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美、爱、信仰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美和爱的关系,我在五年前曾发表过一篇文章,《新华文摘》基本上全文转载了。我以为美与爱分不开,应该放在一起讨论,但是没有涉及潘知常教授提到的信仰问题。美与爱常常是信仰的一部分,这是毋庸置疑的,不过这中间有许多理论问题需要研究和澄清。 这要从美与爱的关系谈起。美与爱是相互对应的两面,美关系到客体,爱依附于主体。没有爱就无所谓美,没有美也无所谓爱。所以孔子对美的界定是“里仁为美”,所谓仁,即爱。柏拉图认为  相似文献   

2.
周全德 《齐鲁学刊》2008,1(1):32-35
儒学和基督教均对人类婚爱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作用。基督教以"诛心"式的禁欲扭曲两性婚爱的完整性,而儒学则以对自然性爱的宽容奠定了两性婚爱的心理审美化基础。基督教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两性爱情的探求带有理性主义的特征,而在儒家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两性爱情的追求则被打上情感伦理及意象美学的印记,换句话说,西方爱的传统是在爱情中实现人生,而中国人爱的习惯则是在人生中获得爱情。  相似文献   

3.
对爱的关系的理解有三种不同的视角。第一种是从相互承认的角度来理解爱的关系。对黑格尔来说,人和人之间存在着永恒的争斗关系。而对这种关系的克服手段之一就是爱。爱意味着爱的双方彼此都要自我否定从而达成和对方的同一,只有这样完全的同一,才能彼此相互承认从而消除战斗。对拉康来说,爱的实质是自爱,爱对方从根本上是要操控对方,不是要承认对方,而是要让对方承认自己。爱就是要让自己成为对方的主人。爱在这个意义上还是对主奴关系的确认。与拉康截然相反,列维纳斯认为,爱是绝对地爱对方,就是要承认对方,在最大限度上让对方成为自己的主人,真正的爱应该是一种被动之爱。相互承认、让对方承认自己而不承认对方、自己承认对方而不求对方承认自己,这就是爱和承认的三种关系。  相似文献   

4.
爱中华,就要讲团结;讲团结,就是爱国家。爱中华,就要同发展;同发展,方能促团结。爱中华,就要共命运;共命运,就是相互信赖、休戚与共。  相似文献   

5.
薛琳 《中文信息》2013,(5):41-41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是作为一名教师,要领会“爱”的精髓,让学生乐意接受你给予的爱,并懂得回报爱,却并非易事。10年多的从教经历,让我对如何爱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感悟。  相似文献   

6.
爱怕什么     
正爱挺娇气挺笨挺糊涂的,有很多怕的东西。爱怕撒谎。当我们不爱的时候,假装爱,是一件痛苦而倒霉的事情。假如别人识破,我们就成了虚伪的坏蛋。假如别人不曾识破,那就更惨。除非你已良心丧尽,否则便要承诺爱的假象,那心灵深处的绞杀,永无宁日。爱怕沉默。太多的人,以为爱到深处是无言。其实,爱是很难描述的一种情感,需要详尽的表达和传递。爱需要行动,但爱绝不仅仅是行动,或者说语言和温情的流露,也是行动不可或  相似文献   

7.
赵娟 《理论界》2007,(10):203-204
中国古代军事伦理文化当中包括许多有价值的爱兵思想,例如卒为手足、身无贵贱、师克在和,将识士情、爱卒如子、甘苦与共,教令为先、严爱相济、人尽其才等。这些好的经验对于做好新时期尊士爱兵工作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对学生的爱,是教育学生的基础。那么怎样去热爱学生呢?根据几年来的班主任工作体会,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仁爱、兼爱:儒墨两家“爱观”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婷 《理论界》2007,(8):168-169
“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的社会主题,建立什么方式的“爱”的社会,是当时的社会思想家共同讨论的问题,儒家提出了由内向外的“亲亲”之爱,而墨子反对这种有差等的爱,提出“天下兼相爱”的观念。本文主要比较了儒墨两家所倡导“爱”的概念,并探讨了其相关问题,以获得多方面的启迪。  相似文献   

10.
在史铁生的创作中,爱与残疾构成了人类永恒的主题。在史铁生看来,人类因为残疾产生了爱的渴望,爱给了人类活着的巨大勇气和信心。论文力图对史铁生创作中“爱”这一主题进行细致梳理,以史铁生创作的时间顺序为基点,解析出作者对“爱”的理解不断深入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爱,不单纯表现出教育人的一种态度,而更多表现为方法.爱是教育的成功之本,爱是教育与管理不断创新和对真理不断追求的动力.教育的爱表现为有所为有所不为.教育的爱表现为师生之间爱的燃烧中孕育着祖国的未来.  相似文献   

