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公平是人们主观对客观事实和现象的一种反映、认定和评判.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历史内涵;公平又是一个具体范畴,在经济、政治、社会领域,公平的具体涵义不尽相同;公平还是一个相对范畴,公平是包含着差异和差别的公平.  相似文献   

2.
社会建构主义已经成为影响后现代世界中的哲学、社会、政治、教育、国际交往等领域的重要思想规范.但由于脉络交织思想庞杂,学界对社会建构主义歧见重重,因而有必要从基本范畴的层面重新审视."建构"、"哲学的社会维度"、"社会建构"等范畴的思想内涵揭示了社会建构主义的深层本质:一种共建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3.
(1)僵化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广泛存在的客观现象.在自然界,处于热力学平衡态的物理系统、冷冻状态的动植物体等;在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僵化、经济制度僵化、政治构造僵化等;在思维领域,知识结构僵化、思维模式僵化、观念体系僵化等.然而,僵化范畴提出前,它们是非对象性的存在物.近时期,社会改革及其引发的全社会对僵化问题的关注,使僵化现象认识客体化.时代凸现了僵化现象,改革把僵化托举入理论范畴之列.探讨和界定僵化范畴,是一个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兼具的理论课题.  相似文献   

4.
典型范畴随着历史变迁,意义不断演变,从具象描述蜕变为艺术范畴,再变为政治范畴.典型的本义是"模子",后逐渐衍生出"规范"、"代表"和"理想"等义.从古希腊到19世纪中叶,西方对典型的研究主要局限在文艺学、美学和哲学等学科,既有对典型的本体论追问,也有对艺术典型创作原则的适切性说明.马克思主义典型理论则强调艺术典型的阶级特质和社会典型的历史使命,把典型理论从艺术领域拓展到政治领域.在社会主义国家,典型理论成为政治实践的工具,并催生了大批现实政治典型,其结果是艺术典型政治化和政治典型艺术化.  相似文献   

5.
价值多元化社会中,公共领域的本质是公共对话平台及建基其上的社会批判功能.因此,“公共领域”是非实体性范畴,是哈贝马斯用来厘定现代西方社会的主要问题、引导政治实践的理论工具.根据文本分析,哈贝马斯所说的公共领域来源于特殊的西欧社会的文化根柢,有着特定的西欧社会历史背景,直指现代西方社会语境中的问题,并不能以自明自证的方式运用于中国社会的历史和现实.尽管如此,公共领域的社会监督和批判的自我纠错功能依旧具有普遍意义,它必须与中国传统的“公”的文化相结合,立足于当前中国的政治现实,实现在当代中国价值多元化社会语境下的现代转化,才能发挥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真正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社会领域的角度来看,"合法性"问题指代的是社会制度、规范与秩序本身的正当性及其社会认同程度,其基本范畴包含五个层面的内容;公民意识的培育是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意识形态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当代中国社会的现状来看,公民意识的增强对其社会领域内诸多"合法性"的建构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为其提供思想基础与民主实践的动力.  相似文献   

7.
公共哲学与作为公共权力机构的政府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公共哲学是一门部门哲学,它以公共部门为研究对象。与公共部门相对应的是私人部门,因此,公共哲学的基本范畴是公共(整体)与私人(个体)的范畴。这一范畴也是我们分析政府行为的基本范畴和逻辑起点。在高度集权的社会,个体隶属于整体。政府作为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和无所不办的超人君临于个体之上,对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和私人生活领域实行高度的控制,这时个体与整体的关系是扭曲的,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界线是模糊的,而在实行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社会,个体与整体的关系是一种社会契约关系和委托与代理的关系。一方面,个体与作为整体的…  相似文献   

8.
竞争是一个道德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竞争是一个含义较为广泛的范畴.在社会领域中,它是指人们为了某种利益而进行各种相互争胜的较量,以择出优劣高低的一种社会现象.竞争具有社会普遍性,层次多样性.本文所要论述的竞争就是这种社会意义上的竞争.  相似文献   

9.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范畴,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逻辑基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体现在,以实践范畴为核心,通过一定的中介贯穿到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从而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具体到经济领域,生产社会性范畴是马克思主义从实践范畴到经济学范畴的逻辑中介.为此,我们必须说明作为中介范畴的生产社会性范畴与实践范畴的联系,并阐述其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领域中的地位与作用,充分论证其是如何贯穿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  相似文献   

