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论和谐人口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和谐人口的提出及内涵人口发展目标一直是人口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甚至可以说自有人口研究以来,关于人口发展目标的研究一直是人口研究的重要内容。这表明,人口发展目标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适度人口是人口目标研究中的重要成果。早在公元前300多年前,柏拉图就主张一个国家的人口应该适当,“必须不使人民过多而使国家过大,也不使人民过少而使国家过小”。现代适度人口思想发端于约翰.穆勒,他把“报酬递减规律”应用于农业人口规模研究,提出了人口增长过快超过一定点之后会导致人均产量下降的观点。系统提出和研究适度人口理论的分别是…  相似文献   

2.
<正> “两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把人类自身生产包括在社会生产条件之中,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一贯思想。在调整人类自身生产方面,也有过许多重要的论述。一、马克思主义关于调整人口生产的论述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调整人口生产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有不同的人口增长规律。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口生产及其规律不是孤立地存  相似文献   

3.
<正> 柏拉图,公元前427年生——347年亡。他是古希腊的哲学家、思想家,也是苏格拉底的高材生。柏拉图出身于雅典的贵族家庭,在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后,他便逃离雅典,游历各地,到处为贵族辩护,反对雅典民主政治。公元前388年,柏拉图回到了雅典,创办了“阿卡德弥亚”哲学学园,从事讲学。柏拉图著作很多,和人口思想方面有关的是他的名著《理想国》和《法律论》。这两部著作是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后写成的,这  相似文献   

4.
人口问题是重要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已经成为各国学者的重要研究课题和政府议事日程上的重要项目。研究世界经济必须研究世界人口问题。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提出过“两种生产”的问题,他说:“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须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世界人口发展的实际情况表明,研究“人类自身的生产”问题是十分重要的。然而迄今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很薄弱。我们认为,研究世界人口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人口规律,建立起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的人口理论并提出实际政策建议,仍是经济学界的一项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5.
<正> 一关于“两种生产”理论,已经宣传多年,影响很大。对于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两种生产”一齐抓的道理,这几年也讲了不少,几乎家喻户晓。但当我们再深入一步研究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和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中人口发展的实践中便会发现:在客观实际中,不只存在着“两种生产”,还存在着“三种生产”。如果说,马克思主义的“两种生产”理论可以成立,那么,马克思主义的“三种生产”理论也可以成立。因此,我在这里提出“三种生产”理论,并建议大力宣传“三种生产”一齐抓。  相似文献   

6.
二百年前,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立者亚当·斯密,在他的《国富论》中,说过这样的话: “贫困似乎对生殖反而有利,高原中部的饥饿妇女往往生育二十多个孩子”①; “贫困有利于生育”, “会促进繁殖”。这是亚当·斯密人口理论其中一点。稍后,又一学者赛·兰格在其《国家的贫困》中也说: “贫困在达到引起饥馑和瘟疫的极限以前,与其说会妨碍人口的增长,不如说会促进人口的增长。”批判地继承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并集人类文化遗产之大成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  相似文献   

7.
<正> 实行多种形式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给全国农村带来了建国后少有的经济繁荣和兴旺的景象。它的优越性已为实践所证明。但是,恰值普遍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之际,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面临着回升趋势,农民在生育上的无计划倾向有所抬头。有些人由此而提出了疑问,仿佛农民多育问题主要是由农业生产责任制引起的,自觉不自觉地将计划生育工作与农业生产责任制对立起来。农业生产责任制与计划生育是一致还是“顶牛”?农民是靠多生孩子致富,还是靠“两种生产一起抓”致富?对于这个带根本性的问题,很有必要加以研究和讨论,使人们的认识明确起来。当我们细心研究这个问题时,就会发现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新型事物正在各地迅速发展起来:即在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兴起了一种把农业生产与人口生育两种合  相似文献   

8.
“民以食为天”是中国哲人从无数事实中提炼得到的一条明训。食物供应是研究人口持续发展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当前我国人口过快增长,已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因此,发展农业生产作为稳定社会生活的基本保障措施显得更为重要。本文着重从农业生产与人口的关系方面谈点不成熟的看法。一、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村面貌有了很大改观,党的富民政策逐步深入人心,广大农民沿着小康道路向前迈进,在短短的十多年间,农业生产出现了可喜的局面,很多农产品已居世界前列,但是,由…  相似文献   

9.
关于取消“农转非”制度的初步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有关“农转非”的几个基本概念农业人口,指的是依靠从事农业(含林、牧、渔业)生产维持生活的全部人口,包括实际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以及由他们扶养的人口。1非农业人口,指的是依靠农业生产以外的职业维持生活的全部人口。在人口学上,划分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根本标志是劳动者从事工作的性质。农业人口不等同于农村人口。农村人口是个地域概念,农业人口是个经济概念。农村人口中,既有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又有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口。农业人口与农业户口也有区别。农业人口的确定依据是劳动者从事工作的性质,而农业户口的确定依…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关于“两种生产”的理论是十分重要的人口理论。在全国第二次人口理论科学讨论会上,大家一致认为:马克思主义关于“两种生产”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重要基础。显然,我们在研究社会主义人口理论时,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的“两种生产”的理论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1.
<正> 人口与粮食问题,现已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世界性问题。它主要表现为:人口增长与地区分布不平衡同粮食生产与消费地区分布不平衡之间的矛盾。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较慢,粮食生产发展较快,有的国家从粮食进口国变成粮食输出国。相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急剧增长,粮食生产虽有所增加,但仍落后于人口的增长。有些历史上粮食出口国,现在变成了粮食进口国。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有半数以上的人口过着半饥半饱的生活。甚至在美国也有1/3的人口感到食物不足。  相似文献   

