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寻找快乐     
从前,有一个国王,他很不开心,于是他打算到民间去寻找快乐。他问了很多人,有的说:“你拥有了权利就会快乐。”有的说:“只要你拥有了金钱就会快乐。”国王摇了摇头说:“这些我都有,可是我还是不快乐。”国王继续往前走。他来到一块田地前,看到一位农民一边唱歌一边干着农活。看起来很快乐的样子。国王走过去,看见他没有穿鞋,于是便说:“你连鞋子都没有,为什么还那么快乐?”农民说:“因为我有那么多稻子,到丰收的时候,我就可以有好多双鞋子。”国王说:“可是现在稻子还没有成熟呀!你仍然什么都没有。”农民说:“你看它们长得多么好,就像我的…  相似文献   

2.
有一个智者在向他的观众宣讲时问道:“谁知道怎样才能让石头在水上漂起来?”于是有人说:“把石头掏空。”智者摇头,又有人说:“把它放在木板上。”智者笑着说:“没有木板。”也有人说:“石头是假的。”智者强调“石头是真的”……终于,一个小孩子站起来大声喊道:“打水漂!”智者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正确!”《孙子兵法》上说:“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速度决定了石头能否漂起来。其实,我们小时候都玩过“打水漂”的游戏,但是,我们却很少有能从中感悟到它的这一深刻道理。人生没有为你准备等待的机会,你只有与时间赛跑,才有可…  相似文献   

3.
常言道:君子不爱狗财。然而在江苏如皋市下原乡,往日不登大雅之堂的狗,现在成了农民招财进宝的“财神”。该乡22个村,村村有人做“狗生意”。近半数农户养狗。走在乡问路上,你可以不时看到来来往往装载着大狗小狗的车辆,碰到手牵着狗悠闲蹓跶的农民,近几年来,这个乡大批农民靠一辆自行车,几只狗笼子南下苏锡常,北上鲁豫皖,个个“狗”运亨通,人人大发“狗财”。  相似文献   

4.
麦茬地     
孙君飞 《社区》2010,(20):48-48
麦子收割以后,麦茬地便裸露出来。 其实麦茬地不是空的,只是视觉上觉得它空。农民称收割麦子的关键几天为“焦麦头儿天”。什么事情都可以朝后靠靠,全力以赴要赶在下雨前将麦子颗粒归仓。那几天,麦子被火辣辣的太阳晒得焦而又焦,麦农的心也是焦灼万分;一旦将一大块一大块紧致繁密、沉重如山的麦子收拢邀请回家后.他们的心情才像麦茬地一样舒展、开阔和安详。  相似文献   

5.
笑话与幽默     
计算收成从前,一位老汉面见县官报告灾情。县官问:麦子收了几成?”老汉回答:三成。”“玉米收了几成?”“两成。”“棉花收了几成?”“两成。”县官大怒,说:“有七成的年景,你还说是灾年,想欺上吗?”老汉听完县官的指责,换了口气说:“我活了160岁,还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灾荒年呢  相似文献   

6.
俄国一位大文豪曾说:“人生只有一种确凿无疑的幸福——就是为别人而生活”,也就是说,幸福就是爱人;法国大文豪雨果则说:“人生最高的幸福,便是感到自己有人爱;有人为你是这个样子而爱你,更进一步说,有人不问你是什么样子而仍旧一心地爱你”,也就是说,幸福就是被爱;普鲁斯特说:  相似文献   

7.
《北方人》2006,(1)
每个老板都很清楚自己最需要什么样的员工,哪怕你是一名做着最不起眼工作的普通员工,只要你担当起了你的责任,你就是老板最需要的员工。经常有人说,“公民应该为国家承担责任”、“公民应该为社会承担责任”、“男人应  相似文献   

8.
晒爱冰湖畔     
柳红 《可乐》2010,(11):30-31
为她暖脚 麦子名叫马丽娅姆,是一个维吾尔族姑娘。她热爱旅游探险,“驴友”们都喜欢叫她麦子。 听从内心的呼唤,麦子踏上去博格达的路,参加博峰大本营反季节穿越活动。他们一行共有14名“驴友”。  相似文献   

9.
最重要的人     
裘斯比和托尼是美国乡下的农民。一天,裘斯比问托尼:“托尼,你知道乔治·华盛顿是谁吗?”托尼回答道:“不知道。”裘斯比轻蔑地教训托尼道:“你真是个不学无术的文盲。我告诉你,华盛顿是我们国家的第一任总统。”托尼问道:“华盛顿这个人对你很重要吗?”裘斯比说:“不是这个人对我重要不重要的问题,这是历史知识。我现在每天晚上都要到学校学习有关美国的所有知识,我要做一个文明的美国公民。”  相似文献   

10.
经典的力量     
如果把张瑞敏的成功和德鲁克联系起来,你会怎么想?其实,不管你怎么想,我想告诉你的是,这至少不是一个为了吸引你读文章的噱头。事实是,没有德鲁克,可能你不一定能看到今天海尔的辉煌。做管理的人都知道海尔著名的“日清”工作法,即“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将每项工作的目标落实到每人、每天,形成“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的氛围,大到一台设备,小到一块玻璃,都有人负责。每天下班前要根据目标对工作完成的情况“日清”,而日清的结果又与其本人的奖罚激励挂钩,这样便形成了目标、日清、激励三者间的闭环优化和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1.
智缘 《山西老年》2012,(9):47-47
有一个青年,向一位禅师求教。他说:“大师,有人说我是天才,将来必有一番作为;也有人骂我是笨蛋,一辈子不会有太大的出息。依您看呢?”“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禅师反问。青年摇摇头,一脸茫然。禅师缓缓地说道:“譬如同样一斤米,用不同的眼光去看,它的价值也就迥然不同。在炊妇的眼中,它不过能做两三碗米饭而已;在农民看来,它最多值一元钱罢了;在卖粽子人的眼中,包成粽子后,它可以卖出三元钱;在制饼者看来,它可卖五元钱;在制酒商看来,它可酿酒,勾兑后,能卖40元钱,不过,米还是那斤米。同样一个人,有人将你抬得很高,有人把你贬得很低。其实,你就是你,你究竟有多大出息,取决于你到底怎样看待自己。”  相似文献   