10.
何建津 《学术论坛》2006,47(3):32-36
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哲学存在一种共生关系,这主要表现在马克思早年的理论探索和创建活动始终没有离开过社会历史领域中的问题;而他对社会历史领域问题的思索,也从来没有离开过哲学。这两个没有离开催生了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是形成马克思哲学和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市民社会作为其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范畴,有明确的内涵、外延和具体表现形式。市民社会具有唯物史观其他范畴所不具有的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11.
作为原因的社会资本概念整合——实体、属性与因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关于社会资本因果分析的经验研究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取得相当大的发展,但对社会资本概念的界定却始终存在着过于松散、缺乏一致性的概念整合风险。本文从因果唯实论范畴出发,基于对社会资本主要原初概念的梳理,尝试将社会资本概念置于作为结构实体的社会网络的主要属性的范畴内加以理解,并强调指出社会网络的资源成分属性是表征社会资本因果力的内在特征。  相似文献   

12.
俄苏模式所谓“五种‘社会形态’”说的“社会形态”一词,有违马克思原著文本“社会形态”范畴的本义;是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经济的社会形态”范畴的舛释.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对抗形式”‘‘社会形态”的“经济的社会形态”范畴,不等于“社会形态”范畴.  相似文献   

13.
本文考察了马克思"社会"范畴的嬗变逻辑,挖掘了马克思"社会"范畴的丰富蕴涵.在此基础上阐明了马克思对"社会"范畴的科学合理阐释,在构建和谐社会视域下,更好地理解"社会"的指向,有效地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4.
"奇"这一范畴最早出现在老子的<道德经>里,它是和"正"对举的一个范畴.<孙子兵法>进一步阐发了"奇正"理论,后来人们逐渐把"奇"这一范畴运用到文学批评领域.不仅在诗文批评领域里,用"奇"来把握作品总体的创作风格和审美趋向,而且在小说批评领域里,也经常用"奇"这一范畴来评点小说文本.明清小说理论中尚"奇"的审美趋向经历了从"以幻为奇"到"不奇之奇"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5.
杨东东 《东岳论丛》2012,33(1):83-88
“公共性”是哈贝马斯思想的核心范畴之一.早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它就被看作是实现民主社会的重要条件.不过,此时的公共性范畴尚显稚嫩.只是在哈贝马斯的理论实现了语言学转换之后,公共性的内涵才被完全发掘出来.公共性在这期间经历了微妙的转变:从对话到交往;从批判到建构;从一元到多元.成熟的公共性在建构商议型民主社会、实现世界一体化方面起到了重要的范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知行观是中国哲学认识论历史中的一对重要范畴,它在每一代人的现实生活中都有重要意义.我们所处的当代社会较之于以前社会有很大的变化,在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社会生活等领域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候,中国古代知行观对现代人有何种意义,人们如何更加正确认识和扬弃古代知行观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本文从五个方面对其现代意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琼·斯科特的论文<社会性别:一个有效的历史分析范畴>的问世对中国历史研究领域的影响,着力勾勒了社会性别分析范畴在中国大陆和欧美的中国历史研究界相互关联而又截然不同的学术发展轨迹.在英语学术界,斯科特的文章标志着重大的概念上的转变,推动此后的研究走出仅限于对妇女的思考,引向对社会性别的关注;走出男女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而作更广阔的对权力关系的探究.斯科特关于文化符号、规范性概念、政治社会体制和主体性身份的重要性的论述.帮助催生和组织了英美中国历史研究界大多数最有影响的新研究成果.虽然"男女"在历史上作为儒家社会组织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文人学者广泛论述,而当代中国历史学界对社会性别理论和分析方法的关注则在近年来才出现,社会性别史在中国大陆的发展尚处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18.
"视觉文化转向"不是一个纯粹的哲学范畴,也不是一个纯粹的美学范畴,更不是一个宽泛的无所不包的"视觉现象总汇",而是一个社会文化学的范畴.大众传媒的发展,特别是电子传媒视觉化影像传播的发展导致了大众传播的视觉文化转向,并由此导致了整个社会领域一系列的文化变革:文本的边缘化、虚拟影像和虚拟现实进入人们的生活空间,社会进入形象消费和感官消费时代,整个社会开始由以语言文字为主导的理性文化时代,逐渐向以电子影像为主导的感性文化时代转型.  相似文献   

19.
物质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基本的范畴。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是由列宁定义的。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什么当时没有对哲学的物质范畴作出科学的定义?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已经诞生50多年,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占支配地位的指导思想和思维方式仍然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本文从自然科学、社会历史背景、思维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西方生活方式研究理论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活方式作为社会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范畴,自马克思开始,相继有马克斯·韦伯、凡勃伦以及布迪厄等西方社会学家对此都有论及.通过对西方学者关于生活方式的研究历史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一条理论发展的大致脉络,即生活方式逐渐从附属性概念发展为具有独立意义的概念.同时,随着西方社会进入消费社会,对于消费方式的研究取代了生活方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