12.
郝长墀 《社会科学》2021,(1):100-115
神学的核心问题是关于上帝的问题。从现象学的视域出发探讨神学的问题,不是用现象学的方法来处理神学研究的对象,而是在不断的悬置过程中,使得神学从各种偏见和先见中解放出来,让神学的问题自身来显现自身。现象学神学的根本任务就是思考上帝如何在其自身之中显现自身。海德格尔、列维纳斯、马里翁、克尔凯郭尔和奥古斯丁的现象学神学思想,以解放上帝为根本线索,将神学一步步从传统形而上学、存在范畴、道德与伦理视域之中解脱出来,在爱的命令的现象性中,上帝作为现象得到了呈现:上帝作为权威和爱在爱之中达到统一性和真理性,从而使得显现与显现者真正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3.
吴必健 《理论界》2020,(5):38-44
基于弗洛姆《爱的艺术》的理论,对弗洛姆的两个观点提出不同看法:一是针对"爱主要是给予不在得取"(Love is primarily giving,not receiving.)的观点反思爱的动机。爱的普遍动机在于得取被爱,这是由人的生存需求和社会本质决定的。被爱是去爱的根本动力,这才有助于人们在爱上积极主动给予。二是针对"博爱是一切爱的基础"(The most fundamental kind of love,which underlies all type of love,is brotherly love.)的观点反思爱的基础。博爱作为所有爱的基础,其非排他性与性爱的排他性存在矛盾。爱的基础不是博爱,而是自爱。一个人必须首先学会自爱,才有能力实现其他形式的爱。以自爱作为爱的起点,不仅有利于培养爱的能力,而且有助于使人走向成熟成就爱,使爱作为人类生存问题的解答具有人道主义和现实实践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4.
时间和爱     
张兴旺 《快乐青春》2009,(10):31-31
一个小岛上,住着快乐、悲哀、知识和爱,还有各种各样的情感。 一天,大家听说小岛快要下沉了,都在准备船只,打算离开这个小岛。只有爱留了下来,她想坚守到小岛沉没的最后一刻。  相似文献   

15.
从美德论、生存论和宗教现象学等维度来看,基督教伦理中"信"、"望"、"爱"三主德既对立又统一:一方面,信仰、希望与爱都是人的精神意向和生存规定,三者相辅相成;另一方面,盲目的信仰和虚幻的希望与爱是相悖的.概言之,正是由于"信"、"望"、"爱"之间的道德悖论,使基督教伦理呈现出超越性与虚幻性的双重特征.  相似文献   

16.
对《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的爱的原型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应用原型批评的观点,对《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的爱和希腊神话中描述的爱的原型进行对比研究,提出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的爱是古老的爱的原型的再现;《呼啸山庄》是人类集体无意识及艾米莉个人天才的结晶。这个结论解释了艾米莉创作的灵感和源泉来自何处,也藉此解开了《呼啸山庄》中一些长期困惑人们的谜。  相似文献   

17.
论爱是感激     
假若人类失去了爱和美,这个世界真是无法想象。然而,“爱”到底是什么? 1.原本意义的爱,是作为纯情感的爱。所谓“纯情感”,是指人的精神生理所呈现的一种亢奋状态。这种爱同其它的纯情感——如喜、怒、哀、惧的不同在于,一般的纯情感,只是“我”对“非我”的一种被动性反应,这种反应的倾向和程度,一般只取决于“非我”对“我”的利益。这就是说,一  相似文献   

18.
爱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爱的本质何谓爱?至少从古希腊时代起,就是哲学家们感兴趣和一直研究的一个问题。柏拉图认为,“只有拥有高尚目标的爱才是崇高的,值得赞美的”;主张女性要从男性的英勇、聪慧中寻找快慰;男性要从女性的热情和温柔中获得欢乐;这样,爱才会是一种伟大的精神①。17世纪的笛卡尔、莱布尼茨、巴斯卡等也都对爱作了理性的解释。巴斯卡把神明点燃的理智之火看得至高无上。他说,人被创造出来就是为了思考的,“只有伟大、清晰的理智才会爱,才会懂得自己在爱。爱是从理智出发,并靠理智来维持的。爱是集中思想于一定的对象。”②因此,即…  相似文献   

19.
爱作为文明之母,是解读人类文明的一把钥匙。法制文明同样建立于人类之爱之上,是人类之爱发展的产物。爱与法制文明具有特殊的关系,法制既为人们提供理性的爱的行为规范,又平等地和强制地将爱施与人们。爱与法制文明的发展是互动的过程,人类之爱的发展既是物质生产推动的结果又是被法制强迫的过程,法制的发展强化了人们之间的爱的联系;爱的发展也促进了法制文明的发展,使法制在整个人类共同体范围内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20.
袁秀兰 《快乐青春》2010,(11):34-35
太阳公公爱写信,它总是不停地写呀写。 清晨,小露珠们收到了太阳公公的信,它们眨眨顽皮的小眼睛,躲到自己五彩缤纷的屋里去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