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张居正(1525—1582年),字叔大,号太岳,明朝湖广江陵(今属湖北省荆州市)人,又称张江陵,谥号"文忠"。张居正是明朝中后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进行了"万历新政"。张居正通权达变,游走于"密室政治"与"民主决策"之间,演绎了一代名相用权、弄权的经典实例。一、善搞"密室政治",意在提高决策效益一是涉及集团核心利益,不得不搞"密室政治"。核心利益的最大特点就是隐秘性和高效性。在这方面,张居正深知如果交由廷议,势必降低决策效率,因此,宁可招致非议,背负骂名,也决不外泄。隆庆四  相似文献   

2.
正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是我国明朝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张居正一生经历了嘉靖、隆庆和万历三朝,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改革思想。明朝万历年间,张居正担任内阁首辅,达到个人权力的巅峰。张居正为官讲究实用,推行其改革和治理之道,在明朝中晚期领导了影响深远的"隆万大改革"和"万历新政",使朝不保夕的明朝出现了短暂中兴的局面。因时制宜,务实为政明朝祖制强调皇权在政治中的核心地位,因  相似文献   

3.
毛佩琦 《领导文萃》2013,(18):93-95
张居正是明朝中兴的主要推动者和缔造者。但从历史大背景看,他的一些政策,实在谈不上是改革。张居正与同朝大多数官僚的治国理念并无不同,只是他比那些人更强悍,更有政治手段,因而执行起来更有成效。正因此,张居正在当时才得到普遍的赞扬。张居正最值得炫耀的事就是所谓"民不加赋而国用足"。不  相似文献   

4.
正王安石变法和商鞅变法、张居正变法一样,是历史上及其重要,影响深远的变革;和商鞅变法、张居正变法不同的是,对王安石变法的成败与否,是非功过存在颇多争议,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从总体上看,变法"富国强军"的目的并未达到,是一次失败的改革。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教训是多方面的,对后人的警示作用很大。改革不能漠视弱势群体的利益给王安石变法最致命的一  相似文献   

5.
正明隆庆年间,黄河河道淤积,不仅影响运粮效率,还多次发生漕船翻沉事故。面对严重的河患,"开新河"与"复故道"两种治河方案被提了出来。其中"开新河"因劳民伤财且水源难寻而被大部分朝臣反对,但当时的首辅高拱极力推崇这一方案。为了阻止高拱,反对者决定请张居正去劝说他。令人意外的是,张居正答允后反而支持高拱,还派高拱的门生胡去实地勘察。反对者前去质问张居正,张居正  相似文献   

6.
<正>张居正是万历初年的内阁首辅,他主导的万历新政和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并称为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三次改革。他的改革使衰败的明王朝一度恢复生机,出现短暂中兴,连遭受过他打击的明朝大思想家李贽也很佩服他,称他为"宰相之杰"。梁启超在其主编的《中国六大政治家》中,将张居正与管仲、商鞅、诸葛亮、王安石、李德裕同列为中国的六大政治家,并说明代"政治家只有一张居正"。这样一个功勉卓著的人下场却很悲惨:尸骨未寒就遭清算并累及家人,倾注毕生心血的  相似文献   

7.
张居正(1525-1582)是明朝政绩最为突出的一位内阁首辅(宰相),被誉为明代最杰出的改革家和政治家。他重视用才,并对用人有一套科学而独特的见解。张居正认为,要切实做到公平选人、用人。有六项原则是必须遵循的:  相似文献   

8.
浅议张居正“一条鞭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朝中叶后期,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阶级矛盾日趋激化,外患严重边防松弛,,统治阶级内部也出现了严重危机,以张居正为首的有远见的官僚顺势掀起了一场改革。张居正改革包括政治、军事、经济等多个方面,本文仅以经济改革为主要对象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9.
正当权者,尤其是手握大权的高官,切莫得志便猖狂,为所欲为,置国法于不顾,置百姓苦难于不顾。任何时候都该有个做人处事的尺度。"伴君如伴虎"这句话,是从"伴君者"的经历中总结出来的。明代政治家、改革家张居正,可谓中国历史上优秀的内阁首辅之一,他称得上是著名的伴君者。张居正是明代万历年间赫赫有名的人物,尽管此时的明朝吏治腐败已达于极点,贿赂成风,朋党成群,政多纷更,事无统纪,朝廷却熟视无睹,官吏更是横行无忌。张居正在这种混乱的  相似文献   

