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规范与否对树立一个城市和国家的形象非常重要,河南省著名旅游景区普遍存在公示语错译、误译、译法多样且不规范、影响地区形象的问题。本文借助于托马斯的语用失误理论对公示语英译的语用失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宣传语的汉译英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语言错误和社交语用失误。本文通过实例分析说明宣传英语使用中存在的这些语用问题。语言错误主要表现在:词的用法不当,词的搭配错误,词性有误,词的感情色彩不当,词的随意增减,词的表意不清,词的使用不规范,句子结构有误,英、汉表达内容不一致,时态问题。语言错误是由于语言基本功不深造成的。语用语言失误是由于误用了表达方式、将源语的习惯表达方式套入到目的语中去,从而使译文不符合本族人的语言习惯,不易被接受。社交语用失误通常由提示信息不当和文化差异所引起的。加强双语基本功、重视文化对比研究有助于解决这些翻译语用问题。  相似文献   

3.
长沙市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失误现象目前主要体现在语言翻译失误和语用翻译失误两大方面,而造成这些翻译失误的原因主要有文化因素、专业队伍水平欠缺和标牌制作者粗心大意等。文章结合长沙市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实例,探讨了接受美学理论对旅游公示语翻译实践的启示。作者认为,接受美学理论对公示语翻译的指导作用在于确定了以读者为中心的原则、礼貌性原则、传递源语言文化为中心的原则和保护性原则。  相似文献   

4.
在调查了桂林景点翻译现状的基础上,从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两个方面对桂林景点翻译中存在的语用失误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可操作性的旅游景点翻译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英汉科技翻译过程中,常常产生一些语用失误。英汉科技翻译中的语用失误包括两类:语言语用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语言语用失误主要有因单词字面意思引起的误译,违反汉语词语搭配、句法结构的表达习惯引起的误译,套用英语语篇结构引起的误译;社交语用失误主要有译文中的文化缺省造成的语用失误,汉英文化、价值观差异导致的语用失误。规避科技英语翻译中语用失误的方略可以有直译、意译、增译、省译、加注等。  相似文献   

6.
景点标示语英译的语用失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误用不准确的语言表达方式、套用汉语语言表达方式等语用语言失误;不同文化实施同一言语行为的言语形式选择失误、不同文化对同一语言行为理解不同的失误、不同文化对言语策略选择相左所致的失误等社交语用失误是公示语汉英翻译失误的主要原因。应在充分了解公示语的语言特点、应用功能特色和两种语言存在的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来改善语用失误现象。  相似文献   

7.
以甘肃省部分城市为例,从语用失误角度探讨了公示语的翻译。通过实例对比分析翻译过程中出现的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作者就公示语的翻译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以Nord对翻译失误分类为依据,通过对国内部分企业简介的英文版本进行翻译失误分析,将常见的翻译失误归纳为语言翻译失误、文化翻译失误和语用翻译失误等三类.并指出,企业简介翻译应遵循目的原则、译者主体性原则和以译入语读者为导向原则.  相似文献   

9.
语用语言失误是指语言规则使用不得体的一种语言现象.通过对语用语言失误简单的阐述和刻画,借助一些语例,从语言使用者、语用推理和语境等因素对语用语言失误的发生过程进行了探讨,同时分析了语用语言失误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利用语境避免或减少语用语言失误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活动,意义上的等值成为其追求的目标,而语用学介入翻译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及消除翻译中的语用失误,更好地做到对等.本文介绍了对等翻译观的内涵及语用学与翻译的关系,分析了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提出位于茶山北麓的银坑溪,是佛山市范围内一处颇具特色、尚待开发的自然风景区,是发展观瀑旅游的好地方;探讨了银坑溪旅游资源的特征、成因,景区划分、景点描述及其开发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介绍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归纳景点名称的特点和功能及其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以实例阐述景点名称英译的具体方法,并推荐最利于传播中国文化的译法,以期提高译名质量并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从而提升旅游景点形象,促进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景点名称是特定景点的标志,不仅表达了建筑用途,而且和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相联系,而佛教景点名称更是承载了丰富的佛教特色文化.翻译时既要准确理解源语基本信息,又要传达其特定丰富的文化内涵.文章从分析佛教旅游景点名称的结构与分类入手,同时以功能目的论为指导,结合衡阳佛教旅游景点名称的实践材料详细介绍了几种有效的景点名称的翻译方法:英译,翻译对,音译加注释,梵语加注释.译者需要根据具体的景点名称,充分传达源语语义和文化色彩,达到的翻译的功能和目的.  相似文献   

14.
旅游翻译实践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际行为,旨在提供信息、感染读者、召唤游客,但其目的性的实现依赖于读者对译文的感受。接受美学强调读者的中心地位,对旅游翻译有着重要启示。文章基于接受美学视角,从语言习惯、文化心理、审美心理三方面探讨海南旅游景点英译中译者对译文读者关照的翻译策略,使译文更具感召力,达到向国外游客宣传中华灿烂文化的目的,实现更具积极意义的读者关照。  相似文献   

15.
文章根据美学基本原理和纽马克的翻译理论,指出景点旅游文本是包含美学功能的复合型文本,并结合该原理对成都市旅游景点标识的英译现状进行分析点评,提出旅游翻译应当更加注意美译。  相似文献   

16.
文章运用目的论的观点探讨导译者应该如何传递旅游景点名称的文化内涵。由于景点名称富于文化意义,其翻译成为旅游资料翻译的难点、重点。作为现场翻译的导译则直接承担了现场传播中国文化的重任。导译员应该充分理解、发掘景点名称的文化内涵,遵循旅游导译的目的,运用恰当的翻译策略与技巧,协助异种文化背景的游客理解其文化内涵,达到其通过旅游来体验文化他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名胜古迹景介翻译是向国外宣传我国文化和景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翻译中的重点和难点。旅游景介英文翻译的目的,除了向外宾传递信息外,更要诱发潜在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兴趣,激发其产生去目的地旅游的欲望。因此,要翻译好一篇景点介绍,译者要寻求合适的翻译策略与原则。从功能翻译理论出发,以河北省旅游景点介绍为例,探讨名胜古迹汉英翻译的原则与策略。  相似文献   

18.
旅游景区公示语的英译对传播本土文化有着重要作用。西昌市邛海国家湿地公园作为四川省的重要旅游景区 之一,其公示语的英译却不尽如人意。通过收集、分析和研究景区内公示语的英译,指出其中的错误并提出了规范翻译的一些 建议。  相似文献   

19.
门票是对景点的简要介绍,文字简洁,通俗易懂,设计讲究,旨在吸引潜在游客,其信息功能与呼唤功能并重。纽马克的交际翻译观作为应用译论的代表之一,赋予译者在翻译实践中更多的自由,这对门票英译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以西藏景点门票英译为例说明交际翻译观在门票英译中的应用:译者在翻译门票时应以实现门票的信息功能为前提,以实现其呼唤功能为根本,着重考虑目标语读者的需要,可以对原文内容和语言结构作出适当调整以实现译文的交际功能,发挥译者的主体性,促进西藏文化的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20.
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探究在翻译旅游景点的文化信息过程中前意识、潜意识和有意识删减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并以地方性旅游景点的翻译为例进行详细论述,力求在旅游景点的翻译过程中找到一条避免意识性删减文化信息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