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齐白石老人的养生有独到之处,归纳为"养生五绝",即:"七戒""八不""喝茶""食之有道""拉二胡"。七戒齐白石老人一生恪守保养身体的"七戒"。一戒饮酒,他认为饮酒有害健康,除有时饮少量葡萄酒外,平时从不饮酒;二戒空度,"人生不学,苦混一天。"他每天绘画不止,不让时光虚度;三戒吸烟,他  相似文献   

2.
<色·戒>是张爱玲后期创作中最精彩的一部小说.对<色·戒>一题中"色"与"戒"进行了解读,"色"指"美人计",也指"美人计"中出现的种种色相,"戒"指钻戒,也指戒心.比喻是张爱玲小说艺术不可忽视的表现手法,以奇崛冷艳见长,使表达更加丰富、透彻,使事物的状态得到更具冲击力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白居易的佛学修养是"戒"定"慧"三学兼修,即既注重佛学的义理了悟,也坚持佛教的修行实践.他认为,"定"为"慧"因,"戒"为"慧"根,三学迭相为用,互为因果.这种对佛学的理解贯穿其一生的认识与实践,也表现在其诗文创作中.  相似文献   

4.
在朱子齐家思想意涵中"家"不仅是社会组织的概念,而且是一种伦理范畴的本体论建构,折射出宋明理学对于"齐家"环节基于存在论意义的审思.朱子齐家思想从宇宙本体论的发生视角透视了家现象的哲学根基,揭示了"家"在中国传统中重要文化地位背后的存在论基础.朱子的齐家思想涉及家族规训、童蒙教育与礼俗建制等内容,从理与事、教与学、公与私的辩证互释中获得理解周遭世界的基本模式.由朱子齐家思想出发考察中国哲学基于"家"的本体论和存在论建构而延展出意涵丰厚的家文化,对于当代中国家庭道德建设与社会美德弘扬具有重要的现实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2007年,《色︱戒》上映,旋即成为华语电影的一个文化事件,引发了跨界的批评互动。张爱玲与李安的名字叠加,先验地结构了这部影片所萦绕的复杂张力——文本、性别、欲望、国族等。其中,无论是以张爱玲的小说评论李安的电影,还是从李安的电影反观小说,《色︱戒》都遭逢了改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的质疑。李安的聪明之处在于他对故事性的捕捉、间谍片的类型把握以及对老上海风貌的精致勾勒和铺陈。在人物心理方面,他将张爱玲的克制和冷眼变为一种温情和懂得,从而打开了小说中隐而不显的空间和张力。在小说《色,戒》与电影《色︱戒》之间,李安用蒙太奇的方式制造二者叠合与互文的关系,用影像"大开色戒"。  相似文献   

6.
永明延寿是有着重要影响的佛教思想人物。他一生"禅净兼修"、"禅戒并重",且著述颇丰。其著述集中表达了他的佛教思想及其理论主张,在中国佛教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学术思想影响。  相似文献   

7.
公元792-794年在拉萨发生的"吐蕃僧诤",反映了中印佛教界在发挥经典方面的创造性.莲花戒所属的中观瑜伽行派、摩诃衍所属的禅宗,都倚重《楞伽经》来组织各自的教理和修持体系,但各有千秋.莲花戒强调"菩提心"和"妙观察智"的作用,主张按照道次第修行.摩诃衍则依据"佛性本有,非是修成"的原理,主张顿悟.然而,依据《楞伽经》,二者之间是可以会通的,两个体系可谓同源而异流.  相似文献   

8.
<正>在中国古代,人们的理想人生模式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而齐家则是家庭教育所要达到的理想目标。官员的一言一行,对国家、对社会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正因为如此,官员们的教子之道便会成为人们教育子女的重要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张爱玲是一位对女性心理有着深刻洞察的作家,她在小说《色·戒》中对女主人公的心理描写,也体现了她的独到眼光,但也引起了研究者对《色·戒》主题的诸多理解。论文从虐恋的角度,分析《色·戒》的主题是女性因"爱"而受"戒"。  相似文献   

