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分析目前城中村改造的模式及对它们做出评价,解释采用这些模式的原因,从文化视阈探索城中村"文化融合"改造模式,并说明实施"文化融合"模式的必要性和建议:尊重文化差异性,寻求文化的共性;加强城中村的先进文化宣传教育,增强城市对于人的凝聚力和认同感;走保护与建设并举的综合性改造道路;发挥政府作用;加强对城中村村民的教育、培训.  相似文献   

2.
城中村的逐步改造在城市化发展中已经是政府的重要工作,城中村改制以及创新社区管理成为当前街道社区管理的重要内容。社区管理的目的是促进社区经济的发展,满足社区居民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全面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区居民的素质。文章就广州三元里城中村改制的现状、特色以及社区管理提出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田园调查法、观察法、数据分析法等,对昆明市"城中村"改造前后,村民的体育锻炼意识、体育消费能力、体育投入热情度等进行分析探讨。调查结果表明:(1)昆明市"城中村"改造忽视了新社区的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2)昆明市"城中村"改造后村民的体育需求量增大,但社区供给能力却相对滞后;(3)昆明市"城中村"全民体育锻炼热情较高,但缺乏专业的指导和组织。本研究旨在为昆明市"城中村"改造提出有建设性的方案与建议,为政府在改造城市景观、美化春城的同时,能更好地推动大众体育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城中村与失地农民是我国目前城市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和产物。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中村以及失地农民的相关问题也不断凸显。本文以功能主义为理论视角,以鲁东南X社区失地农民作为个案研究对象,对城中村失地农民的社区认同状况进行分析。本文认为失地农民的社区认同和接纳程度较低,而较低的社区参与度和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影响着社区认同的形成。社区认同的提升不仅需要社区物质和社区文化的双重建设,更要注重社区核心价值观对社区认同形成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广州城中村猎德村发展与改造的每个阶段特点,介绍其基于“四分区”布局以实现“原地改造、整体重建”的模式,然后从社会生态要素的空间、经济、社区方面总结猎德村改造的特色和其对城市更新视角下城中村改造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城中村应当是最容易实现城市化的地带,因为城中村能够直接感知城市文明.城中村居民的市场意识、民主法治意识、城市生活意识比较强;从现实看,城中村又是城市化过程中矛盾最集中、对城市化反应最激烈的一个地带.兰州市安宁区城中村三个社区居民对城中村改造的心态各异.但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心态有很多共性.因此,对城中村的改造要针对不同心态,实现"一村一案";针对消极心态,将"心态"和"形态"的改造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城中村改造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本文以长沙市后湖片区城中村改造为例,通过构建“科层规则—外部压力—官僚利益”政府注意力分配框架,分析长沙市岳麓区政府城中村改造过程中面临的多重目标冲突以及在城中村改造不同阶段的行为逻辑和行动策略,进一步总结和归纳地方政府在面对多重目标冲突时注意力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和目标优先级选择策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动态性确定目标优先级、建立注意力负外部性的补偿机制以及敏锐识别社会问题等建议,助力地方政府行动策略的优化和治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城中村:村落终结的最后一环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在城市化迅速推进过程中,一些发达地区在城乡交汇处出现了城乡杂居的城中村。城中村的种种生存弊端与冲突表明,它应当成为城市化研究的主题之一。在城中村形成的诸多要素之中,城乡二元的土地制度及相关政策与制度安排、村庄利益性及社会性共同体的内聚、非正式经济的独特功能与地位、对传统历史文化的认同性是城中村形成与维系的主要原因。城中村的改造与发展、城市的进一步城市化都离不开对这些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独特现象,作为现代城市与传统村落之间的"混合社区",城中村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经济、社会、环境问题,改造城中村是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城中村"改造的关键是突破"制度瓶颈",构建与身份转变相适应的社会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0.
“城中村”现象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城中村”改造是否成功关系到我国城市化、现代化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本文论述了“城中村”的特殊性质,阐述了目前“城中村”改造面临的主要问题,着重讨论了“城中村”的社区建设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大学文化与社区文化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和社区同处城市之中,尤其在文化关系上,大学与社区间存在着合作与冲突。大学文化对社区文化起着引领、规范和提高的作用;社区文化对大学文化起着补充、促进、评价和监督作用。加强大学文化与社区文化的互动,有利于大学发展和社区文明建设,有利于构建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12.