12.
关于我国人口理论建设问题的思索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否定了“物质生产的有计划性决定了人口生产也应有计划地进行”的理论认识,使人口理论面临新的抉择。人口理论建设的关键是融通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观、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可持续发展观等认识论,坚持党的基本理论。为此,建议以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其中要高扬“可持续发展”意蕴作为人口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13.
<正> “两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研究人口问题的重要依据。深入开展对“两种生产”理论的探讨,无论在理论或实践上都有其现实意义。一、“两种生产决定论”不符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原意不少同志认为:在任何社会状态下,“两种生产”都对社会历史发展平行地起作用,即“‘两种生产’是历史发展中的决定因素”。并且认为,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贯坚持的“一元论”唯物史观。主要理由有二:第一,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的序言中提出了“两种生产决定论”的思想;第二,所谓二元论,是指将物质和精神并列为世界的本源。“两种生产”都是物质性的生产,都是社会存在,所  相似文献   

14.
<正> 在埃及和阿拉伯国家,“失去粮食保障”已成事实。埃及的粮食年增长率,到八十年代已降至1.8%,而人口的年增长率高达2.5—3.3%。其它阿拉伯国家的情况,也不相上下。粮食危机导致人民营养不良和饥饿。埃及和阿拉伯国家农业滑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一些考虑不周的措施:一会儿试图通过打击大土地占有制,使农民摆脱  相似文献   

15.
王荣力同志在他的《釜底抽薪,一箭双雕》(《人口与经济》1990年第4期,以下简称《釜》文)一文中认为,现行“人均分田”的土地承包政策是导致人口生育、土地管理失控的一个根本原因,因而提出用改革现行土地承包政策——实行土地使用权长期不变,将土地划分为“口粮田”与“责任田”,按合法人丁的增减决定其赋税多寡,  相似文献   

16.
人口和财政存在着密切关系,是人类社会客观上存在着“两种生产”的对应关系所决定的。财政取决于物质资料的再生产,也取决于人口再生产的协调发展。 在一般情况下,财政和人口之间的平衡上,存在着三种基本形态: 第一种,人口和财政平衡。其主要标志是:(1)社会物质资料的再生产,领先于  相似文献   

17.
<正> 在一次人口理论讨论会上,有一篇名叫《试论马克思的过剩人口增长规律》的论文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它的基本论点是:人口生产和物质生产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它们之间在运动过程中必然出现相互适应和相互矛盾,“过剩人口就是在两种生产的矛盾发展中产生的。”就是说,只要有两种生产及其相互适应、相互矛盾现象存在,过剩人口就成为一种必然性。其结论是,“马克思的过剩人口增长规律理论是普遍地适用于各社会形态的”。既然是“普遍”的,当然也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形态。这是一个既关系到理论,又关系到实践的重要观点,我们认为,有进行商榷的必要。  相似文献   

18.
<正> 一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是党所领导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我们开展这项工作,是从70年代始才逐步走上正轨的,但是早在五六十年代,人口问题之重要已经提出来了。因而随着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的到来,计划生育工作也应进入“不惑之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回顾过去,可以说计划生育工作,走的是一条坎坷、曲折的道路。当然,同时也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在“而立之年”以前,我们对于应该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曾有过迷惑不解的时候;也有过比较清醒的时刻。但是总的说还是盲目状态为多,人口意识并未形成。这主要体现在:解放初期,我们曾把人口这一任何社会制度都会存在的问题,与政治斗争联系在一起,针对美国艾奇逊所说的,中国哪个政权也解决不了众多人口的吃饭问题,我们提出了“人多是好事”,“人多热  相似文献   

19.
<正> 湖南省宁乡县贺石桥乡根据农村农业生产联产承包和各种专业户不断发展的新形式、新变化,正确处理人口生产与经济生产的关系,不断改进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坚持在“改革”二字上下功夫,对计划生育工作提出了“五改变”、“十到户”的办法,不仅使计划生育工作收到显著成效,也促进了经济形势的飞快发展,全乡计划生育工作出现了“三多”,即:过去群众不愿接近计划生育干部,如今主动找干部的多了;自觉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计划生育前言人口过快增长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时间每过一分钟,地球人口净增160人。联合国人口基金为此向国际社会敲响警钟:如不立即采取坚决行动控制人口,保持消费与发展的平衡,世界人口在下世纪中叶将达到125亿,人类也将无法得到持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