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从文在文学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女性形象,她们出身经历不同,性格迥异,或是纯真善良的童养媳,或是任人鄙弃的娼妓,蕴含了"爱"与"美",而这正是大部分湘西女性形象的独特之处。本文主要通过对沈从文的《萧萧》和《丈夫》这两部作品中萧萧、老七女性形象的探究,认识作品中女性的回环式的宿命感。在这些乡村女性的身上,同时也体现了作家所塑造的女性形象蒙昧悲凉、无奈的文学意义,寄寓了作家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观察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小泉八云被誉为19世纪末向欧美世界介绍日本的第一人,一生创作数部作品,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非《怪谈》莫属。《怪谈》共收录20篇故事,以女性为主人公的共有6篇作品,其中人物性格完整鲜明,最具代表性的是《青柳的话》《乳母樱》《雪女》及《鸳鸯》。笔者对其进行分类研究,通过故事中展现的三个不同主题,加上小泉八云自身的人生经历、婚姻经历来研究他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3.
历史向来是男人的舞台,即使在西方自由开放的思想被引入,传统守旧的男尊女卑思想被解构的今天,历史留下的男权制度的阴霾仍然笼罩着当下社会,男性仍然是众多女性悲情命运的缔造者和催化剂。在莫言的小说《蛙》中,呈现了以"姑姑"为首的一系列性格刚毅的女性形象,然而作为缔造她们悲情命运的原因之一的男性往往被忽视,本文就从这部作品中几个典型的女性形象入手,分析他们在男性影响下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4.
张爱玲早期作品《霸王别姬》策略性地从传统的男性中心历史叙事突围出来,以现代女性视角重新感受与书写历史,体现女性书写者对男性中心历史叙事的消解与女性意识基础上的历史想象,在时代语境下赋予小说女主人公虞姬一定的女性自主意识。这一意识的萌芽与走向通过对虞姬心理与行为的描写,以及赋予黑夜与月亮意象深刻的内涵而表现出来,含蓄而清晰地发出了女性的声音。  相似文献   

5.
女性主义研究者通过分析媒介的内容,试图将媒体中的女性形象与现实社会进行比较,来探讨媒体与社会的关系。《中国妇女》作为官方女性杂志,是"控制体系"的中国媒体中一个典型。对它的研究能反应国家意识形态下的媒体对女性形象塑造的特点。因此本研究以官方女性刊物《中国妇女》为中心,探讨分析了学术界对于中国女性形象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6.
《红玫瑰与白玫瑰》是张爱玲的一部中篇小说,故事讲述了主人公佟振保与几个女人的情感纠葛。作为情妇的"红玫瑰"娇蕊,以及妻子"白玫瑰"烟鹂,她们都在振保身上倾注了大量感情,在恋情中卑微妥协,甘愿牺牲,而振保爱自己更胜他人,最终还是负了这两个女人,三人为爱身陷囹圄,不得善终。小说生动地呈现了新旧交替时期人们的生活情感和婚姻状态,对这两位女性的行为和心理变化大量着墨,通过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再现了女性在男权意识统治的社会下生活的困境,揭示了悲剧产生的根源。本文就两位女主人公的形象,谈谈其中所体现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7.
《黄色墙纸》是吉尔曼一篇带自传性质的短篇小说。本文主要从女性所扮演的三大角色女人、妻子和母亲进行分析,看父权社会里男性对女性的禁锢和束缚以及女性重新认识自身、对男性权威反抗的女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律政剧中,律师的工作充满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无论是律所老板、执业律师、律师助理还是实习生,这些黑人女性们都为了自己的事业不惜一切代价展开激烈的竞争,也体现了她们对于权力话语之下的社会性别的建构与消解。  相似文献   

9.
美国作家海明威一向以塑造"硬汉"形象、关照男性世界而著称,有评论家认为他是一个忽略女性的男权主义作家。但是在他创作的多部短篇小说当中,我们会发现各种各样的女性的身影,并且他对于笔下的女性形象的看法也是不同的:有时他站在女性的一方,透过她们的视角来写作;而有时又会站在与女性对立的一方,表现出对女性的敌意和排斥。本文通过几部短篇小说来阐述他对于女性角色的态度,并试图分析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张怡 《现代交际》2011,(12):100-100
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和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密契尔的《飘》分别描写了英美两个既具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的女人——简,郝思嘉。这两个既普通又不普通的女性形象已扎根在人们心目中,并激励着历代人不甘平庸、力主开拓,执著追求自我价值,尤其对现代处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女性更有借鉴价值。简的形象告诉人们,女人是可以在排除世俗门第的传统观念下获得真爱的;郝思嘉的精神启迪人们,女人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在社会上赢得一席之地的,甚至此男人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11.
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共计只出现过十二位女性作家。本文特别以门罗和阿列克谢耶维奇为例,尽管她们的书写有着种种不得的独特成就。  相似文献   

