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学校文化生态属性辨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书业  朱家安 《学术论坛》2005,20(5):171-175
处在中国当代社会转型时期的学校变革,是学校范式、学校文化的整体转型,是师生生存方式的根本改变,其核心是新的学校文化精神的凝结和良性的学校文化生态的构建。文章从生态理念的普适性和学校文化的生态本性两方面阐述了学校文化的生态属性,并在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上提出深入研究学校文化生态的重大意义,为学校文化生态构建作了前提性、合理性的理论辩护。  相似文献   

2.
焦润丽  杜学元 《兰州学刊》2008,(Z1):198-200
学校毕业典礼,作为学校仪典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学生在学校生活中一项重要的人生仪式。对学生的成长、成熟具有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毕业典礼仪式中的各种活动、言行都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是学校核心价值理念的体现。因此,不论是对学生的成长或是对学校自身文化的建设,它都是学校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部分。文章对我国学校的毕业典礼进行了审视,发现其不足,进而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社区学校的建设是开展社区教育的重要抓手。作为社区教育的主体机构和重要载体,它与普通学校有很多不同的地方。社区学校的发展应当适应社区教育发展的速度和方向。创新文化的提出为社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为社区学校的运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为社区学校的建设开辟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4.
冀文秀 《阴山学刊》2007,20(2):93-97
内蒙古的学校文化虽然历史不很久远,但是发展速度快,文化含量高,是了解和宣传草原文化的重要窗口之一。在关于草原文化的研究中,要注重发掘草原学校文化的潜质,培育学校文化的亮点,展示学校文化的风采,尤其要让大学文化支撑和导引先进的草原文化。  相似文献   

5.
学校诚信教育是培养青少年诚信意识的主要途径,也可为全社会培育诚信文化发挥引导与示范作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保持社会诚信,我们要准确把握建构和谐社会对学校诚信教育提出的任务和要求,增强紧迫感,把诚信教育纳入国民教育的培养目标,全面推进学校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6.
学校价值观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立身之本和成功的关键。学校价值观引领着学校的发展。因此,作为学校的灵魂人物--校长,不仅要认识到学校价值观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更要以校长的角色引领学校价值观。首先,校长要以前瞻的眼光,结合学校的发展历程和现实,确定学校教育价值观,通过和学校文化建设、学科教学的结合,引领学校价值观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万菲 《家庭科技》2014,(10):51-51
现在,很多家长为了下一代的教育,在买房时,更看重"学区房",随着学区房越来越吃香,有些误区容易被忽视。误区一:周边有学校就是学区房很多购房者对学区房都有这样一个认识误区:只要房子周边有学校,就意味着是学区房;只要有学校上就是学区房;只要买了学校附近的房子就一定能上学。学区房的价值在于所属的学区,在于其周边的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8.
关于学校“课程”的定义,教育学家给予了许多不同的阐释。在人类学家的视野中,他们将学校“课程”视为人类“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定义表明,课程并不是人类文化的全部,但是它却应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尤其是面对一个多民族有不同族群文化的国家,我们应将何种文化放到教材中去作为一门课程,并以何种形式进行代际文化传承?在学校教材编写与课程设置上,如何处理主流民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关系?如何处理国家一体化与族群文化多样性的关系?这是本文想阐述的,也是我们该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的过程实质是对城市文化适应的过程,学校是农民工子女接触城市文化最直接的场所。在学校教育中,学校文化显性差异表现在符号系统、教学行为、规范意识、课堂文化上;隐性差异表现在价值倾向、文化排斥、心理层面上。为帮助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文化,适应城市学校的教育教学,应以建设学校文化为契机,构建融理念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为一体的融合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0.
经过多年的发展,青海藏区寄宿制学校在国家教育均衡发展理念的引导下,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基础建设和设备配备有了很大的改观,充分发挥了寄宿制学校的办学优势。但是在课程设置、双语教学、寄宿生心理健康、教师素质、课余文化活动等软件建设上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在深入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对策,为促进青海藏区寄宿制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吴超 《阴山学刊》2010,(6):21-25
《黑城出土文书》中的"蒙古教授"证明了亦集乃路的蒙古字学的存在,并受亦集乃路总管府的管辖。依据相关文献探讨了其生员和经费来源。并推断F111:W55文书的时间上限为大德七年(1303年)。  相似文献   

12.
蔡琳  蔡云飞 《北方论丛》2002,(5):122-123
学校体育文化是教育文化领域里的一个重要方面,树立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学校体育文化,在21世纪中将对全面开展素质教育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对近代学校体育教育发展过程的分析,提出了学校体育文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时期,以雷海宗、林同济、陈铨等为代表的“战国策派”,他们从文化形态史观出发,对中国历史和文化进行考察,提出了战国时代重演论、中国历史文化的分期和国民性改造的思想,其思想实质是宣扬民族主义。他们以《战国策》等刊物为宣传阵地,积极撰文进行学术研究,先后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观点和见解,为中华民族的神圣抗战作出了自己的努力。  相似文献   

14.
钱旭升  沈君 《浙江社会科学》2012,(7):85-89,157,158
解决农村失学女童的教育问题,不能仅仅从教育领域入手,而是一个关乎全社会的系统性工程。为此,有必要构建一个包括充分发挥乡镇村文化站(室)的功能、拓展"农家书屋"的育人功能、构建文化援助网络系统、加强文化援助体系的主体建设等内容在内的文化援助体系。  相似文献   

15.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在中西文化交流碰撞过程中,桐城派知识分子面临着不同的文化抉择。一方面,他们坚持弘扬传统文化,维护封建统治,力图拯救时弊;另一方面,他们又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探索富国强兵的道路。近代桐城派并没有对传统文化固步自封,而是从经世致用的层面出发,对传统文化进行革新,主张由汉宋会通走向中西会通,对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转变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对中国近代文化思潮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张晓萍  李鑫 《学术探索》2010,(6):105-109
文化空间是特定文化的集中展现,和文化表现形式共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两种基本类型。在分析文化空间内涵和保护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旅游开发的特征,提出旅游化生存是增强文化空间生命力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并认为“大型实景歌舞展演”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旅游”是文化空间旅游化生存的可取之道。  相似文献   

17.
法家法律政治思想与新农村法制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法家法律政治思想是中华法律政治文化的主要渊源,客观、全面地剖析法家法律政治思想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影响,汲取现代西方法律政治理论的精华,结合农村实际,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文化建设之路,是当前我国新农村法制文化建设的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18.
杨萌芽 《殷都学刊》2007,(2):104-108
学衡派是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文化保守主义流派,与清末民初宋诗派文人群体有着密切的关系,吴宓、胡先■、刘诒徵等学衡派成员都受到宋诗派较大影响。学衡派内部也有唐宋诗之争,这种冲突之所以没有酿成大的论争,有着复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作为晚明公安派的重要领军人物,袁宏道力倡文学革新论,在诗文创作上成就斐然,声名卓著,影响甚大。并且,他与当时思想界人士有广泛交游,尤与泰州学派学者接触较多,受李贽影响最深。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袁宏道的文学革新论及力倡个性的文学主张是在泰州王学、尤其是李贽影响下形成发展起来的。袁宏道的文学革新论与泰州学派的平民儒学交相辉映,构成晚明思想文化史上靓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