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陈克 《学术交流》2004,(7):167-169
核心竞争力是高等学校竞争优势之源,高等学校只有对其核心竞争力进行准确识别,通过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价,才能发现核心竞争的战略环节,并对其进行培育,使其形成竞争优势。要从准确进行目标市场定位和加强学科建设等方面,采取对策,培育和提升高等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使之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企业落实科学发展观,最重要的是可持续发展,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从国外先进企业的成功经验看,企业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是获得核心人才、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核心竞争力和实施品牌战略。  相似文献   

3.
联盟组织成员核心竞争力的耦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盟组织的发展是竞争的需要,联盟组织成员核心竞争力耦合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联盟组织成员核心竞争力耦合可分为战略目标协同、创新文化环境、任务小组与关系网络三种类型,其功能在于软化核心刚性、核心竞争力再造和凝聚核心竞争优势.鉴于联盟组织之间核心竞争力耦合存在着资源和能力流动网络不完善、成员的学习能力不对等以及成员对自有核心竞争力的保护这些障碍,实现竞争力耦合的可行路径为:签订联盟协议建立健全信誉机制,创造信任氛围.这对强化联盟组织整体核心竞争力,促进联盟组织成员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开放经济下中国居民消费资源特征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放经济下中国居民消费资源具有净流出、禀赋充裕、低附加值出口的重要特征.基于投入产出和三类产品进出口结构的实证分析证明了中国可能面临着所谓的"资源诅咒"效应的威胁.发展具有技术优势的高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的消费资源出口产业带动中国经济增长是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集群竞争力形成机理的研究:理论与实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健壮  李迅 《浙江学刊》2005,(6):163-168
本文在资源观理论的基础上,对集群竞争力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作者认为集群竞争力是由于集群对其内外部资源通过资源集聚、分工合作和知识(技术)共享基础上所产生的销售、孵化和创新能力,它最终表现为财富创造能力.本文通过对浙江省141个制造业集群的问卷调查和借助于结构方程模型(SEM)的Amos软件分析证实了上述思想.  相似文献   

6.
产业的比较优势在很大程度上是竞争优势的内在决定因素。片面强调竞争优势而放弃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对我国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陷阱。以资源禀赋为基础的比较优势战略更能促进企业自生能力的形成和产业、技术的升级。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并使之转化为竞争优势,应该成为我国产业政策制定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7.
知识资源配置结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高校规模、质量和效益.合理的资源配置结构既要求投入到高校科教活动中的人、财、物资源比例合理,又要求在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产出方面均衡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有力推动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进行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结构效益评价,发现不足,对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带偏好锥的C2WH模型评价各省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益,分析现阶段各省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结构方面的薄弱环节,对于优化知识资源配置结构、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特别是拉动内需,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推动“中国制造2025”的实现是提高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以影响区域制造业竞争力的因素为视角,分别选取储量、产量进行资源禀赋双维测度,并在利用显性对比优度指数探析区域制造业竞争总体分布态势的基础上,通过引入FDI溢出、单位劳动力成本构建空间面板杜宾数据模型,对资源禀赋与制造业竞争力之间的动态关系及溢出响应进行了系统估计。结果表明:区域制造业竞争力提升过程中存在“资源诅咒”效应,并会扩散及影响周边地区制造业的发展;而在单位劳动力成本产生负向外溢效应的背景下, FDI正向溢出效应作用发挥有限,且难以有效弥补由于区域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当造成的制造业竞争力不足的困境。实施行之有效的破解制造业“资源诅咒”措施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拟将"双导师制"引入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本科教育中,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形成贯穿四年的学业指导、实践与创新创业训练、成人成才"三位一体"的导师制;由校方与实践基地共同选聘校内和校外导师,通过分析岗位对知识、能力、素质等基本要求,调整和改进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制定行业特色鲜明、适合学生可持续发展和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对学生行业、职业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印度软件企业外包发展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新经济时代 ,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往往采取仅保留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业务 ,而将非核心竞争力的业务交由企业外部资源完成。未来 1 0年将是全球跨国公司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 ,通过外包方式将信息技术和数据服务等非核心业务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关键时期。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巨大的机遇。本文分析了印度软件外包发展模式取得成功的原因、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我国软件企业外包业务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培育和提升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蓓 《学术交流》2003,(2):82-84
直面WTO ,我国企业要想抓住机遇、赢得挑战 ,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关键。企业核心竞争力 ,集中表现为组织资源和能力的独特性 ,这种独特性可概括为 :难以模仿性、整合价值性、知识互补性和持久创新性。企业要善于发现和挖掘核心竞争力 :有效保持和运用核心竞争力 ;不断深化和发展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实施战略联盟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皮莉莉 《探求》2003,(4):40-43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构建战略联盟。我国加入WTO后,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缺乏核心竞争力的我国企业要想在资源有限、技术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亟待通过构建战略联盟来获得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基于市场竞争的关系营销的模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营销的目的就是要建立并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不同行业,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因素及其重要性也有所不同.通过对市场竞争环境的定量的分析,辨析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各要素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设计关系营销的模型.  相似文献   