12.
黄韦娟 《职业》2017,(14):120-121
从舒婷的《致橡树》引申,体察中国女性写作高扬的女性意识:经历"婚姻围城"和"事业围城"与男性二元对立消解而逐步趋向孤独地回归"自我城堡",逃入女性隐秘世界.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们在授课时可以大胆跳出文本,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学习.  相似文献   

13.
裴争 《现代妇女》2010,(8):43-45
电视剧《金婚》的几个女性角色的设置,折射出了剧作编导对女性的艺术想象带有某种隐秘的男权意识偏见,偏离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是对女性形象的压抑和歪曲,极易误导观众的不健康心理。  相似文献   

14.
世界上最成功的音乐剧当属由英国作曲家安德鲁·洛伊·韦伯创作的《猫》。该剧创作于1981年,首演于1981年,也是史上巡回演出时间最长的音乐剧。其中最为经典的曲目《Memory》完美的展现了古典歌剧的美声唱法和流行音乐的多元化音乐风格。本文通过对音乐剧《猫》的剧情分析和对人物角色的透析,使大家感受别样的音乐剧。  相似文献   

15.
女性主义是一种追求女性权利,女性平等的重要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主义越来越受到重视。大量电视剧改编带有时代特征的小说都将女性主义作为突出的重点之一。以电视剧《红高粱》改编莫言先生的同名小说为例,女性主义理论贯穿电视剧的始终,对女性形象的变化从"小家"到"大家"都进行了精彩的展现。同时对电视剧的立意及主题的升华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对于《世说新语》中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学术界多有研究,而对于其所反映的魏晋时期女性婚姻家庭生活则关注不够 本文通过对《世说新语》中女性的婚姻生活状态进行整体把握,探讨《世说新语》所体现的魏晋时期的夫妻关系以及女性地位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伦理(ethics)一词源于希腊语,与我国传统儒家思想中的"礼"的概念类似。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尼各马可伦理学》中阐释了"伦理""德性"与"德行"的含义。亚里士多德在对人的活动性质的说明中提出,目的(幸福)与选择构成基本的、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其伦理学本质上是对人的活动和实现活动的两个基本前提的理解。[1]随着西方哲学的发展,"伦理"的原始概念由风俗、习惯与气质扩大为人的性格品质和道德观念等,最终形成了社会中普遍认同并遵守的规范准则。  相似文献   

18.
在中世纪的世界各地,男权主义浓重的占据着社会的意识形态,女性的权利犹如金苹果旁的绿叶一样被社会所忽略,依据《古兰经》关于妇女权利的规定,本文认为,伊斯兰教适时地解放了妇女,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但《古兰经》对女性权利的保护仅仅是局限于宗教内部,未能站在全社会的角度,去唤醒社会对女性权利的尊重。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30年代《申报》的青年女性图片广告,在当时特立独行地塑造出了与其时代相一致的青年女性形象。它不仅是报业史上探索媒介经营的先驱和范本,更是研究当时上海大都会文化和城市气质构建的样本。当时的广告文本与当代审美文化中的广告内容有诸多共通之处:营造优雅、健康、文明的现代日常市民生活氛围,对传统审美文化的承继,对时尚美和健康美的追求,对自由独立生活的渴望。当代青年女性广告文化的内涵和策略,在那里可以找到萌芽和渊源。这对于现今广告人构建青年女性的图片广告以及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提高,休闲活动得以拓展。但休闲活动的拓展更多的是男性休闲活动的拓展,与之相比,女性休闲活动依旧显得不足。以社区广场舞为例探究影响城市女性的群体休闲活动开展的因素,通过非参与式观察及问卷调查分析得出广场舞的占地空间、时间、参与人数及成员间的互动影响着城市女性群体休闲活动的持续开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