12.
在离都城不太远的农村,有一个乡下人,到了收麦子的时候,他还在嬉戏。邻居对他说,要下雨了。他却不在意,结果麦子都给泡在地里。他垂头丧气地把这些湿麦子抱回家,老婆对他说,你真是个大傻瓜。  相似文献   

13.
乐岳 《今日南国》2007,(11):65-66
职务的提升,只不过是把你放到了一个新的舞台上,有人喝彩,并不一定是因为你表现出色:有人喊“下课”,也并不表明你今后就没有征服观众的机会。  相似文献   

14.
曾有人半开玩笑地问侯跃文:“你在相声界屹立几十年不倒,有什么成功的秘诀吗?”“有!”他一本正经地回答,“我抓住了人生的每一次机遇。”接着,他谈起了自己年轻在部队当兵时的经历。有一次,侯跃文和战友们一起参加劳动,那时庄稼地里用的都是有机肥料,说白了就是人和牲畜的粪便,看着都恶心。侯跃文看到脚下有一堆  相似文献   

15.
同样一斤米     
《北方人》2006,(9)
一青年向一禅师求教。“大师,有人赞我是天才,将来必有一番作为;也有人骂我是笨蛋,一辈子不会有多大出息。依您看呢?”“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禅师反问。青年摇摇头,一脸茫然。“譬如同样一斤米,用不同眼光去看,它的价值也就迥然不同。在炊妇眼中,它不过做两三碗大米饭而已;在农民看来,它最多值1元钱  相似文献   

16.
动物农庄     
“我说,老兄,”我们的出版商那天对我说,“在你开始写一本新书之前,我希望你明白咱们国家里谁也不再读书啦。”“你说话可别夸张,”我反驳道,“有人说,在海法有一对夫妻每年都要买几本书。”“也许是这样,”出版商说,“我听说过他们的事,可你出一本书总不能全靠这两口子吧?所以我  相似文献   

17.
【创新文题】托尔斯泰曾说过:“随着年岁的增长,我的生命越来越精神化了。”泰戈尔也曾说过:“外在的世界的运动无穷无尽,证明了其中没有我们可以达到的目标,目标只能在别处,即在精神内在世界里。”然而精神的成长只能通过实践来磨砺和完善。如同乐器一样,它必须要有人弹奏;如同道路一样,它必须要有人行走。无论是借助阅读、冥想、崇拜或是善行,你都必须让自己向着精神升华的方向迈进。除非你通过实践自己的信仰来展开精神上的磨炼,否则精神的领悟就不能深入。请你以“觉悟”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原文展示】2005年3月18日今天…  相似文献   

18.
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构成的语言的使用单位。它能够传递一定的信息,完成一次简单的交际任务,使人听了或看了感到相对的满足。例如:“明天国庆节。”就是句子。如果突然有人对你说“明天”,你就可能要问“明天怎么样”、“明天是什么”、“明天干什么”等。“明天”没有表达相对完整的意思,没有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它不是句子。 如果换个语言环境,对“明天”的判断就可能不同。比如有人问:“什么时候是国庆节?”,你回答:“明天。”,这个“明天”就是句子了。在对话的语言环境中,“明天”起到了传递信息的作用,听的人得到了相对的满足。  相似文献   

19.
梁恕俭 《社区》2009,(20):59-59
看到妻买的麦黄杏,下意识翻了翻日历,发现明天就“芒种”了.赶紧给母亲打个电话.才知道老家连一棵麦子都没种——地大半转包出去了——只留了两亩菜园。我的家乡在山东的最南部,虽属沂蒙却不算山区,土地还算肥沃。麦收时节,金浪翻滚,人欢马叫。15年前,每到此时,农村的学校就放麦假了.因为割麦子是一年中最最重要的收获。割麦子讲究一个“抢”字,  相似文献   

20.
轻松一刻     
《社区》2004,(1):60-60
吸毒4年一天,乌鸦和一只麻雀在树上聊天。麻雀:“我没见过你,你是什么鸟啊?”乌鸦:“我是凤凰。”麻雀:“有你这么黑的凤凰吗?”乌鸦:“嗨,这你就不知道了,我是烧锅炉的凤凰。”乌鸦:“那你是什么鸟?”麻雀:“我是老鹰啊。”乌鸦:“有你这么小的老鹰吗?”麻雀无奈地说:“嗨,哥们儿,你有所麻雀无奈地说:“嗨,哥们儿,你有所不知,我吸毒4年了。”不公平有一位牧师和一位巴士司机同时去世。公车司机上了天堂,牧师却下了地狱。牧师把一生贡献于教会,却下了地狱,觉得很不公平,于是向上帝抱怨。牧师:“主啊,我一生都贡献于教会,每个礼拜天都带着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