10.
"政以才治,国以人兴"是历经历史验证的亘古不变的真理,纵观中国历史,凡是改革成功的政治家、改革家均有一套可供后人借鉴的人才思想。发生于明朝中后期的张居正改革之所以成功,也有赖于张居正长期练就形成的一套"公诠选、专责成、重久任、严考察、明赏罚"的选才、用人和察吏思想。  相似文献   

11.
<正>政府要正常运转,适度接待和公车费用必不可少,但是,一旦"三公"消费泛滥,演变成公车私用、公款吃喝和公费出国旅游,就难免触犯众怒,于情、于理、于法不容。笔者认为,欲遏制"三公"消费上涨的趋势,应借鉴明代张居正的改革三法,即"申纲纪、立法度、核名实"。一曰申纲纪尚书有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孟子有言:"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为人民  相似文献   

12.
汪哲 《决策》2013,(6):86-87
李世民启动的大部制改革,机构精简最彻底,由房玄龄主持,整个中央机构官员编制仅为640员,只有隋朝四分之一。房玄龄,唐朝具有远见卓识的名相,协助唐太宗完成了"贞观之治"这一历史大业。房玄龄没有像商鞅、张居正那样大兴变法。他只是默默沿袭着隋朝的科举和三省六部制。房玄龄是属于有政治水平的清流,被称为"房谋"的房玄龄先是担任中书令,起草行政命令方案,后来担任尚书省左仆射。他和杜如晦的  相似文献   

13.
张居正是明朝的一代名相。明隆庆四五年间,张居正在内阁做宰相,但不是首辅,首辅是非常强势的高拱,两人各成一派,因为高拱的强势和高调,张居正的处境非常艰难。  相似文献   

14.
<正>张居正是湖北荆州人,从23岁进北京,到58岁躺在棺材里离开北京,在京城土地上完成了一个知识分子从政的理想,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事业。张居正36岁时,他在翰林院的顶头上司徐玠进入内阁当了次辅,利用  相似文献   

15.
熊召政 《领导文萃》2008,(22):47-49
明朝万历皇帝的首辅张居正,是一位因厉行改革而彪炳史册的传奇人物。他理政十年,整饬吏治,刷新颓风,并多次巧妙化解朝政危机,显现出高超的政治智慧。  相似文献   

16.
李云飞 《决策》2010,(6):88-89
“政治当明其号令,法令严执,不言而威。”经过张居正的治理,大明王朝这个烂了一百多年的驰驿制度,被治理得秩序井然。  相似文献   

17.
作为首辅,张居正是成功的。李贽誉他为“宰相之杰”,一点也不过分。作为帝师,张居正也是称职的。  相似文献   

18.
资讯     
《经营管理者》2003,(4):7-7
<正> 温家宝要求走出“黄宗羲定律”怪圈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指出,一定要走出“黄宗羲定律”怪圈,真正减轻农民负担。他指出,从王安石到张居正,多少次变革,税费合并,由于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局限性,农民负担在下降一段时间后会涨到一个比改革前更高的水平,走向了原先改革  相似文献   

19.
一提张居正,马上就会想到他在明代后期所推行的改革。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湖北江陵人。担任明神宗朱翊钧的首辅达十年之久,是个有作为、具谋略、通权术的  相似文献   

20.
张居正(1525—1582年),字叔大,号太岳,明代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身为隆庆、万历两代帝师,于隆庆元年二月入阁参赞机务,始入围明王朝的政治中枢,至隆庆六年官拜内阁首辅,由此掀开了长达十年之久的万历新政,使濒临崩溃的大明王朝,在短期内呈现中兴气象。应该说,这场起衰振隳的改革,广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需要一大批有能力的人才通力合作,才能完成。事实上,万历初期的政坛,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都是人才辈出、功业有成。那么,张居正又是如何发现、简拔各类人才,并使他们在富国强兵的大业上、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内,都不同程度地有所建树呢?简言之,即一以贯之的考成法,即张居正按照综核名实、信赏必罚的原则,强调公铨选、专责成、行久任、严考察,这里面既有选材标准,又有如何使用与考察官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