10.
《源流》2007,(11)
阿勇曾是个"四进宫"的青年,经历过两次强戒,两次劳教,戒毒所的学员给了他一个"场长"的绰号。他将养父退休金和自己做生意赚回的40万元花得一干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使“齐家”有着重要的意义。传统家训是“齐家”思想的载体,有着丰厚的内涵,在文化传承和人格培养中曾起过重要作用。家训中“由家及国”的教化理念,“义为利先”的中心命题,“以德教子”的重要内容,“言传身教”“严慈相济”“因材施教”“预防教育”等方法体系,对今天的道德教育仍有借鉴意义。但古代家训中也有一些封建的烙印和糟粕,对传统家训加以现代转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其教化体系进行现代重构,对今天的道德教育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老挝Lanten人的度戒仪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度戒仪式是老挝Lanten男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通过仪式,含有浓郁的宗教意味。通过度戒仪式,他们投胎再生,获取一个法名,死后方能入土为安。人类学的研究表明,在历史长河中所积淀下来的各类仪式活动中所包含的深层寓意往往能折射出一个民族的世界观和价值取向。仪式期间莫公们不停地击鼓施法,致使整个山寨都浸没在沉闷的木鼓声中,对那些从小听着木鼓声长大的Lanten人而言,这声音无疑使他们感觉到一种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男人们在木鼓声中"脱胎换骨",获取新的"角色"、"身份"或"地位",并习得其新"角色"或"身份"所必须的能力和知识。在Lanten人的传统社会,诸如度戒之类的各种仪式,使当地人为了生存所必需的某些知识得到永久传承,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Lanten社会或文化中"最为之感动的东西"。  相似文献   

13.
<色,戒>在2007年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形成了华语世界为之注目的一大社会奇观.但遗憾的是,李安谨小慎微的处事风格使<色,戒>在处理情感与政治的关系时,违背了协调统一的"艺术原则",未能避免叙事的失衡,造成了文本的严重"撕裂",意识形态的"挤压"露出了李安叙事中的"阿喀硫斯之踵".其结果是,<色,戒>在带给人们心灵震撼的同时,却在艺术上留下了不小的遗憾.  相似文献   

14.
资讯聚焦     
合二为一的美好锦阳"至爱今生新款对戒"浓情呈现情侣对戒,幸福了这个季节,带着浪漫甜蜜的气息,在温润的阳光下酝酿出幸福的味道,这是锦阳香港设计中心为所有情侣奉献的最完美信物----至爱今生新款情侣对戒。  相似文献   

15.
作为黄老学派的典型代表,帛书《黄帝书》在阐发其"齐家"理论时强调君王一定要处理好三种家庭关系:父子关系,夫妻关系,父兄关系。《黄帝书》认为,只有这样,君王才可能治理好一个国家。《黄帝书》的"齐家"理论,最终归属于其"君道"论。而且,这一理论系从《老子》发展而来。  相似文献   

16.
东汉的班昭不但给后人留下著名的<女戒>,而且对<汉书>的编纂也做出了重大贡献,她补撰的"八表"使<汉书>成为我国古代第一部本纪、志、表、列传俱备的正史.  相似文献   

17.
以德"齐家"既是以德治国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道德基础.社会主义家庭美德固然是对传统家庭伦理的发展与升华,但是,我们也一定要根据现代家庭发展的实际情况作出适时调整,与时俱进,唯其如此,才能使社会主义家庭美德富有鲜活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诸葛亮是儒家精神的集中体现者,是儒家知识分子理想人格的化身。理学出身的政治家李光地对诸葛亮的人格魅力及政治、军事和人才等思想尊崇有加。在李光地看来,诸葛亮"八面打开,光明洞达",具有近乎完美的人格;政治上,诸葛亮具有"王佐之才,而明于治";军事上,诸葛亮是"以仁为胜"、"恩信服人"治军的楷模;李光地还对诸葛亮"唯才是举,任人唯贤"的用人之术十分赞赏。透视李光地对诸葛亮的评注,可以看出李光地"见贤思齐"、"惺惺相惜"的情感是他践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理想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齐家文化玉礼器如璧、琮、刀、戈、圭、璋、璜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璧琮组合源自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刀戈组合和圭璋组合始于青铜时代。大玉刀和大玉璋主要流行于夏代,是夏代文化的标志,亦是齐家文化的特色。玉器的盛衰表明齐家文化不仅是东亚文化的组成部分,亦反映了夏朝的时代特征和社会状况。自三代到秦汉再到隋唐直至明清,玉器发展除了雕琢工艺进步以外,其形制品种基本上没有脱离齐家文化玉器范畴,儒家文化主要礼器形制正是基于齐家文化玉器的基本造型。齐家文化玉器在东亚玉文化发展史上起了承上启下作用,应该是夏代玉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佛教中国化进程中佛教"孝"、"慈"观念的思想变迁为考察对象,辨析中国儒家传统伦理在渗透性地影响中国伦理过程中,同样使佛教中国化地注入更多的人间关怀内容,使之最终归结为"戒孝一致"的伦理思想,进而表明儒家伦理不仅对佛教中国化具有历史性的影响,同时也对近代人间佛教思潮同样具有深刻的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