14.
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整体模型构建及战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峰 《学术交流》2006,(6):89-92
核心竞争力是一组技术和技能的组合体,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由企业文化力、学习力、创新力三者有机结合形成的竞争优势的能量源。零售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特征及内在逻辑结构上有其特殊性。服务创新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机理,体现在延长基于资源和能力的竞争优势的持续时间与活化企业价值链的基本活动和支持活动的两方面。零售企业为了实现经营目标,在价值链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上进行了优化选择。在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整体模型的构建中,给出了关键性的目标及措施。  相似文献   

15.
自提出“海洋经济强省”建设目标以来,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海洋经济的统计与评价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对分析海洋经济发展现状、把握发展态势、制定相应政策措施带来了诸多困难.本文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涵出发,构建了反映区域特征的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对浙江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6.
根据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其现有管理模式,以动态联盟为理论基础,整合供应链管理、虚拟研发、客户关系管理、各部门绩效评估等有效管理手段,构建装备制造业企业动态联盟管理模式,并对其组织结构和运行特点进行分析,使装备制造业企业在动态联盟管理模式下实现资源有效整合,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7.
西方动态能力理论述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竞争环境的动态性不断增强,解释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动态能力理论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获得了持续发展,逐渐成为西方战略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分支.本文基于动态能力理论发展历程的纵向扫描,从概念界定、外在特征、内在机理、与竞争优势的关联性以及影响因素5个方面对该理论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梳理和综合评价,以期为我国企业战略管理实践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不可再生自然资源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具有极强的稀缺性和公共物品属性.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发展与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并逐渐成为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现阶段中国资源禀赋的特点是总量大、人均少、进口依存度过高.因此,通过市场机制和政府调节共同建立一种长效经济机制,促进资源的跨期优化配置,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企业创新最初被界定为一种带有垄断性的技术或管理的新组合,而这种组合创新会进一步发展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从长期动态的视角看,这种创新如何持续进行并推动企业的发展,则归结为一种持续的能力的增进,即企业的内生技术知识和制度知识的累积,它由企业内部独特的学习机制不断获得和形成,并成为企业创新和发展能力的源泉.  相似文献   

20.
中小旅游城市以其独有的资源,展现着自身的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情,是我国旅游城市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旅游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着眼于环境承载力、经济持续力、社会持续力和文化持续力四个方面。通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对我国24个中小旅游城市进行评价的结果表明:我国中小旅游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空间分布呈凝聚型;不同级别的旅游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空间分布与经济水平的空间分布之间的耦合关系不一致,但却与区域旅游资源优势存在较大的相关性。根据这一结果,东、中、西三大区域中小旅游城市应努力结合自身特色,采取差异化的城市发展战略以构建其独有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