社区营造与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乡村文化多从文化的表象层面进行建设,一是相对现代文化或主流文化的认识,针对贫穷与落后的现状而采取的一系列改造建设工程;二是从文化多样性原则出发,针对快速消失和同质化现状而采取的一系列保护工程。这忽略了文化空间及其整体性的内在关联。透过文化政策实现乡村社会的发展和文化自觉,社区营造作为一种强调社区自主的文化重构过程,对建立以民族村寨为社区平台的乡村文化建设机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研究立足传统村落文化的“母体”特质,把其作为“文化母本”的概念。分析传统村落“文化母本”所具的母体意蕴与文化系统特性,探讨其文化生成的特质及现代转化的方法。从生成论与系统论角度,将传统村落文化视为文化生发的起点和“冶炼场”,为人类的繁衍与文化的生发提供孕育场和滋养力,是民族文化的孕育之源。传承和发展村落文化,是实现乡土文化资源的共生与转化利用的新路径,是促进和培育现代乡村家园社区文化建设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文化建设与发展,对于农村具有重要意义。从国际范围看,各个国家与民族的农村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经验:以文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前提,以弘扬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为核心,以文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根本。总结国际农村文化建设的规律,可以看到,文化建设是农村建设的基本要素,文化建设是农村建设的基本动力。在当前,推进我国农村文化建设,需要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农村的和谐文化建设,积极借鉴国际农村文化建设经验。  相似文献   

15.
活跃社区文化:建设城市和谐社区的基础和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区文化建设是构建城市和谐社区的灵魂。活跃社区文化,促进社区文化建设,对于和谐社区的建构,具有基础性作用。如何促进它们的良性互动,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紧迫的实践课题。活跃的、健康向上的、文明进步的社区文化是城市和谐的基础和关键,体现在实践的紧迫性上是如此,反映在理论的深刻性上也是如此。因此,全面推动社区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区,必须有时代的眼光和与时俱进的方法,有思路,有对策,有措施,在以下几个方面狠下工夫:要有正确的社区文化理念;要有健全和完善的文化运行机制;要有广泛和自觉的社区居民参与;要有充足的资金投入;要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嵌入式”异质型社区,移民社区原有的文化特质(结构、功能等)不可避免地会与迁入地社区发生文化互动、冲突,其“嵌入”也必然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三峡外迁移民区即是这种类型的异质型社区。从发展趋向看,移民社区最终要与迁入地社区达到相当程度的整合。移民社区的整合问题包括移民社区的内部整合、移民社区与迁入地社区的整合。对此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将有助于移民社区的发展和迁入地社会的稳定。以丰峡村作为对象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该社区的研究,总结出两种文化融合的规律,探寻两种社区的整合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三峡库区外迁移民的社区文化冲突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三峡库区外迁移民面临的社区文化冲突开始逐渐显现并影响到库区移民搬迁与安置工作的顺利开展,解决这种冲突已成为实现库区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从解决三峡库区移民文化与其迁入地文化存在的差异入手,分析现阶段三峡库区外迁移民所面临的社区文化冲突及原因,并提出解决冲突的对策,以达到建设和谐移民社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村改居"社区是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必然产物,社区转型中包含着文化转型,文化转型的价值目标是构建社区和谐文化,提高居民的现代化素质。其基本途径有:完善"村改居"社区的物质文化设施,为文化转型提供物质基础;制定"村改居"社区的制度规范,为文化转型提供制度保障;加强"村改居"社区的思想文化教育,为文化转型提供精神条件;开展"村改居"社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文化转型营造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9.
社会是由无数个社区所组成的,而社区则是观察和了解社会的窗口,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大学作为一个地区文明的摇篮,作为文化生活的中心,对提高一个城市的文化层次及文明程度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以无锡市为例,社区文化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社区教育也有发展,但仍有许多不足,特别是在利用高校教育资源发展社区教育,建设社区文化上,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笔者希望作些有益的探索,为城市文化建设作出自己的努力。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我国的农村社区文化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还相对滞后,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能完全适应。为此,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迅速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全面分析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总结青岛市城阳区后田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探讨并提出新形势下进行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