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模糊限制语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广泛存在于新闻语篇中.本文将以VOA广播新闻为语料,自建小型语料库,对其中的模糊限制语进行研究,进一步探讨其在新闻报道中的语用功能,旨在帮助英语学习者准确理解英语新闻.  相似文献   

2.
在新闻语篇中要求语言客观、准确、简洁。但是,新闻语篇中也存在不少的模糊限制语。这是因为对新闻报道准确性和客观性的要求,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是不可避免的。模糊语在新闻报道中的使用,不仅可以增强新闻的可信度,还可以使读者对所报道事件的看法不会受到干扰,保护事件中当事人的个人隐私,使新闻报道者减轻或避免由于报道失误而受到的批评,维护新闻报道者和读者的面子。笔者从语用的视角对新闻语篇中的模糊限制语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对于新闻语篇的写作和阅读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罗颖 《现代妇女》2014,(4):248-249
使用准确、简洁的语言一贯是新闻写作时的基本要求。但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模糊语言也常出现在新闻报道中。一般说来,对新闻信息作出恰当地模糊处理不仅不会影响信息的正确传递,反而能让受众更为有效地接收相关信息。笔者通过实例分析,旨在说明模糊语在新闻报道中具有鲜明的语用功能,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研究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武选民 《职业时空》2012,(7):150-152
Verschueren在语言顺应论中提出语言的使用是一个语言选择的过程,在语篇中使用模糊限制语也是作者为了顺应各自领域的准则而选择的一种语言策略。文章拟借助语言顺应论来研究四种不同体裁文章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情况,并从模糊限制语的语言形式和语用功能两个方面探析不同体裁文章中不同类型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是否存在着差异?如果存在,从语言顺应论的角度如何解释?  相似文献   

5.
语言具有模糊性,模糊限制语是语言中最普遍、最典型的模糊现象。本文梳理了不同研究者对日语模糊限制语定义、分类、功能等方面的不同观点,并指出国内对于日语模糊限制语的研究较少这一现状。  相似文献   

6.
根据Hyland提出的模糊限制现象的分类模式,笔者在汉语律师辩论词中辨别出三类模糊限制语:准确性指向类,说者指向类,听者指向类。这三类模糊限制语具有各自不同的语言实现方式及作用希望本文对汉语律师辩论词中的模糊限制语的探讨,能进一步加深对汉语律师辩论词中的语言策略运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模糊限制语,作为一种人类语言交流的重要工具,在商贸谈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商贸谈判中模糊限制语的真实语料为例,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两个角度分析并探讨不同语境下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分析发现,在各类商贸谈判中模糊限制语具有礼貌得体、委婉含蓄、加强语气、客观阐述和自我保护五类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8.
作为语篇分析的一个分支,批评性语篇分析为人们解读分析语篇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本文以BBC和《中国日报》对马航事件的新闻报道为语料,以批评性语篇分析理论为基础,从及物性和情态等方面对新闻标题及文本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揭示隐藏在新闻语言之后的意识形态意义。读者能够在新闻报道阅读中培养一种批评阅读意识。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意识形态的外在表现之一,新闻报道作为公开传播的语篇,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其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不同民族新闻报道的实质和报道后隐藏的意识形态。文章基于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理论对中美新闻报道进行了批判性话语分析。  相似文献   

10.
作为语篇分析方法之一的积极话语分析已经越来越受到语言学习者们的青睐。近年来,通过对政治语篇、新闻报道语篇、各类演讲语篇中评价资源的使用及其分布数据的研究,积极话语分析在文本语篇中的研究与应用已然得到了重视和发展。本文试图突破积极话语分析目前只关注文本语篇的瓶颈,力求对多模态语篇《爸爸,去哪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模糊语是外交辞令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恰当运用模糊语言能满足一定的社交需要,具有一定的语用功能。作者分别从词汇和句法两个层面,以外交访谈实例分析的方式,总结了模糊语在词汇和句法层面的使用及其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模糊语在商务往来几个重要流程如发盘、还盘、支付条款、投诉中的运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了解到了模糊语言在商务信函中的积极性,恰当准确地使用模糊语言,可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率,有利于商务活动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批评语篇分析主要研究语言、权势和意识形态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文以系统功能语法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为分析架构,从分类、及物性、情态这三个角度对关于2012年夏季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两则新闻报道进行比较分析,揭示语篇是如何被意识形态所影响的。  相似文献   

14.
模糊语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外交流活动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近年来,随着国家间交往日益频繁,外事口译成为政府之间信息交流的必备工具。  相似文献   

15.
过去二十年来超语研究在应用语言学领域势头强劲。超语衍生于后结构主义语言学,强调语言是持续进行的过程而非静态的系统;不同语言之间的边界开始模糊,使用者掌握的所有语言资源均指向一个语言知识库,供其无差别调动以实现特定的交际目的。从超语视角出发,说话者交替使用不同语言不再表现为某种语言能力的缺陷,而是作为丰富的语言资源以促进交际。超语的迅猛发展标志着应用语言学下外语教学范式的转变,它颠覆了语言的传统定义,并革新了外语教学中母语的价值和地位。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通过对两篇新闻报道中的主位结构及主位推进模式对比分析,探究英汉新闻语篇组织结构的异同。结果表明,两新闻语篇均大量使用单项、无标记主位,这由新闻语篇的文体特征决定,即要求表达具有直接性、客观性和可读性。另一方面,两新闻在主位推进模式上存在一定差异性。汉语新闻以主位同一型为主,而英语新闻则以延续型为主,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两种语言系统采取的信息流动方式不同。  相似文献   

17.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体现在语言的各个方面。本文主要阐述了对交际影响最大的英语模糊语和语用模糊,探讨其基本概念、分类、表现形式及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8.
语言中有这样一种词语,它们是用来修饰明确性词语或表达的,使语义明确的概念变得模糊起来,这就是模糊限制语。本文以《杨澜访谈录》中的访谈内容为研究对象,以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具体例子进一步分析模糊限制语在访谈节目中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9.
旅游英语翻译是我国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形式,对提升我国国际形象和地位,以及传递中国文化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我国旅游英语翻译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翻译中的文化错位等现象,这主要是因为汉语和英语的语言体系和中西方的审美等都存在巨大差异。对此,可以使用音译、意译以及模糊语翻译等多种方式来更好的进行旅游英语的翻译。  相似文献   

20.
在英语中对模糊限制语的研究有很多。本文以语料库为基础,对模糊限制语进行分析,旨在揭示商务英语中模糊语的分布状况和用法。通过利用Antconc和Chi-square统计分析软件,对商务英语语料库、英国国家语料库中的模糊语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通过本文的分析,读者可以了解模糊限制语在商务英语中的基本使用情况,并有利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