的外部来源,而与在华跨国公司形成的长期、稳定的网络关系则是本土企业获取这种外部知识的重要途径.在理清相关概念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在华跨国公司网络中本土企业向外国合作伙伴学习管理知识的因素框架模型,并指出了进一步的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企业广泛利用战略联盟来整合外部资源,促进新产品开发。但是创新管理领域的研究还未涉及企业如何通过管理探索性联盟与利用性联盟的关联性,更好地利用外部研发资源和临床研究及产品市场化资源,提升新产品开发效率,这也正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探索性联盟和利用性联盟的伙伴重叠性越高,外部研发知识源与临床研究及产品市场化知识源的同一性越高,这些知识更易整合,有助于新产品开发;探索性联盟伙伴和利用性联盟伙伴的各自稳定性越高,则将提升企业与探索性联盟伙伴和利用性联盟伙伴的信任度,促进研发知识和临床研究及产品市场化知识的流入。本文基于84家全球顶尖生物医药企业1995—2018年的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1)企业参与探索性联盟的数量正向影响其新产品开发;(2)二元联盟伙伴的重叠性正向调节探索性联盟数量与企业新产品开发的关系;(3)在探索性联盟数量与企业新产品开发之间的关系中,探索性联盟数量、二元联盟伙伴的重叠性和探索性联盟伙伴稳定性存在显著的三重交互作用,即当二元联盟伙伴的重叠性以及探索性联盟伙伴稳定性均处于高水平时,探索性联盟数量对企业新产品开发正向作用越强。本研究的结论为企业组建二元联盟和新产品开发...  相似文献   

19.
技术和市场能力相对落后的后发企业在构建全球创新网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两个悖论:权衡开放度(Openness)来获取知识的同时避免知识外泄这一"开放性"悖论;必须与国际领先企业建立连带以获取知识且避免被其破坏自身价值获取的"与狼共舞"悖论。为了解决这两个悖论,本文基于归纳式的案例研究方法,构建了"后发企业从开放式创新网络中价值独占"的理论框架。本文发现,探索式创新网络战略主要通过主导范式设计与因果模糊机制作用于国内市场的价值独占,利用式创新网络战略主要通过因果模糊机制与互补性资产机制作用于国际市场的价值独占。这些结论对开放式创新理论和后发企业追赶理论均有一定贡献,也对中国后发企业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楠  可星 《经营与管理》2010,(10):93-95
开放式创新模式,是指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利用内外部互补的创新资源进行创新。在开放式创新体系下,技术创新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的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反馈机制,必须在与其他组织(用户、供应商、竞争者、非相关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咨询公司、政府等)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中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